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蔡文姬,名琰,字昭姬,東漢末年著名的女詩人,大書法家蔡邕的女兒。 顛沛流離幾多苦,生離死別不忍訴。她的一生,都在坎坷波折中艱難度日,最幸福的歲月,莫過于被父親視為掌上明珠的童年時光了。 蔡邕,字伯喈,漢獻帝時曾拜為左中郎將,故世人也稱他為蔡中郎。 他不僅書法造詣極高,流傳下來的詩、賦、銘、碑等作品,也有一百多篇,還精通天文和數(shù)理,算是一個難得的全才,因而,也就成為了洛陽文化界的靈魂人物。 趨之若鶩的名士后生,常常上門求教,家里如開文化沙龍一般。在這些客人中,就有后來的一代梟雄曹操,因為和蔡邕接觸頻繁,兩人竟成為了好友。 也正是因為此段情誼,才為蔡文姬的后半生帶來了轉(zhuǎn)機,幫助她脫離了苦海。 蔡邕四十一歲時,才有了蔡文姬這個女兒,老來得女,喜不自勝,自然對她寵愛有加,呵護備至。 作為文化大儒,理所應(yīng)當?shù)匕炎约旱漠吷^學,都傳給了這個聰明伶俐的可愛幼女。 蔡文姬十歲那年,中秋佳節(jié)之際,父親在月下彈琴,琴聲悠揚,彌漫庭院。彈著彈著,突然嘣的一聲,一根琴弦斷了。 尚在屋內(nèi)的蔡文姬聽到此聲,馬上說:“父親,是第二根弦斷了吧?” 蔡邕以為她是碰巧猜對的,有意再考驗她一次,就隨意弄斷了另一根弦,沒想到,女兒再次不假思索地說:“是第四根弦?!?/p> 出身于這樣的書香門第,又經(jīng)常受到飽學之士的耳濡目染,加上父親的精心培養(yǎng),蔡文姬小小年紀便博學強記,兼善辯才與音律,琴棋書畫、詩詞歌賦,更是無一不通,一時間,成為了遠近聞名的小才女。 02 待到豆蔻年華,蔡邕望著亭亭玉立的女兒,擇婿之事計上心頭。認真物色一番后,擇定佳期,將蔡文姬嫁給了河東的衛(wèi)仲道。 衛(wèi)家不但是世族,還是頗有名望的書香門第。衛(wèi)仲道本人也是太學里出色的士子,對蔡文姬早生仰慕之心,如今得償所愿,自然是倍加珍惜。 婚后,夫妻倆情投意合,談詩論文,生活美滿,羨煞旁人??上?,天公不作美,衛(wèi)仲道突染重疾,不到一年時間,便咯血而亡。 一表人才的兒子,就這樣早早地撒手人寰,夫家悲憤不已,將此事歸罪到蔡文姬的頭上,認為是她克死了自己的兒子。 尚無子嗣的蔡文姬,痛失丈夫,又不被夫家所容,無奈之下,離開衛(wèi)家,回到了娘家。 光陰流轉(zhuǎn),物是人非。當初從這里走出去,是迎接美好的新生活,現(xiàn)在歸來,卻要忍受失去摯愛之痛,真是世事無常啊。 此時沉浸在悲傷之中的蔡文姬,何曾想到,這才只是她悲慘人生的一個開端而已。 03 東漢后期,皇帝懦弱無能,外戚專權(quán)跋扈,董卓以勤王之名,率領(lǐng)大隊人馬沖進洛陽城,兵不血刃就接管了京城的兵權(quán)。 他廢少帝劉辯,立劉協(xié)為獻帝,之后又毒死少帝與何太后,自己獨攬朝政?;馃尻柟识?,強行逼迫獻帝遷都長安。隨意誅殺朝臣,殘害無辜百姓,縱容士兵為非作歹。 發(fā)現(xiàn)民間對自己多有怨言,就通過威逼利誘的方式,征召極富盛名的蔡邕入朝為官,為自己扭轉(zhuǎn)形象。 后來,王允利用美人計,將董卓殺害,蔡邕感念董卓當年的知遇之恩,略發(fā)感慨,被不可一世的王允知道,他不顧周圍人的勸說,執(zhí)意不予赦免,最終導(dǎo)致蔡邕慘死獄中。 董卓死了,呂布走了,王允卻沒能等來他的好日子,李傕、郭汜進入長安,優(yōu)柔寡斷的王允,沒能把控住大好局勢。 各路軍閥勾心斗角,戰(zhàn)亂紛繁。