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愛爆棚的植物 作者:鄧先惠 植物的世界是平靜而溫順的,仿佛所有的植物都會默然順從、逆來順受。但有一種名叫巖薔薇的植物,卻用“自燃”這種極端的方式,闡釋著與命運的抗爭的慘烈。 巖薔薇,是生長在巖石上的薔薇。巖薔薇名字里雖有“薔薇”二字,花朵形狀也和單瓣薔薇很像,但卻和大家常見的薔薇沒有一點血緣關(guān)系,是半日花科的植物。 初夏時節(jié),深綠、油亮的葉片頂著五顏六色的花朵,薔薇花開始鋪在裸露的沙礫或巖石上,紅的如霞,白的若云,黃的似錦……五枚圓形的花瓣,按順時針方向依次疊壓,然后在花心部位沉淀出深色的暈紋。微皺的花瓣輕薄如紗,不搖香已亂,無風花自飛。 很難想象,這柔美的巖薔薇,擁有著如火般剛烈的性子——它會自燃,而且是故意的。 生長在摩洛哥、西班牙中部山區(qū)巖石上的巖薔薇,生存環(huán)境無疑是惡劣的,在與炎熱斗、與貧瘠斗、與同伴斗、與狂風雷電斗的崢嶸歲月里,巖薔薇練就了自燃的本領(lǐng)——把自己和周圍的植物一并燒成灰燼,為下一代贏得寶貴的生存空間。 從種子鉆出地面開始,巖薔薇的葉片里,會持續(xù)分泌一種類似于香脂香氣的揮發(fā)性油脂。當巖薔薇覺得自己的種子快成熟時,她會將枝葉里揮發(fā)性油脂的儲量增加到接近飽和。一旦遇上干燥的晴天,外界氣溫超過32℃時,在“導(dǎo)火索”驕陽的照耀下,巖薔薇就會把自己燃燒成一把壯烈的火炬!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更何況是高溫下刻意燃燒的火炬! 在這場蓄意的縱火案中,犧牲的不僅僅是巖薔薇媽媽,生長在她周圍的植物,都無一幸免。自私而無畏的巖薔薇媽媽知道,巖石上的生存空間寸土寸金,誰能占領(lǐng)空間,誰才能獲得生存。因此,在給自己的孩子穿上“防火服”(種子殼外的隔熱層)后,巖薔薇媽媽毅然決然地選擇了自殺式燃燒,這需要多大的勇氣!或許,她更懂得“退一步海闊天空”的道理。 無私而無畏的母親,用自己的生命為孩子換來生存空間后,還不忘化作草木灰,滋養(yǎng)后代,從這個意義上看,母愛真是太偉大了! 正應(yīng)了羅曼·羅蘭的那句話:母愛,是一種巨大的火焰。 在母愛的營養(yǎng)中,小小的巖薔薇種子在來年會率先破殼、發(fā)芽、展葉、開花,等輪到自己做媽媽、孩子“長大成人”快要離開自己時,這一代的巖薔薇也會“重蹈覆轍”,像上一代母親那樣,在驕陽下讓自己與周圍的競爭者同歸于盡,用身體的大火,為孩子圈出充足的生長領(lǐng)地,如此代代相傳…… 在自然界,不止巖薔薇敢于和命運抗爭,南美洲森林里的“看林人”杜鵑樹、生長在西班牙的自焚樹以及我國新疆天山地區(qū)的白鮮等,都擁有自燃的無畏本領(lǐng)。 樹木的自燃,對森林來說,也不全是壞事。自燃,不僅可以控制森林幼樹生長的數(shù)量和速度,而且還能淘汰一些病樹、枯枝,為森林里各種樹木的快速成材提供適合的空間。 美國黃石國家公園的森林,在自然狀態(tài)下,每隔5~20年就會自燃起火一次,但是該公園在得到人工保護后,80年間從未發(fā)生過火災(zāi)。然而,這看似一團和氣的背后,卻導(dǎo)致了此地森林的生長過緩,新生林減少。1988年的那場大火,不僅沒有毀滅黃石國家公園,反而讓公園的森林,充滿了勃勃生機。 可見,草木的自燃,不是我們表面上看到的自我毀滅,而是一種更有意義的重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