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所說的這些文化均為新石器時代文化,由此可見題主對于新石器有著一定的了解,在此我做一些簡單的介紹。 首先,后李文化、大汶口文化均為山東地區(qū)的新石器文化,后李文化的年代早于大汶口文化的年代。后李文化陶器單一,夾砂、手制,多為圜底器。大汶口文化時期,該地區(qū)的文化有了較大程度的發(fā)展,陶器技術有了大發(fā)展,以紅陶為主,部分灰陶、黑陶和白陶,有些白陶用高嶺土燒制,燒成溫度可達1200度。典型陶器有各類形制的鼎、大口缸、豆、鬹、三足觚、缽等,刻畫符號發(fā)達。這個時候就出現了連間房屋。從大汶口文化的墓葬資料來看,該文化的人類流行枕骨人工變形,即是頭骨變扁,出現律達70%;青春期拔上側門齒74%,可能與性成熟有關;口含石質或陶質小球,女性較多,從兒童開始。并且,還在墓葬中隨葬獐牙形器。 其次,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均為長江流域的新石器時代文化。河姆渡文化的年代早于良渚文化。河姆渡文化的干欄式建筑在中學課本上就出現過。 河姆渡文化早期以夾炭黑陶較多,晚期則以夾砂灰陶為主。骨、角、牙及木器豐富是本文化重要特征之一。玉石器較少。良渚文化則以泥質灰胎黑皮陶和夾砂灰黑陶為主;陶器制作技術普遍采用快輪制陶。以圈足器和三足器為主要特色。玉器非常發(fā)達,種類有珠、管、璧、璜、琮、蟬。其中玉琮個體大,高達18—23厘米,上面雕刻圓目獸面紋,工藝精湛,是中國古代玉器中的珍品。形狀為內圓外方,與古代的天地相通思想相吻合。除此之外,良渚文化還發(fā)現了祭壇遺址,如反山墓地、瑤山墓地等。 最后,談到龍山文化。龍山文化的年代較晚,屬于新石器時代末期文化,也可稱為龍山時代。該文化涉及范圍廣,一般分為山東龍山文化和中原龍山文化。此時,陶器制作技術有了極大發(fā)展,快輪制陶,蛋殼黑陶是該文化極具特色的器物。此時,各地區(qū)城址的數量也在不斷地增加,這可能與人口的不斷增加,戰(zhàn)爭沖突加劇有關。 當然,除了這些文化之外,在長江中游還有大溪文化、屈家?guī)X文化、石家河文化;黃河流域還有裴李崗文化、仰韶文化;東北地區(qū)的興隆洼文化、趙寶溝文化、紅山文化等其他新石器時代文化。這些都值得我們進行深入研究。 |
|
來自: 上善若水604fin > 《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