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明月老師的分答小講課程《練出好文筆:比喻的3個層次》,我聽了兩遍,并整理出了完整的聽課筆記。 舒明月老師是暢銷書作者、文學評論人、寫作教練,她對語言文字高度敏感,有甄別漢語寫作的火眼金睛;擅長文本細讀,能夠迅速識別文筆的優(yōu)勢與不足之處。網(wǎng)友評價她的作品“語言棒,句句豐潤不癱軟。既有皮相,也有筋有骨有力”。她的暢銷書《大師們的寫作課:好文筆是讀出來的》,以庖丁解牛般的細致和嫻熟,分析點評了48位頂級作家的經(jīng)典文本,長期排在文學理論類銷量書的前三名當中。 她說比喻是治療文章沒趣味、沒文采、沒靈氣的一味良藥,也是提升溝通和表達能力的重要技巧。比喻是最重要的一種修辭手法,創(chuàng)作人群和藝術(shù)人群相比于普通人,最突出的一個特色就是具有比喻思維。 她通過37個來自經(jīng)典作品的案例,講透了比喻的三個層次:合格層次,優(yōu)秀層次和優(yōu)異層次,以下是她對三個層次的完整講解。 一、合格層次:不要為了比喻而比喻 1、本體和喻體之間確實相似 不要為了比喻而比喻,在事物之間做牽強的鏈接,而是要抓住本體和喻體之間至少一個相似點,來做文章,比如電影《一代宗師》編劇和電影《師父》的導演徐浩峰,就曾在他的一篇小說中寫過這樣一個比喻:
簡簡單單一句話,但是感覺特別貼切,因為第一在體積形狀上,個頭以及線條,小狗和大一點的紅薯確實是相近的。第二在觸感和溫度上,小狗是軟的,熱乎乎的,烤紅薯也是軟的,熱乎乎的。 再比如臺灣散文大家簡嫃,是一位把散文寫的比詩還美,還驚心動魄的作家,她有這么一個比喻:
這里把露出半邊的菱角肉比喻成美人露香肩,里面至少有兩個層面的相似和妥帖,第一是顏色相似,第二是形態(tài)相似。 明月老師說,當你對文字的感覺還不是很敏銳精微的時候,如何判斷自己寫下的比喻是否牽強,就是看本體和喻體之間的相似點,如果怎么看都只有一點相似,那么就是不合格的,如果能找到兩點甚至更多的相似,那么就可以判定,它是基本合格的。 2、合格的比喻應(yīng)避免陳詞濫調(diào) 除了本體喻體之間不止一個相似點之外,好的比喻應(yīng)該避開陳詞濫調(diào)。比喻的一大重要作用在于畫面感,而喻體的畫面通常是更濃重更鮮明的。比如汪曾祺形容一朵菊花像一團發(fā)亮的金黃色的云彩,因此能夠?qū)ψx者的大腦產(chǎn)生更強烈的刺激。 常見的陳詞濫調(diào)之一: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既沒有畫面感,也顯得啰嗦。 常見的陳詞濫調(diào)之二:月亮像銀盆。不能瞬間從大腦中提取出畫面,對于現(xiàn)代人來說銀盆已經(jīng)很少見了。 比喻的喻體一般應(yīng)該是讀者熟悉的事物,能夠讓讀者一瞬間從大腦中提取畫面,符合寫作當中為讀者節(jié)省腦力的原則。想要傳播久遠廣泛的寫作,一定是避陳詞濫調(diào)如避蛇蝎。陳詞濫調(diào)的比喻用在文章中會暴露出你的創(chuàng)意匱乏、力有不怠和漫不經(jīng)心。 二、優(yōu)秀層次:文學在形式上的2種價值 1、為讀者帶來“美”,喻體使用美的和更美的形象。 例句1出自簡嫃的作品:
句中的她是作者的祖母,萬分珍視愛惜孫女,孫女就如同她胸襟上的絲繡帕,髻上的紅彩花,以及頹敗的土屋中的一只新生命乳燕。本體是祖母對孫女的珍視愛惜,是一種人類的情感,是抽象的內(nèi)隱的。簡嫃通過比喻化抽象為形象,化深沉的情感為美麗的形象。 張愛玲善于運用最凝練的美,也就是藝術(shù)及藝術(shù)品來為筆下的事物增添光華。大家可以細細品讀以下四個例句。
2、為讀者帶來“驚奇” 優(yōu)秀的比喻除了能夠帶來美,還可以帶來驚奇,讓文本富有新鮮感。即便是詩圣杜甫,在寫出“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這樣優(yōu)雅的詩句時,也感嘆過“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因為他深知文學創(chuàng)作的規(guī)律,知道驚奇對于文學,對于表達和溝通,具有巨大的價值。 那么驚奇如何達成呢?一言以蔽之,就是遠距聯(lián)想。在讀者看來本體和喻體要么反差鮮明,要么毫不相干,居然被作者給牽到一起來了,而且居然還挺合適的。那么本體和喻體怎么反差鮮明或者毫不相干呢,有幾大類,一個是在空間上天差地別,最典型的是作家阿城小說中的一句:
本體是“盯住天”,喻體是“俯身看?!?,天和海就屬于空間上的遠距聯(lián)想,讓人體驗到海天倒置的壯闊景象。 第二大類是本體和喻體在風格上的反差,比如張愛玲小說中有這么一句:
熟悉張愛玲小說的人都知道,她的文字是充滿貴氣富氣和洋氣的,句子中的這個人是香港上流社會交際圈的第一美男子,張愛玲的比喻卻把他和稻田這么鄉(xiāng)土的意向聯(lián)系在了一起,洋和土的風格反差讓人印象深刻。
