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行所謂五行,郭店楚簡《五行》曰:“仁、義、禮、智、圣,形于內謂之德之行,不形于內謂之行”[1]。 后世之五常:仁、義、禮、智、信,當系五行訛傳后之結果。五行之出處或在孟子。孟子曰: “仁之于父子也,義之于君臣也,禮之于賓主也,知之于賢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謂命也。”(《孟子.盡心下》) 此將仁、義、禮、智、圣相同句式并列,可見已將此五者視為一個系統(tǒng)。 荀子《非十二子篇》曰: “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統(tǒng),猶然而材劇志大,聞見雜博。案往舊造說,謂之五行,甚僻違而無類,幽隱而無說,閉約而無解。案飾其辭,而祇敬之,曰:此真先君子之言也。子思唱之,孟軻和之。世俗之溝猶瞀儒、嚾嚾然不知其所非也,遂受而傳之,以為仲尼、子游為茲厚于后世:是則子思孟軻之罪也?!?/span>[2] 這其中提到的五行,當即是指仁、義、禮、智、圣五行也。郭店楚簡《五行》未出土前,世人或以為指五常,或誤以為此五行乃金木水火土之五行,然彼五行乃鄒衍陰陽家之論,故多疑惑。楚簡之后,則此疑當散。 五行和五常之區(qū)別,在“信”與“圣”之替換。 儒家雖提倡信,孔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但此提倡非無條件的,和“仁、義、禮、智”比起來是次一等的價值,故孔子又曰:“信近于義,言可復也”,“信”需要符合道義才行,不能為守信而守信。故此孔子甚至又說“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圣”則不同,圣某種程度上是“仁、義、禮、智”四行之匯合升華。 朱子曾說仁包義、禮、智: “四德之元,猶五常之仁,偏言則一事,專言則包四者”[3] “今要見‘仁’字意思,須將仁義禮智四者共看,便見‘仁’字分明。如何是義,如何是禮,如何是智,如何是仁,便‘仁’字自分明。若只看‘仁’字,越看越不出?!?/span> “且如程先生云:‘偏言則一事,專言則包四者?!显疲骸牡轮q五常之仁?!∷朴幸粋€小小底仁,有一個大大底仁?!詣t一事’,是小小底仁,只做得仁之一事;‘專言則包四者’,是大大底仁,又是包得禮義智底。若如此說,是有兩樣仁。不知仁只是一個,雖是偏言,那許多道理也都在里面;雖是專言,那許多道理也都在里面?!?/span>[4] “仁能包四者,便是流行處,所謂‘保合太和’是也?!?/span>[5] “仁”能包四者,“圣”則可包五者,某種程度亦可說仁為體,圣為用。 五行之所以為五行,正在于其流行也,在于暢通也,不通則不能行也。 仁者,感性之通;義者,信念之通;禮者,踐行之通;智者,知識之通;圣者,天人之通。 一元生生之氣流轉不息,暢通無阻,蘊無限生機,此所以為五行。如前一章的《性命論》一節(jié)所言,“概率密度分布越偏向于仁義禮智圣權重更大的氣稟,則該種氣質之性的測度也就相應越大,也就越接近于人類的天命之性”,所以一定意義上可將仁義禮智圣直接稱為性乃至性中之性。不過這樣的論述畢竟還是有些迂回曲折。 這里不妨從另外一個更直接角度來論述,數(shù)學里一個被映射的對象往往可以反過來成為更高一級的映射,在這里也可以采用類似的思路。仁義禮智圣本身僅僅是氣稟的一些分量。但這些氣稟分量本身反過來可以成為主動把環(huán)境的概率密度分布聯(lián)系到對應的天命之性的映射?!爸恰笨梢灾鲃臃治雠袛嗄愁惌h(huán)境之下,最適合的氣稟分布為如何,仁義禮圣能主動約束調控樣本,使得其分布趨向于天命之性。故此仁義禮智圣雖然一方面可以看成僅僅是氣稟分量,另一方面又可看成能將環(huán)境映射成對應的天命之性的的映射,也即泛性,是性中之性。儒家所謂盡性,亦可看成對仁義禮智圣這類泛性的實現(xiàn)。
二、五端然而要盡性,需要循序漸進。性作為一種氣稟的概率分布,其實現(xiàn)之可能性本身就內蘊于人所具備的氣稟之中,從這個意義上可以說性是人之所固有。但要把性之全體呈現(xiàn)出來,則須一步步來。此正如一顆小樹苗已經蘊涵了參天大樹的全部基因,實現(xiàn)小樹苗到大樹各個階段之氣稟最優(yōu)概率分布的性本就是其所固有的。但要使這些基因充分發(fā)揮作用,則仍需肥沃之土壤,需要充沛的陽光和雨水。能讓樹苗的根系和樹葉獲得足夠的營養(yǎng),才能真正成長為大樹。 人也是這樣,仁義禮智之泛性,人人固有,但實際呈現(xiàn)的卻往往只是泛性之端,這泛性之端就如樹苗的根系一般,只有從此入手,才能逐步發(fā)展,最終讓性之全體呈現(xiàn)出來。 