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fā)于微信公眾號:美期大研究。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一、世界原油資源分布 世界原油資源的分布總體來看極端不平衡:從東西半球看,約3/4集中于東半球,西半球占1/4;從南北半球看,主要集中于北半球;從緯度分布看,主要集中在北緯20°~40°和50°~70°兩個緯度帶內。波斯灣及墨西哥灣兩大油區(qū)和北非油田均處于北緯20°~40°內,該帶集中了51.3%的世界石油儲量;50°~70°緯度帶內有著名的北海油田、俄羅斯伏爾加及西伯利亞油田和阿拉斯加灣油區(qū)。 1. 儲量 1.1 全球已探明儲量 隨著石油勘探新技術的運用以及石油需求的增加,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qū)石油探明儲量呈現逐年增長的趨勢。根據2017年《BP世界能源統(tǒng)計年鑒》,2006年的探明儲量為1.4萬億桶,2016年的探明儲量為1.7萬億桶,10年間年均增長2.3%,增幅較為顯著。 從圖表1可以看出,1980年至2014年間原油儲量除在1998年呈負增長之外,其余年份都是正增長,但是自2010年以來增速持續(xù)下滑,并在2015年出現負增長。這說明在當前技術條件下,全球已探明原油儲量已到了階段性的頂點。 圖表1:1996、2006年和2016年探明儲量的分布
圖表2:1980-2016年原油探明儲量走勢
數據來源:BP,美爾雅期貨
1.2 分區(qū)域儲量對比 分區(qū)域來看,原油儲量的分布也呈現出鮮明的對比:中東地區(qū)的原油儲量一直以來在世界原油儲量中都占據著半壁江山,根據BP統(tǒng)計數據測算可知,1985年中東地區(qū)的原油儲量占全球原油儲量的比例為63%,2016年中東地區(qū)的原油儲量占全球的原油儲量比例為47.7%,雖然占比有所回落但仍然占據著全球近一半的原油資源,這也從一個角度解釋了過去幾十年在地緣政治博弈中為何中東的戰(zhàn)略地位如此重要,美國不惜代價的發(fā)動幾次“石油戰(zhàn)爭”很大程度也是與此相關;與中東地區(qū)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整個歐洲和歐亞大陸,其儲量為0.16萬億桶,占全球總儲量的9.5%,不到十分之一,由此可見全球原油儲量的地區(qū)分布呈現鮮明的地區(qū)不平衡特征。儲量中增長速度最快的是中南美洲地區(qū),2016年中南美洲的儲量為0.33萬億桶,占比19.2%,近10年年均增長達19.7%。 從區(qū)域組織的角度看,全球可以分為經合組織與非經合組織,非經合組織的儲量占比為85.7%,遠高于經合組織的14.3%;從OPEC與非OPEC的角度來分類,OPEC儲量占比71.51%也遠超于非OPEC。截至2016年底,前蘇聯(lián)地區(qū)儲量占比為全球的8.68%,歐盟組織儲量占比為全球的0.30%。 1.3 分國別儲量對比 分國別來看,截止2016年底,委內瑞拉已探明總儲量達到3009億桶,占世界總量的17.62%,其擁有世界上最大的重油蘊西藏——奧里諾科重油帶。其次是沙特阿拉伯和加拿大,占比分別為15.6%和9.9%,其中加拿大阿爾伯特省北部的油砂儲藏屬于非常規(guī)原油礦藏,但占整個加拿大原油礦藏的96.4%以上。已探明總儲量世界排名前五的國家還包括伊朗和伊拉克。我國已探明儲量為257億桶,占全球儲量的1.5%。近年來,隨著非常規(guī)油氣資源開采技術的進步,特別是以美國頁巖油氣、致密巖性油氣資源為代表的非常規(guī)能源的勘探開發(fā)或改變全球能源供應格局。 圖表3:原油探明儲量排名前十國家
數據來源:BP,美爾雅期貨
2. 儲采比 儲采比即年末剩余儲量除以當年產量,得到的數值表示按照當前的開采水平可供開采的年數。從全球原油儲采比的歷史變化來看,全球原油儲采比整體上呈現出上升的趨勢,從1980年的29.74年升至2016年底的50.74年,增長了70.6%. 全球原油儲采比在2011年達到峰值54.58年,隨后小幅回落。 圖表4:世界原油儲采比
數據來源:BP,美爾雅期貨
