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復「會員」送你一份福利 親愛的書友們,昨天我們一起共讀了《非暴力溝通》的25-46頁,明白了為什么別人不能理解自己,彼此之間為什么不能溝通?,F(xiàn)在就讓我們繼續(xù)往下共讀47-88頁的內(nèi)容吧。 by 圈姐 插畫來源:Rosanna Tasker 別人的行為可能會刺激我們,但并不是我們感受的根源。感受的根源在于自身,是我們的需要和期待以及對他人言行的看法,導致了我們的感受。 01 聽到不中聽的話:四種選擇 非暴力溝通強調(diào),感受的根源在于我們自身。我們的需要和期待,以及對他人言行的看法,導致了我們的感受。 ▌ 01.第一種是認為自己犯了錯 例如,有人氣憤地說:“我從未沒見過象你這么自私的人!”這時,我們可能會自責:“哦,我沒有考慮別人的感受,真是太自私了?!边@會導致我們內(nèi)疚、慚愧,甚至厭惡自己。 ▌ 02.第二種是指責對方 這時,我們也許會駁斥對方:“你沒有權(quán)利這么說!我一直都很在乎你的感受。你才自私!”在爭吵時,我們一般會感到惱怒。 ▌ 03.第三種是了解我們的感受和需要 這時,我們可能會發(fā)現(xiàn)我們有些傷心,因為我們看重信任和接納。 ▌ 04.第四種是用心體會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這時,我們也許就會想“他傷心可能是因為他需要體貼和支持?!?/span> 通過了解我們的需要、愿望、期待以及想法,我們不再指責他人,而承認我們的感受源于自身。 02 非暴力溝通需要:生命健康成長的要素 批評往往暗含著期待。對他人的批評實際上間接表達了我們尚未滿足的需要。 不幸的是,大多數(shù)人并不習慣從需要的角度來考慮問題。在不順心時,我們傾向于考慮別人有什么錯。例如,如果孩子把外套放到了沙發(fā)上,而沒有掛在衣柜里,我們可能就會說他們是懶蟲。 一旦人們開始談?wù)撔枰?,而不指責對方,他們就有可能找到辦法來滿足雙方的需要。 以下是一些我們每個人都有的基本需要: ▌ 01.自由選擇 選擇夢想、目標、方向,自由制定計劃來實現(xiàn)它們。 ▌ 02.言行不一 真誠、創(chuàng)造 、意義、自我肯定。 ▌ 03.滋養(yǎng)身體 空氣、食物、運動,免于病毒、動物的傷害,住所、水。 非暴力溝通把需要看作是有助于生命健康成長的要素,而不是某種具體的行為。一種要素是否被當作需要,關(guān)鍵在于它能否促進生命的健康成長。 03 難以承受的痛苦 社會文化并不鼓勵我們表達個人需要,尤其是對于婦女來說。長期以來,婦女的形象和自我犧牲聯(lián)系在一起,但是一旦把照顧他人當作最高職責,她們就會傾向忽視個人的需要。 在一次研討班中,就社會文化對婦女的影響展開了討論。在社會文化的影響下,許多婦女在表達請求時感到別扭,好像做錯了什么。 例如,她可能不會說:“我今天累壞了,晚上想休息?!毕喾?,她的話中聽起來就象是辯護詞:“你知道我一整天都沒歇過,我熨了所有的襯衣,把這周的臟衣服都洗了,準備了午餐和晚餐,還出去買了東西……你是否可以……”“不!”她委婉的請求非但沒有被接受,反而馬上被拒絕了。她試圖證明她就當獲得的某種權(quán)利。然而,對方的拒絕似乎再次表明她的需要微不足道。 如果我們不看重自己的需要,別人可能也不會。實際上,如果直接說出需要,獲得積極回應的可能性就會增加。 04 從“情感的奴隸”到“生活的主人” 對于大多數(shù)的人來說,個人成長一般會經(jīng)歷三個階段。 ▌ 01.第一階段:情感的奴隸 在這個階段,我們相信自己需要為他人負責——讓他們快樂是我們的義務(wù)。如果別人不高興,我們就會感到不安,覺得自己有責任做點什么。此時,我們特別容易把親人看作是負擔。 我可能就會指責戀人:“你太依賴我了,我能力有限,我們分手吧!” 此時,如果朋友能夠傾聽痛苦,她也許會說:“你認為你必須照顧好我。這讓你覺得自己失去了自由,是嗎?”這樣的溝通會降低負擔,讓愛繼續(xù)。 如果她反過來指責我:“我的要求過分嗎?”那么,我們的關(guān)系很可能就會陷入僵局,甚至 難以為繼。 ▌ 02.第二階段:面目可憎 在這個階段,我們發(fā)現(xiàn),為他人的情緒負責,犧牲自己迎合他人,代價實在很大。想到日子過得這么憋屈,我可能會很惱怒。此時,如果遭遇他人的痛苦,我們可能無動于衷:“這是你自己的問題!和我有什么關(guān)系?!” ▌ 03.第三階段:生活的主人 在這個階段,我們樂于互助。我們幫助他人,是出于愛,而不是出于恐懼、內(nèi)疚或慚愧。