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呼吸健康法 洪太庵

 途之人 2017-11-06


小敘 

昔因是子蔣維喬先生因肺病而研究靜坐。因靜坐而研究調息。因調息而愈其肺病。因是子靜坐法一書,久已風行海內。凡讀過者,類能言之。今先生尚健在,高壽已近八旬,聞其耳目康強,未遜疇昔。士氣功效確可信而有征矣。

余于去年京滬之游,吾師陳攖寧公,曾約其聚餐席上,一瞻風采。惜天不下雨,致不果來。蓋先生曾許以雨天方能到會也。越日余又乘飛機返榕,未獲約期再唔。豈一面之緣,亦有前定耶?顧先生后來皈佛,鄙視軀殼,因是子靜坐法續(xù)篇,已把前功抹煞。

然而事實勝于雄辯,無百歲之色身,達摩祖師何能東渡。無吸生呼降之正呼吸,使重心安定,先生何以驅病魔而享高壽哉。余因嘆先生之效驗,而又目擊肺病者之痛苦,爰于我之坐功一書,特節(jié)其呼吸健康法,命大小兒采年印贈。俾有病者習之,可稱為一個健全之國民,豈可進而有人仙之希望,實則區(qū)區(qū)印贈之微意也。

民國三十八年太歲己丑五月洪太庵萬馨敘于菲島之馬尼拉旅次。

附言:我之坐功一書系請吾師陳攖寧先生修正補充,因時局不定尚未竣事,以至未獲出版。本書于去年游滬之時亦曾請吾師印證,蒙其許可,歸來以后益以不斷之體驗,將近一年深覺有益用,敢大膽印贈,亦猶老人獻曝之意也。

 

目錄

呼吸與肺臟及生命之關系

呼吸之坐法與時間

呼吸之改良與調整

呼吸之圖樣與說明

呼吸之方法與次序

(一)深呼吸法

(二)外呼吸法

(三)內呼吸閥

(四)靜呼吸法

(五)無呼吸法

呼吸與丹田及重心力之關系

呼吸與動植物互相裨益之關系

附錄 靜坐導引法

全體導引圖


呼吸與肺臟及生命之關系

肺臟為吾人生存之呼吸器官,而世界上之患肺病而死者,又不知凡幾。故呼吸雖為人類之生存,而亦為人類之死亡之大敵。美國之慈善家,至不惜捐出巨資以作肺癆會之研究,而卒不能救世人之痛苦。蓋至今尚未得一特殊之藥,可以克治此病。豈非人類一大憾事乎。顧我國之神仙家,則反籍呼吸器為成仙之工具。徹始徹終,皆離不得。其始也,乃由淺呼吸,而變?yōu)樯詈粑?;由外呼吸,而變?yōu)閮群粑?。其終也,乃由靜呼吸,而變?yōu)闊o呼吸。所謂周天,所謂火候,所謂采取,所謂烹煉,所謂沐浴,所謂溫養(yǎng),所謂封固,皆不外呼吸之機關作用而已。故世人以絕呼吸為生命之終,而仙家則以無呼吸為長命之始。黃庭經(jīng)曰:呼吸元氣以求仙。許旌陽真人曰:內交真氣存呼吸,自然造化返童顏。陳虛白真人曰:息往息來無間斷,圣胎成就合元初。李道純真人曰:諦觀三教圣人書,息之一字最簡直。若于息上做工夫,為佛為仙不勞力。伍沖虛真人曰:達觀往昔千千圣,呼吸分明了卻仙。黃元吉先生曰:呼吸者,吾人立命之本也。一呼一吸,名曰一息。調息非閉息之謂,必要慢慢操持。始而有息,久而息微。再久則息無,始是命學之真。陶通微先生曰:調息之法,妙在呼不出喉,吸歸于蒂。息調則神自返,神返則息自定。神返息定,是名胎息。淳元真人曰:神仙教人調息者,要使呼吸之氣,不縱不粗,漸細漸柔,綿綿續(xù)續(xù),沉于臍下,再守胎之一息,以為根本。仙經(jīng)曰:盜天地之氣著壽,伏先天之氣者仙。圭旨云:太上立法教人修煉而長生者,由其能奪天地之正氣。人之所以能奪天地之正氣者,由其有兩鼻孔之呼吸也。陳攖寧先生曰:丹法數(shù)十家,深淺各別,而其下手之訣,皆不外呼吸作用。氣存則人生,氣竭則人死。呼吸所關,顧不重歟。普通之人,徒知以口食轂,而不知以鼻食氣,故出多入少,粗而短,不能細而長,急而淺,不能緩而深。仙道則貴在以神馭氣,使神入氣中,氣包神外,打成一片,結成一團,扭成一條,凝成一點,則呼吸歸根,不至于散漫亂動。如是久之,即成胎息。何謂胎息, 即呼吸之息,氤氳滿于身中,一開一闔,遍身毛竅與之相應,而鼻中反不覺氣之出入,直到呼吸全止,開闔俱停。則入定出神之期不遠矣。由是觀之,是則呼吸之功用,不獨為人類之生存,且可超人類而長生不死,特患不知其術耳。爰舉仙家調息之工夫,以為世人改良呼吸之一助。吾人縱不敢求長生,望不死,而以之得健康,防肺病,治肺癆,則決定有效也。


