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陽明(明朝)
'心即理'本來是陸九淵的命題,《傳習錄》對此作了發(fā)揮。王陽明批評朱熹的修養(yǎng)方法是去心外求理、求外事外物之合天理與至善。王陽明認為'至善是心之本體','心即理也,此心無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須外面添一分。'他這樣說是強調社會上的倫理規(guī)范之基礎在于人心之至善。從這個原則出發(fā),他對《大學》的解釋與朱熹迥異。朱子認為《大學》之'格物致知'是要求學子通過認識外物最終明了人心之'全體大用'。王陽明認為'格物'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體之正'。'意之本體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知'是人心本有的,不是認識了外物才有的。這個知是'良知'。在他看來,朱子的格物窮理說恰恰是析心與理為二的。由此可見,王陽明的'心即理'的命題主要是為其修養(yǎng)論服務的。致良知說是對陸九淵心即理思想的發(fā)展。王陽明的心即理的思想也有我們一般意義上的本體論的含義。然而,如果偏重從本體論研究它,就會忽視它在王陽明修養(yǎng)論中的基礎意義。 知行問題是《傳習錄》中討論的重要問題,也反映了王陽明對朱熹以來宋明道學關于這個問題討論的進一步研究。 他說:'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于吾心,此圣門知行合一之教。''知行合一'的含意是說知行是一件事的兩個方面。 王陽明的'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都是要強調道德的自覺和主宰性。他說:'知是理之靈處,就其主宰處說便謂之心,就其稟賦處說便謂之性。'人心能夠知曉行為的善惡,也能自覺地去為善,這就是本心的'明覺',這是對程顥思想的發(fā)展?!秱髁曚洝分袑θ诵牡?虛靈明覺'有很多討論。若要全面正確地把握王陽明'心外無理'及其他學說,深入地研究他的這些討論是十分必要的。正因為人心的本質是理,并且人能自覺到這種道德意識,所以人不需通過外物去認識本心之理,外物之理只是人心的表現(xiàn)。格致的工夫不是去認識外物,而是去掉本心的私欲之蔽。人心的明覺在程顥和朱熹處都有論述。讀者在讀《傳習錄》時應明了王陽明和他們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 《傳習錄》是王陽明的問答語錄和論學書信集。是一部儒家簡明而有代表性的哲學著作。不但全面闡述了王陽明的思想,也體現(xiàn)了他辯證的授課方法,以及生動活潑、善于用譬、常帶機鋒的語言藝術。 1、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于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2、種樹者必培其根。種德者必養(yǎng)其心。欲樹之長,必於始生時刪其繁枝。欲德之盛,必於始學時去夫外好。天地生意,花草一般,何曾有善惡之分?子欲觀花,則以花為善,以草為惡;如欲用草時,則復以草為善矣。此等善惡,皆由汝心好惡而所生,故知是錯。 3、不貴于無過,而貴于能改過。 4、謙虛其心,宏大其量 5、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發(fā)便是意,意之本體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親,即事親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意在于仁人愛物,即仁人愛物便是一物。 6、心猶鏡也。圣人心如明鏡,常人心如昏鏡。近世格物之說,如以鏡照物,照上用功,不知鏡尚昏在,何能照!先生之格物,如磨鏡而使之明,磨上用功,明了后亦未嘗廢照。 7、授書不在徒多,但貴精熟 8、以事言謂之史,以道言謂之經;事即道,道即事;春秋亦經,五經亦史; 易是包犧氏之史,書是堯舜以下史,禮樂是三代史,其事同,其道同,安有所謂異? 9、夫學貴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雖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為是也,而況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雖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為非也,而況其出于孔子者乎? 10、有志于圣人之學者,外孔、孟之訓而他求,是舍日月之明,而希光于螢爝之微也,不亦謬乎? 11、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 12、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圣學只一個功夫,知行不可分作兩事。 13、一念開明,反身而誠 14、立志用功如種樹然,方其根芽,猶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葉,葉而后花、實。