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有過無數(shù)絕世珍寶,但大多數(shù)已經(jīng)下落不明,成為不解之謎。秦始皇橫掃六國盡得天下寶物,里面有三件堪稱稀世絕品。其中一件傳承600年后毀壞失蹤,一件傳承1500年后下落不明,只剩陪葬秦陵的那件最有希望被找到。 十二金人:六百年間相繼毀壞失蹤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收天下兵鑄成十二金人立于阿房宮前,也有傳說是秦始皇用取大禹九鼎之銅所鑄。史載每個金人高三丈、重千石,也就是說高達十米,重達數(shù)十噸。金人上都刻有李斯撰文、蒙恬書寫的銘文,堪稱是無價的巨型工藝品。 鑄造十二金人的工藝和用意都未流傳下來,賈誼在《過秦論》中推測秦始皇目的是“弱天下之民”。但秦始皇橫掃六國是何等氣魄,不太可能會以小民為威脅。因而鑄造十二金人可能并非是防止民眾反抗,而是意在控制金屬流通,推行統(tǒng)一的度量衡。
這十二件本來很難遺失或毀壞的巨型國寶,在隨后600年間先后遭遇東漢末年董卓之亂、東晉十六國時期前秦之亂。據(jù)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所著《水經(jīng)注》的說法,董卓毀了九個金人,苻堅毀了兩個金人,最后一個被百姓推到陜北的河中,從此銷聲匿跡。 傳國玉璽:一千五百年后從世間消失 公元前228年,嬴政在滅趙國的戰(zhàn)爭中虜獲和氏璧,而后命玉工孫壽將和氏璧雕琢為璽,又命李斯篆書“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八字于上,稱為“傳國玉璽”,也稱“始皇璽”。 公元前207年,劉邦打進咸陽得到始皇璽,他建立漢朝后將始皇璽世代傳受,所以又稱作“漢傳國璽”。東漢末年,漢少帝避袁紹之亂而使?jié)h傳國璽失竊,后被曹操奪回。曹丕建立魏國后,在傳國玉璽上加刻“大魏受漢傳國之璽”。
傳國玉璽后又歷經(jīng)西晉、東晉、南朝、隋朝和唐朝,至五代后唐時遭焚燒后便下落不明。北宋建立時已無傳國玉璽在手,而是使用后周郭威自制的“皇帝神寶”印璽。后來,傳國玉璽在北宋哲宗時、元朝忽必烈逝世時曾傳聞出現(xiàn),但又很快消失。 至今關于傳國玉璽下落的傳聞真真假假,始終沒有真物現(xiàn)身。據(jù)說清朝有一枚仿制的傳國璽,被臺灣故宮博物院所藏,但并未得到對方的承認。
隨侯珠:最可能陪葬在秦始皇墓中用作長明燈 公元前223年,秦始皇滅楚國從楚王手中取得隨侯珠,此寶傳說是春秋時期龍王之子報隨國君主救命之恩的答謝禮,所以得名“隨侯珠”。 隨侯珠與和氏璧齊名,李斯在《諫逐客書》中說秦始皇“有隨、和之寶”就是說的此二寶物,成語“隨珠和璧”、“珠聯(lián)璧合”也是源于這兩件寶物。
隨侯珠的存世時間最短,在秦始皇去世后便消失無蹤,不再為后人所見?!端焉裼洝分姓f隨侯珠“徑盈寸,純白而夜光,可以燭室”,因此它很可能作為膏燭的替代物,被陪葬在秦始皇的陵寢中作為長明燈使用。 所以在這三件寶物中,只有隨侯珠可能還完好保存在秦始皇陵墓里,這件最有希望被找到。 ~~謝謝,請幫忙關注本博客微信公眾號:「讀歷見聞」(ID:dulijianwen),謝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