呼吸之坐法與時間

(一)坐法因有種種之呼吸方法,而皆以靜定為主,故宜于臥室之榻上,盤坐行之,方能靜定。而臥室以能通外面空氣為適合。盤坐則不取雙盤而取單盤,俾人人可為。以右腿壓于左腿之上,或以左腿壓于右腿之上,不必拘定。但取其夾洽緊貼,而不松弛為合度。兩手之十指互握,置于臍下,全身挺直,不得前俯后仰。兩目微閉,光注鼻尖,口唇輕合,舌體上腭。此坐法是用于早晚二次,在床上行之。

(二)時間以早晚二時為一定之規(guī)則。早時在醒覺后,晚時在就寢前。但以早時為重,因其精神滿足,空氣清新。可為除炭納酸之深呼吸,與采取生氣之外呼吸。晚時恐空氣渾濁,故只做內呼吸與靜呼吸,以求重心之安定。(菲島為熱帶地方,但早晨甚涼爽。若能每早五點,起手行功,收效更速。)

 

呼吸之改良與調整

(一)吾人生活,全恃大氣中之空氣,故多日不得食,尚未必死。若五分鐘至十分鐘,不得空氣,則窒息立斃。是則可知吸氣,故重于食物也。然而常人只知有呼吸則生,無呼吸則死,而不知呼吸能改良而善用之。小則可以卻病延年,大則可以求世俗所不敢望之長生不死。其方法至簡至易。只要如仙家之調息工夫,調到吸升呼降而已。

所謂吸升者,即當鼻孔從外面吸入之時,同時亦由腹內之臍下攝氣升起。此即所謂吸升也。

呼降者,即當由口鼻呼出之時,同時亦由胸腔咽氣下降。此即所謂呼降也。故吸時之升,是把內氣與外氣相接,使混合而為我身溫暖之氣機。呼時之降,是把混合之氣機,直送到臍腹之間。而把身內燃余之碳氣,從鼻孔之煙窗放出。蓋吸入為氧氣,氧氣有燃燒性,能引火。無火即不能生出暖氣,吾人之活動力,即暖氣之作用也。但有火即有煙,煙即碳氣。碳氣盛,能把血液變?yōu)槎舅?。無氧氣以化之,則令人窒悶以死。乃不得不從鼻孔之煙窗以出之。故吸是攝收空氣中之氧氣,而呼則是放出腹內之碳氣。仙家謂之吐故納新,而衛(wèi)生家則謂之除碳納氣。

(二)碳氣,乃各種火煙之氣,與食物廢料蒸發(fā)之氣,又名二氧化碳。亦空氣中成分之一。不能助燃燒及呼吸。故灼遇之即滅。動物在此氣中,如無氧氣以化之,即窒悶而死。

(三)氧氣,亦名酸素。天然存于空氣中,又廣布地上。為動植礦物三者之主要成分。為無色無臭無味之氣體。性能助燃。易與他物化合,而生氧化作用。植物吐出之氧氣,尤于人身有益。故修養(yǎng)家,為方便呼吸計,宜于住宅周圍,種茂樹三五。一方面可得其吐出之氧氣,而他方面又可得其吸收宅內之碳氣,誠一舉而兩得也。

(四)氮氣,又名窒素,為空氣中最多之元素。約占百分之七十八九成。氧氣僅占百分之二十。氧氣雖為清潔血液,與發(fā)生暖氣,然氧氣過多,則有害體內之組織。是以空氣中之氮氣,不唯富于滋養(yǎng),且能調劑氧氣劇烈之燃燒,使適中和之度。故氧氣猶火也,氮氣猶水也。有水有火,方能發(fā)生功用。此大易之后天八卦,特以離坎為主體,而取水火既濟為好現(xiàn)象也。

(五)所謂調整者,即把改良之呼吸,而施以規(guī)則之訓練,使其成為日常呼吸之習慣。故除睡眠之時,聽其自由。此外無論行住坐立,皆當時時注意于吸升呼降之法。能吸升呼降,則能入力入下腹;能力入下腹,則重心便可安定;重心能不時安定,則丹田如地心之有吸力,不但疾病無由而生,而七情不妄沖動。血氣上下周流,亦自然不易老衰矣。

