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亮1 王現(xiàn)菊2 (1河南中醫(yī)學院仲景醫(yī)藥研究所 2 西安中醫(yī)多學科研究所) 摘要 目的:觀察加味附子湯治療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的臨床療效。方法:將65例RA患者隨機分為2組。治療組35例,采用加味附子湯(由炮附子、茯苓、白術、黨參、白芍、青風藤、雷公藤、白芥子、生地等組成)口服;對照組30例,服用MTX。兩組若關節(jié)疼痛不能耐受者短暫服用雙氯芬酸鈉,關節(jié)疼痛能耐受即停服。3個月為1療程。結果:治療組和對照組總有效率分別為94.29%和73.33%;兩組總有效率比較有顯著差異(p<0.05)。兩組治療后的癥狀、體征及實驗室檢查比較,除CRP、患者和醫(yī)生評價外,均有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加味附子湯對RA有明顯的療效。河南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老年病科王振亮 關鍵詞: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加味附子湯;臨床觀察 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是臨床上的常見病,迄今病因和發(fā)病機制不明,而且疾病纏綿難愈。自2009年8月-2010年6月,我們用加味附子湯配合MTX治療RA取得較好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全部患者共65例,均為門診和住院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35例,其中男性6例,女性29例;發(fā)病年齡23-65歲,平均31.5±9.8歲;病程3個月-29年,平均10.6±3.5年。對照組30例,其中男性4例,女性26例;發(fā)病年齡21-67歲,平均32.1±10.3歲;病程5個月-31年,平均9.9±2.9年。兩組資料經統(tǒng)計學處理,無顯著性差異(p>0.05)。 1.2病例選擇 全部病例診斷符合美國風濕病協(xié)會1987對RA的分類標準,且處于疾病活動期,關節(jié)功能分級和X線分期參照文獻進行〔1〕。 1.3排除標準(1)有嚴重的心、肝、腎、胃腸病變等其他疾病者;(2)2個月內曾使用皮質激素、雷公藤多苷或甲氨蝶呤等慢作用藥者;(3)有藥物過敏或屬過敏體質者;(4)妊娠及哺乳期女性患者;(5)未按規(guī)定用藥者。 2.治療方法 治療組使用加味附子湯(由炮附子、茯苓、白術、黨參、白芍、青風藤、雷公藤、白芥子、生地等組成),每日1劑,分兩次早晚煎服。對照組服用MTX(上海醫(yī)藥集團有限公司信誼制藥總廠生產)10mg,每周1次,口服。 兩組若關節(jié)疼痛不能耐受者短暫服用雙氯芬酸鈉,關節(jié)疼痛能耐受即停服。3個月為1療程。 3.觀察指標和檢測方法 3.1觀測指標 治療前后分別記錄患者晨僵、關節(jié)壓痛數(shù)、關節(jié)腫脹數(shù)、病人和醫(yī)生評價、休息痛、血沉(ESR)、C反應蛋白(CRP)、類風濕因子(RF)等。 3.2觀測方法 病人和醫(yī)生評價用目視標尺(visual analog scale,VAS)10分法計算。每項指標改善程度按公式:(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值×100%計算;ESR、CRP的變化按公式:(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值-正常值)×100%計算;將每項百分數(shù)相加后求取均值取得每位患者的總體有效率。 4.療效標準 顯效:臨床癥狀、體征及實驗室指標改善率≥75%;進步:臨床癥狀、體征及實驗室指標改善率≥50%;有效:臨床癥狀、體征及實驗室指標改善率≥30%;無效:臨床癥狀、體征及實驗室指標改善<30%。 5.統(tǒng)計學處理 臨床總療效比較采用X2分析,組間及治療前后比較用t檢驗,所有數(shù)據(jù)輸入微機采用SPSS(11.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 6.治療結果 6.1療效比較 治療組顯效18例(51.43%),進步13例(37.14%),有效2例(5.71%),無效2例(5.71%),總有效率94.29%。對照組顯效5例(16.67%),進步11例(36.67%),有效6例(20%),無效8例(26.67%),總有效率為73.33%;兩組總有效率比較有顯著差異(p<0.05)(見表1)。 表1 治療前后兩組療效比較
治療組 35 18(51.43%)13(37.14%) 2(5.71%) 2(5.71%) 94.29% 對照組 30 5(16.67%) 11(36.67%) 6(20%) 8(26.67%) 73.33%
