十八、木罌渡軍 聲東擊西
————韓信智敗魏王豹
這個故事出自《史記·淮陰侯列傳》。
公元前205年夏天,劉邦在彭城(今江蘇徐州)被項羽殺得大敗,手下許多人都投降了項羽。本來已經(jīng)歸順劉邦的魏王豹,這時看到楚軍的勢力強大,也借口回故地看望生病的母親,離開漢軍。魏王豹一回到封地,就與項羽和好,宣布反漢。
魏王豹當(dāng)時有十萬人馬。他投降楚軍,對劉邦在軍事上造成極大威脅,使其有被楚、魏左右夾擊的危險。劉邦派謀士酈食其去說服魏王豹,動員他重新歸附韓王。但魏王豹執(zhí)意不肯。沒有辦法,劉邦只好拜韓信為左丞相,讓他和灌嬰、曹參率軍十萬渡河擊魏。
魏王豹聞訊,就任命柏直為大將,統(tǒng)率重兵扼守黃河?xùn)|岸的蒲坂(今山西永濟(jì)西蒲州鎮(zhèn)),封鎖了黃河渡口臨晉津(今山西永濟(jì)西),以阻止?jié)h軍渡河。
韓信率軍來到前線,看到蒲坂地勢險要,柏直又統(tǒng)率重兵把守,知道從這里硬攻很難取勝。他又偵察到上游夏陽(今陜西韓城南)地方魏軍不多。經(jīng)過反復(fù)考慮,韓信想出了一個“聲東擊西”的戰(zhàn)術(shù)。他將軍營扎在蒲坂對岸,軍營四周插上旗幟,又弄來一些船只。白天讓士兵操練吶喊,夜里掌燈舉火,調(diào)兵遣將,做出要從這里強渡黃河的陣勢。背地里,他卻把漢軍主力偷偷向北移動,選擇夏陽作為偷渡點。
渡河需要木船,但漢軍只有一百多只船,根本不夠用。于是,韓信就派人砍伐木材,并去收買小口大肚子的瓶子(古時稱之為罌)。灌嬰和曹參不明白其買罌的用意,請他解釋。韓信說:“把幾十只口小肚子大的瓶子封住口,口朝下,底朝上,排成長方形,再用木頭夾住,就成了‘木罌’。用它做成筏子,可以比一般的木筏多載人??!”二人聽了深表佩服。
幾天功夫,木材和瓶子一一準(zhǔn)備齊全,漢軍也調(diào)動完畢。
這一天,韓信命灌嬰率一萬兵馬在蒲坂對岸排開陣勢,虛張聲勢,假裝要渡河的樣子。自己和曹參率主力從夏陽用木罌偷渡黃河。
魏軍在蒲坂虎視眈眈,嚴(yán)陣以待。等了幾天,仍不見對岸發(fā)兵,以為漢軍一時不敢渡河。正在這時,探子來報,韓信已攻下魏軍后方要地安邑(今山西夏縣北,魏國都),正向平陽(今山西臨汾,當(dāng)時魏王豹駐地)殺來。魏王豹大驚,他做夢也想不出漢軍是怎樣從夏陽渡河的。倉促之間,魏王豹率軍去阻擋,但漢軍士氣正旺,哪里抵擋得住?魏王豹正想往臨晉津方向撤退,灌嬰的兵馬卻趁臨晉津空虛之際,揮師渡河搶占了關(guān)口,也向平陽殺來。兩路夾擊,魏王豹被殺得大敗。他自己也被漢軍活捉了。
“聲東擊西”作為著名的戰(zhàn)術(shù),在許多古籍中均有論述。如唐人杜佑所著《通典·兵典六》即寫道:“聲言擊東,其實擊西?!币馑际钦f,善于指揮打仗的人,能靈活用兵,雖然他進(jìn)攻的目標(biāo)在西邊,但偏要搞出攻擊東邊的聲響,以擾亂敵人的耳目,創(chuàng)造打敗敵人的條件。韓信“木罌渡軍”即是這一謀略思想的靈活運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