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打開喉嚨”應該是聲樂教學中使用頻率最高的術語之一,實際就是打開喉咽腔,但這個說法卻是著名嗓音專家黃平教授所反對的,因為這是違反生理科學的。我們所說的“打開”實際是一種擴張,但說“打開”的人多了,也就約定俗成了。全方位的腔體打開是實現(xiàn)美聲自然歌唱的前提,不能充分打開喉嚨,就不會有美聲歌唱所必需的橫膈膜氣息支持的高位置狀態(tài)、音區(qū)音色統(tǒng)一、共鳴顫音平穩(wěn)等,聲音的飛揚奔放也就難以實現(xiàn)。 2、 在指導如何打開時,很多老師不分唱法,要求學生頜關節(jié)打開、嘴巴張開、后牙槽打開,但這些不是美聲唱法打開所要求的核心,只是打開的表面或只是應該打開的一部分。美聲打開的核心在喉咽腔,只要喉咽腔充分打開了,頜關節(jié)和后牙槽的打開也就自然被帶動了。若只強調(diào)口腔打開,反而會有礙喉嚨打開。當喉嚨真正打開后,歌者才能真正接上橫膈膜呼吸支持,把元音位置保持在喉部的底端(咽部),或送到不同美聲唱法學派所要求的不同位置,面罩、胸腔或直接送到高位置。 3、美聲所要求的打開是全方位的, 它包括喉嚨、唇齒、下巴、鼻腔、頭腔、口腔、咽腔、胸腔、腹腔以及后背等等,全身能打開的共鳴腔體都要打開。這也就是沈湘大師所說的“全身歌唱”。這其中,喉咽腔打開是核心,頭腔打開是關鍵。由于喉嚨周圍都是軟組織,難以擴張,所以能打開的地方主要在喉咽腔,但教學中更習慣稱“打開喉嚨”。喉咽腔和鼻咽腔的打開狀態(tài)決定美聲唱法的音色,口腔的打開狀態(tài)決定民族唱法的音色,胸腔和腹腔打開的狀態(tài)決定歌劇詠嘆調(diào)的音色,特別是威爾第和瓦格納歌劇所需要的音色。 4、 阻礙聲音和氣息上下貫通的要塞是喉嚨和喉頭,往前還有鼻咽這個前部共鳴要塞,往下還有胸腔。只有把這些要塞都打通,才能向下接橫膈膜,向上掛高位置和頭腔,最終獲得美聲所要求的全腔體混合共鳴。所以,無論男女什么聲部,樂音高低,喉嚨首先要有充分打開和穩(wěn)定的狀態(tài)。中國學唱者的喉嚨不能充分打開,多源于漢語的發(fā)音習慣和“像說話一樣自然歌唱”的發(fā)聲觀念和方法誤導,結果民歌也難以唱好。 5、大歌唱家為什么會有那么難以想象的音域和聲音張力?為什么在其耳語般的弱聲和攝人心肺的強音之間聽不出一絲斷痕?首要原因是他們具有充分打開的喉嚨,有些男高音和女高音還得益于他(她)們曾經(jīng)唱過中音甚至低音。他/她們在中低音打開、松弛、寬厚和結實暢通的基礎上,充分運用了高位置和頭腔共鳴,聲音自然會駕輕就熟,與眾不同??斔髡f:“如果喉嚨開得不夠大而企圖發(fā)出豐富而圓潤的聲音是不可能的”。 6、打開喉嚨對意大利人來說天生就有,這是他們以母音結尾的語言所決定的。即使這樣,他們對打開喉嚨的要求也從不會放松。因為只有打開喉嚨才能使氣混著聲,聲混著氣,形成上下暢通無阻的共鳴通道,才能使橫膈膜一用力,頭腔就響,中間毫無阻礙。 7、 喉嚨充分打開后,喉咽腔就好像是一個空間寬闊的大廳,喉嚨前后的柱肌好像大廳的柱子,其地基就是穩(wěn)定不動的喉頭。喉嚨打開的訓練首先要用放松的慢顫音,以避免聲音發(fā)僵或發(fā)直,同時要結合橫膈膜呼吸支持訓練,控制顫音頻率,使之可快可慢,隨意調(diào)控。 8、王信納老師說:“喉頭上提,氣息就不能著力于聲帶,聲音就出不來。所謂的打開喉嚨,實質(zhì)上是要把喉頭降低,同時抬高顴骨,在軟口蓋和喉頭之間形成一個巨大的空間?!贝蜷_喉嚨就,建立空間感,是為了共鳴音色的調(diào)節(jié)有余地。喉頭能否保持下沉,是喉嚨打開與否的外觀標志。橫膈膜下沉帶動喉頭下沉的過程,也就是喉嚨打開的過程。 9、 只有打開喉嚨,接上橫膈膜呼吸支持,才能最大限度發(fā)揮共鳴腔體的作用,使腔體與聲帶處于不斷調(diào)節(jié)的良好工作狀態(tài)。喉嚨打開得越好,所能獲得的呼吸支持就會越深,越有力,因此打開喉嚨在美聲歌唱訓練中永遠是第一性的。意大利人提示說:“若打開不好,就讓你的下巴從耳旁的牙關處掉下來吧!” 