(六)呼吸主要作用的目的,是把生活作用所必須的氧氣,帶給細胞。并且循環(huán)時,還移去廢料。故吸進來的空氣乃給肺胞上,微血管里的靜脈血以氧氣,呼出去的空氣,乃把肺胞上,微血管靜脈血里的碳氣,清出去。

 

 

圖一

 

 

圖二

 

呼吸方法與次序

 

(一)深呼吸法

鼻吸口呼,先呼后吸。

一呼把肺部及肚里之碳氣,從口慢慢呼出,呼至盡量,即繼以吸。

一吸把空中之氧氣,從鼻管頭慢慢吸入,吸至盡量,即繼之以呼。

一呼一吸,徐徐行之。所謂盡量者,即呼至不能呼,吸至不能吸是也。一呼一吸,謂之一息。約做九回,是謂一九。碳氣如盛,或做二九。然視空氣之清濁如何,不可勉強。一呼一吸,由淺而深,亦自視其氣機深淺如何,不可一時陡長。由是循序以進,不厭不倦。每早行之,仙家謂之吐故納新,今人謂之除碳納氧。碳為濁血之氣,氧為清血之氣,而肺臟為碳氣與氧氣交換之地方。吾人全身之細胞組織,各需氧氣,而排出碳氣。血液即攜其所排出者入肺,復換取其所需者出肺,而分布各處。故深呼吸之運動,既能裨益全身各組織,而又直接使肺部受刺激,變?yōu)橛袕椓χ鞴?。蓋吾人雖生活于新鮮空氣之中,茍不用深呼吸之法,亦僅得其益之半。誠以尋常之人,淺呼吸者多,吸入之空氣,不能入于肺之深處,其呼氣,亦僅能將肺上半部濁氣呼出。若用深呼吸法,則吸入之氣,既直達于肺之深處,其呼出之氣,亦達于肺之末端。如是每早實練幾回,則全部肺彈力,自然加強,肺活量,亦自然旺盛,又何病菌之侵入,而苦無法以御之乎。唯已患有肺病咳血之人,則不宜用此深呼吸,與外呼吸。恐其刺激太甚。因而增劇。而宜用內呼吸與靜呼吸,使肺部得從容休養(yǎng)機會,又不陷于萎靡不振之態(tài)度。斯又有病者,所當自己審慎也。蓋有肺病之人,大都呼吸短促,重心上浮,下元日虧,正氣日失。若把呼吸移到臍田之間,則肺不勞傷,重心亦漸安定。由是日積月累,元氣日固,而病亦自然而愈。

 

(二)外呼吸法    一名鼻息

一吸一咽,先吸后咽。

一吸從鼻外慢慢攝入,攝至盡量。然后從心窩慢慢咽下,咽至盡量,然后再吸。

一吸一咽,謂之一息。而其要在心息相依。徐徐而吸,徐徐而咽。心隨吸而入,復隨咽而下。由一息數(shù)起,先至幾十,后至幾百。若中間忽然忘記,忽然紛亂,便是什念來擾,即當從頭再數(shù),直至不紛亂,不忘記,方是什念已除,心息相依之效驗。

此種呼吸,仙家謂之采氣呼吸,所以入氣要多,出氣要少。但能練至吸入咽下,成為習慣。則自然由鼻孔漏出者,乃微微之風;而由心窩咽下者,純是攝入之氣。最好能在植物旺盛之區(qū),五谷成熟之候,按時攝取,則生氣之收獲必更大。人猶魚也,氣猶水也。魚非水不活,人亦非氣不生。世人徒知三餐食物以養(yǎng)身,不食則饑,而不知終日攝氣以養(yǎng)生,失氣則立死。故空中之氣,實比腹中之物為更要。然則吾人對此無量之食品,與不勞而獲之養(yǎng)料,茍知吸咽之法,則真如蘇子所云:取之無盡,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尹真人曰:天人一氣,聯(lián)屬流通,相吞相吐,如扯鋸然。天與之,我能取之,得其氣,氣盛而生也;天與之,天復取之,失其氣,氣絕而死矣。呼吸之法,可不中歟!