初種根時,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葉想,勿作花想,勿作實想。懸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沒有枝葉花實? 【釋義】立志用功,就像種樹一樣。剛開始只有根和芽,還沒有樹干;等它長出樹干時,還沒有長出樹枝。樹先長枝,后長葉;先長葉,然后才有花和果實。起初種下樹根時,只管栽培澆灌。不要去想它的枝干、葉子、花和果實什么時候才長出來??障胗惺裁匆嫣幠??只要不忘記栽培時所用的功,那還怕樹長不出枝干、葉子、花和果實嗎? 15、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豈有功夫說閑話,管閑事。 【釋義】保持自己的志向,就如同心臟在疼痛,注意力都被這種疼痛吸引了,哪里有空閑說無意義的話和管無意義的事。 16、夫萬事萬物之理不外于吾心,而必曰窮天下之理,是殆以吾心之良知為未足,而必外求于天下之廣,以裨補增益之。 【釋義】既然萬事萬物的道理不存在于我們的心外,而又一定要說窮盡天下的事理,這大概是因為我們心中還沒有足夠的良知,而必須向外尋求天下眾多事物的道理,用以彌補增加我們心中的良知。 17、心既理也。心外無物、心外無事、心外無理。 【釋義】心即理中的“理”指超乎自然和社會之上,而又為自然和社會必須遵循的抽象原則;心即理中的“心”指人的主觀意識和認識能力。 心外無物是說,心與物同體,物不能離開心而存在,心也不能離開物存在。離卻靈明的心,便沒有天地鬼神萬物;離卻天地鬼神萬物,也沒有靈明的心。 心外無理是說,心的本體,就是天理,事雖萬殊,理具于心,心即理也。不必在事事物物上求理,心外求理,就是心與理為二。心中之理,就是至善,心外無理也就是心外無善。 18、志不立,如無舵之舟,無銜之馬,飄蕩奔逸,終亦何所底乎 【釋義】志向不確立,猶如沒有舵的船,沒有韁繩的馬,飄蕩放縱,到何處去呢? 19、謙者眾善之基 傲者眾惡之魁。 【釋義】謙虛是各種善舉的根本,驕傲是各種罪惡中為首的。 20、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 【釋義】在山中的那些賊寇容易擊敗,而在心中的邪惡卻很難克服。 21、天地雖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雖凡夫俗子,皆可為圣賢。 22、圣人與天地民物同體,儒、佛、老、莊皆我之用,是之謂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謂小道。 23、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釋義】第一句,就是說我們的本心和嬰兒一樣,是沒有善惡之分的。是一個純真的本心。這也是修行的最高境界。第二句,就是說入世的了,我們在做事的時候要一心行善,諸惡不做,起心動念都是利益他人的。第三句,也就是說人都有良心,都知道那是善,那是惡。第四句,大概意思是要和自己作斗爭,去掉哪些不好的習氣(惡的習氣),從而發(fā)揚好的習氣,因為人大抵或多或少都有不好的習氣,按佛教說都有貪嗔癡之心,要格除自己的物欲。 24、悔悟是去病之藥,然以改之為貴,若留滯于中,則又因藥發(fā)病。 【釋義】悔悟好比是消除疾病的藥物,但重要的是改正錯誤。如果僅僅停留在悔悟上,則又會因藥不治病,卻阻塞在身體內,反而使舊病復發(fā)。 25、人要隨才成就,才是其所能為。如夔之樂,稷之種,是他資性合下便如此。成就之者,亦只是要他心體純乎天理,其運用處皆從天理上發(fā)來,然后謂之才。到的純乎天理處,亦能'不器?。使夔、稷易藝而為,當亦能之。 【釋義】夔( kuí ):傳說是舜的樂官。稷:周人的先祖,堯舜時主管農事的官。夔稱得上是我國歷史上是有書可尋的最早的音樂家,具有非凡的音樂才能。 后稷善于種植各種糧食作物,曾在堯舜時代當農官,教民耕種,被認為是開始種稷和麥的人,稷即粟,就是現(xiàn)在的高粱。) 人要根據(jù)自己的特長做出成就,才是他能所能做到的。就像夔主理樂舞之事,稷主管農事,是因為他們的天性本來就適合從事這樣的工作。要成就一個人,也只是讓他的心純正合乎天理。(天理,天地本生的道理,從自然的角度來講就是天地事物運行的規(guī)律,自然的法則;從儒家道德的認識論來講就是心體的本善,仁義;從人的生物體來講就是人的基本生存條件,吃穿住行等,也是人之本欲。天理和人欲相對,這人欲不是指的人的本欲,而是指人的私心、私欲,就是不仁不義不孝無德不在其職妄心妄想等)他做事都是自然天理的發(fā)揮運用,然后就能稱他為“人才”。到得心體存養(yǎng)達到純正為天理的程度,亦能“不器”。讓夔和后稷互換職業(yè),他們也能做好。 26、傳習錄中有一段陽明先生針對圣人的論述,非常精彩,摘出來,大家欣賞欣賞。 希淵問:“圣人可學而至,然伯夷、伊尹于孔子才力終不同,其同謂之圣者安在?” 先生接著說:“我們做功,但求日減,不求日增。減去一分人欲,便又多得一分天理,如此,何等輕快灑脫,何等簡捷便易??!” 陽明先生的意思:圣人的標志不在外在的才能和學問,而在于內心純正,時時的心念都持守在天理上,心無雜念,目不斜視,行為端正。這就是圣人人格的標志,常人本來也能達到,可惜常人的心向外求,脫離了天理的軌跡。這就是圣人與常人的根本區(qū)別。做到這么一點,人人皆可為圣人。 |
|
來自: fuhaizhenren > 《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