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閱讀教學既是對閱讀教學內(nèi)容的突破,也是對傳統(tǒng)教育理念的變革與創(chuàng)新,是一個全新的閱讀理念、全新的閱讀形式,很多問題還有待于研究和實踐。很多教師在實踐的過程中很難操作或課堂教學效果不佳。 1.概念混淆 現(xiàn)在有的專家倡導群文閱讀,有的專家推廣主題閱讀,所以很多人就會簡單地認為群文閱讀就是主題閱讀。其實不然,主題閱讀只是群文閱讀的一種形式,是對同一主題下的一組文章的閱讀學習課。 2.議題選擇的隨意性 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嘗試群文閱讀教學方式,希冀學生在單位時間內(nèi),閱讀更多文本,但在具體實踐操作過程中卻帶有一定的盲目性,對群文閱讀的價值和目標指向缺乏一個整體的把握,不能正確制定群文閱讀的議題,甚至有不少課堂是為了群文閱讀而群文閱讀。 3.教學目標的虛化、泛化 現(xiàn)在的單篇閱讀教學課堂比較偏重教材思想內(nèi)容的理解及字詞句的分析,“懂內(nèi)容、析字詞”就成為課堂主要的教學目標。觀察當下的群文閱讀教學,其實很多還是在走老路,普遍不太重視學生閱讀技能的習得。這樣的教學其實是膚淺的,教學目標存在著一定的偏差。必須明確的是“理解教材內(nèi)容”和“只理解教材內(nèi)容”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能力培養(yǎng)和素養(yǎng)提升應該說是閱讀教學的主要目標,故在群文閱讀教學中教學目標也應多元化。 二、群文閱讀在教學中的運用實踐1.用多種閱讀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升語文綜合素養(yǎng) 初中語文課文的篇幅比較長,想要在一課時里完成群文閱讀是不現(xiàn)實的。在實踐中其本可有以下三種操作方式:一篇帶多篇、課內(nèi)多篇、課外多篇。 (1)一篇帶多篇 一篇帶多篇的操作方式,一般需要兩到三課時。一課時用來精讀,讀的就是教材里的“這篇文章”。另一至兩課時用來群文閱讀,讀的就是由“這篇文章”引申出來的一組文章。比如部編版教材七上史鐵生的《秋天的懷念》一文,第一課時精讀,老師教,學生學,學得細一點,深一點兒,第二課時選擇史鐵生的《我與地壇》和《合歡樹》兩篇文章。組合主題式閱讀既讓學生對《秋天的懷念》中“我”“母親”“好好兒活”有更深刻的認識,又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作家史鐵生的作品風格。同時也能讓學生在主題閱讀過程中盡情地交流思想,碰撞靈感,不斷提升閱讀能力,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 (2)課內(nèi)多篇 在分課時精讀文言文《鄒忌諷齊王納諫》《唐雎不辱使命》《惠子相梁》《公輸》后,再把這四篇課文組合在一起同一課時時間形成群文閱讀。讓學生學習古人的說話之道,學習古人高超的說話藝術,從而學會面對不同的說話對象用不同的說話方式說到人家的心坎里,以達到較好的效果。同時在課堂中也能煅煉學生快速閱讀多篇文章并充分思考的能力,讓學生善思、樂學,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3)課外多篇 課外的群文閱讀可以根據(jù)學情需要自己定議題。部編版七上教材把《朝花夕拾》定為必讀書目。一直以來,“一怕文言文,二怕寫作文,三怕周樹人”這句順口溜在中學校園里廣為流傳。確實,魯迅先生的作品因其獨特的時代前景、嚴密的邏輯思維、出神入化的寫作特點,讓學生摸不著頭腦,很難把握他寫的文章的主旨。筆者將《二十四孝圖》和《五猖會》放在一起做一個主題閱讀,通過文本分析明確《二十四孝圖》重點描寫了作者在閱讀“老萊娛親”和“郭巨埋兒”兩個故事時所引起的強烈反感,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虛偽和殘酷,揭示了舊中國兒童的可憐的悲慘處境?!段宀芬在s會為背景,揭露強制的封建教育對兒童天性的壓制和摧殘。進而推測出魯迅先生借譏諷當時的社會現(xiàn)實,批判封建思想、封建制度對青少年的毒害,表現(xiàn)他強烈的反封建的戰(zhàn)斗精神。 學生在適應多篇文章閱讀之后,還可根據(jù)學情擴展到整本書的閱讀,最后達到“一本帶多本”的閱讀境界。 2.定議題多樣評價有效閱讀,提高語文綜合素養(yǎng) (1)正確制定議題,開展群文閱讀實踐 開展群文閱讀首先需要深入思考、研究、實踐為什么開展群文閱讀、怎樣有效地開展群文閱讀。這樣,正確明確議題就很重要。 群文閱讀的議題類型有很多,我們需要根據(jù)學情和教學需要來確定。 ①指導學生提高快速閱讀技能,提高群文閱讀速度 人教版七上第一單元的《春》《濟南的冬天》《秋天》這三篇課文運用優(yōu)美的語言,描繪了多姿多彩的四季美景??梢园讶n文組合在一起,通過訓練學生快速瀏覽課文,抓住文中重點句段,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進而感悟四季風景之變化。 ②指導學生了解某一文類特征,提高群文閱讀質量 部編版八上語文教材就是按體裁來組織單元。特別是第一單元,它把4篇體裁同為新聞的課文《消息二則》《首屆諾貝爾獎頒發(fā)》《“飛天”凌空——跳水姑娘呂偉奪魁記》《一著驚海天——目擊我國航母艦載戰(zhàn)斗機首架次成功著艦》做成一個探究活動?;顒右晃覀兙涂梢园严?、新聞特寫、通訊等4篇不同體裁的新聞作品做成一個群文閱讀。用精讀的方式上完,然后用1—2課時把4篇課文(群文)放在一起上,總結新聞的特點,學習讀寫新聞的方法。通過閱讀4篇不同體裁的新聞作品了解新聞內(nèi)容,把握各自特點,學習讀新聞的方法,養(yǎng)成閱讀新聞的好習慣,同時能關注社會和新聞本身的發(fā)展。 ③指導學生讀懂文本主題,拓展群文閱讀深度 在精讀小說《我的叔叔于勒》《故鄉(xiāng)》之后,把《我的叔叔于勒》《故鄉(xiāng)》和《項鏈》三篇文章組合成群文閱讀。課堂上首先從人物形象分析上入手,讓學生分析作品中的菲利普、楊二嫂、瑪?shù)贍柕?,然后對三個人物形象作對比,引出小市民之“傷”這個主題。通過抓住文本的共性教會學生閱讀一類文的方法和技巧。 另外,還可以把觀點、表達方式、閱讀策略等作為議題,筆者認為“群文閱讀”的篇目如若能與教材做好銜接,可以使學生做讀透一類文,讀活一類人,讀懂一名家,從而提高閱讀的速度、質量、拓寬閱讀的深度和廣度。 (2)多元化選擇文本,拓寬學生閱讀空間 目前我們使用的語文教材,大都按主題設計單元,每個單元三四篇課文,盡管有明確的主題,但不一定適合做成群文閱讀。我們可以根據(jù)學情需要,遵循科學的原則,打破單元結構自主選文。這樣既豐富了文本內(nèi)容,又拓寬了學生的閱讀空間。 (3)合理設計問題,激活學生發(fā)散性思維 問題的合理性是群文閱讀教學中很重要的推動源泉,是學生思維的起點,教師教學的手段。群文閱讀時我們需要把幾篇文章看成一個整體,設計問題。比如在上《春酒》一課時,先設置兩個問題:①作者只是思念春酒嗎?②春酒在文本中有什么作用?在這兩個問題的引導下,讓學生對物象的作用有了一定的理解。接著讓學生閱讀《老屋》和《故鄉(xiāng)的榕樹》二文并思考文章如何借助物象敘事抒情,通過三篇文章、三個問題讓學生對物象在文本中的作用有了深刻的認識。 三、群文閱讀在教學實踐中取得的成效1.群文閱讀提升了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語文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就是閱讀教學,群文閱讀可以增加學生的閱讀量,開闊學生的視野,提升學生思維能力,提高教學效能,并且,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群文閱讀優(yōu)化了閱讀方式,是把語文知識和人文精神轉化為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有效途徑,大幅度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豐富閱讀內(nèi)容。 2.群文閱讀提升了教師的教學能力 日常教學中,教師的教學任務繁重,再加上很多教師兼職班主任,繁雜的事務使他們沒有時間靜心讀書。群文閱讀在實踐的過程中,老師們最苦惱的就是在想到一個議題后,手頭沒有合適的文章,需要教師想辦法去找文章。在找文章的過程中,為教師提供了閱讀的機會和閱讀資源。所以群文閱讀無形中就在逼著老師們一本一本地讀起來!讀了,想了,每一點收獲和進步都會轉化到我們的教學里。課堂教學的主體應該是學生,老師起到的是引導作用。但是我們的課堂,老師的話還是太多,問題太多,在學生們一時語塞時老師們喜歡用自己的理解、感悟去替代學生。這一點老師們雖有意識,但在課堂實踐中還是很難改正。而群文閱讀在同樣的時間內(nèi)的多文本教學,會促使老師們改變一些自己意識到不好但很難改正的陋習。 3.群文閱讀的運用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群文閱讀優(yōu)化了學生的閱讀質量,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他們在課堂中積極思考、感悟,激發(fā)了他們對閱讀的興趣和期待。促進閱讀能力的提升,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特級教師于漪曾經(jīng)說:“思想的改變影響著改革的全局,思想改變了,就能居高臨下,看得清楚,看得透徹,糾纏在一起的問題也就比較容易剝離,一通百通?!彼?,作為初中語文教師的我們,要從思想上改變對閱讀教學的初始認識,積極探索和運用群文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和方法,從而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 ★作者單位:杭州市余杭區(qū)太炎中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