 

(三)內呼吸法   一名臍息

 

吸即是提,提即隨咽。

 

“一吸便提,氣氣歸臍;一提便咽,水火相見”,此仙家十六錠金。能善用之即煉氣之呼吸法也。所謂一吸便提者,即是不用吸而用提,乃從臍下而提升也;所謂一提便咽者,即是提后不用呼而用咽,乃從心窩而降下也。氣氣歸臍,是一升一降,不越臍田之間。水火相見,是心腎二氣,于此交合。故此種呼吸,凡能做深呼吸與外呼吸者,其氣機早已達到臍下丹田,駕輕就熟,無難做到。所最要者,仍是心息相依。必須以神守臍間,而關照氣機之一升一降是也。照此行功,不限幾回,唯時間愈長愈妙。如能做到半小時以上,及臍腹間溫暖如春者,則是心腎相交,水火既濟之現(xiàn)象。然后略施壓力,再深一層,把氣機沉到臍下陰囊后,谷道前之陰蹺穴,而絪缊之。俾達到伏氣之靜呼吸,則安定重心之種種效驗,可計日而待矣。

重心者,即吾人之生命力也。有重心之人,如不倒翁之一點鉛墜,任推不倒。亦猶吾人之重心,如永遠安定,則可以不病不死。 因是子曰:物理學之公例,凡物重心定則安,重心偏則欹。百尺之塔,凌云之閣,巍然獨峙而不欹者,循重心之公例耳。吾人不知此理,任其重心上浮,疾病死亡,于焉乘之,殊可憫也。

 

(四)靜呼吸法     一名踵息

不呼不吸,不升不降 

既不以鼻呼吸,亦不以臍升降。只在臍下深處,聽其一動一靜、若有若無之氣機而已。其時除了一點重心,伏于臍下而外,全身皆要放松到若存若亡,直入虛空境界。此即仙家所謂不出不入之伏氣法也。淺言之,即是重心安定。茍能持之以堅,守之不懈,視斯聽斯,結念于斯,如龍養(yǎng)珠,如雞抱卵,且由是而息微若閉,由是而一真澄湛,心神怡悅,四肢微麻,再進一步,便可成為仙家之胎息矣。胎息是出于自然而然,由積漸之靜功而致,非勉強一時可得。但能作長時間之靜呼吸,由煉氣而至伏氣,由有息而至無息,由恍惚而至杳冥,則胎息一成,命根永固,入定出神之期且不遠,而況區(qū)區(qū)肉體之健康乎。

 

(五)無呼吸法    一名胎息

 

自呼自吸,自升自降。

 

無呼吸之法,是名胎息。乃由踵息之靜呼吸,做到虛極靜篤,而入于恍惚杳冥之境。凡息忽停,真息自動。凡息即吾人生身以后,臍帶自斷,由鼻與口,接續(xù)之后天呼吸;真息即吾人成胎時,箇中微有一點熱氣,與母臍腹相連之先天胎息。古仙云:“胎從伏氣中結,氣從有胎中息”,此即言胎是由伏氣中結成,息是從有胎后活動。黃元吉先生曰:“人到胎息真動,一身蘇軟如綿,美快無比,真氣充融,流行于一身上下,油然而上騰,勃然而下降。其氣息熏蒸,有如春暖天氣,熟睡方醒,其四肢之快暢,真有難以明言者?!庇衷唬骸按斯w胎息,需以真意保守之,團聚之,方能結成靈胎,而為陽神,迨至十月形全,脫胎而出,上透頂門,直沖霄漢。可以驂駕鶴,上云霄,遨游天外,飛升玉京,直頃刻間事耳?!?/span>

太庵按:黃元吉先生,著有樂育堂語錄,道德經(jīng)講義,及道門語要,乃神仙中專講真話者,而又有誨人不倦之誠意。吾師陳攖寧先生,極佩其學說,且列之為隱仙派。特國人多患盲目短視之病,凡未見過之事物,則概指為誕妄,為不經(jīng)。抑知今世之科學發(fā)明,何一而非當日所指為誕妄者?故科學如可信,則人類成仙之說,亦未嘗不可信也。況以今日之世界,你爭我奪,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而所爭者,又不知是為什么。故欲求人類無爭,除非以仙道改變人心,以仙學改良人格,以仙術統(tǒng)治世界,又安有寧靜之一日耶!

蘇東坡先生曰:“養(yǎng)生之方,以胎息為本。此固不刊之論,更無可議。但以氣若不閉,任其出入,則渺綿滉漭,無卓然近效,待其兀然自往,恐終無此期。若閉而留之,不過三五十息,奔突而出,難有微暖,養(yǎng)下丹田,此一溉于湯,決非度世之術也。今日深思,似有所得??质窃婚]鼻中氣,只以意堅守此氣于胸隔中,令出入息,似動不動,氤氳縹緲,如香爐蓋上煙,湯瓶嘴中氣,自在出入,無呼吸之者,遇欲吸時,不免微吸,及其呼時,全部得呼,但任其絪缊縹緲,以不動為度,自然出者少,不出者多。則內守充盈,血脈流通,上下相輸,而生理備矣?!?/span>

性命圭旨曰:“真玄真牝,自呼自吸,似春沼魚,如百蟲蟄,灝氣融融,靈風習習,不濁不清,非口非鼻,無去無來,不出不入,返本還無,是真胎息?!?/span>

達摩祖師曰:“胎從伏氣中結,氣從有胎中息,氣入身來謂之生,神去離形謂之死。知神氣可以長生。固守虛無,以神養(yǎng)氣,神行則氣行,神住則氣住。若欲長生,神氣相注,心不動念,無來無去,不出不入,自然常住?!?/span>

