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課) 師: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本第四單元——體悟山水神韻中蘇軾的《石鐘山記》。(板書:石鐘山記 蘇軾)蘇軾是什么人?他的這篇文章是在什么情況下寫的?請同學們認真閱讀課本上面的注釋①,思考上面的問題。 (學生看書,教師巡視并提示學生:看書時注意力要集中,要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 師:看完了吧?大家請舉手回答問題。 生: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山人,北宋文學家。宋神宗元豐元年六月,蘇軾由黃州團練副使調任汝州團練副使時,順便送長子蘇邁到饒州德興縣任縣尉,途經(jīng)湖口,游覽了石鐘山,寫下此文。 師:大家看到本文的題目,會想到這篇文章是一篇什么文章? 生:本文是一篇記游性的文章。 師:記游性的文章,我們把你的說法改一下,改為“游記”好不好? (生點頭同意) 師:人們對這篇文章的定性說法不一,有的人認為是游記,有的人認為是碑記。說它是游記,但又不是一般的游記,而是通過記游來解讀道理。大家想一下這篇文章中直接描寫游歷細節(jié)的文字是哪些? 生:第二段。 師:對,那我們就先看文章的第二段。大家從第二段中的“至莫夜月明”看到本段的結束。 (師巡視,并指點學生結合課本的注釋和工具書解決個別的字詞,通曉文意) 師:大家讀完了吧?誰來讀一下這段文字? (生讀課文,師糾正度音和句讀) 師:下面我來讀一下課文,大家跟著我讀,要注意句子的停頓和生字詞的讀音。 (師領讀) 師:下面大家自讀這一段,讀時要讀出起伏,展現(xiàn)情境。 (生自讀。師巡視并指導學生) 師:下面請同學們找出這一段文字中含義深刻的詞句,并交流討論。 (生自主尋找詞句,小組交流討論) 師:大家準備好后,可以派代表發(fā)言。 生:“舟行適臨汝”中“舟”是名詞作狀語?!按舐暟l(fā)于水上”是狀語后置句。 師:這位同學找的點很好,那為同學還有新的發(fā)現(xiàn)。 (生仔細看課文,師指導:看一下文中的句子的語序哪些和現(xiàn)代漢語不同) 生:是“古之人不余欺也”。 師:那它是什么句式? 生:賓語前置句。 師:大家記下一句話:文言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賓語需要前置。句子中“欺”的賓語應是“余”,前面有否定詞“不”,所以將“余”前置。給大家舉一個例子。(師板書:雖使五尺之童適市,莫之或欺)代詞“之”在此作賓語,在文言否定句中則需要前置。 除去字詞、句式以外,大家再找一下文中含義深刻的詞句。 (生思考) 生1:“舟人大恐”中的“大”,“徐而察之”中的“徐”,形象地表現(xiàn)了舟人當時的表情和他們親自考察時的小心翼翼。 生2:“余固笑而不信也”和“因笑謂邁曰”中兩個“笑”字表達的感情不同。 師:噢,兩個“笑”字表達的意思不用,那分別表達了怎樣的意思? 生:“余固笑而不信也”中的“笑”表現(xiàn)作者敢于懷疑,善于探索的精神?!耙蛐χ^邁曰”中的“笑”則有譏笑的成分。 師:第二個“笑”有譏笑的成分,我們看一下課文,作者考察到了真相后笑著對蘇邁說話是譏笑嗎?那譏笑的又是誰? 生:不是譏笑。這里體現(xiàn)了作者在探明真相后的興奮喜悅自豪之情。 師:那請你讀一下蘇軾對蘇邁說的話。 (生有感情的讀) 師:讀的可以,有一點長者的口吻。 (生笑) 師:大家再齊讀這一段,爭取當堂背誦。 (生齊讀,師引導學生背誦) 師:自第二段開始的話,本文更像一篇規(guī)范的游記,那第一段有沒有錯存在的必要? 生(齊答):有。 