2.1 分區(qū)域儲采比對比 從各地區(qū)的儲采比來看,其中中南美洲地區(qū)的儲采比最高,為119.9年,中東地區(qū)儲采比為69.9年緊隨其后,剩下的依次為非洲44.3年,北美洲32.3年,歐洲及歐亞大陸24.9年,亞太地區(qū)為16.5。中南美洲國家中,委內瑞拉的儲采比貢獻占絕大部分比例。中東地區(qū)的許多國家不僅是原油儲量大國,同時也是原油產量大國。北美洲國家中加拿大的儲采比高達105.1,占比最大,這是因為加拿大是全球油砂儲量最大的國家。亞太國家中僅有印度尼西亞為OPEC成員國,其2016年的儲采比為10.3,同屬于亞太地區(qū)的中國其儲采比為17.5,而全球2016年的儲采比為50.6,是中國數值的3倍左右。 圖表5: 全球分區(qū)域儲量分布及歷史走勢
2.2 OPEC各國儲采比對比 從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各個國家的儲采比來看,儲采比最高的當屬委內瑞拉,其儲采比達到341.1,這意味著如果按照當前的探明儲量和年開采量委內瑞拉的石油尚可開采341年有余,這遠遠超過其他OPEC國家。需要說明的是,這里利比亞的儲采比在2016年達到310.1,這似乎也很高,但2016年利比亞的已探明原油儲量僅有484億桶,僅相當于有委內瑞拉的原油儲量(3009億桶)的16%,而其高儲采比源于其2017年之前戰(zhàn)亂不斷,導致原油開采量的下降,其2016年的原油產量僅有426(千桶/日),僅占委內瑞拉的原油產量的17.6%,且縱向來看其原油產量呈現逐年遞減的態(tài)勢。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原油儲量大國的沙特,其儲采比僅有59,不及委內瑞拉的五分之一。這是因為沙特同時也是產油大國,其2015年末的原油產量為12014(千桶/每日)遠高于委內瑞拉,但其儲量低于委內瑞拉,因此儲采比相對較低。OPEC成員國中伊朗的儲采比相對較高,這與伊朗近年來因核武器實驗遭到制裁有很大的關系。其他成員國中除伊拉克以外,其他都顯著低于100年,而伊拉克的原油產量也因為近年來國內動蕩的局勢而受到影響。 圖表6:OPEC各國家儲采比對比
數據來源:BP,美爾雅期貨
二、世界石油產量 1. 全球原油產量變化 根據BP的統(tǒng)計數據,全球原油產量自1965年有記錄以來總體趨勢呈上漲的態(tài)勢,2016年全球原油日產量為9215萬桶,較2015年的9170萬桶增長0.5%;較1965年增長了189%,從年增長率中也可以看到原油產量增幅除少數年份為負值以外,多數年份均為正值,其中1970年原油產量增幅最大為10.15%;在1980至1983年期間原油產量呈現連續(xù)大幅下降,為過去50年僅有的一次原油產量連續(xù)下滑,1981年同比降幅最大為-5.42%。原油產量在此期間的連續(xù)下滑源于“兩伊戰(zhàn)爭”,1980年至1988年期間,伊朗和伊拉克爆發(fā)了長達8年的邊境之戰(zhàn),而這兩個國家均是產油大國,又都屬于OPEC成員國,因此戰(zhàn)爭的爆發(fā)導致了原油產量的減少,這也凸顯了國際原油的地緣政治屬性。另外,其中2009年的日產量為8122萬桶,較2008年的8289萬桶下降約2.0%,是全球經濟危機造成需求減少的結果。 圖表7:1965-2016年全球原油年產量
數據來源:BP,美爾雅期貨
2. 分區(qū)域原油產量對比 分區(qū)域來看,世界石油產量主要集中在中東、北美、歐洲及歐亞大陸,2016年這些地區(qū)的石油日產量分別為3179萬桶、1927萬桶、1722萬桶,分別占世界總量的34.5%、20.9%、19.2%。 中東地區(qū)2016年的原油產量為31789千桶/日,比2015年增加5.7%,增幅創(chuàng)自2011年以來新高。僅次于中東地區(qū)的是北美洲地區(qū),2016年產量為19270千桶/日,比2015年下降2.3%,這是近六年的首次出現降幅。在2010年-2015年之間,其連續(xù)五年增幅在3%以上,2014年增幅更是創(chuàng)下11%的歷史最大增幅,2010-2015年的累計增幅超過過去35年的累計增幅。2016年北美洲產量增幅為負,究其原因,主要是油價在遭到腰斬之后美國頁巖油的開采受到較大的抑制。 在2013年原油產量排名第二位的還是歐洲及歐亞大陸地區(qū),也是由于當時美國頁巖油技術的發(fā)展使得美國原油產量連續(xù)大幅增加,從而帶動北美地區(qū)超越歐亞大陸成為第二大產油地區(qū)。 圖表8:1985-2016年原油年產量分區(qū)域對比
數據來源:BP,美爾雅期貨