仇知幾先生曰:“任子明,在崇禎間,嘗集村家設供。一日遇丐食道人,傳一運氣法曰:靜坐端居,晝夜不拘,掃除情欲,塞兌瞑目,吸氣一口,自喉至腹,送入丹田,轉下涌泉(足底),卻從脊里,透上泥丸(頭中),(用意引上)徐徐呼之,不令驟出,息定神凝(定于臍下,凝于臍下),從容歲月,打過玄關,道成此日。

 

適子明喪偶,止一草廬,日夕行持,至數(shù)月息長數(shù)刻,年余可息一香。三載后,添至三香。然未能有吸而不呼。冬日曝背檐下,閉目運氣,忽聞天地轟裂聲,周身火熱,見山河大地,倶成五色神光,恍惚如醉,日晡始定。此即道人所謂過關之候也。自是氣從內旋,不呼于外,冬可浴水,夏能擁火,恒坐而睡,屹然不欹。里少年疑其妄,閉棺沉水,竟日出之,如故。年九十余,別親友,卜日而逝。鄰人候其繼子至,尸停七日,炎暑不腐,蓋尸解云。子明出城,必停予家,故知之獨詳。友人湯啟云,受其法,至順治六年,亦預知定期,沐浴坐化。

 

太庵按:此運氣法,初吸一口,自喉而降,由背而生,是乃通過任督氣機之成法,無足異者。其功效,乃在后此之息定神凝。定在何處,凝在何處?是必臍下氣穴無疑。故一旦過關,氣從內旋,此真胎息,乃從伏氣得來。所云息長數(shù)刻,繼至三香,即伏氣之結果。非強把一吸一呼之息,牽長至若是之久,無是理也,學者幸勿誤會而效之,致弄出毛病也。仇先生為清初時人,官至尚書,歸隱山林,著有悟真集注,參同集注等書,亦仙學之奇人也。

 

俞曲園先生曰:“攝生以養(yǎng)氣為主。余杜撰有三字訣曰:塑、鎖、梳。所謂塑者,力制此身,如泥塑然,勿始有毫發(fā)之動,此制外養(yǎng)中之道也;所謂鎖者,謹閉其口,如以鎖鎖之,勿使氣從口出。不從口出,則其從鼻出者,亦自微乎其微,有綿綿若存之妙矣;所謂梳者,存想此氣,自上而下,若以梳梳發(fā)然。不通者使之通,不順者使之順。徐而至于丹田,又徐而至于涌泉穴,則自然水火濟,而心腎交矣。此三字至粗至淺,然當寒夜漏長,輾轉反側,不能成寐,行此三字,俄頃之間,自入黑甜。若無論日夜,得暇輒行之,其功效當不止此而已也。”

 

太庵按:俞先生乃前清同光時人。為經(jīng)學大師,等身著作,年壽甚高。當時之人,曾以袁隨園比之。其得壽之由,或出于杜撰三字訣之實修實證乎?所謂塑者,即靜定以養(yǎng)氣也;所謂鎖者,即謹閉以伏氣也;所謂梳者,即由上而下,以運氣也。養(yǎng)之久,則氣盛,氣盛必奔突而出,則必關門下鎖以伏之。伏之久,則不能有靜而無動,又必繼之以運,使上下相貫通,而生理備矣。

 

因是子云:“自庚子(前清光緒二十六年)三月初五日,始為靜坐,幾經(jīng)困難,而按日為之不懈。厥后漸近自然,精神日健。向之出外散步,未及一二里即足軟不能行者,今則一舉足,能行十余里,曾不稍疲。每入坐后,覺臍下丹田,有一股熱力,往來動蕩,頗異之。至五月二十九之夕,丹田中突然震動,雖趺坐如常,而身體為之動搖,幾不自持。覺此熱力,沖開尾閭,沿夾腎而上于頂,大為驚異。如是者六日,震動漸止。屈計自三月初五日至此,僅八十五日耳,是為第一次之震動。此后每入坐,即覺此熱力自然上達于頂,循熟路而行,不復如初時之動搖,而舊時所患怔忡,心悸,腰酸,頭暈,耳鳴,目眩,咯血,咳嗽諸疾,均一朝盡瘳矣。唯胃擴張,關于實質之病,則未愈。而從此亦不加劇。壬寅之三月十八日,晨起入坐,覺丹田熱力復震,一如庚子之五月。惟曩時之熱力,沖擊尾閭;此則沖擊頭頂之后部,即道書所謂玉枕關也。連震三日,后頂骨為之酸痛。余此時毫不驚異。忽覺頂骨砉然若開,此熱力乃盤旋于頭頂。自是每入坐即如是,亦不復震,是為第二次之震動。是年十月初五之夕,丹田復震,熱力盤旋頭頂,直自顏面而下,至胸部而入臍下,復歸丹田,震動即止。是為第三次之震動。自是每入坐后,此熱力即自后循夾脊而升至頂,由顏面下降,而胸而入臍下,循環(huán)不已。如偶感冒,覺身體不適,可以意引此熱力,布護全身,洋溢四達,雖指尖毛發(fā),亦能感之。久之發(fā)汗,感冒即愈。從此舊疾永不復發(fā),而身體亦日進健康矣”。