師:為什么呢? (生思考) 生:因為第一段中提到了石鐘山由來的兩個原因,而一個是“人常疑之”,一個是“余尤疑之”,這兩個“疑”字引起了下文。 師:回答的很好。第一段提出了疑問,而第二段則是解疑,所以第一段是有存在的必要的。 下面我們看一下第三段,它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大家可以相互討論。 (生思考,討論。師巡視,指導學生) 師:大家討論的怎么樣了,誰來說一下? 生:第三段通過記游來闡發(fā)一定的道理。 師:作者闡發(fā)了什么道理呢? 生: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 師:如果我們將這句話改為下面的話: 事不目見耳聞,不可臆斷其有無 凡事目見耳聞,方可斷其有無。(附板書) 大家想這樣可以嗎?如果不可以,請說明理由。 生:改的這兩句只是一般的陳述句,而原文中的話是一個疑問句,這樣可以引起人們的思考,較陳述句更能表達出自己的寫作意圖。 師:這位同學說得很好。大家看一下課文的最后一句話“蓋嘆酈元之簡,而笑李渤之陋也”,如果將其中的“嘆”和“笑”兩個詞語換一下位置,大家再品味一下這句話和原文有什么區(qū)別? (師板書:蓋笑酈元之簡,而嘆李渤之陋也。) (生反復讀這句話) 師:大家通過讀找到他們的區(qū)別了嗎? 生:這樣一改就和原文所表達的意思不相符。 師:怎么不相符呢? 生:“簡”和“陋”準確表達了酈元與李渤鄙陋的程度,作者對酈元與李渤的態(tài)度也因其鄙陋的程度不同而有差異?!皣@”和“笑”則準確地表達了作者對二人的不同的態(tài)度,“嘆”和“笑”所表達的譏諷的程度是不同的,“笑”譏諷的程度要比“嘆”的譏諷程度深。如果改為對酈元“笑”而對李渤“嘆”那就和原文表達的意思不符。 師:回答的很好。在作者開看來,對酈元與李渤作者比較傾向酈元,而酈元“言之不祥”,所以“嘆其簡”,李渤以“斧金考擊而求之”,其做法簡單所以“笑”其陋,在此“笑”就有“譏笑”的意思,“笑”也表現(xiàn)了蘇軾不主觀,不武斷,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 大家考慮這篇文章背后有無更為深層的東西? (生討論) 生:這篇文章表面是寫記游的,但其目的是為了闡發(fā)“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的哲理。 師:(板書:游記——哲理)蘇軾才高骨傲,在朝廷內部遭受排擠,受到貶遷。人們在他的文章中尋章摘句來陷害他,與他有關的二十幾個人都受到牽扯,制造了歷史上有名的“烏臺詩案”。這篇文章寫于“烏臺詩案”后兩年,文章闡發(fā)了“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的道理,其實是作者對自己心志的抒發(fā)。(板書:心志) 蘇東坡政治生涯充滿了坎坷,但是他卻是卓有成就的文學家,他有高尚的人格,為后人樹立了兩座豐碑:文學、人格。(板書:文學 人格)后人寫蘇東坡的作品很多,現(xiàn)代文學大師林語堂先生的《蘇東坡傳》就是一部很好的著作,他在序言中這樣寫道: 鮮明的個性永遠是一個謎。世上有一個蘇東坡,卻不可能有第二個。個性的定義只能滿足下定義的專家。由一個多才多藝、多采多姿人物的生平和性格中挑出一組讀者喜歡的特性,這倒不難。我可以說蘇東坡是一個不可救藥的樂天派,一個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一個百姓的朋友,一個大文豪,大書法家,創(chuàng)新的畫家,造酒試驗家,一個工程師,一個憎恨清教徒主義的人,一位瑜珈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個皇帝的秘書,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專唱反調的人,一個月夜徘徊者,一個詩人,一個小丑。 …… 這是一個詩人、畫家、百姓之友的故事。他感覺強烈,思想清晰,文筆優(yōu)美,行動勇敢,從來不因自己的利益或輿論的潮流而改變方向。他不知道自己的利益,對同胞的福祉倒非常關心。他仁慈慷慨,老是省不下一文錢,卻自覺和帝王一樣富有。他固執(zhí)、多嘴,妙語連珠,口沒遮攔,光明磊落;多才多藝,好奇,有深度,好兒戲,態(tài)度浪漫,作品典雅;為人父兄夫君頗有儒家的風范,骨子里卻是道教徒,討厭一切虛偽和欺騙。他的才華和學問比別人高出許多,根本用不著忌妒;他太偉大,有資格待人溫文和藹。他單純真摯,向來不喜歡裝腔作態(tài)。每當他套上一個官職的枷鎖,他就自比為上鞍的野鹿。他活在糾紛迭起的時代,難免變成政治風暴中的海燕、昏庸自私官僚的敵人,反壓迫人民眼中的斗士。 林語堂先生的語言富有氣勢,將蘇東坡豐富的精神世界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大家課后搜集一下蘇東坡的作品,感悟蘇東坡豪放的文學風格和高尚的人格。 (下課) 《石壕吏》教學實錄 (上課。師生問好。) 師:今天我們學習一首古代詩歌,杜甫的《石壕吏》。 (師板書:石壕吏 杜甫) 師:剛才有的同學在相互討論,詩歌題目石壕后面的字讀什么,那老師告訴同學們,應讀lì,那怎樣解釋這個字呢? 生:官吏。 生::差役。 師:差役,也就是經(jīng)常出來為官府辦事的人。這首詩的作者是杜甫,那同學們對杜甫又了解多少呢? (生思考。沉默。) 師:老師說的是你對杜甫了解多少,多與少都可以。 (有生開始舉手,師示意回答) 生:杜甫是中唐時著名的詩人,他的詩歌是現(xiàn)實主義的代表,他被人們尊稱為“詩圣”。 師:杜甫被人們尊稱為“詩圣”,那請同學們記下來。 (師板書:詩圣) 誰還想做一下補充? 生: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生笑) 師:“唐宋八大家”的全稱應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主要指他們散文的創(chuàng)作,不過這位同學知道“唐宋八大家”這樣一個組合式的詞語,就很不錯了。杜甫主要是從事詩歌的創(chuàng)作,他不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唐朝“唐宋八大家”的文學家只有韓愈和柳宗元。 生:杜甫是一個偉大的愛國詩人,他的詩反映現(xiàn)實生活和民生疾苦,讀他的詩我們可以感受到他對祖國和人民的愛。 師:很好。杜甫關心民生疾苦,愛國愛民。 (師板書:民生疾苦) 師:你對杜甫的作品又了解哪些? 生:杜甫寫過“三吏”“三別”。 師:“三吏”“三別”分別指的是哪幾首詩,能說得具體些嗎? (生思考) 師:同學們看課文的注釋①,杜甫途徑新安、石壕、潼關,同學們在這三個地方的后面分別加上“吏”字,這就是杜甫的“三吏”,即《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三別”分別為《新婚別》《無家別》《垂老別》,請同學們記下來。 (師重復,同學們記錄) 師:杜甫的其他詩作我們在以后的學習中還可以見到,下面我們進行下一個環(huán)節(jié)。你對杜甫創(chuàng)作這首詩的時代了解多少? 生:這首詩寫于公元758年,當時正值“安史之亂”,社會動蕩,人民生活比較艱難。 師:“安史之亂”歷時八年,戰(zhàn)爭頻仍,給人民造成巨大的災難。