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首兒歌童謠,老祖宗的幽默,孩子的寶貝,家長要收藏! 01.一園青菜成了精 出了城門往正東,一園青菜綠蔥蔥, 最近幾天沒人問,他們個個成了精。 綠頭蘿卜稱大王,紅頭蘿卜當娘娘, 隔壁蓮藕急了眼,一封戰(zhàn)書打進園。 豆芽兒跪倒來報信,胡蘿卜掛帥去出征, 兩邊兄弟來叫陣,大呼小叫爭輸贏。 小蔥端起銀桿槍,一個勁兒向前沖, 茄子一挺大肚皮,小蔥撞了個倒栽蔥。 韭菜使出兩刃鋒,呼啦呼啦上了陣, 黃瓜甩起掃堂腿,踢得韭菜往回奔。 蓮藕斗得勁頭兒足,胡蘿卜急得搬救兵。 歪嘴葫蘆放大炮,轟隆轟隆炮三聲, 打得大蒜裂了瓣,打得黃瓜上下青, 打得辣椒滿身紅,打得茄子一身紫, 打得豆腐尿黃水,打得涼粉戰(zhàn)兢兢。 藕王一看抵不過,一頭鉆進爛泥坑! 出了城門往正東,一園青菜綠蔥蔥。 賞析:原是流傳于北方的童謠,后經(jīng)周翔做了部分改編,成為現(xiàn)在的模樣。 這首童謠有童話色彩,想象奇特,風趣幽默。 02.從前有座山 從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廟, 廟里有個鍋,鍋里有個盆兒, 盆里有個碗兒,碗里有個碟兒, 碟里有個勺兒,勺里有個豆兒, 我吃了,你饞了,我的故事講完了。 賞析:“從前……”是民間故事常用的開頭。這首兒歌用頂針的手法,層層推進,講了一個沒有故事的故事。 03.打醋買布 一個老頭他姓顧, 上街打醋又買布。 買了布,打了醋, 回頭看見鷹抓兔。 放下布,擱下醋, 上前去追鷹和兔。 飛了鷹,跑了兔, 打翻醋,醋濕布。 賞析:這首兒歌用了一系列動詞,場景充滿動作感和畫面感。 04.大月亮,二月亮 大月亮,二月亮,哥哥起來學木匠, 媽媽起來扎鞋底,嫂嫂起來蒸糯米, 娃娃聞到糯米香,打起鑼鼓接姑娘, 姑娘高,耍剪刀;姑娘矮,耍螃蟹, 螃蟹上了坡,姑娘還在河里摸, 螃蟹上了坎,姑娘還在河里喊, 螃蟹爬進屋,姑娘還在河里哭。 賞析:這首童謠以前面幾個人的從容不迫,來反襯姑娘摸螃蟹的尷尬。 05.風來了,雨來了 風來了,雨來了, 和尚背了鼓來了, 哪里藏?廟里藏, 一藏藏了個小兒郎。 兒郎兒郎你看家, 鍋臺有個大西瓜。 賞析:兒歌妙在朗朗上口,充滿童趣。 06.真稀奇 稀奇稀奇真稀奇, 螞蟻踩死大公雞, 爸爸睡在搖籃里, 寶寶唱著搖籃曲。 賞析:這首兒歌引導孩子體驗換位思考。 07.老對 咱倆老對吧,上街買匹馬, 你騎騎,我騎騎, 馬賣了,買只雞, 下蛋下你家,拉屎拉我家, 我上你家吃雞蛋,你來我家吃雞屎。 咱倆老對吧,上街買匹馬, 你騎騎,我騎騎, 馬賣了,買只雞, 下蛋下我家,拉屎拉你家, 我在我家吃雞蛋,你在你家吃雞屎。 賞析:老對,是伙伴、搭檔的意思。這首童謠是惡作劇的玩笑話。 08.雨兒雨兒下 雨兒雨兒下,莊稼笑哈哈, 麥子長高了,麥粒拳頭大; 磨成面,用車拉, 烙個油餅車轱轆大。 賞析:這首兒歌用夸張的手法告訴孩子雨水對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重要性。 09.