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敏兒 我們總在尋找,尋找一處能讓我們的心安然下來的寧靜之地,遠離都市的繁華,遠離紛擾的塵世,遠離人間的煙火。總以為住在山上就能享受山的清凈,住在云里,就能享受云的自由,住在樹上就能享受樹的清涼,殊不知真正的安寧跟你所處之地無關(guān),而是內(nèi)心保持的寧靜,是采菊東籬下的那份悠然,是夢里遇見花開的欣喜。 真正的寧靜不是來自于周圍,而是來自于內(nèi)心,心若寧靜,便是最美好的時光。所以,靜到深處,便是美到深處。 人來到這個世上,并非是來尋找熱鬧和歡騰的,人是孤獨地來,必然也會孤獨地走。我想人本來就是孤獨的,終其一生,都在尋找一條寧靜的通往永恒的道路,只不過有些人找到了,而有些人湮沒在了滾滾紅塵中。 找到寧靜,是否意味著遠離紅塵,不是的,若你的心放不下,即使遠離紅塵,也難逃紅塵往事的糾葛。所以,尋找寧靜之道,首先得學(xué)會放下。 通往寧靜之道不僅要學(xué)會放下,還需要包容。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在道家學(xué)說里,水為至善至柔,水綿綿密密,微則無聲,巨則洶涌,與人無爭卻能容萬物,人生之道,莫過于此。楊絳先生曾翻譯了英國詩人蘭德的一首詩《生與死》:我和誰都不爭,和誰爭我都不屑;我愛大自然,其次就是藝術(shù);我雙手烤著,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準備走了。這就是包容萬物,做好自己的至高境界。 蕭伯納說過,生活中有兩種悲劇,一種是欲望得不到滿足,一種是欲望得到了滿足。既然得到和得不到都是悲劇,那么是否證明了沒有欲望好呢?人是被欲望驅(qū)使的動物,有欲望就會有去實現(xiàn)的沖動和激情,但是一旦被欲望牽制,就會失去自我。我們的心要始終在各種欲望當中尋求一個平衡點,那就是學(xué)會滿足,學(xué)會感恩,以感恩的心看待上天所賜予你的一切,無論幸福還是痛苦,歡樂還是眼淚。既然我們在生命里,在時光里行走,就要學(xué)會感恩每一天的生活,用心擁抱每一個日出,每一個日落。 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般靜美。我們要相信自己生來如同璀璨的夏日之花,不凋不敗,妖冶如火,死時如同璀璨的秋日落葉,不盛不亂,姿態(tài)盎然。一路走來一路盛開,一邊燦爛一邊平淡。因為絢爛至極就歸于平淡。 寧靜,不是身處在一個寧靜之地,而是心靈的安寧和寂靜,生命歷練的結(jié)果是以一顆風平浪靜的心面對波瀾壯闊的事。在經(jīng)歷了風風雨雨之后,我們會發(fā)現(xiàn),我們一直尋求的心靈歸宿其實就是內(nèi)心的安寧,安寧才是我們心靈最終的歸宿。 (編輯 之之)endprin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