那是自由而快樂的行為。 此時,我們意識到,雖然我們對自己的意愿、感受和行動負有完全的責任,但無法為他人負責。 05 提出具體的請求 我們還發(fā)現(xiàn),人與人相互依存,損人無法真正利己。非暴力溝通正是想幫助我們既表達自己,又關(guān)心他人。 首先,清楚地告訴對方,我們希望他們做什么。如果我們請求他人不做什么,對方也許感到困惑,不知道我們到底想到什么。而且,這樣的請求還容易引起別人的反感。 比如太太對老公說,我希望你能少在工作上花時間,不如說,我希望你能多陪陪孩子和我。 此外,使用抽象的語言還會使我們無法深入了解自己。比如太太對先生說:“我認為你應該讓我成為我自己?!辈蝗鐪蚀_地說,“我希望,不論我做什么,你都能點頭稱是?!?/span> 06 明確談話的目的 有的時候,我們并不需要直接提出請求。比如說,在房間里看電視的孩子叫道:“媽媽,我口渴了。”在這種情況下,很明顯,她是希望媽媽給她拿飲料。 然而,在另一些時候,我們也許只是說出我們的不快,卻誤以為別人知道我們想要什么。例如,一位太太和先生說:“我叫你帶醬油回來,可是你忘了。好煩??!”也許,太太是希望先生馬上出去買醬油。但她先生可能會以為她只是在指責他。 如果我們只是表達我們的感受,別人可能就不清楚我們想要什么。對自己的認識越深刻,表達越清楚,我們就越可能得到稱心的回應。 07 請求反饋 我們的意思和別人的理解有時可能是兩回事。如果無法確實對方是否已經(jīng)明白,我們可能就需要得到反饋。請求反饋能確保對方準確把握我們的意思。 有時,問一句“我的意思清楚嗎?”,然后,對方表個態(tài)就足夠了。在另一些時候,為了確保對方明白我們的意思,我們希望他充分表達他的理解。這樣,一旦他的理解與我們的意思有所不同,我們就有機會作適當?shù)难a充。 08 了解他人的反應 在確認對方已經(jīng)明白后,我們常常急于了解對方的反應。一般來說,我們關(guān)心的內(nèi)容大致可以分為以下三方面: ▌ 01.對方此時此刻的感受 為此,我們也許會問:“聽你說這些,你的心情怎么樣?”然后,我們可以進一步問:“為什么呢?” ▌ 02.對方正在想什么 例如,我們可以和對方說:“我想請你談?wù)勎业慕ㄗh是否有可行性。如果不太可行,那根據(jù)你的判斷,哪些因素會妨礙建議的實施呢?” ▌ 03.對方是否接受我們的請求 在另一些時候,我們可能想知道,對方是否愿意接受我們的請求。這時,我們也許會問:“我想知道,你是否同意將會議時間延遲一周?” 在了解對方的反應時,我們要能意識到我們想了解的是哪方面的內(nèi)容,并提出明確的請求。 09 請求與命令 一旦人們認為不答應我們就會受到懲罰,他們就會把我們的請求看作是命令。聽到命令時,一個人只能看到兩種選擇:服從或反抗。 區(qū)分命令和請求:請求沒有得到滿足時,提出請求的人如果批評和指責,那就是命令;如果想利用對方的內(nèi)疚也達到目的,也是命令。 例如,我們可以說:“幫我打開窗戶好嗎?”而不是說:“請打開窗戶!” 請求是一種溫和的態(tài)度,更容易得到積極的回應。 10 非暴力溝通的目的 如果我們只是想改變別人,以使他們的行動符合我們的利益,那么,非暴力溝通并不是適當?shù)墓ぞ?,而是用來幫助我們在誠實和傾聽的基礎(chǔ)上與人聯(lián)系的。 使用非暴力溝通時,我們希望人們的改變和行動是出于對生命的愛。一旦人們相信我們看重彼此的感情,并能兼顧雙方的需要,那么,他們也就會相信我們所表達的愿望是請求而非命令。 非暴力溝通的目的不是為了改變他人來迎合我們,一旦人們認為不答應我們就會受到懲罰,他們就會把請求看著是命令。 11 課后小練習 昨天在文章里留了兩個小練習,也有很多書友留言評論,現(xiàn)在就跟大家公布一下答案。 ▌ 練習一 1.哥哥昨天無緣無故對我發(fā)脾氣。 (這是評論) 2.昨晚妹妹在看電視時啃指甲。 (這是觀察) 3.開會時,經(jīng)理沒有問我的意見。(這是觀察) ▌ 練習二 1. 我覺得你不愛我。( 這是對他人生活感受的判斷) 2. 你要離開,我很難過。( 這是感受) 3.當你說那句話時,我感到害怕。(這是感受) 最后再給大家留一個今天的小練習。 根據(jù)你的認知,下列哪些句子提出了明確的要求? 1.我希望你理解我?!闶欠窨梢愿嬖V我,你認為我剛才說的是什么意思? 2.請告訴我,在我做的事情中,你最滿意的是哪一件? 3.我希望你更加自信。——我希望你能參加關(guān)于人際交流的培訓,我相信這會有助于你增強自信心。 歡迎在留言區(qū)寫下自己的答案和感受,我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