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山水畫的核心價值與理想,是寄托了中國文人的巨大情懷的,也與自由的心性與拒絕奴性直接相關(guān),回溯中國山水畫的源頭,南朝宗少文提出的一個概念是“澄懷觀道”,首先要澄懷,然后是臥游山水。其實這也是說一種暢神、寄情的意思在里面。 《二十四詩品》里講到,詩就是藝術(shù),藝術(shù),繪畫里面十三科,山水是排在第一科的??梢姀墓诺浆F(xiàn)在,中國的讀書人,從皇家到平頭百姓,對山水有一種特殊的理解和感情。山水要有自己的情感,這樣畫才能打動人。 趙孟頫《鵲華秋色圖》局部 最早中國人為什么喜歡畫山水?因為山水就是自然。因為我們生活在宇宙之中,在天地之間,最離不開的就是自然。我們要依賴于此,生長于此。那么,中國人眼中的山水呢,不僅僅是冰冷的石頭和無情的水。通過山水,我們可以理解到更大的宇宙和我們自己的內(nèi)心。 現(xiàn)在看像黃賓虹,包括傅抱石,包括帶有小品性,書寫性質(zhì)的齊白石的小山小水,為什么現(xiàn)在當下的畫家比不過這些民國畫家呢?大壺:就是缺文心。 齊白石作品 詩外修養(yǎng),畫外功夫。繪畫沒有背后的東西,沒有修養(yǎng)的支撐和知識結(jié)構(gòu)的積累,是畫不好的。董其昌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弊x萬卷書就是知識結(jié)構(gòu),行萬里路就是你的見識。這是在找合理的地和你內(nèi)心呼應。而沒有這種東西,你的山水畫出來就是墻上的裝飾品,這樣你就是畫訂單的畫家,不是“中得心源”的畫家。 中國畫本身是跟自己內(nèi)心相切的。但是我們看歐洲的繪畫,它最初是為宗教服務的,是服務性的。而中國的繪畫很早就成熟了,也很早就開始為自己為主觀服務的,而不是為客觀服務的。 趙孟頫《水村圖》局部 趙孟頫,你看他的工筆,好多人畫工筆,他畫的《秋郊飲馬圖》,可以看得到他的繪畫向水墨的演變。實際上這已經(jīng)是墨不礙色,色不礙墨,他強調(diào)這個。他線條的提煉已經(jīng)出來了。其實這個就是從顧愷之就有了,所謂“以形寫神”。他不是強調(diào)形,關(guān)鍵是傳神。當然,后來的文人畫可能把這個發(fā)揮到一個極致。 文徵明作品 趙孟頫在中國畫史上是直接提出了“書畫同源”,而且另有句話趙孟頫講的很有意思,“畫,不貴工,貴簡率”。這個話其實很重要?!安毁F工,貴簡率”,但是我們現(xiàn)在看,現(xiàn)在很多是工的,簡率的很少。 中國的藝術(shù),不僅僅是山水,包括人物等十三科,也包括詩詞歌賦。他都和一個重要的東西聯(lián)系在一起,就是君子之心,就是孔子說的狂狷。狂是我們的那種畫山水的一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力量。狷實際上是君子有所不為。當靜則靜,當止則止。中國人畫山水實際上有點像陶淵明寫《桃花源記》,是寄托了他的人生理想。因為那樣干凈的、那樣一種天人合一,造化心源,統(tǒng)一的山水畫,他的真正境界,在現(xiàn)實生活當中是難以找到的。 展子虔,《游春圖》 八大山人達到過,以小品、最樸素的感情的齊白石也用他的方式達到過。齊白石的花卉畫還是受吳昌碩的影響很大,但山水,他把那種簡筆山水和寫意山水,即簡與寫其意,再加上民間的東西結(jié)合在一起。骨子里還是逸筆。白石山水不輕作,但作必有自家面面目,這樣的“我自為我”一方面有其筆墨的淵源,包括從對石濤到金農(nóng)的取法,另一方面也在于他強調(diào)目之所見的胸中山水,反對死臨摹,強調(diào)真率之意。 不過說起對中國山水畫史研究更具意義的,則是黃賓虹先生,他從繼往才能開來的角度與君學民學的角度看山水畫都是獨具慧眼的,黃賓虹先生對以書入畫的強調(diào)以及筆墨暢神的實踐都極具意義。 黃賓虹山水畫 倪云林的《六君子》圖,六棵樹,樹就是我,我就是樹,只有達到這樣和自然的合一狀態(tài),這棵樹就是千古。人樹仍然在那,它仍然是中國人對自然的敬畏、也可以說是對人心的敬畏。 倪瓚,《六君子圖》 元代黃公望,《快雪時晴圖》 中國山水畫的追求,尤其是文人介入山水畫以后,根本是“心性”、“自由”這幾個字,中國畫是什么,中國畫就是筆墨。這不對,中國畫是離不開筆墨,但是中國畫如果僅止于筆墨,你就小看了這幅畫的偉大。但當下不少山水畫還是缺少“大我”,多的是”小我“,畫家本身缺少文脈與修養(yǎng),或一味死臨摹,或不注重筆墨,畫中少文氣、少真意,缺少自己真實的感受——這些都是其畫作難以暢神的原因所在。 |
|
來自: 我是圭水 > 《書法國畫收藏拍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