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東包氏始祖廉明公 閩東包氏始祖包廉明,字公允,光州固始人,唐僖宗朝仕至驃騎將軍,光啟二年(886年)隨王審知入閩。古田縣十七都東洋上黨包氏族譜源流考載:始祖公諱廉明,字公允,光州固始人,唐僖宗朝仕至驃騎將軍,廣明中(廣明是唐僖宗李儇年號:880~881年),黃巢亂長安。光啟二年(886年),天子命威武節(jié)度使王潮同弟觀察副使王審知擊巢賊,入閩有功。天子表王審知福建留后,廉明公從審知累立奇功,復以桑梓舊家,世為閩將! 譜載:廣明中(廣明是唐僖宗李儇年號:880~881年),黃巢亂長安。黃巢起義,指的是乾符五年(878年)至中和四年(884年)由黃巢領導的民變,是王仙芝起義的后續(xù)。也是唐末民變中,歷時最久,遍及最大,影響最深遠的一場農民起義。黃巢之亂轉戰(zhàn)近半唐朝江山,導致唐末國力大衰。在閩東還經(jīng)歷一場慘烈的仙霞嶺戰(zhàn)爭!黃巢起義,采用流動作戰(zhàn)的方式,避實攻虛,走遍今天山東、河南、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廣東、廣西、湖南、湖北、陜西等省廣大地區(qū),動搖了唐朝的統(tǒng)治。但由于長期流動作戰(zhàn),沒有穩(wěn)定的后方,缺乏經(jīng)濟上的保障和群眾基礎,故而很難持久下去,使起義軍最后失敗。譜載:光啟二年(886年),天子命威武節(jié)度使王潮同弟觀察副使王審知擊巢賊,入閩有功。據(jù)《資治通鑒》第二百五十六卷記載:僖宗光啟二年(丙午,886年)八月,王潮拔泉州,殺廖彥若。潮聞福建觀察陳巖威名,不敢犯福州境,遣使降之,巖表潮為泉州刺史。潮沈勇有智略,既得泉州,招懷離散,均賦繕兵,吏民悅服。幽王緒于別館,緒慚,自殺。 886年王潮為泉州刺史,王潮大軍在閩有了立足之地。 景福二年(893年)五月初二,王潮軍攻陷福州。 王潮、王審知占領福州后,聲威大振,“建、汀二州皆舉籍聽命,潮乃盡有五州地(即福、建、漳、泉、汀)。 廉明公居福州北門,應該為893年。 886年~893年這7年時間應該是在泉州,據(jù)了解目前閩南(泉州、漳州、廈門)沒有包氏聚居地。 王審知兄弟入閩路線,也就是閩東包氏始祖廉明公的入閩路線。王潮、王審知、王審邽兄弟家在固始縣東鄉(xiāng)王集。此地為泉河上流,東鄰安徽省界不到10公里,沿泉河順流北下到陳集不到15公里。當年唐初陳政、陳元光父子入閩時,王集即有許多人跟隨,并留下許多美麗的傳說。雖事過二百多年,王集人仍認定福建是一個躲避戰(zhàn)亂、豐衣足食的去處。 王氏兄弟隨王緒起兵后,史載固始縣有十八姓跟隨。885年初,王緒駐兵于河南東部的光州和安徽西部的壽州,但受到唐蔡州節(jié)度使秦宗權的討伐,不得已率軍南下,王氏兄弟等幾千名固始籍軍民,扶老攜幼,隨王緒南下,現(xiàn)在探討一下王氏軍隊南下的路線。 1、從安徽西部自北向南到達長江 在鄂豫皖交界處,有大別山為天然屏障。此山呈東南——西北走向,擋住北方南下通路。因此,在唐宋以前,中原南下的道路比較曲折。 