孟子有所謂四心四端說: “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span> “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茍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茍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孟子.公孫丑上》) 孟子提出四端說是一大理論創(chuàng)舉,足以破千古迷局。然而在四端與四心之具體對應和分配上則有大問題,作為理論之開創(chuàng)者,有此疏漏,不足為奇,無人提出修改,則未免遺憾。
孟子本義,四心乃智識未成之幼童,未受教育之村夫都具備。乃泛性之端,故必須追根溯源,捫心自問,實為真實體驗,妥帖無比方可與四行對應。 言惻隱之心為仁之端,沒有什么問題。
但說羞惡之心為義之端,就有問題了。所謂義乃是個體對自己所認可的有利于群體的價值判斷體系的踐行。個人發(fā)自內心認為對的,有利于群體的就去做;認為錯的,不利于群體的就不做。哪怕一時被他人嘲笑羞辱也在所不顧,如孟子所云“雖千萬人,吾往矣?!边@就是所謂的“義”。這種發(fā)自內心的對于是非觀念的體察與接受才是“義”的發(fā)端。而羞惡之心恰恰是側重點在于人對外界的顧慮和反應,把羞惡之心作為義之端,即便從孟子自己提出的“義內”的觀點也是矛盾的。 所以合理的對應當是: 是非之心,義之端也。 “是非之心”與“義”有內在聯(lián)系,這在先儒言論中其實也有體現(xiàn),比如朱子曰: “凡言,須先度是非可否。果近于義而后言,則其言可踐??植唤诹x,其言將不可復也”[6] 先度是非可否,這便是是非之心,便是義之端。原先孟子將“是非之心”作為“智之端”顯然是不成立的。是非之心其實是把何者為是?何者為非?作為信條接受下來,然后以此信條來裁度判斷某事是否符合此信條,這是義之端,若進一步能在實踐中堅守信條,便是義本身了。 如果要追問為什么這個為是,為什么這個為非,這種追問和質疑,才可算得上智之端。這就是“義”和“智”的區(qū)別。一個在于把信條,把某種是非判斷作為前提原則來信奉,但并不關心為什么。一則是關心為什么,打破砂鍋問到底。 是非之心,人人皆有。小孩看動畫片,或看電影,往往會問大人:哪個是好人,哪個是壞人。分清了好壞,他就會看得興致勃勃,好人得勝就高興,若壞人占上風就著急。兒童的這種心理,即可謂是非之心。不僅是天真之兒童,甚至關進牢獄的罪犯惡人,也會有是非之心,他們如果看小說,看電影,也會分出善惡好壞,情緒隨著故事走向漲落變化。其是非之心固未泯滅也。
接下去“辭讓之心,禮之端也”問題就更大了。人若回憶小時候,其實并無什么辭讓之心,看見什么好東西,第一本能反應是自己享用。如果說有辭讓的行為,那并非出自本心,而是后天灌輸?shù)脕?。辭讓的真實心理動機其實是,如果不辭讓,那是否顯得自己太自私,要被人鄙視看不起?這與其說是辭讓之心,不如說是羞惡之心。 羞惡之心,才是禮的發(fā)端,才根深蒂固。 自己失禮,則羞愧,怕被別人嘲笑。就如《紅樓夢》林黛玉初入賈府,言談舉止,謹小慎微,嚴格按照禮節(jié),生怕失禮就被人嘲笑了去,這就是羞惡之心,就是禮之端的明證。 如果他人無禮,則厭惡,覺得對方可惡。這也是日常生活每個人都有的體驗吧。 辭讓之心并不存在,就算有也是外加的,并非來自于人的本心。而羞惡之心卻是真真切切存在于每個人的心理底層。所以這一句當改為: “羞惡之心,禮之端”。
“是非之心”不能作為智之端,理由前面已經論述,那什么才能作為“智之端”呢? 我覺得是“好奇之心”。 有了好奇心,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問個為什么。在解答這個為什么的過程中,正是把人掌握的各種知識整體上貫通聯(lián)系起來的過程。 一切科學上的重大發(fā)現(xiàn),一切思想上的突破,本質上都來自于好奇之心。好奇之心不能說是智慧本身,卻是開啟智慧大門的鑰匙。 好奇之心人人皆有,尤其在普通人智力發(fā)展最為迅猛的童年和少年階段,表現(xiàn)最突出。而那些有成就的科學家和思想家,恰恰是能終身都抱有強烈好奇心的人。 “好奇之心”為智之端,遠比把“是非之心”作為智之端要恰當?shù)枚?,我想這點上,應該不存在多大爭議。