第三類遠距聯(lián)想是在類屬上毫不相干,也就是八竿子打不著的東西,也被天才的作者們發(fā)現(xiàn)了共同點。張愛玲是中文世界比喻的最高峰,所有比喻都繞不開她。比如:
真實的創(chuàng)作是這樣的,首先有喻體在心中,然后遇到本體A就連接A,遇到本體B就連接本體B,移步換景,隨時轉(zhuǎn)情。而不是遇到本體了,再去想喻體。這就需要平時多觀察生活中的細節(jié),多儲存一些新奇靈動的喻體在腦海中。 三、優(yōu)異層次:一句話看出作者的匠心所在 優(yōu)異的比喻最體現(xiàn)作者匠心的地方,在于和其他句子的應(yīng)和以及對篇章整體的輔助。這些一旦單挑出來就不那么凸顯了。 1、情感的標示和情節(jié)的暗示
這是汪曾祺文章中的句子。本體是中性的門,而喻體是帶有憂傷感覺和悲劇意味的深深的洞穴。在一個好的故事里,即使某個悲劇性的轉(zhuǎn)折是陡然發(fā)生的,作者也必須在轉(zhuǎn)折發(fā)生之前,恰當?shù)膶⑶楦信c情節(jié)暗示出來,有些是通過人物的語言,有些就是通過比喻,把某種悲劇性的意向帶到文本中來。
除了帶來驚奇感,這個比喻還好在,它同時暗示了兩個人的關(guān)系,也將像風中的燭火一樣飄搖不定、轉(zhuǎn)瞬即滅,也是稍稍埋了一些悲劇的伏筆。
這一句出自張愛玲完美的小短篇《琉璃瓦》,淚痕和尿跡,不僅是視覺上和溫度上的相似,也標示了人物情感,同時也暗示了故事后來發(fā)展的一個可能傾向。 明月老師說,剛開始學習寫故事的人,如果擔心情節(jié)的轉(zhuǎn)折過于突兀,可以嘗試在前面部分運用一個或多個比喻,用喻體增加某種傾向性,暗示情節(jié)和情感的走向。 2、使用比喻的最高境界 比喻的最高境界是用通篇的比喻,反復渲染一種情緒,共同烘托一個氛圍。既要單個的比喻全部都妥帖,還要數(shù)量眾多的比喻之間彼此配合應(yīng)和。類似排練群舞。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到:有造境,有寫境,此“理想”與“寫實”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頗難分別,因大詩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寫之境亦必鄰于理想故也。 造境就是創(chuàng)造一種境界,寫境就是描摹一種境界。頂尖的作家是能夠做到兩者兼顧的,比如張愛玲,將這種通篇比喻協(xié)同操作運用到極致的就是她的《沉香屑·第一爐香》。純真女學生葛薇龍本想在香港讀大學,卻掉入了她姑姑----一個年老色衰的交際花的圈套,成為她籠絡(luò)人心挽回人氣的工具,她的姑姑把她也調(diào)教成了交際花,好繼續(xù)讓男人們逐色而來,維持她紙醉金迷的生活。 我們讀完小說,會感覺到它就是一個聊齋式的故事,一個普通人,偶然之間步入鶯歌燕舞富貴奢靡的地方,見識了幾日享用了幾日,最后走出來回望,卻是一堆廢墟一個墓穴,驚心動魄。為什么讀者會產(chǎn)生這種感覺呢?除了情節(jié)的相仿,更多是處于張愛玲的造境,她使用的喻體都是特別充足的聊齋元素,比如:
這些字眼的使用,讓整體環(huán)境有了一種邪魅詭異的感覺。如果導演拍聊齋故事,也會這樣運用這些元素和鏡頭的。
由于這一個又一個的比喻絲絲入扣、反復渲染,全篇讀完之后會感到一種緊張感,久久不散。有些作家的小說也能有這種效果,但是多屬于第一人稱回憶式的小說,大段大段的內(nèi)心獨白。能夠像張愛玲這樣把第三人稱小說寫到這么震撼,而且是靠畫面、靠意向來達到這種效果的,非常難得。 四、結(jié)語 3個練習:提升文筆從現(xiàn)在開始 練習寫作就像健身,健身不是說你猛舉猛跳就可以的,而是要根據(jù)生理學、運動學、解剖學的原理,去研究每一塊肌肉,然后設(shè)計不同的動作使用不同的器材來鍛煉它。寫作也一樣,必須把技能點一個一個拆解出來,再設(shè)計對應(yīng)的練習方法。關(guān)于如何練習比喻,舒明月老師給出了以下的建議和方法: 第一,找出自己近期寫的文章,將其中的比喻句挑出來,檢查他們符不符合“合格層次”中提到的標準,就是本體和喻體至少有兩個層面的相像,而且不要使用陳詞濫調(diào)的比喻。檢測合格的,留下;不合格,陳詞濫調(diào)的,就要刪去,或者重新寫。 第二,仿寫是提升寫作的重要方法,小講里提到的精彩比喻,大家一定有特別喜歡、印象特別深刻的一句兩句,那么就來做一個仿寫吧,喜歡的句子每個都模仿著寫上兩條。 第三,推薦大家去找出張愛玲的完美小短篇《琉璃瓦》,那里的比喻精彩而密集,摘錄出所有的比喻,細細地品味一番吧。 總之,還是需要多多閱讀經(jīng)典作品,從中汲取精華和養(yǎng)分,為自己所用。 |
|
來自: 冬天惠鈴 > 《A04小說/編劇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