光、壽二州兵民在王緒帶領下南行,由光州經(jīng)過安徽六安、霍山一帶南下,在安慶渡江,然后向西經(jīng)江西的彭澤、湖口,進入九江。這條行軍路線同史書記載南下渡江進入江西吻合。即軍民從安徽出發(fā),由安徽進入江西,順理成章。 2、王氏軍隊到九江后繼續(xù)南下 首先進入南昌(洪州),然后到吉安(吉州),攻占贛州(虔州)。到贛州后,部隊行程并未確定。于是部分軍隊試探向廣東進軍,越過大庚嶺,攻占廣東曲江(韶州);另一部分軍隊試圖向福建汀州進軍。這時王緒軍隊受到譚全播軍隊的進攻,攻粵部隊從曲江向廣東潮陽轉移,后由潮陽進入福建漳浦。大部隊軍民在王緒率領下滯留在贛州,受到攻擊后向南進入閩西,占領汀州,王緒自稱汀州刺史。不久,他率軍南下,到達漳浦。由于贛州先受攻擊,因此可能是大隊人馬先到漳浦,在廣東潮陽的軍隊聞訊前來會合。漳浦也就是陳政最初到達的地方。 3、王氏兄弟在閩行進路線 王緒率軍從漳浦沿海東上,到達南安。由于王緒濫殺無辜,在南安時軍中政變,由王潮取代王緒。據(jù)《十國春秋·王潮傳》記載:“潮令于軍曰:“天子蒙難,今當出交廣,入巴蜀,以干王室?!逼鋵嵧醭笔窍肼受姳睔w。于是王潮軍隊北上,經(jīng)永春、德化、大田,到達沙縣。一路上秋毫無犯,有口皆碑。到沙縣后復原路南下,攻占泉州。其原因《十國春秋·王潮傳》寫道:“會泉州人張延魯?shù)纫源淌妨螐┤糌澅?,聞潮治軍有法,帥耆老奉牛酒迎潮,留為州將,潮乃引兵圍泉州。時光啟元年八月也。明年(886年)八月,拔泉州,殺彥若,遂有其地?!?92年,王潮軍東上福州,于893年攻入福州,完成了歷史性的大遷移。897年,王潮病卒,王審知接任威武軍節(jié)度使,910年封為閩王。 河南固始縣有著“唐人故里、閩臺祖地”之稱,歷史上有四次大規(guī)模移民南遷到福建一帶。唐末移民是規(guī)模最大的一次,光州刺史王緒“悉舉光壽兵五千人,驅吏民渡江”。關于光壽移民的數(shù)量,福建史籍大都籠統(tǒng)地說是五千,從以上記載中我們知道,五千是士兵的數(shù)量,并未將“吏民”統(tǒng)計在內,其總數(shù)理應超過五千。《新五代史-閩世家》記載,王緒入閩時“有眾數(shù)萬”,后一數(shù)字約略反映了光壽移民總量。晚唐時期福建人口稀少,元和年間閩中僅七萬多戶,而王緒率眾入閩,即達數(shù)萬人,若以一戶五口為計,唐末光壽移民約占福建人口的五分之一。 包廉明公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入閩的。 據(jù)新編《固始縣志》載,隨王審知入閩者約5000人,有陳、李、張、吳、蔡、楊、鄭、謝、郭、曾、周、廖、莊、蘇、何、高、詹、林、沈、施、盧、孫、傅、馬、董、薩、韓、騶、蔣、黃、包、袁、賴、鄒等34姓。再參照史志譜牒記載,唐代入閩的姓氏高達71姓。王審知在統(tǒng)一全閩過程中出力最多,功勞最大,這使王潮對其異常信任器重。王潮病倒后,沒有讓兒子主政,把軍政大權交給王審知。不久唐朝廷在福州建威武軍,任命王審知為威武軍節(jié)度使,后又封為瑯邪郡王。朱溫代唐自立,封王審知為閩王,此即“開閩王”的由來。