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論道(lundao11),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投稿信箱:965694568@qq.com(歡迎您原創(chuàng)投稿) 點上方綠標收聽云谷禪師美妙佛音
日行一善,一年行三百善,積善成德,改變命運。各位善友同修,早上好。在這美好的清晨,讓鳥語花香叫醒我們的心靈,迎接這美好的一天。接下來,跟隨云谷禪師,開啟美好的早晨! 觀念就是智慧,智慧就是財富,會辦事的人會將小事做成大事,不會做事的人會把大事做成小事。 有一種東西比才能更罕見、更優(yōu)美、更珍奇,那就是知人之明。白天也有流星,但是白天的流星沒有人注意;夜晚的流星,因為黑暗的來臨,更凸顯了光芒的耀眼。所以人生的黑暗、挫折不要怕,黑暗中的光明更加可貴。時時在感覺、靜心、思維里鍛煉,養(yǎng)成了觀照的生命態(tài)度,就是在車流人潮中也能有悟的一刻。 世情是什么?明朝詩人楊基在《聞蟬》中寫道:“人情世故看爛熟,皎不如污恭勝傲?!蹦蠎谚壬鷮τ凇笆狼椤钡睦斫庥兄羁痰脑⒁猓?strong>不是簡單的圓滑處世,不是假意的虛偽逢迎,不是單純地屈服于現(xiàn)實,而是真正懂得生活的意義,安詳?shù)刈咄曜约旱娜松?/span> 一個人不管有多聰明、多能干,背景條件有多好,如果不懂世情,不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那么他最終的結(jié)局肯定是失敗。人情世故是一門藝術(shù),更是一門學問。 很多人之所以一輩子都碌碌無為,那是因為他活了一輩子都沒有弄明白該怎樣去做人做事,不明白世態(tài)人情。佛家說:“無知必難成事:無知就是沒有知識,但世間的知識,也有‘聰明反被聰明誤’,讀書多但不通人情、自私心無大眾、不明理又好講理等都是無知?!睍r在當下,人的心理有時靠道理是說不清楚的。認識到人情的微妙,在做事時注意自己的行為措辭,才能構(gòu)筑起和睦的人際關(guān)系。 宋代禪宗大師青原行思提出參禪的三重境界:參禪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人生第二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人生第三重境界: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禪宗大師青原行思提出的三重境界,告訴我們:人生的經(jīng)歷積累到一定程度,不斷的反省,對世事、對自己的追求有了一個清晰的認識,認識到“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么,要放棄的是什么,這時,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只是這山這水,看在眼里,已有另一種內(nèi)涵了。 法國里昂有一位古稀之年的布店老板生命垂危,臨終的時候,一位牧師來到他身邊。老人對牧師說,他年輕時十分喜歡音樂,曾經(jīng)和一位著名的音樂家一起學吹小號。他當時的成績很優(yōu)秀,老師也很看好他。可惜20歲的時候他迷上了賽馬,結(jié)果將音樂荒廢了,否則他定會成為一位出色的音樂家?,F(xiàn)在生命快要結(jié)束了,反思一生庸碌無為,他感到很慚愧。他告訴牧師,到另一個世界后,如果再作選擇,他絕對不會做這種傻事。 牧師很體諒他的心情,盡心安撫他,并對他說,這次懺悔對牧師本人也有啟發(fā)。這位牧師就是法國最著名的牧師納德·蘭塞姆,他去世后,安葬在圣保羅大教堂,墓碑上工工整整地刻著他的手跡:假如時光可以倒流,世界上將有一半的人可以成為偉人?!?/p>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人總是越老越明白人情世故,越老越能體會人生,如果人們將臨終反思提前50年、40年、30年,那么世界上會有一半的人能更好地享受自己的人生。只可惜,雖然人們在生活中不斷積累做人做事經(jīng)驗,卻沒有將人生經(jīng)驗充分運用到后續(xù)的人生經(jīng)歷中。 人們常常感嘆時光飛逝,歲月蹉跎,卻不知道自己在生活中到底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所謂:“世路風霜,吾人煉心之境也;世情冷暖,吾人忍性之地也。大丈夫處世,不可少此磨煉?!?人生道路上的風霜,是人們鍛煉意志的環(huán)境。世間人情的冷暖,是人們培養(yǎng)忍性的場地。所以說,人不能不通世情,不了解世情的人往往是悲哀的。 今天的早課暫時告一段落,歡迎大家積極轉(zhuǎn)發(fā)分享平臺上的好文章、善知識給更多的人,分享是一種美德,轉(zhuǎn)發(fā)就是積德行善!明天我們不見不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