分家 弟兄仨,分家。 老大分的騾子馬, 老二分的莊田地, 老三沒啥分, 分個金頭大螞蚱。 賞析:在孩子的眼里,大螞蚱比馬騾、田地有價值的多。 10.大白菜撲愣愣 大白菜撲愣愣,他爹叫他去買蔥, 買來蔥不會摘,他爹叫他去買柴, 買來柴不會燒,他爹叫他去買刀, 買來刀不會切,他爹叫他去買鐵, 買來鐵不會打,他爹叫他去買馬, 買來馬不會騎,他爹叫他去毛驢, 買來驢不會套,他爹叫他去買哨, 買來哨不會吹,吹他老頭一臉灰。 賞析:最后一句里的“老頭”,在這里是爹的另一種稱呼。 11.要殺雞 過年主人要殺雞。 雞說:小白雞,皮兒薄,殺俺不如殺個鵝。 鵝說:伸伸脖子二尺長,殺我不如殺只羊。 羊說:抬起兩腿往前走,殺我不如殺只狗。 狗說:每天到晚我看家,殺我不如殺匹馬。 馬說:背上鞍子有人騎,殺我不如殺頭驢。 驢說:每天磨那二斗谷,殺我不如殺頭豬。 豬說:每天吃那三升糠,磨磨鋼刀見閻王。 賞析:用擬人手法告訴孩子家畜牲口的價值。 12.小叭狗 喊大伯,大伯擱家織布袋; 喊奶奶,奶奶擱家擇韭菜; 喊大娘,大娘擱家搟面湯; 喊嬸子,嬸子擱家抹粉子; 喊大大,大大擱家種棉花; 喊媽媽,媽媽擱家喂鴨子; 喊小孩,小孩擱家拔蒜臺; 喊小妮,小妮擱家殺小雞, 一個小雞沒殺死, 撲楞小妮一臉屎。 賞析:擱家,是在家的意思。小妮,指的是是小女孩、小丫頭。 13.拜月亮 月亮公公,月亮婆婆, 請你下來,吃個饃鏌。 賞析:拜月祭月,是乞巧節(jié)(七夕)的風俗。 14.南邊過來個瘸子 南邊過來個瘸子,手里拿著個茄子; 北邊過來個矬子,手里拿著個鑿子; 瘸子要拿矬子手里的鑿子, 矬子要吃瘸子手里的茄子; 瘸子不給矬子茄子, 矬子也不給瘸子鑿子; 瘸子拿著茄子打矬子, 矬子拿著鑿子擋茄子; 瘸子的茄子磕飛了矬子的鑿子, 矬子的鑿子碰爛了瘸子的茄子。 賞析:童謠繞口令,可以鍛煉孩子吐字清晰。 15.下大雨,我不怕 下大雨,我不怕, 脫了小褲淋小褂! 下大雨,我不怕, 我和云彩拉拉呱! 下大雨,我不怕, 我和龍王來打架! 賞析:拉呱,是說話聊天的意思。這首兒歌語氣歡快。 16.小小子兒 小小子兒,坐門墩兒, 哭哭啼啼要媳婦兒。 要媳婦兒,干什么? 點燈說話兒,吹燈作伴兒, 到明兒早晨,梳小辮兒。 賞析:這首兒歌是孩子不能完全理解的,但是從孩子嘴里說出來,別有一番趣味。 17.帶弟弟 弟弟弟弟不要哭, 抽根麥桿做堂屋。 弟弟弟弟不要叫, 抽根麥桿做個哨。 賞析:過去一個家庭孩子多,大的帶小的,大的照顧小的很正常。獨生子對孩子成長是不利的。 18.小耗子 小耗子兒,上燈臺, 偷油吃,下不來, 吱兒吱兒叫奶奶, 奶奶不肯來, 嘰里咕嚕滾下來。 賞析:過去的油燈,今天的孩子不容易看到了?,F(xiàn)在的孩子很早就進了幼兒園,和奶奶相處的時間也比過去的孩子少得多。 19.顛倒話 顛倒話,話顛倒,石榴樹,結花椒, 東西大路南北走,路上碰見人咬狗, 拎住狗頭砸磚頭,磚頭上去咬住手。 都來看都來看,白雞生個黑雞蛋, 都來瞧都來瞧,老鼠擒個大貍貓, 都來瞅都來瞅,兔子攆個老黃狗。 賞析:這種類型的童謠有助于培養(yǎng)孩子的智力。 20.