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西醫(yī)診斷的“膽汁返流性胃炎”。中醫(yī)沒有這個術(shù)語和病名,按中醫(yī)學(xué)的學(xué)說臨床表現(xiàn)有兩脅肋撐脹,胃腹部滿悶或兼有惡心,頻呃氣上,嘔逆作吐,肝膽脾胃間隱隱煩雜,疼痛不舒等多種癥狀表現(xiàn)。西醫(yī)胃鋇透;纖維胃鏡協(xié)診可明確診斷。 概述: “膽汁返流性胃炎”屬中醫(yī)的脅痛、胃脘痛、腹痛、膽脹等范疇。其病因病機為情志憂郁不暢 ,致使肝膽之氣郁結(jié) ,疏泄功能失常 ,或因飲食不節(jié)、恣食辛辣、肥厚、酗酒、吸煙、勞累致使脾胃運化失常 ,繼而生濕蘊熱阻礙肝膽疏泄功能 ,導(dǎo)致肝膽氣血運行不暢和脾胃運化失司 ,而使胃氣不能和降、膽邪上逆而發(fā)本病。中醫(yī)臨床一般按其癥狀表現(xiàn),從整體上出發(fā)可分三型 :氣滯型、脾虛陰虧型、濕熱中阻型。膽為“中清之腑” ,胃為“水谷之海” ,都要以通降下行為和。治宜和胃降逆為原則。 臨床表現(xiàn): 主要表現(xiàn)為腹部飽脹不適,中上腹持續(xù)燒灼感,亦可表現(xiàn)為胸骨后痛,餐后可加重,服堿性藥物無緩解反而加重。可伴有腹脹、噯氣、燒心、反酸、惡心、嘔吐、腸鳴、排便不暢、食欲減退以及消瘦等;嚴(yán)重的還可有胃出血,表現(xiàn)為嘔血或排黑便(柏油樣便)以及大便潛血試驗呈陽性等。膽汁性嘔吐時其特征性表現(xiàn)。由于胃排空障礙,嘔吐一般發(fā)生在晚間或半夜,嘔吐物可伴有少量食物或血液。長期膽汁反流可以導(dǎo)致食管炎、胃黏膜糜爛性、增生性、活動性炎癥、胃潰瘍、甚至促使發(fā)生胃癌的發(fā)生。 辨證施治: 1、肝胃不和型: 主要表現(xiàn)為胃脘痞滿、脹痛,連及兩脅,泛酸嘈雜,時泛吐苦水,噯氣較頻,自感咽喉如有物梗阻。舌淡苔白,脈弦。 ① 治療原則:治宜疏肝理氣,和胃降逆。方可選用柴胡疏肝散合旋覆代赭湯加減。處方:柴胡12克,枳殼12克,白芍15克,旋覆花20克(包煎),代赭石20克,茯苓15克,生姜6克,甘草6克。 ② 臨床加減:若肝郁化火,急躁易怒,口干苦,舌紅,苔黃,脈弦,加山梔12克、蒲公英15克,黃連6克,吳茱萸3克; 痛甚或較劇者加元胡12克,金鈴子6克,郁金12克;大便秘結(jié)者加大黃6-10克(后下),萊菔子15克。 2、氣滯血瘀型: 主要表現(xiàn)為胃脘疼痛,痛有定處,或呈針刺感,食后痛甚,呃逆泛酸或見吐血、便血,舌質(zhì)紫暗,脈澀。 ① 治療原則:治宜活血化瘀,理氣止痛。方可選用失笑散合丹參飲加減。處方:蒲黃15克(包煎)、五靈脂15克(包煎)、丹參30克、檀香5克、砂仁6克(后下)、三七粉3克(沖服)、白芨15克。 ② 臨床加減:若見神疲乏力加黨參15克,太子參20克;(去五靈脂)。 煩躁,口干口渴,舌紅,脈數(shù)加黃連5克,石斛15克。 3、濕熱中阻型: 主要表現(xiàn)為胃脘痞滿,灼熱疼痛,惡心不欲食,口干苦、口臭,胸膈煩悶,舌紅,苔黃厚膩,脈弦滑。 ① 治療原則:治宜清熱化濕,和胃降逆。方可選用黃連溫膽湯加減。處方:黃連9克,陳皮12克,法半夏10克,枳實6克,茯苓15克,竹茹12克,白蔻仁5克,蒲公英15克,澤瀉12克。 ② 臨床加減:若納差,食少加焦谷、麥芽各15克,雞內(nèi)金25克; 脘腹脹滿不適加佛手15克,香櫞10克,枳實10克; 陰虛者加石斛12克,麥冬15克,知母10克,山梔子10克。 4、脾胃陰虛型: 主要表現(xiàn)為胃脘灼痛隱隱,饑而不欲食,食后飽脹,口燥咽干,大便干結(jié),舌紅少津,苔光剝,脈細數(shù)。 ① 治療原則:治宜養(yǎng)陰健脾,益胃止痛。方可選用貫煎合芍藥甘草湯加減。處方:沙參30克,麥冬15克,生地15克,川楝子6克,白芍15克,烏梅5克,佛手15克,香附15克,枳殼10克,炙甘草10克。 ② 臨床加減:若胃酸缺乏者加木瓜15克,山楂15克; 兼有氣虛加太子參30 克;灼痛較重加金鈴子6克,元胡10克; 嘈雜泛酸加黃連5克,吳茱萸3克。 5、中氣虧虛型: 主要表現(xiàn)為胃脘痛勢綿綿,痞滿不適,時脹時消,倦怠乏力,大便不調(diào),舌淡苔薄,脈緩無力。 ① 治療原則:治宜益氣健脾,和胃止痛。方可選用黃芪建中湯加減。處方:黃芪30克,桂枝10克,白芍15克,茯苓15克,炒白術(shù)15克,木香 10克(后下),麥芽15克,生姜9克,大棗3枚,炙甘草10克。 ② 臨床加減:若見四肢不溫,惡寒喜暖加干姜10克,桂枝10克; 疼痛 舌質(zhì)暗淡加丹參15克,乳香、沒藥各12克; 大便溏薄加升麻5克,柴胡10克,炒白術(shù)15克。 老中醫(yī)臨床治療體會:“膽汁反流性胃炎”臨床治療選方用藥應(yīng)靈活機動,隨證加減變通,針對臨床癥候特點選用一些藥物,可明顯提高療效,就如上述舉例不論屬于那種類型,如果見到口干咽燥者加石斛15克,麥冬15克;胃脘痛甚者加元胡12克,金鈴子6克,乳香、沒藥各12克,;脘腹脹滿者加佛手15克,香櫞10克;嘈雜泛酸者加黃連5克,吳茱萸3克;大便溏薄者加升麻5克,柴胡10克,炒白術(shù)15克;大便秘結(jié)者加生大黃6--10克(后下),萊菔子15克;大便色黑或血便加三七粉3克(沖服),白芨15克;四肢不溫,惡寒喜暖者加干姜10--15克,桂枝10克。 飲食注意: 平時要注意飲食衛(wèi)生,忌烈酒、濃茶、濃咖啡,進食物品冷熱適度,少食用粗糙辛辣均可損傷胃粘膜,避免暴飲暴食。不要在情緒激動或憂郁等不良心理狀態(tài)時進食,以免情緒變化會影響消化液分泌,進食應(yīng)注意少量多餐,低脂飲食,高脂可使小腸黏膜釋放膽囊收縮素,胃腸內(nèi)容物更易反流,進而增加反流癥狀發(fā)生的頻率。超重者宜減肥,因為過度肥胖者腹腔壓力增高可促進胃液反流,特別是平臥位尤甚,故應(yīng)積極減輕體重以改善反流癥狀。此外,應(yīng)盡量減少增加腹內(nèi)壓的活動,如過度彎腰、穿緊身衣褲、扎緊腰帶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