當時中原大地,群雄割據(jù)稱帝,但王審知一直尊奉中原王朝正朔,稱臣納貢,未曾稱帝。即使楊行密占據(jù)江淮地區(qū),阻擋進貢通道,他也讓人由海路到達山東再到開封,沒有間斷。王審知統(tǒng)治福建期間,自奉儉約,為政以德,與民休息,勸課農桑,輕徭薄賦,修筑道路,訪求民隱,興利除弊,深得民心。因而在五代,中原各地戰(zhàn)亂頻,殘破不堪,而東南海陬蠻荒,經(jīng)王氏開發(fā)后變成了“海濱鄒魯”。由于王審知在開發(fā)閩地上的杰出貢獻,他被尊為“開閩第一”。 古田縣十七都東洋上黨包氏族譜源流考載:天子表王審知福建留后,廉明公從審知累立奇功,復以桑梓舊家,世為閩將! 在五代史籍中沒找到包廉明公的記載,世為閩將,五代史籍確實有記載一位將軍叫包洪實,應該為包廉明的子孫之一。在以下閩國內戰(zhàn)有介紹。 王審知去世后,其子相繼嗣位稱王稱帝。但王審知的眾多兒子非但沒能光大父業(yè)、傳祚久遠,反而為爭奪皇位骨肉相殘,互相攻殺,最后終于導致國破家亡,給開閩王氏帶來巨大災難。后唐長興二年(931),王延鈞繼審知稱閩王。審知養(yǎng)子建州刺史王延稟謀奪王位,率領水軍襲擊福州,兵敗 被殺。延鈞便派延政到建州撫慰軍民,出任建州刺史。 后晉天福四年(939年),王延政的八哥王延曦接續(xù)延鈞王位,驕淫暴虐。延政在建州整治軍隊,經(jīng)營武備,曾寫信勸戒延曦,反遭延曦斥罵,并派員到建州,監(jiān)視延政的軍事行動,被延政驅逐。 閩永隆二年即后晉天福五年(940)延羲攻建州,開啟了閩國內戰(zhàn)! 天福六年(941),延政增筑建州城周20里,請延曦改建州為威武軍,延曦不肯準許,改稱鎮(zhèn)安軍,以延政為節(jié)度使,封為富沙王。延政卻把鎮(zhèn)安軍改為鎮(zhèn)武軍。同年六月,延曦聽說延政招納泉州刺史王繼業(yè),競把繼業(yè)召到福州連同繼業(yè)的兒子都殺掉。這樣,延政和延曦兄弟之間矛盾尖銳,于是各自整頓軍隊,相互攻伐。天福七年(942年)六月,閩富沙王王延政自建州(今福建建甌)攻汀州(今福建長?。?,閩帝王曦發(fā)漳州和泉州五千兵力救汀州之 圍,又派林守亮入尤溪、黃敬忠屯尤口以便乘機攻取建州,黃紹頗領八千步兵以為聲援。七月,王延政在汀州,經(jīng)四十二戰(zhàn)未能克城,回師建州,其將包洪實、陳望率水軍抵御福州的軍隊;丁酉(即十五日),福師與建師在尤溪口遭遇,福師尤口守將黃敬忠將要出城,占卜的人說時刻未到出戰(zhàn)不利,便按兵不動,建師包洪實等引兵登岸,水陸兩軍夾攻,殺了黃敬忠,俘虜和斬殺了二千人,林守亮和黃紹頗都逃回福州。八月,王曦派使節(jié)以手詔及九百金器、萬緡錢及將吏敕告六百四十通,求和于王延政,王延政不受。 包洪實是王廷政的一員大將,排名還在陳望之上。 天福八年(943年),延政在建州稱帝,國號大殷,改元天德,立張氏為皇后,以節(jié)度判官潘承佑為吏部尚書,不久加同平章事(位同宰相)。節(jié)度巡官楊思恭為兵部尚書,是時,一切按帝王規(guī)格建制。建宮室、筑樓臺,造太和殿,蓋五鳳樓(今鼓樓),還鑄大鐵 錢。