終于引狼入室,匈奴借助戰(zhàn)之機,趁火打劫,掠奪婦女財物無數(shù)。 無父無夫,國破家亡的蔡文姬,在混亂的逃亡人潮中,被匈奴士兵擄獲。 一路上,黃沙漫天,大雁悲鳴,原本揚眉吐氣的大漢子民,此刻成為了任人宰割的階下囚,面對殘暴無情的匈奴大軍,只能選擇忍辱偷生,茍延殘喘。 風餐露宿,歷盡艱險,來到匈奴腹地,大漢同胞,已然所剩不多。 盡管飽經(jīng)風霜,憔悴不堪,但是,蔡文姬出眾的氣質(zhì),依舊不難被發(fā)現(xiàn),繼而被匈奴的左賢王據(jù)為己有。 氣候不同,飲食不適,語言不通,文化不一,在這樣的情況下,委身于異族首領(lǐng)十二載,這對于自尊心極強的蔡文姬來說,是何等的有苦難言! 04 十二年后,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已經(jīng)成為一方霸主。 一日忽然想起老友蔡邕,傷懷于他的冤死,惋惜于他沒有子嗣,又聽人說起其女蔡文姬流落于匈奴,便派遣使者,攜帶黃金千兩、白璧一雙,赴匈奴將其贖回。 本以為回歸故國無望的蔡文姬,多年之后,看到大漢的使臣,得知迎接自己回國的消息,百感交集,既興奮又難過。 對于這一天,她已經(jīng)期盼許久了,當然是一刻都不愿多停留。但是,她回頭看著兩個還未成年的兒子,又有些猶豫。 左賢王是不可能放他們跟自己走的,她無法和孩子們解釋清楚,一向疼愛他們的母親,為何此時要狠心離他們而去。 孩子們還仰著頭,天真地問她,何時回來,蔡文姬撫摸著兒子們的臉頰,淚如雨下,無法回答。 十二年的屈辱生活,早已令她忍無可忍,最終,蔡文姬還是斬斷情絲,堅持初心,邁出了歸漢的那一步。 一路顛簸,回到故土,蔡文姬卻發(fā)覺,家已不在,國亦非昨,曾經(jīng)熟悉的地方,如今是這般的陌生,天地之間,只有一個煢煢孑立的自己,不知故人何所在。 05 曹操念其身世凄苦,將蔡文姬嫁給了董祀。董祀時為屯田都尉,通史書,懂音律,與她算是志同道合之人。 但是,董祀仗著自己英俊瀟灑,且正當壯年,一時間對于蔡文姬的過往難以接受,只是礙于丞相之命,不敢不從而已。 蔡文姬雖然才華出眾,卻也無法擺脫那個時代的倫理觀念,因為自己一嫁再嫁和匈奴的生活經(jīng)歷而自卑,害怕遭到嫌棄,乃至被拋棄。 因此,她在生活上盡心照顧董祀,希望日久見人心,能夠改變他對自己的看法,董祀雖然心里面對蔡文姬并不滿意,但表面上還說得過去。 而后有一次,不知何故,董祀犯了罪,按律當斬,蔡文姬急忙去找曹操給他求情。 當時,曹操正在宴請公卿名士,就對滿堂賓客說:“蔡邕的女兒在外面,今天讓大家見一見?!?/p> 蔡文姬披散著頭發(fā),光著腳走進來,跪下叩頭請罪,言辭條理清晰,情感酸楚哀痛,眾賓客無不為之動容。 但曹操卻說:“我雖然很同情你,可是降罪的文書已經(jīng)發(fā)出去了,怎么辦呢?” 蔡文姬立即說:“你馬廄里的好馬成千上萬,勇猛的士卒不可勝數(shù),還吝惜一匹快馬來拯救一條垂死的生命嗎?”曹操終于被蔡文姬說服,赦免了董祀。 經(jīng)過此事,收斂心性的董祀,對蔡文姬的態(tài)度大為改觀,逐漸打開心扉,接納了她,以后對她也是越發(fā)珍惜和敬重,兩人從此過上了志趣相投的幸福生活。 漂泊動蕩大半生的蔡文姬,終得蒼天憐憫,得以靜守故土,安享晚年。 —END— 本文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在此謝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