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寒咳嗽分傷風咳嗽和傷寒咳嗽兩種。但風與寒又不能截然劃分,或風重于寒,或寒重于風,應(yīng)該加以區(qū)別,同時風寒咳嗽,還要分別輕癥和重癥。
風寒咳嗽,病起非時暴寒,貪涼受冷;或脫衣露宿受風;或氣候寒熱不時,招致外邪感冒等等。凡氣候變化,人體正常機能不相適應(yīng),四時皆可發(fā)生此病。
風寒咳嗽輕癥其臨床表現(xiàn)為初起鼻流清涕,噴嚏,聲重,頭部微脹或微痛,憎惡風寒,輕微咳嗽。如風重于寒的,證見發(fā)熱,微汗出,脈浮緩或微浮數(shù),舌苔正常;如寒重于風的,證見惡寒發(fā)熱,無汗,脈象浮緊,頭項身體疫痛。風寒咳嗽,為風寒之邪侵襲皮毛,上犯于肺,所出現(xiàn)的表證。其治療法則,宜用辛溫輕劑,輕微解表。藥方可選用香蘇飲隨證加減;若氣虛脈弱者,宜用參蘇飲;若風重于寒,宜用排風藤湯;若寒重于風,宜用姜蘇湯。藥后汗出表解,但咳嗽未止者宜用止嗽散。
香蘇散〈《和劑局方》〉主治四時感冒,惡寒頭痛,鼻塞,聲重,微有咳嗽。
處方:香附10克,蘇葉10克,陳皮10克,甘草6克,生姜10克,小蔥五根,水輕煎,溫服。
加減法:使食者加谷、麥芽各15克,神曲12克;咳重者加前胡10克,杏仁10克;頭痛較甚者加川穹10克,白芷10克;出汗惡風者去姜、蔥,加防風10克,白芍10克;無汗惡寒者加荊芥10克,淡豆鼓12克。
參蘇飲〈《局方》)主治虛人感冒風寒,頭痛,鼻塞,發(fā)熱惡寒,咳嗽,涕唾稠粘,胸膈滿悶,脈弱無力。
處方:黨參12克,蘇葉10克,葛根12克,前胡10克,法半夏10克,茯苓12克,炒枳殼6克,陳橘皮10克,桔梗10克,木香6克,甘草6克,生姜10克,大棗10克,水煎,溫服,取微汗。
加減法:挾食者加砂仁6克,神曲10克,喘咳者加厚樸10克,杏仁10克;頭痛甚者加川芎10克,白芷10克。
排風藤湯(自擬方〉主治感冒風寒,頭微痛,鼻塞流涕,發(fā)熱惡風,微汗出,咳嗽痰粘,脈象浮緩,或微浮數(shù),舌苔正常。此為外感風重于寒的表證。 處方:排風藤30克,千里光30克,五匹風30克,魚腥草30克,陳艾葉10克,水煎,微溫服。
姜蘇湯〈自擬方)主治感冒風寒,頭疼項強,肢體疫痛,鼻寨流清涕,惡寒發(fā)熱,脈象浮緊或浮弦,舌苔薄白而滑。此為外感寒重于風的表證。
處方:老生姜12克,紫蘇葉10克,淡豆鼓12克,肺經(jīng)草.30克,小蔥十根,水輕煎,加入紅糖適量溫服,取微汗。
止嗽散(《醫(yī)學(xué)心情》)主治外感微熱,咳嗽有痰,鼻塞流清涕,脈象浮緩。 處方:桔梗10克,荊芥10.克,紫菀10克,百部10克,白前10克,陳橘皮10克,甘草6克,水煎服。
小結(jié):風寒咳嗽,為外感風寒犯肺引起的咳嗽。風寒咳嗽一般來說,治療的重點在散寒。風寒咳嗽輕證,解表的藥不宜重劑,故用香蘇飲辛溫輕劑輕微解表即可。若年老氣虛體弱的人,外感風寒引起咳嗽,又宜用參蘇飲益氣解表,除痰利氣,宣肺止咳。感冒風寒,出汗惡風的為風重于寒的表現(xiàn),擬用排風藤湯以法風為主;如無汗惡寒的為寒重于風的表現(xiàn),擬用姜蘇湯以散寒為主。若表解后,仍然咳嗽不止的,可用止嗽散利氣和中,化痰止嗽。以上方劑均為辛溫解表之輕劑,只適用于治療風寒咳嗽輕證。此外,還可選用其他辛溫解表之輕劑,或自擬方,只要治法正確,就能命中肯綮,不必拘泥于以上幾個方劑。
版權(quán)聲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