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廣大買家的要求,中藏文化交易平臺推出了【藏·薦】欄目?!静亍に]】欄目借助中藏文化交易平臺強大的傳播效應,向各位買家推薦經(jīng)過故宮博物館多名專家甄選的藝術臻品,已經(jīng)為賣家出手及買家置購牽線搭橋,讓千百件藝術珍品的價值都被發(fā)掘與重視并得以在交易中兌現(xiàn)。中藏文化推出三枚稀有版本的銅幣,具有很高的收藏和投資價值,三枚錢幣品相好,紋路清晰可見,具有非常明顯的歷史過渡性特征,有難以言喻的收藏價值,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有感興趣的朋友可以交流咨詢。 “漢字圓圈外還環(huán)繞有18個小圓圈,代表當時的十八個省。把18個小圓圈圍繞著“漢字聯(lián)成一體,寓意十八省人民團結起來共同為“驅逐韃虜,恢復中華而戰(zhàn)斗。它帶有辛亥革命那一時期鮮明的時代印記,見證了那一段波瀾壯闊的革命歷史。 民國15年四川銅幣200文 四川是銅元鑄造大省,光緒29年至民國六年,成都和重慶二個官方廠鑄造的銅元十文居多,百文、二十文的甚少。 1911年12月發(fā)生“成都兵變”,以尹昌衡、羅綸為正副都督的四川軍政府取代了成立僅12天的大漢四川軍政府。 “當制錢壹佰文”軍政府造“四川銅幣”,直徑3.9cm,重42g。該幣正面中央珠圈內(nèi)有“四川銅幣”四字,上下左右分列,其中心飾有芙蓉花紋。珠圈上緣書“軍政府造”四字,下緣為“當制錢壹佰文”字樣,標明幣值,左右飾以花星紋飾。銅幣背面上環(huán)“中華民國二年”,中央大圓圈內(nèi)為一篆書“漢”字,“漢”字底有數(shù)十條橫直紋,因而錢幣收藏者也稱之為“漢”字銅元。 民國15年四川銅幣200文 “軍政府造四川銅幣”是辛亥革命時期的產(chǎn)物。1911年12月發(fā)生“成都兵變”,以尹昌衡、羅綸為正副都督的四川軍政府取代了成立僅12天的大漢四川軍政府。新的四川軍政府成立之初即面臨著需用日繁、度支日絀的財政困窘局面。軍政府迅速接管了四川成都造幣廠,決定鑄造“四川銅幣”以應急。民國元年(1912年)4月,四川成都造幣廠奉四川軍政府之命,開模鑄造“軍政府造四川銅幣”(也稱“漢”字銅元)。 民國15年四川銅幣200文 辛亥革命后,四川大漢軍政府于民國元年廢除龍紋大清銅幣模式.改鑄四川銅幣軍政府造“當十”、“二十”和“當五十”文三種面值的銅幣,正面為“四川銅幣”四字,中問有一枚海棠花,有“軍政府造”,下邊為當制錢若干文,反面中問有一圈,圈內(nèi)為篆文“漢”字,圈外還環(huán)繞有十八個小圈,小圈上有“中華民國元年”六字。民國2年(1913),又添鑄“當一百”和“當二百”兩種銅元,當一百銅元的模式與當五十的相同,當二百文的版面稍大,其正面中間譜有一圈,圈內(nèi)為嘉禾兩穗,穗中有直書的“貳百文”三字,圈上為“中華民國二年”,圈下為“四川造幣廠造”,反面正中亦有珠圈,圈內(nèi)為兩面交叉的五色旗,圈上有英文TheBeputIleofchine,當二百文的版面比一百文大,這種二百文銅元,又稱“雙旗”銅元亦稱大二百文銅元。 中華民國二年貳佰文四川銅元 1913年(民國2年).因尹昌衡率軍人藏平叛而代尹繼任四川軍政府都督的胡景伊,在繼續(xù)鑄造“漢”,增鑄重七錢的二百文大面額銅元一種。幣面中心直書“貳百文”面值.兩旁分列嘉穗圖案,上沿糖年號“中華民國二年”,下沿銹廠名“四川造幣廠造”,左右分列十字花星。錢幣背中央為交叉雙旗圖,外環(huán)殊圈,上沿銹英文“THE REPUBLIC OF CHINA”(中華民國),下沿銹英文“200 CASH(200仙)。這是民國時期四川銅元中唯一使用英文的一種。鑄造鋼元面額愈大,獲利愈厚。胡景伊鑄造之二百文銅元。一枚可換當十文銅元二十枚。一枚十文銅元重二錢,二十枚共重四十錢,而一枚二百文銅元僅重七錢,故胡景伊每鑄一枚二百文銅元,即可掠奪人民財產(chǎn)十文銀元十六枚半。當年所鑄二百文銅元則多達200萬枚左右,此后逐年增大鑄量。1917年(民國6年)羅佩金、戴戡人川主政后,干脆停鑄十文、二十支四川銅幣,其鑄五十文、一百文四川銅幣及二百文雙旗銅元。至民國13年前后,四川境內(nèi)大面額二百文銅元完全充斥市面,小面額銅元銷聲匿跡,或流出省外,或被熔化改鑄。民間交易缺乏小面額銅元找補.不得已而將雙旗二百丈宰為兩半,或宰為四塊,當一百文及五十文使用,四川民間俗稱其為“宰板” 中華民國二年貳佰文四川銅元 。 此枚雙旗貳百文銅幣,藏品雖經(jīng)歷了無窮歲月,但紋路依然清晰可見,上面的包漿也見證了其歷史的積淀,具有非常明顯的歷史過渡性特征,有著難以言喻的收藏價值。銅幣保存較好,錢文、輪廓的清晰程度較好,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