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清水江流域苗族一年一度的“獨木龍舟節(jié)”,是苗家規(guī)模最大、最熱鬧的日子。從五月二十四至二十七,歷時四天,臺江、鎮(zhèn)遠、施秉、劍河四個縣的數(shù)萬苗族同胞都來參加盛會,當?shù)孛缱迦罕婟R聚施洞鎮(zhèn)清水江畔,開展龍舟競渡,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活動當天,現(xiàn)場鑼鼓喧天,游人如織,數(shù)十條苗族獨木龍舟在清水江上劈波斬浪。
黔東南清水江一帶,每個苗族寨子都有屬于自己的龍舟,在苗族同胞眼里,一條龍舟是一個家族或一個寨子不可侵犯的神圣之物,是精神的寄托、靈魂的歸宿。 貴州苗族的獨木龍舟是由母舟和子舟組成,苗族男人是站在母舟兩側的子舟上劃槳。 五月二十四日,施秉縣平寨祭龍,平寨是苗族龍舟賽發(fā)源地。據(jù)介紹,獨木龍舟節(jié)每年農歷五月二十四開始,持續(xù)四天,場面盛大隆重。獨木龍舟節(jié)歷史悠久,但因苗族無文字記載,真正的起源于何時已無法考證。 龍舟賽現(xiàn)場,“姑媽”(出嫁的女子)們用紙鈔拼成“風調雨順”的字樣前來助陣。 苗族龍舟節(jié)期間要舉行出龍儀式、接龍、吃龍舟飯、龍舟競渡表演、苗族歌舞聯(lián)歡、分龍、踩鼓、斗雞、龍舟競渡比賽、吃龍肉等民俗活動。 劃龍舟的水手一律身著紫色家織布衣和青色布褲,腰扎一條織花釘銀的寬腰節(jié),頭戴馬尾斗笠,上插三根如鳳冠的銀飾,古樸、整潔又像斗士一般肅然,有勁力。 “接龍”活動中,各支獨木龍舟的親友,把鴨、鵝等禮物送上龍舟,然后將鴨、鵝、彩旗之類掛在龍頸部位上,物品掛得越多越喜慶,人氣也就越旺。每一艘龍舟的脖頸上掛滿了外嫁的姑媽們送來的白鵝,有的甚至趕著豬、牽著牛趕到江邊送禮。 水手們把姑媽送來的肥豬“趕”搬上龍舟。 接龍的親人們向龍舟上的人敬酒。這些人都是“鼓頭”出嫁的姐妹、女兒以及媳婦家里的人。苗族的重大活動和節(jié)日里,女性的地位非常重要,充分表明苗族社會生活中苗族母性社會遺風的盛傳。 龍舟只允許男人觸摸,顯示的是男人的力量。 從下游來參賽的龍舟,逆流而上經過急流險灘,必須依靠人力牽引。。 老屯祭龍舟。在龍舟出發(fā)前,各寨在河邊上放一張四方桌,桌上有1升米,米上點有3柱香,放12元錢,巫師手提1只公雞站在桌邊念巫詞,招集山神、樹神、祖宗前來保佑龍舟平安。之后巫師用茅草沾河水灑向龍舟并一刀把雞殺死,比賽結束后,巫師又用同樣的方法歡送山神、樹神、祖宗。 炮手點燃火銃,宣告水手們集合準備參賽。 36名水手著統(tǒng)一傳統(tǒng)服飾,競賽時齊聲吶喊,奮力前劃,他們都是苗寨中優(yōu)秀的男子,威武彪悍。竟渡時,鑼鼓喧天,舟上的人隨著劃水的節(jié)奏齊聲大喊“嗨!嗨!”。岸上的親友也跟著龍舟奔跑并高聲叫喊,氣勢磅礴,扣人心弦。 .參加龍舟競渡的苗族村民在進行撩水表演。 劃龍舟的姿勢也與一般賽龍舟不同,參賽者需站著俯身劃。獨木龍舟的舟身最寬處不足1.5米,卻能承載40余人。 龍舟上做“龍肉”,吃龍肉是不得用筷子的,全得手抓。 撓手——清水江上的苗族漢子。 男扮女妝的鑼手和鼓手——鑼手為童男子,不能為獨子,鼓手為德高望重的寨老。比賽時鑼手和鼓手面對著坐在船頭,敲著鑼鼓負責發(fā)號施令。 參加比賽的男人們身著清一色的手工制品,加上墨鏡等現(xiàn)代元素的加入,這種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完美結合的裝束真的可以說是“酷斃啦”! 全寨各家向鼓頭、鑼手、水手敬酒,然后開往沿江各寨,接受村民祝賀,以求龍賜福于村寨,江里江岸人山人海,一片歡騰。 .獨木龍舟是苗族文化的驕傲,無論是兩排人站立劃橈的姿勢和裝束,還是采木鑿舟,下水到竟渡,其相關的儀規(guī)、禁忌和傳說,無不體現(xiàn)出一種古老而神秘的苗族文化氣息。 獨木龍舟文化融合了苗族的競技文化、祭祀文化、服飾文化、歌舞文化等,頗具魅力。 黔東南獨木龍舟節(jié)迄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苗族一獨具特色的古老文化習俗,于2008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攝影/編輯:劉貴星 |
|
來自: Oldcowboy909 > 《我的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