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案: 傷寒論》第149條 “傷寒五六日,嘔而發(fā)熱者,柴胡湯證俱,而以他藥下之,柴胡證仍在者,復(fù)與柴胡湯。此雖已下之,不為逆,必蒸蒸而振,卻發(fā)熱汗出而解。若心下滿而硬痛者,此為結(jié)胸也,大陷胸湯主之。但滿而不痛者,此為痞,柴胡不中與之,宜半夏瀉心湯?!?/span> 《金匱要略·嘔吐噦下利病脈證治》謂:“嘔而腸鳴,心下痞者,半夏瀉心湯主之?!?/span> 中焦的病變,有單純的虛寒證,如理中丸證;也有單純的實熱證,如白虎湯證、承氣湯證,這就是“實則陽明,虛則太陰”。 還常見脾胃同病,虛實互見,升降紊亂而痞、嘔、利并見。脾主運化,升清,脾病則多虛多寒,脾虛則生濕,清氣不升;胃主受納,降濁,胃病則多實多熱,胃實則濁氣不降。脾氣不升,胃氣不降,氣機壅塞于中焦,則為痞;脾氣不升則見下利,胃氣不降則見嘔吐,胃熱上熏則見口瘡、口干、口苦;脾濕與胃熱合,則見濕熱之象,如舌苔黃膩,口粘等,再則,濕熱中阻也可形成痞、嘔、利。 “瀉心法”因此而設(shè),以半夏瀉心湯為代表。方中半夏辛溫而散,燥濕化痰開結(jié),降逆止嘔;干姜辛熱,溫中散寒;姜夏的辛溫而散而升脾氣;黃芩、黃連苦寒,瀉胃熱,降胃氣;姜夏芩連并用即是辛開苦降、寒溫并用的配伍,脾陽復(fù),脾濕除,脾氣升,胃熱清,胃氣降,升降復(fù)常,諸證自愈。人參、大棗、甘草以補脾胃之虛,復(fù)升降之職,以絕后患,又是攻補兼施配伍方法。
復(fù)發(fā)性口瘡,大多數(shù)患者表現(xiàn)為上有口瘡,,下有便溏,中有胃脘不適等消化功能障礙。如果不進行整體考察,就容易犯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的錯誤,見口瘡而用苦寒清熱,則口瘡減輕而便溏加重;治便溏用溫補則便溏減輕而口瘡加重。 《傷寒論》用半夏瀉心湯治療嘔、利、痞為我們提供了寒溫并用,攻補兼施,調(diào)理升降的思路,李東垣對此更有發(fā)揮。他認為“脾胃一虛,則陰火下溜”,認識到了脾胃虛與陰火的關(guān)系。而其所謂之“陰火”,即是脾胃內(nèi)傷,升降失常,胃熱脾濕相合所產(chǎn)生的濕熱,濕熱困阻中焦,上熏于心,致心火不降而旺于上,則上見口瘡、口干、口苦等上熱之癥,中見升降紊亂,氣機壅塞之痞滿,下見脾寒之便溏,所以他提出“于脾胃中瀉心火之亢盛,是治其本也”。 他的這一理論揭示了復(fù)發(fā)性口腔潰瘍的發(fā)病機理,我于臨床師仲景半夏瀉心湯法,或用東垣補脾胃瀉陰火升陽湯方(人參、黃芪、炙甘草、蒼術(shù)、黃連、黃芩、石膏、羌活、柴胡、升麻),多能獲得滿意的療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