然而,殷國國小民窮,怎經(jīng)得起如此奢華的巨資耗費,且楊思恭以聚斂財物來博取延政的寵信,凡山澤魚鹽至蔬菜各稅都加倍 征收,百姓恨之入骨,都叫他楊剝皮。幸臣楊思恭用事,潘承佑與其爭辯,并陳十事,針砭時弊,切中要害。書上延政不納,削潘承佑官爵 ,勒令歸私室居住。東洋包氏族譜記載:王審知卒,子延翰、延均、延曦、延政屢相屠戳。延政復稱帝建州,國號殷,平章潘承佑陳十事,延政怒,削奪官爵。具美公陳“回波詞”以諫政不能用,具美掛冠東門,嘆曰:三綱淪九法歝矣,因徒居古田南門雙塔井巷上。 可確定入閩4世具美公是天福八年(943年)遷居古田雙塔井。 開運元年(944年),福州政局又亂,延曦部將朱文進殺延曦,自稱閩王。延曦的舊臣又殺朱文進,迎接延政去福州。延政到福州后改殷為閩國,稱閩帝,國都仍舊設在建州,派他的從子繼昌坐鎮(zhèn)福州。 南唐(937-975年),在十國中最為強盛。保大二年(945年)十二月,南唐李璟委任查文徽為江西安撫使,率兵攻建州,唐主李璟利用延政剛剛進入福州的混亂時機,增派何敬洙為建州行營招討馬步指揮使,又使祖思、應援會攻建州。 保大三年(946年)八月,延政在建州水南一仗大敗,城池被攻破,延政投降。唐諸將縱兵大掠,宮室廬舍,焚燒俱盡。南唐取得建 州之后,泉、漳、汀三州刺史,都向南唐投降。南唐將鎮(zhèn)武軍置為永安軍于建州,閩國至此滅亡。 后話:閩國滅之后出現(xiàn)三方勢力鼎峙26年。王延政后來被送往南唐都城金陵,南唐帝李璟封他為羽林大將軍;南唐保大五年(947年)改封為鄱陽王;保大九年(951年),再改封為光山王,不久過世,被追贈為福王,謚號恭懿。南唐查文徽破建州后,授潘承佑為衛(wèi)尉少卿,遷鴻臚卿,拜禮部侍郎、后升尚書。芝城南庫前稱尚書坊,即以禮部尚書潘承佑得名 。 授包洪實為汀州刺使,其間包洪實在長汀幫重修羅漢院,這在長汀縣志有記錄的。 南唐占領建州才一年,又出兵攻福州奪取外城。李仁達不甘滅亡,乞師于吳越,保大四年十一月吳越出兵三萬,水陸并進到達福州 。保大五年(947年)三月,吳越續(xù)發(fā)水軍,李仁達軍隊從城沖出,兩面夾攻。南唐軍大敗退出福州,福州全歸吳越。 保大八年(950年)南唐與吳越又大戰(zhàn)一次,雙方最后以交換戰(zhàn)俘了事。這時福建出現(xiàn)三個局面: 建、汀屬南唐 福州 屬吳越 泉、漳屬從效 從效病死后,統(tǒng)軍使陳洪進(仙游人)自稱留后,始則納款南唐,繼則納款于宋。宋改清源軍為平海軍,以洪進為節(jié)度使。這樣, 福建三方鼎峙局面一直維持了26年!直到宋朝一統(tǒng)江山。南唐保大十五年(957年)包洪實任汀州刺史,羅漢院在長汀縣西一里,刺史包公洪捐俸募緣增創(chuàng)。馬忠摙保大十六年任汀州刺史。 待考:包洪實極有可能為廉明公的后代。因為當時福建另外幾支包氏還沒入閩,而且包洪實也是將軍,包洪實任過汀州刺使,為一方大員,不過此時包具美在福州古田,分屬兩勢力26年,就算都是廉明公后代也己失聯(lián)了。 世界包氏宗親聯(lián)合總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