統(tǒng)治者養(yǎng)尊處優(yōu)的時候,盤剝民脂民膏,不顧民生疾苦,當戰(zhàn)亂發(fā)生時,他們還要求人民捐錢,抓人充軍來抵御叛亂,元代張養(yǎng)浩在《潼關懷古》中曾提到“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形象的反映了人民的苦難。 師:我們對作者及詩歌寫作的背景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我們過渡到“讀”這一環(huán)節(jié)。首先我們進行“通讀”。 (師板書:通讀) 師:“通讀”就要求同學們讀準字音,讀出節(jié)奏。同學們自己準備一下,開始。 (生自讀詩歌) 師:我發(fā)現(xiàn)同學們已經(jīng)讀完一遍了,先在老師請一名同學推薦一名同學給大家讀一下這首詩,老師有一個前提,被推薦的同學包括你自己。 (師找一名同學) (生準備讀) 師:大家說他的前提是什么? 生:推薦自己。 師:對,推薦自己,我非常欣賞。其實推薦自己的過程就可以看出一個人的自信。好,開始。 (生讀。朗讀結束) 師:好請坐,現(xiàn)在我表揚這位同學兩個方面。第一,被推薦的同學包括他自己,這位同學非常的勇敢、自信;第二,雖然這位同學在讀的過程中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但是這是我們第一次自己嘗試著讀一首詩。為了使這位同學讀得更好,我們幫助這位同學找出其中的錯誤。 (生舉手示意) (師生共同為這位同學指出朗讀中的錯誤) 師:下面我們再請一位同學讀一下這首詩。 (生舉手。師示意生讀) 師:這位同學讀的很熟練。下面老師和同學們齊讀一下這首詩。 (師生齊讀) 師:在“通讀”這一個層面我們解決了字音和節(jié)奏的問題,下面我們進入下一個層面的讀——品讀。 (師板書:品讀) 師:現(xiàn)在老師給同學們介紹一種的書的方法——勾劃批注。老師給同學們舉一個例子,“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現(xiàn)在我們可以想,“捉人”是什么意思? 生:抓人去當兵。 師:對,抓人去當兵?,F(xiàn)在同學們想一想當兵的程序,手先要報名,然后要體檢,最后進行資格審察。這一切結束后,人們便敲鑼打鼓的送他們去當兵,并且要還要打出條幅——一人當兵,全家光榮。為什么這么光榮的事情,在那個時候還要捉人,并且還要在夜間捉人呢?這個地方我們可以品一品,這個“夜”什么意思,在這里有什么深意,現(xiàn)在同學們就把你理解的關鍵詞寫在旁邊,先勾劃后批注,其他的某個詞也是這樣,某一詩句也是這樣,好現(xiàn)在同學們嘗試一下,開始。 (生認真勾劃批注,師巡視指導個別學生) 師(指導):同學們在勾劃批注中要做到“不求全面,但求精當”。不要平均用力,只要有你獨到的見解就可以,另外,同學們想,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把自己獨到的見解拿出來,那么全班同學一交流,那也就全面了。好,同學們繼續(xù)品讀。 (生開始瞄準一個點對詩歌進行品讀) 師:同學們現(xiàn)在把你找的點,告訴給你的同桌,告訴他你勾劃的是什么,你品到了什么。 (同桌交流) 師:我感覺一個人的閱讀權是非常神圣的。就像我們在看動畫片《西游記》時,孫悟空出場是金光閃閃,但是讀過原著的都知道孫悟空的出場并不是這樣的。所以,我們要重視自己的閱讀體驗,哪怕是錯誤的,卻也是有價值的,因為那是你的最出體驗。好現(xiàn)在誰來說一下自己的閱讀體驗。 生:我選的是“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 師: “一何”是什么意思? 生:多么。 (師點頭,示意生繼續(xù)) 生:“一何”說明了官兵、差役的兇狠,老夫人失去兒子后的痛苦,反映了朝廷官員的兇狠、昏庸無能以及人民生活的疾苦。 師:好請坐,這位同學讀到了詩歌反映的社會層面的意思。同學們想這兩句話放在一塊,是一種什么樣的寫作手法? 生(齊答):對比。 師:對比就有反差,同學們在以后的閱讀和學習中要注意發(fā)現(xiàn),并且在寫作中學會靈活運用。 生:我找的是“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河陽役,尤得備晨炊”,詩歌的前面提到她的兩個兒子都已經(jīng)死了,一個還茍且活著,他不希望自己的家人再有什么不測,主動分擔家庭的苦難,為了自己的家人去服役。 師:老師追問同學們一個問題,在這里“請”是什么意思? 生:“請”在這里有請讓我的意思。老夫人的三個兒子只剩下一個,現(xiàn)在老伴翻墻走了,家中只有她和兒媳以及正在吃奶的孫子,他不想再遭受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的痛,毅然替兒媳上戰(zhàn)場。所以她在和差役說話中表現(xiàn)出了一種主動去做的傾向。 師:這位同學分析的非常好。在現(xiàn)在日常的禮貌用語當中,“請”這個字經(jīng)常出用到。比如說:請這位同學回答問題?!罢垺痹谶@里是什么意思,和課本中的“請”相同嗎? 生:不同。 師:在這里“請”是一般的敬辭,用于希望對方作某事。再比如你去一個不知道的地方你會向路人問:請問到ⅩⅩ怎么走?在這里“請”是什么意思?“請”雖然我們經(jīng)常見到感覺很簡單,但是我們必須要弄懂它。 生:請問應該是請允許我問。 師:回答得非常好。同學們現(xiàn)在思考一下,“請從吏夜歸”的“請”應該是什么意思呢? 生:應該是請允許我的意思。 師:請同學們整理一下“請”的意思。 (生整理) 師:好,我們繼續(xù)請同學們回答。 生:我勾劃的是“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在這里老婦人為了不讓家人被差役抓走,自己主動要求跟他們一塊走,卻讓家人又一次陷入了生離死別的痛苦之中。 師:“如聞泣幽咽”這句話,是說好像聽到有人在低聲地哭泣,那是誰在哭泣? 生(齊答):老翁。 師:老翁,有這種可能,只有老翁嗎?還有可能是誰? 生:她的兒媳和孫子。 師:作者的字里行間透露出很多信息,需要我們認真地挖掘。好,繼續(xù)品味。 生:我選的是“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到由于當時的戰(zhàn)亂,給人民帶來很大的災難,民不聊生,也反映了統(tǒng)治者的腐敗無能。 師:人民過著“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生活,他們的溫飽解決不了,其他的問題就更難解決了。 生:我選的是“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案鼰o人”是說他家里再也沒有別的勞力,沒有了生活來源。“乳下孫”更加說明了他的家庭負擔沉重,體現(xiàn)了生活的艱難。 師:有勞動能力的人都出去了,并且有的已經(jīng)死去,活著的也只是茍且生存,家庭未來如何,讓每一個為他們擔憂。 生:我選的是“老翁逾墻走,老婦出門看”中的“逾”字。這個年齡非常大的老爺爺,在差役的威勢之下,翻墻而走,體現(xiàn)了當時官吏對人民的欺壓,人們民生活非常艱難。 師:這位同學選擇的評論點非常好,我們一塊來分析一下。比如一位老奶奶和一位老爺爺在一個屋子里,夜里有人敲門,出去開門的人一般情況下是男人,現(xiàn)在出現(xiàn)了一個和我們的日常生活相背離的奇怪現(xiàn)象,老婦人去開門,可是老翁卻逾墻走。