 

太庵按:此篇乃蔣先生坐功之效驗,愈病之事實。自己經(jīng)過,自己寫出,決無誑人之理。學者如屬青年,但照吸升呼降,以求安定重心臍下之方法做去,一定臍下會發(fā)生熱氣,會沖擊尾閭,會鉆上夾腎,會沖擊后枕骨,會由額前顏面而下,再歸丹田。此乃任督二脈相通之路徑。學者如得是景,勿懷疑,勿慌張,勿歡欣鼓舞,但略以意引之,順其自然,則得矣。惟年紀老大之人,督脈通時,或無此種現(xiàn)象。因其河車之路,順行已久,路基松懈,故其逆行之時,或不自覺。憶少年房事,于腎氣下行之際,由夾腎骨里順行而下,非常愉快;中年而后,則無此景,可見河車之路,順行既慣,則無快感,一旦逆行,亦決無何種感覺。仙經(jīng)云:順則生人,逆則成仙。是則指此腎氣能順能逆,亦為人為仙之分水界線。仙經(jīng)又云:任督通,一半功。蓋至此而能加以靜定,加以溫養(yǎng),則人仙之資格成,又何患區(qū)區(qū)之病不能免也。

 

呼吸與丹田及重心力之關系

 

吾人臍下,謂之丹田,亦曰氣海。仙家以之煉丹,故曰丹田。而常人則全身精力,咸集于此,故曰氣海。其實即吾人之重心所在也。有重心力則生,無重心力則死。有重心力,則能呼能吸,無重心力,則不能呼,不能吸。人徒知無呼吸為死,而不知乃重心力已盡,呼吸始絕。而重心力之喪失,乃重心消耗,逐漸上浮,由上浮而飛散,則人安得而不死。故吾人之安定重心,即是使其力不上浮,不飛散,而為永鎮(zhèn)下田之生命力也。然而欲使重心安定,則又當從調息起手。初由一出一入之鼻息,而調至一升一降之臍息;再由一升一降之臍息,而調至一動一靜之踵息。鼻息謂之外呼吸,所以采取身外生氣也;臍息謂之內呼吸,所以交感身外身內二氣也;踵息謂之靜呼吸,所以絪缊內外二氣,使合而為一,伏而為丹田吸力也。安定重心,即是練成丹田吸力,但此吸力,須時時保存,時時吸住,不可一刻放松,不可須臾或離。此即子思子之所謂道,神仙家之所謂丹,而亦禪家之所謂定也。平常之人,亦賴有此點吸力,方能生存。惟每于不知不覺中,由七情六欲,時時消耗,時時上浮,再衰三竭,終之以死。神仙家知其然也,乃有返還之說。所謂返還者,即時時回光返照于臍下,時時注意呼吸于臍下。然則患有肺病之人,如能不厭不倦做,到此點靜呼吸工夫,而使丹田又重心力,則我命在我,又安有危險之可懼也。

 

呼吸與動植物互相裨益之關系

 

演本上人曰:世上一切有生之物,無論胎卵濕化,飛潛動植,皆有呼吸機能。其尤精妙處,在乎動植物呼吸之供求,有互相調劑,互相裨益之功用。動物吸入氧氣,助體內生活原料之融解,而成就最適宜于養(yǎng)生之肥質;呼出碳氣,促體內血液澄清于俄頃,而恢復最適合于生活之本能。植物反是:吸入碳氣,助體內生活機能之旺盛,而呈生機暢達于綠葉;呼出氧氣,免體內生活原料之散失,而化芬芳馥郁之香韻。故修養(yǎng)家,必擇居于山明水秀,半郭半村,四圍肥沃,植物茂盛之地者,蓋為此種種植物吐出之氧氣,可以供其修養(yǎng)之原料也。

 