從各個國家2016年的石油產量來看,石油產量美國、沙特阿拉伯、俄羅斯、伊朗、伊拉克、加拿大和阿聯(lián)酋,其石油日產量合計為5353萬桶,約占世界總產量的58.1%。 截至2016年底,全球十大原油生產國中美國以12354千桶/天的產量再度成為全球最大產油國。事實上,近些年美國的原油產量連續(xù)以增幅第一的速度奮力追趕沙特的全球最大產油國地位,2013年增幅達到創(chuàng)紀錄的13.5%,于2014年以11722千桶/日的日產量11504千桶/天成為為第一大產油國,2015年更是以同比8.4%的速度遠超沙特原油產量(增幅為4.4%)穩(wěn)坐第一寶座,達到12703千桶/日,占比全球原油產量的近14%。美國原油產量的連續(xù)大幅增加同國內針對頁巖油開發(fā)采取的優(yōu)惠政策以及巨額資金投入等產業(yè)政策的扶持是密不可分的。2016年增幅為負主要也是油價的低迷使得頁巖油開采受到限制。 產量前十的國家中排名除美國以外沙特和俄羅斯的原油產量也分別達到了12349千桶/日和11227千桶/日,這幾個原油產量排名前三的國家占比全球產量近40%。可以發(fā)現中國也位居全球十大原油生產國,日產量達到3999千桶,而中國的原油已探明儲量和這些國家相比并不在一個梯隊,所以這也解釋了為什么中國只有11.7的儲采比,不及全球平均水平得四分之一。 圖表9:十大產油國原油產量對比
數據來源:BP,美爾雅期貨
通過比較各主要產油國在過去31年間原油產量的變化,可以發(fā)現沙特的原油產量增幅最大,2016年原油產量是1985年的3.3倍,阿聯(lián)酋原油產量為1985年的3.1倍,科威特和伊拉克2015年的原油產量分別是是1985年的2.7倍和2.8倍,而美國和俄羅斯2015年的原油產量分別是1985年的1.2倍和1.01倍,中國2015年的原油產量是1985年的1.7倍。由此可見中東地區(qū)國家在過去三十年原油產量增幅遠高于非中東地區(qū)的國家。 圖表10:主要產油國原油產量占比變化
數據來源:BP,美爾雅期貨
三、國際原油需求概況 1. 全球原油消費格局 2016年世界石油產量僅增長40萬桶/日,為2013年以來的最低增長,中東產量增長了170萬桶/日,由伊朗、伊拉克、沙特驅動,但這些增長大部分都被北美洲、非洲、亞太地區(qū)和中南美洲的產量下降所抵消。全球石油消費量平均增長160萬桶/日,連續(xù)第二年高于十年平均值100萬桶/日,這主要得益于經合組織國家超常的強勁增長。其中,中國(40萬桶/日)和印度(33萬桶/日)仍是對石油消費量增長貢獻最大的國家。 圖表11:2016年原油人均消費量
數據來源:BP,美爾雅期貨
圖表12:分區(qū)域原油產量與消費量對比
數據來源:BP,美爾雅期貨
圖表13:OECD和非OECD原油消費量對比
數據來源:BP,美爾雅期貨
全球原油消費量從1965年至今整體上呈現出上漲的態(tài)勢,從原油消費增速可以發(fā)現,在過去50年,絕大多數年份消費是同比增長的,其中1967年達到最大增速8.7%,在1981年增速降至最低為-4.08%。2015年原油消費同比增速為2.04%,創(chuàng)五年來新高,2016年增長率相比2015年有所下滑。 圖表14:原油年消費量及增長率歷史走勢
數據來源:BP,美爾雅期貨
2. 全球十大原油消費國占比變化 2016年全球十大原油消費國的原油消費量占全球的60.07%,其中美國和中國的原油消費占這十國消費總量的54.95%,占全球原油消費的33.01%,可見中美兩國對全球原油消費的貢獻之大。美國不僅是2015年原油產量的第一大國,也是原油消費的第一大國,這凸顯出近年來美國在國際原油市場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對國際原油價格的話語權越來越大。需要注意的是中國雖然不是產油大國,卻是原油消費第二大國,這也說明了中國近年來對外原油依存度越來越高的原因。 對比1985年至2016年之間的各主要原油消費國消費量可以發(fā)現,中國的原油消費量在過去30年增速最快,2016年的原油消費量是1985年的55倍有余,遠超世界平均水平2.8倍的增幅,是美國原油消費增長量的33倍。如此巨量的增幅源于改革開放后中國經濟的騰飛,原油消費需求也隨之增長。此外,從圖15中可以清晰的觀察出發(fā)展中國家如中國,印度,巴西等國家在過去三十年的原油消費需求增長幅度遠超以美國、德國為代表的資本主義國家,這也顯現出發(fā)展中國家經濟增長的潛力之巨大。 圖表15:主要消費國原油消費量占比變化
數據來源:BP,美爾雅期貨
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美期大研究 (責任編輯:陳姍 HF072)
|
|
來自: macro_chan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