10、 打開喉嚨時,聲帶肌肉自然會產(chǎn)生一點伸張力,但這是歌者根本感覺不到的。而當你用氣壓使聲帶內(nèi)并時,張力就會明顯增大,喉嚨一定是壓緊的,聲音掐擠也就難以避免。打開喉嚨的感覺,就像是沒有了聲帶或喉嚨感。 11、 喉嚨打開得越充分, 聲道就越粗,所謂的聲音“號”就越大。但是多數(shù)學唱者只注重喉嚨的上下打開貫通,不知道喉嚨還需前后、左右都拓展。只有在喉嚨四面八方全方位打開的基礎上,去做調(diào)節(jié)和修飾,聲音的密度和強度才會增加,才能收放自如。反之,就會掛嗓、聲重、力不從心。 12、 只有充分地打開,聲音才會空、松、通。訓練中要求的空是手段,松是狀態(tài),通是結果。喉嚨開不好就空不了,空不了,就松不了,松不了,就通不了,就不能充分進入頭腔。 13、打開喉嚨的目的是:接上橫膈膜呼吸支持,擴展共鳴腔體,氣聲直通高位置或頭腔。只有充分打開了喉嚨,本質(zhì)的音色和音域才能得以展現(xiàn),才能幫助學唱者確定聲部以及嗓音型號,是高音還是中音、是小抒情還是大抒情,還是戲劇等。由于沒有打開喉嚨而不知道,或荒廢了自己天生擁有極好嗓音條件的學唱者大有人在。 14、人們在自然呼氣時喉嚨的狀態(tài)是放松的,而美聲歌唱的打開喉嚨訓練必須是人為的,強加的。聲音通不通,要看喉嚨底部與胸口之間的空腔是否能夠打開,找到胸口通氣發(fā)聲的感覺并聽到落在胸口上的共鳴音響,這樣才能解除嗓子及周圍不必要的力量。 15、 喉嚨究竟打到什么程度才算完全打開?卡魯索說:“喉嚨后部好像有一個方塊?!被Z.貝吉說:“喉嚨開得比嘴巴還要大,如同一個倒立的漏斗?!彼€說:“喉嚨就像兩面墻向你夾過來,你要用力把它向兩邊推開,推到兩個肩頭。打開喉嚨不是往下壓的勁,而是喉嚨兩邊肌肉往下拉的勁?!笨迫R里說:“打開的喉嚨就像一個大梨,大頭在后面?!?有人說:“軟腭抬起,喉結下落,感到喉嚨里有個不能下咽的熱土豆在不停地轉(zhuǎn)動,而不碰觸口腔內(nèi)側。” 本書作者說:“打開喉嚨就像上嘴唇掛在前額頭,下嘴唇落在臍下三指處。”這些打開喉嚨的描述聽起來很夸張,所以絕大多數(shù)老師不會這樣要求,而這恰恰是中國歌者的美聲訓練訓練所需要的。 16、 啟發(fā)學生打開喉嚨的手段方法有很多,譬如大哭大笑法,為什么人們在哭和笑時,聲音變寬變暗了,就是因為在無意中喉嚨自然地打開了,還有咳嗽法、打呼嚕法、閉口哼鳴法、沒有下巴說話或打哈欠說話法(進而發(fā)聲)等,都是簡單有效的訓練手段。意大利老師還常用“把聲音喝下去”或“把嗓音吸進去”等比喻。 17、 經(jīng)多年訓練,許多男聲仍不能發(fā)出一個純正的a元音,女聲仍不能發(fā)出一個純正的i元音,都是因為喉嚨開得不夠,喉頭沒放下,沒找到喉嚨底端的三角窩處,即音源點,也是在喉底和胸口相接處能發(fā)出純樸自然之聲的那個振動點。練聲首先要練這個音源之聲,打開喉嚨拓展它,修飾它,使之在全部腔體鳴響,成為歌唱之聲。 18、 能否盡快把聲音從喉源點下放到到胸源點,進而下落到橫膈膜,找到大提琴般的轟鳴,關鍵在于喉嚨是否充分打開。張嘴吸氣時,從嗓子眼到胸部,進而到腹部底端,都有明顯的涼颼颼的氣息感,說明喉嚨基本打開了。 19、 打開喉嚨的過程就是聲帶打開的過程,喉嚨越開,聲音越亮,這是腔體的膨脹聲,但氣息支持的力量一定要在橫膈膜,否則就會刮扯聲帶了,只要出現(xiàn)了聲帶聲,就說明喉嚨開得還不夠。實際上,只要喉嚨打開了,喉內(nèi)的軟骨和肌肉群就會得到自然伸展,聲帶也就處在了適度的調(diào)節(jié)狀態(tài)。 20、 所謂的打開是以喉嚨為核心帶動全腔體的打開,是上下、左右和前后全方位的。由于聲帶長在喉嚨的喉結里,所以初期訓練時,“聲帶”很容易隨著“喉嚨”打開,不由自主地也打開了,這會造成“漏氣”。同樣,喉嚨也會隨著聲帶閉合不由自主地內(nèi)收,這會造成“卡擠”。如何能在喉嚨向四周拓展的同時,聲帶還可以自然調(diào)節(jié)內(nèi)并,也就是張嘴做到既打開又閉合,開得越大閉合越好,這是訓練的難點,需要教師的良好示范和一對一耐心指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