我們可以想,可能官吏來抓人不止一天了,見到男人不管大小全部抓走。這位老婦人心想出去可以抵擋一下,沒想到這些官吏連年邁的老婦人也不放過。 生:我選的是“獨與老翁別”的“獨”字,“獨”字和前文相互照應,“如聞泣幽咽”,哭泣的人到底是誰,作者沒有具體地寫老翁走了什么時間回來的,老婦人怎樣被抓走的,而是一筆帶過,最后的“獨”讓我們都明白了。可能老翁半夜里又偷偷回來了,可是老伴卻不見了,所以他偷偷地哭泣。 師:這位同學分析得非常具體,從一個字上體悟到很多有用的信息。 生:我選的是“有吏夜捉人”的“夜”字。夜指的是夜晚,我感覺夜在這里還象征著當時社會的黑暗。官吏在夜里捉人,他們?yōu)槭裁床辉诎滋煨袆樱€說明他們做的是見不得人的事。 (生笑) 師:這位同學讀得非常有特色,從一個字中解讀到不同的信息,一語雙關。 生:我選的是“急應河陽役,尤得備晨炊”。這里面隱含著一層意思,“急應河陽役”表現(xiàn)老婦人想趕快讓官吏走,不要連累她的老伴、兒媳、和孫子,從這我們可以看出老婦人的無私和偉大。 師:很好的解讀。大家整理一下這句話,把同學們思維的火花記錄下來。 生:我選的是“夜久語聲絕”中的“絕”字?!敖^”體現(xiàn)了當時寂靜無聲,萬事萬物都在沉思,為什么老婦人會遇到這樣悲痛的事情,她的命運為什么這么悲慘,當時的社會又是多么的黑暗。 師:“物尤如此,人何以堪。”萬事萬物都為之動容,我們更應該為老婦人的不幸掬一捧同情之淚。 生:我選的是“有吏夜捉人”中的“捉人”,當時戰(zhàn)爭頻仍,很多人都要服役,每個家庭都做出了很大的犧牲,但是他們的苦難并有完結,官吏們還要到處抓人去打仗,可是每個家庭 已經(jīng)沒有人可以打仗了,“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表現(xiàn)出當時人民生活的苦難和社會的黑暗。 師:老師總結出一個規(guī)律,同學們的回答倒了最后走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是表現(xiàn)了社會的黑暗,我希望同學們不要陷在套路中,只要說出自己的觀點就可以。非常感謝大家,我從同學們身上學到了很多,比如說剛才同學們談到“急應河陽役,尤得備晨炊”,他是從老婦人的角度來分析的,我見過的所有的鑒賞辭典都沒有這樣的解讀,這就是一種個性化的解讀,給了我很大的啟示,謝謝大家。 下面我們進入下一個層面的讀——演讀。 (師板書 演讀) 演讀,也就是要分角色、分任務讀?,F(xiàn)在同桌先組合,一位同學讀詩人作為一個見證人所接觸到的這一部分,它是詩歌的話外音,也就是從詩歌的開篇到“聽婦前致詞”,另一位同學讀老婦人說的話,然后第一位同學再讀“夜久語聲絕”后面的部分。角色一定要讀進去。 (生分角色讀) 師:大家推薦一位同學和老師一塊讀一下這首詩,老師讀話外音,這位同學讀老婦人所說的話。 (生推薦一名同學。師生分角色讀) 師:老師建議同學們一塊讀一下,男生讀老師讀的話外音部分,女生讀老婦人說話的部分。 (生讀) 師:老師想問一下,哪位同學現(xiàn)在能夠背誦這首詩? (生舉手示意) 師:好,這位同學到講臺來領著大家一塊背誦這首詩,其他同學提示性的背誦,看一眼背幾句,因為這是一首敘事詩,非常有條理。 (生開始背誦) (師指導生注意背誦的節(jié)奏) 師:那大家跟著這位同學一塊能背誦,老師做手語,他是聲音用你的耳朵,我是圖像用你的眼睛,注意每一個提示信息。 (生背誦,師做手語) 師:同學們背得很好,我們趁熱再背一遍。 (師生齊誦) 師:好,對《石壕吏》這首詩的學習我們就到這里,希望同學們課下把這首詩背熟了,并且做到默寫時準確無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