太庵按:演本上人,即尤惜陰先生。從前曾做過實業(yè)家之種棉工作。又研究靜坐,提高腹力,極著成效。著有《靜坐談》一書。后又研究洛書之氣象學,著有《宅運新案》、《初二集》,及《宅運撮要》。且預言日本于大地震后,即入衰運,警告其不可侵我國土,以自取滅亡。今果應驗。先生雖后來皈佛,而其志愿,乃在實行其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與其他佛教徒,念幾聲佛,吃一口素,便想到西天極樂國者,實不可同日而語。先生曾到過我漳泉廈,及海南島,與游歷南洋各埠。先生尤抱誨人不倦之旨,樂于接引后學,真是知無不言。憶余戰(zhàn)前,曾以研究玄空學請益,及為大小兒新建之內衫廠,所定之門路梯位,繪圖請教。均蒙指示,批評極詳。先生時在南洋新加坡謝寓,及戰(zhàn)事發(fā)生,不通過問,近始悉尚在南洋。其世壽想已將近百齡,蓋與虛云法師,同以早年之坐功得力。虛云法師,聞已一百零四歲,亦健在也。先生于《靜坐談》中,著有一篇組織腹銀行大要,特錄之于此,以見踵息之效果:

 

“國以民為本。國民人人進于健全之域,則國運自躋于隆昌。國民人人赴于衰頹之鄉(xiāng),則國運益瀕于危殆。欲立穩(wěn)固不搖之國基,須得強固有力之民族,起支難局,而造新運。欲得此強固有力之民族,當自人人鍛煉心神身體始,欲鍛煉身心,成就強固有力之人物,當自各個人,組織腹銀行,努力儲蓄全身力氣于下腹始。腹力為諸力之源泉。凡平時節(jié)制全身力氣,使勿偏激之行動,時時將身體各部分之氣力,輸送入下腹。如節(jié)省浮費,隨時存入儲蓄銀行然。一朝有事要發(fā)生,欲使用記憶力,判斷力,腕力,足力,膽力,毅力,實力等等,得隨時由下腹,出其應付不窮之神力,以相接濟。俾所為之爭,各臻各善。不留分毫遺憾。如努力儲蓄,積聚多金之人,一旦遇何要需,得隨時支出,以資應付然。勤于入力下腹之人,一晝夜中,除睡眠外,刻刻勵行儲蓄,常使下腹安定,堅實,則百病不能侵,諸邪不敢犯,永為頭腦冷靜,胸襟豁達,神志清明,人格高尚之士。故以此出世,可成陸地神仙,以此入世,可成蓋世偉業(yè)。力行七日,即收七日之益;例行百日,即收百日之效;例行千日,即收千日之功。國家多難,需才孔亟;職業(yè)場中,盡成戰(zhàn)局。誠人人堅志,下此工夫,則數(shù)年而后,人人成為金剛不壞之身,各就所立底盤,發(fā)揮而光大之,則二百萬方里之產(chǎn)業(yè)權,當永遠在吾人及吾子孫手中。同人等,實行獲效,確認此事,為吾族救難出險,建功立業(yè),根本要圖。用特提出組織腹銀行大要,普告全國。深望我海內外黃帝子孫,共享此康強幸福,並渴望我風雨飄搖之國步,由晦入明,出死入生,轉弱為強也。我邦人君子,諸姑姊妹,其各努力圖之”。

 

太庵按:下腹即臍下丹田。儲蓄全身氣力于此,謂之入力下腹。但此處又名氣海,為吾人之元氣所在。力即是氣,氣即是力。如能練到像磁石吸鐵一樣,不時吸住,成為丹田吸力,則是重心安定,方能發(fā)生一切不可思議之神力。彼拳術家之能擊倒人,非拳頭能擊人,乃此處之力擊人也;彼氣合術之能喝倒人,非聲音懾人,乃此處之氣懾人也。唯欲養(yǎng)此一點神力,并非吞一口氣,閉一點息,使下腹膨脹。蓋氣盡仍然空虛。必也永遠存在,如地心之吸力。故當由呼吸改良做起,由淺而深,由粗而細,由口鼻一出一入之外呼吸,進而為一升一降之內呼吸,再進而為一動一靜、若有若無之靜呼吸。如此久之,成為習慣,則氣自伏于臍下,神力乃由此而生。需要時,則提一點應用,不需要時,則收之藏之,絕無浪費。且能時時以盈余儲蓄,使存款日久,此即尤先生組織腹銀行之真意也。

 

又丹田有吸力之人,則重心安定。而其行動舉止,亦一變而為有福有壽之人。觀于相經(jīng),即可得其大概。譬如重心安定之人,則腰腎有力,久立而挺,久坐而直。相經(jīng)云:此乃富貴壽考之人也。又云人之行也,必如水之流,如云之浮,飄飄然,不凝不滯,則無往而不利。又云舉步穩(wěn)重者榮貴,行步趨捷者聰明,行路挺直者富貴;又云貴人之相,坐欲如山,行欲如水,體欲重,步欲舒,坐若如山,到老清閑;行若浮云,富貴身榮;行若挺直,富貴無極;行如流水,富貴無已;行如巨舟,富貴悠悠;行不動塵,富貴中人。照以上相法,凡重心安定之人,其行其坐,確能合此美相。然則凡坐相不好之人,行坐不合之人,以致命運乖張者,若能于呼吸上,下改良工夫,而求得丹田吸力,重心安定,心地和藹,則行坐一變,生相隨之而變。而此后之命運,亦必因生相之變好,而得順利矣。

