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最重要的參與者,但沒堅持到戰(zhàn)爭結束就政權瓦解。沙皇慘遭滅門,還丟失大片的國土,遭到以英美為首的十三國武裝干涉,爆發(fā)長達四年的內戰(zhàn),沙俄是一戰(zhàn)所有參戰(zhàn)國中最凄慘的。 圖-蘇聯地圖國旗 不過二十年,蘇聯就通過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咸魚翻身,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軍事強國,強行吞并六十多萬平方公里土地。 一、波羅的海三國,18萬平方公里 圖-波羅的海三國 如果說芬蘭是波羅的海的門戶,那么立陶宛、愛沙尼亞、拉脫維亞三國則是當之無愧的腹心,監(jiān)控著大半個航道。為控制這一地區(qū),俄國血戰(zhàn)二十年才得手。1918年,三國獨立,蘇聯一點都不甘心,時刻惦記著他們。 二戰(zhàn)爆發(fā)后,蘇聯與納粹交易,先把三國變成勢力范圍,而后以加盟共和國的名義直接吞并。 二、芬蘭卡累利阿等地,7萬平方公里 圖-卡累利阿 1939年,為擴大圣彼得堡的戰(zhàn)略縱深,重新進入波羅的海,斯大林挑起對芬蘭的戰(zhàn)爭。芬蘭人的堅決抵抗和蘇聯人的狂妄自大,讓斯大林顏面盡失,依靠強大的綜合實力才迫使芬蘭割讓卡累利阿。 為收復卡累利阿,二戰(zhàn)中芬蘭曾短暫與德國合作。蘇軍取得優(yōu)勢后,芬蘭審時度勢主動媾和,永久放棄對卡累利阿的主權。 三、東普魯士加里寧格勒,1.5萬平方公里 圖-加里寧格勒 打通波羅的海交通線是歷代沙皇的夙愿,但波羅的海出海口牽扯多方利益,蘇聯只能盡可能逼近出??凇?/p> 斯大林強占以柯尼斯堡為核心的東普魯士,把德國人全部驅逐,將之變成純俄羅斯的加里寧格勒。至于柯尼斯堡對德國人的重要意義,直接無視。 四、波蘭東部,20萬平方公里 圖-波蘭領土變遷 波蘭與俄羅斯同屬斯拉夫民族,因分屬天主教、東正教文化圈而矛盾尖銳。1610年,波蘭攻占莫斯科擁立傀儡,把俄國降為屬國。俄國強大后,在二十三年時間里伙同普魯士、奧匈帝國將波蘭瓜分。一戰(zhàn)結束后,波蘇再度爆發(fā)戰(zhàn)爭,矛盾不可調和。 1939年,蘇德簽訂密約,商議再次瓜分波蘭。當德軍攻入波蘭,蘇聯以護僑為名在背后捅刀,強占波東二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戰(zhàn)后蘇聯以這里烏克蘭族、白俄羅斯族居民占多數為由,拒不歸還。 五、南庫頁島、千島群島,5萬平方公里 圖-庫頁島、千島群島 庫頁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十七世紀末,日本和沙俄從南北兩端對其進行滲透。1875年,日本用南庫頁交換沙俄手中的千島群島。日俄戰(zhàn)爭后,日本又重新占領庫頁島南部。 1945年8月,蘇聯在出兵中國東北的同時,奪回南庫頁島和千島群島,并宣布兩地是蘇聯不可分割的領土。 六、摩爾多瓦與外喀爾巴阡,5萬平方公里 比薩拉比亞即今天的摩爾多瓦,與羅馬尼亞同屬達契亞民族。土耳其崛起后,羅馬尼亞被土耳其占領,摩爾多瓦則淪為俄國附庸。羅馬尼亞獨立后,被迫放棄對比薩拉比亞的主權要求。 捷克斯洛伐克位于中東歐的交界處,是天主教與東正教的分界點,因此一直都是多民族聚居。二戰(zhàn)后,蘇聯以外喀爾巴阡地區(qū)是烏克蘭族的聚居地為由,強行占領。 圖-蘇聯西部變遷 二戰(zhàn)結束后,日本還剩三十七萬領土,德國還有三十五萬土地。蘇聯直接吞并的土地,幾乎是這兩個戰(zhàn)敗國全部國土的總和,可謂是“二戰(zhàn)最大的贏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