孟子只說了四端,對“圣之端”是什么也有討論一下的必要?!笆ァ币话阒斫饩褪窃诘赖禄蚬I(yè)上成就登峰造極者,如果考察一下“圣”的實際使用,則發(fā)現(xiàn)一般是在某領域有巨大的開創(chuàng)性貢獻或里程碑性質成就者可被稱為圣。伏羲、黃帝、堯、舜、文王、武王、周公、孔子等被視為圣人,都與其在政治、文化、思想學術、教育上有巨大開創(chuàng)性成就有關。除了這些之外,傳統(tǒng)還有所謂酒圣、茶圣、詩圣、藥圣、兵圣、書圣等等,也都是指各自領域內有巨大創(chuàng)造性成就者。 故此我們可理解“圣”與創(chuàng)造性有關,當然此創(chuàng)造性往往不僅僅指專業(yè)領域內成就而言,也和人品境界有關。套用句過去文革的術語,又專又紅可謂圣也。 既然和“圣”與創(chuàng)造性有關,我覺得不妨把“創(chuàng)樂之心”作為圣之端。 所謂創(chuàng)樂之心,也即能感受到創(chuàng)造性活動帶來的快樂之心。創(chuàng)樂之心與羞惡之心、好奇之心等一樣也是人人皆有。幼兒園小朋友如果成功的堆砌積木,也會快樂高興。小學生如果能用自己獨立思考解決一道難題,也會興奮喜悅。畫家之作畫,音樂家之作曲,作家之寫小說,科學家發(fā)現(xiàn)一個理論,皆會感覺到巨大的創(chuàng)造性快樂,此種快樂非其他樂趣能比。如果能以創(chuàng)樂之心為契機,為基礎,不斷加以放大,對一個人從事的創(chuàng)造性活動不斷加以正面激勵,加以合適的教育環(huán)境和工作環(huán)境,不斷提升其創(chuàng)造性活動的能力,提高其技藝水平,持之以恒,則任何人都可能達到超凡入圣的境界。 當然創(chuàng)樂之心的理解可以更開放一些,所謂創(chuàng)樂不僅可以是某種事業(yè)、某種活動上的創(chuàng)造之樂,更可以是一個人自身品格修為上不斷提升突破的創(chuàng)樂。所謂“創(chuàng)”者:始也,造也,破也。對舊境界之不斷打破,對新境界之不斷實現(xiàn),此可謂創(chuàng)。故“創(chuàng)”不僅可指事業(yè)、技藝之創(chuàng),同樣可指人品修為之“創(chuàng)”,更可指社會進步之“創(chuàng)”。《大學》曰:“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曰“作新民”,此即是“創(chuàng)”之體現(xiàn)。 因自己品格修為之進步而快樂,因社會之進步而快樂,此亦可謂“創(chuàng)樂之心”。這樣的創(chuàng)樂之心和事業(yè)學術上創(chuàng)造性活動產生快樂一樣,也是人人皆有。甚至可視謂人之社會本能。 如結合莊子所論,則“創(chuàng)樂之心”亦可說成逍遙之心。如果能象保存火種一樣小心翼翼保護好“創(chuàng)樂之心”,并充之,擴之,使其由小小的火種而成明亮的火炬,或火炬而成燎原之大火,則即可至于圣人境界也。 無論何種意義上的“創(chuàng)”都離不開人的獨立思考,“創(chuàng)”和“思”有內在聯(lián)系,而“思”和“圣”又有內在聯(lián)系,《尚書.洪范》曰:“思曰睿,睿作圣”。 此所以謂“創(chuàng)樂之心,圣之端也”。
至此五端之論修改補充完畢??偨Y如下: 惻隱之心,仁之端也; 是非之心,義之端也; 羞惡之心,禮之端也; 好奇之心,智之端也; 創(chuàng)樂之心,圣之端也。
仁、義、禮、智、圣五者需要從此人人皆具之五心入手,配合以合適的制度環(huán)境加以引導,加以擴充,積久則自沛然不可御,達于盡性至命之境界。如孟子所言“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燃,泉之始達?!?/span> 五心為泛性之端,由五心入手,實現(xiàn)五行,正是先易后難,道不遠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體現(xiàn)。正是朱子所言“立教之本,不假強為,在識其端而推廣之”[7]。這個過程不是對人的所謂改造,恰恰幫助人的自我實現(xiàn),自我完成。 合理之教育,當首先幫助每個兒童充分體認把握自己的惻隱之心,是非之心,羞惡之心,好奇之心,創(chuàng)樂之心,讓這五心有充分成長壯大之空間,而不可壓抑打擊。 [1]《郭店楚簡簡明讀本(二)》,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出版,第47頁 [2]《荀子全譯》,貴州人民出版,1995年出版,第84頁 [3]《朱子全書》 第24冊 《朱文公文集》第3589頁 [4]《朱子全書》第14冊,朱子語類第251頁 [5]《朱子全書》第14冊,朱子語類第695頁 [6]《朱子全書》 第14冊 《朱子語類》第768頁 [7]《朱子全書》四書章句集注大學章句 |
|
來自: 昵稱48006392 > 《杜車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