 

又按:呼吸改良,并非難事,而其效果,可以卻病,可以延年,且可改良生相,改造命運,世間最便宜之事,而又與吾身最密切者,恐無過于此。然則凡有志于家國之大事業(yè),及愿為世界上之好人,愿愈其病者,請信吾言,于每早醒覺后,騰出半小時而為之,不厭不倦,繼續(xù)不輟,則半年而后,我敢決定其成功也。

 

 

全體導引法

 

(一)臥室之床榻,為早晚起居休息之處,最便行功。其他房間,如有匡床及長板椅者,均可用。

(二)床榻以鋪木板底,而加上薄軟褥者為宜。西式之彈簧底,或鐵板條底,均不合用功。

(三)時間以早晨醒覺后,夜間就寢前,為一定之常課。不可間斷,方易見效。余時修練不拘,但不宜于飽后未過二小時,及有心臟病,與有腸病者,均當停止。蓋恐心之跳動,過于劇烈,與腸之破裂出血。孕婦亦當停功,婦人月經(jīng)未凈時,亦不宜用功。

(四)姿勢要平坐榻上,寬衣松帶,身腰挺直,頭正口緘,呼吸由鼻,心無什念,兩腳向前伸直,十趾向上蹺起,兩手盤于胸際。

(五)行功方法

 

分為三段:曰劃,曰拂,曰拍。

 

第一段曰劃。即運全體也。姿勢既定,開始動作。先把兩腳,輕輕搖擺,約數(shù)十遍,然后停止。乃舉雙手,向前伸直,同時足趾,一齊伸出。頭與身腰,隨之俯下。繼把雙手,各屈四指,如牽挽狀,騰身挽回。同時足趾,翹起兜入。身腰復正,拳縮至胸,乃復縱指舉起,向前伸出,俯首折腰,拗跗伸趾,一如前狀。如此一伸一挽,同劃船式。一伸則撲前推出,一挽則倒后縮入。初惟順勢,繼稍著力。務使手部關節(jié),足部關節(jié),脊部椎節(jié),一一活動。劃至九回,即當漸停。漸停之時,上身不動,惟把足趾,旋轉九回。俾將熱氣,集中足心。如此一劃一旋,相間而行。既不疲勞,亦不喘息。初練未熟,腰肢生硬,先做一九,至于二九,繼而三九,至于四九,如不氣喘,順序以進。最終九九,是為極度。

 

第二曰拂。即練腰肢也。 由第一段,做至九九而不喘急者,則是腰肢已經(jīng)柔嫩,筋絡已經(jīng)舒長。雙足伸直不動,而雙手可拂至足尖者,然后為之。姿勢同第一段,特雙腳伸直,不得彎起。十趾蹺上,向身兜入。俯首折腰,亦如前狀。惟伸手向十趾一拂,拂后挽回。身體騰正。如此九回,繼以旋趾,一拂一旋,四九為度。

 

第三曰拍。即摩涌泉也。 足心即涌泉穴,為吾人陽氣發(fā)生之地。拍之使熱。所以發(fā)動氣機,亦所以引血下行,對于上盛下虛,如高血壓之人,最為有益。惟需俟第二段做至四九,而腳彎不酸痛,膝部不穹起,然后照上姿勢,雙手直向足心一拍。拍后身復騰正。頭亦昂起,而雙手再縱,再舉,再伸,再拍。如此九回。繼以旋趾,亦如其數(shù)。一拍一旋,四九為度。如有余力,再加亦可。

 

以上三段,由劃做起,做至純熟。然后做拂,拂至純熟,然后做拍。拍至四九,如不喘急,然后一氣行之,則每段四九,合之為一百零八度,便算極功。無需加做。惟拂與拍,如做不來,則專由劃,做至一百零八度,其收效亦同。只要在逐漸增加,而以不喘不急,態(tài)度從容為合法。

 

(六)效果,凡有皮膚風氣,及筋骨酸痛,關節(jié)不靈,手足無力,頭眩目暗,脾胃不舒,消化不良,血管硬化,糖尿,失眠,大便秘節(jié),小水頻數(shù),傷風鼻塞,遺精夢洩,夜尿太頻,精神恍惚者,急行此功,勿令間斷,數(shù)個月后,便見大效。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