6.2兩組治療前后各項指標比較 各項指標均有顯著性或極顯著性差異(p﹤0.05或p﹤0.01);其中癥狀、體征及實驗室檢查除CRP、患者和醫(yī)生評價外,均有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各項指標檢測結果比較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晨僵 152.3±84.8 31.1±27.9*▲ 149.1±80.7 63.5±48.2* 握力 57±23 85±24.5*▲ 43.9±26.8 60.1±24.9* 關節(jié)壓痛數(shù) 9.55±2.91 3±2.5*▲ 8.99±2.82 5.49±2.63* 關節(jié)腫脹數(shù) 7.9±2.3 3.5±2.7*▲ 7.90±2.15 5.3±4.5* 患者評價 8.5±1.12 3.2±0.82* 8.5±0.91 4.3±0.86* 醫(yī)生評價 7.99±1.1 4.05±0.81* 8.12±1.19 5.1±1.21* ESR 61.8±23.5 20.5±16.0**▲ 58.5±16.1 38.9±15.9* RF 123.5±19.8 70.2±10.1*▲ 120.1±23.5 89.9±26* CRP 31.8±21.31 18.86±10.5* 34.6±11.9 18.51±12.1* 休息痛 6.5±0.67 2.3±0.2*▲ 5.98±0.81 3.6±0.31* 注:本組治療前后比較, * p<0.05,** p<0.01。與對照組比較,▲p<0.05。 6.4不良反應 治療組有5例(14.29%)毒副反應(3例為胃腸道反應,1例脫發(fā),1例咽痛);對照組10例(33.33%)(6例胃腸道反應,1例白細胞減少,2例肝功能輕度異常,1例為脫發(fā));所有不良反應病例經對癥處理后繼續(xù)用藥。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兩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 7.討 論 RA病情復雜,病程較長,久羈難愈,治療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而西藥由于較大的毒副作用或價格昂貴,患者往往難于堅持治療。近年來,中醫(yī)藥在治療RA方面顯現(xiàn)出較大的優(yōu)勢。附子湯來自張仲景的《傷寒論·辨少陰病脈證并治篇》,論曰“少陰病,身體痛,手足寒,骨節(jié)痛,脈沉者,附子湯主之”。本方主要用于治療陽虛寒濕的身體疼痛。筆者在臨床發(fā)現(xiàn), RA多屬于中醫(yī)學陽虛寒濕凝滯,痰瘀痹阻絡脈之證。故以溫陽散寒,除濕止痛,祛瘀化痰為法,并選用仲景附子湯為基本方,加用青風藤、雷公藤、生地、白芥子等藥物。方中炮附子溫經驅寒止痛,黨參益氣扶正,茯苓、白術健脾以除寒濕,白芍活營血而通血痹,既可助附子以止痛,又可防其溫燥之性;青風藤祛風濕而利小便,善治風濕痹痛[2];雷公藤祛風通絡,消腫止痛;生地活血以祛久病之瘀滯,白芥子化痰以除長期之痰凝。諸藥配伍,俾寒去濕除,瘀消痰化,正氣恢復,疾病自可向愈?,F(xiàn)代藥理研究也發(fā)現(xiàn),附子含有6種生物堿,對甲醛性和蛋清性踝關節(jié)腫有明顯的消炎作用[3];雷公藤所含的多苷可以抑制環(huán)氧化酶(COX)-2和核轉錄因子(NF)-kB的表達以及炎性因子TNF-a、PGE2浸潤,從而發(fā)揮對佐劑性關節(jié)炎大鼠關節(jié)的保護作用;雷公藤能明顯抑制被IL-1誘導的軟骨細胞產生一氧化氮(NO),這種抑制作用是雷公藤治療RA的作用機制之一[4];青風藤所含青藤堿可以誘導RA患者滑膜細胞的凋亡[5];白芍主要成分白芍總苷對RA有很好的療效[6]。這些都是加味附子湯發(fā)揮作用的現(xiàn)代藥理機制。 本臨床觀察發(fā)現(xiàn),加味附子湯在改善臨床癥狀和實驗室指標方面明顯優(yōu)于MTX,毒副作用也較MTX少。顯現(xiàn)出治療RA的明顯優(yōu)勢,提示本方在臨床上的可靠療效,值得進一步研究。 參考資料 [1]Arnett FC,Edworthy SM,Bloch DA,et al.The American Rheumatism Association 1987 ewvised criteria for classification of rheumatoid arthritis.Arthritis Rheum,1988,31(3):315-324. [2]江蘇新醫(yī)學院.中藥大辭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6:1234. [3]江蘇新醫(yī)學院.中藥大辭典[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1986:228. [4]肖誠,何穎輝,黃芳華,等.雷公藤多甙對佐劑性關節(jié)炎大鼠自由基和炎癥因子的影響[J].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6,12(6):134-137. [5]方勇飛,張瑩,王勇,等. 青藤堿對類風濕關節(jié)炎患者滑膜細胞凋亡細胞周期及bal-2蛋白的影響[J].中國藥物與臨床,2008.(4):125-127. [6]楚華,李學良,褚春梅.白芍總苷治療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療效觀察[J].實用中醫(yī)內科雜志,2009,23(6):58-6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