張打鐵,李打鐵 張打鐵,李打鐵,打把剪刀送姐姐; 賞析:這首童謠屬于知識類童謠,基本上把一年的民俗活動說了一遍。 ●黃紹堅114年前,公元1900年,時任北京大學教授的何德蘭(Issac Taylor Headland),在紐約出版了一本中英雙語、圖文并茂的圖書《孺子歌圖》。書中,收錄了當年北京地區(qū)的兒歌、童謠約150首,每首旁邊,還附有一幅民俗照片。 翻閱這本發(fā)黃的古籍,100多年前孩子們生活的氣息,迎面撲來。 “光光碴,光光碴,廟里和尚沒頭發(fā)。你撂磚,我撂瓦,單打和尚禿腦瓜?!薄昂雎犻T外人咬狗,拿起門來開開手。拾起狗來打磚頭,又被磚頭咬了手。騎了轎子抬了馬,吹了鼓,打喇叭?!憋@然,這是一群熊孩子又闖禍了。 “楊樹葉兒嘩啦啦,小孩兒睡覺我他媽。乖乖寶貝兒你睡罷,螞虎子(滿語:妖怪)來了我打他。”“金轱轆棒,銀轱轆棒,爺爺兒打板兒奶奶兒唱,一唱唱到大天亮,養(yǎng)活個孩子沒處放。一放放在鍋臺上,'嗞兒’'嗞兒’的喝米湯?!边@類兒歌,大概是哄孩子睡覺時唱的吧? 還有些兒歌、童謠,是用來教育孩子們的。比如這首《羅鍋子橋》,讓孩子從小就知道拱橋及其周邊的景色:“羅鍋子橋,羅鍋子橋,一蹬兒到比一蹬兒高。燈籠兒閘草水皮兒漂,銀魚兒咬著金魚兒尾,大肚子蝦蟆石上坐著,'哇兒呱’'哇兒呱’'哇兒呱’的叫?!北热邕@首《一場秋風》,教孩子懂得節(jié)氣和氣候變化:“一場秋風一場涼,一場白露一場霜。嚴霜單打獨根草,螞蚱死在草根上?!北热邕@首《新年來到》,介紹過年時的民俗:“新年來到,糧瓜祭社,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頭子要買新氈帽,老婆子要吃大花糕。” 雖說當年并沒有成熟的兒童教育理論,有些童謠的確也包含迷信色彩:“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個夜哭郎。過往君子念三遍,一覺睡到大天亮。”但是,另一些童謠里,則飽含濃濃的人道主義色彩:“老牛無言每日憂,牛棚夜晚冷風颼。牛皮鞔鼓用棒打,骨頭磋簪去駁頭,零碎骨又把骰子做,牛肉割碎入湯鍋?!蔽蚁嘈?,讀著這類童謠長大的孩子,準能懂得可貴的同情。 說起這部100多年前的舊書,緣于《廈門日報》10月29日的一篇報道。報道中稱,江蘇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的一套課外讀物叢書中,“日照香爐生紫煙,李白進了烤鴨店,口水流了三千尺,一摸兜里沒有錢?!薄拔覇枊寢?'是不是女人胸部那里越大越好看?’媽媽說是,大還要挺拔……”諸如此類亂七八糟的內(nèi)容,居然進了小學二年級的課外讀物中。記者采訪出版社總編辦,其主任竟然回應道:“從整體看,內(nèi)容非常積極向上并展現(xiàn)了孩子的天真、童言無忌……是很正常的?!?br> 要我說,幾個無聊文人胡編濫造、幾個無恥奸商胡亂出書,一點兒也不正常好不好?他們的目的只有一個,從孩子或孩子家長的兜里騙錢。與其聽他們瞎掰鬼扯,還不如去讀些100年前可愛的老童謠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