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是由于心臟興奮波發(fā)送紊亂,或傳導(dǎo)受阻,使心跳失去正常節(jié)律,稱為心律失常。常見病癥為:竇性心動過速、竇性心動過緩、竇性心律不齊、竇性停搏、陣發(fā)性心動過速、心房顫動等。 組成:生黃芪15克,紅參10克(單蒸沖服),川桂枝 10克,熟地 15克,制附片6克,當歸10克,鹿角霜10克,炙麻黃6克,山萸肉10克,細辛6克,元參10克,五味子 10克,丹參 10克,炒枳殼 10克,桔梗 10克,三七粉 3克(分次吞服),麥冬 10克,炙甘草 15克,紅棗 5枚,生姜 5片。 用法:水煎 3次,分 3次服,每日 1劑,30劑為 1個療程。 加減:顱內(nèi)壓增高加澤瀉 15克;伴水腫加五加皮 15克;伴梗塞性黃疸加雞內(nèi)金 10克;伴流感加板藍根 12克;伴心肌炎加山豆根 12克,柏子仁 10克;伴冠心病加全瓜蔞 15克。 功效:益氣溫陽,通脈養(yǎng)血。主治竇性心動過緩。 善后:原方加山豆根 12克,柏子仁 10克,制丸藥服,每次服 5克,每日服3次。 醫(yī)案:王某某,男,34歲,農(nóng)民。患頭昏、心慌、乏力 1年多,醫(yī)院診為“竇性心動過緩”,經(jīng)治療未愈。近來上腹脹、納少,頭昏、心慌、乏力等癥狀加重,故來求治。投 20味心率增速湯治療,患者連服 25劑后,心率由 47次/分,增加至 59次/分,頭昏、心悸均減輕。原方制丸,患者連服 3個月后,復(fù)查心電圖正常,心率增至 68次/分,諸癥亦消失。1年后追訪,病愈后未復(fù)發(fā)。 按語:本病指竇性心率低于每分鐘 60次,及其原發(fā)病之表現(xiàn)的循環(huán)系統(tǒng)疾病。本病屬中醫(yī)“心悸”、“頭暈”等范疇,治宜抓住脈慢和心率緩之特征,采用益氣溫陽、通脈養(yǎng)血之品,組成心率增速湯,并附證加減用藥,治療本病療效較好。心率增速湯具有增加心率和脈率之功能。 組成:生黃芪30克,玉竹30克,苦參15克,丹參12克,炙甘草3克,磁石60克(先煎)。 用法:水煎 2次,分 2次服,每日 1劑。 加減:心律快加重苦參至 30克;心律慢去苦參;失眠加柏子仁 12克,夜交藤 15克;胸悶痰多加全瓜蔞 15克,廣郁金 12克。 功效:益氣養(yǎng)陰,安神寧心。主治心律失常。藥簡力宏,多年投用屢驗。 醫(yī)案:常某,女,31歲。自感心慌,活動后心跳異常,氣短,胸悶頭昏,四肢乏力,有低熱,心電圖示房性早搏。來求診時,投寧心湯加減治療,服藥 35劑后,多次心電圖復(fù)查均為正常。訪 1年,未見復(fù)發(fā)。 |
|
來自: 王俊橋ux5tbtgn > 《心腦疾病文件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