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好光明心 百千法門,無不以觀心為其始終。意思是說,人世間任何宗教、任何學說、任何修行都要以關照人的內心為始終。離開人的心不可能有真正的修行、真正的善知識。
《黃帝內經(jīng)》上說,“天氣,清凈光明者也”。天的氣,是清凈光明的。所以運行不止。做人就應該效法天之“清凈光明”,精神要清凈澹然,內心要光明。這是教我們養(yǎng)生,最重要的是要有清凈光明的心,這種人才會長壽。
從心學角度看,王陽明認為萬事萬物萬理,都包藏在人的心里。人心本來就如同不染塵垢的光明之鏡,本來就如同皎潔無瑕的普照之月。圣人內心光明,能夠映照萬物。普通人的心,因為私欲和妄念的污染和蒙蔽,昏暗、渾濁,失卻了那份光明。
所以,修行就是要把自己的本心從無限的私欲和污穢的塵垢中超脫出來恢復他的本來面目,這就需要外以格物致知和內以發(fā)明本心,外以格物致知就能明天地萬物之道理,內以發(fā)明本心就會有光明美好之道德。
人的靈魂既不要成為外在之物的奴隸也不要成為自己私心的奴隸。這樣的人才是真正掙脫了枷鎖的自由的人,這樣的心才是人們的無善無惡的光明如鏡的皎潔無瑕的本心。
無論是花開還是花落,重點是你內心深處的那一朵“花”,是否因心在而花開亮麗?是否因心不在而花落暗沉呢? 做好平常事
有個謎語說的好,“道士腰中兩塊寶,和尚腚下一條巾?!?/p> 謎語就是“平常”兩個字?!暗朗俊保ǖ故浚┘觾牲c就是平,尚加巾就是常字。
平常是一個很重要的詞匯,平常心就是道心,平常事就是修行。不管你如何高明,思想如何深邃,地位如何尊貴,都要努力做好平常事。不要好高騖遠,不要浮夸不切實際,不要瞧不起你手頭上所做的每一件平常的瑣碎小事,把它們干漂亮了,才能成就將來的大事。
過去有一位出家人,在寺廟里擔任典座(即煮飯、燒菜),從二十歲的青年一直做到五十歲的老人,整整做了三十年。有一次,道源禪師到寺里參訪。
道源禪師問:你三十年做典座,沒有參禪打坐、讀經(jīng)念佛嗎? 僧曰:是。
道源禪師問:三十年只做典座,不參禪打坐、讀經(jīng)念佛,怎么能懂佛理,這不是太浪費了嗎?
那位典座老和尚笑著說:三十年的心得,一粥一飯,一花一葉,佛法的廣大精微,都在日用平常中領略了,在升火洗菜間受用了。您沒有親身體驗,又怎么說沒有佛理呀?
“只要自心平常,東西南北都好?!边@位出家人,做典座的工作,一做就是三十年,心中平常,安然無事,這就是暗合道妙。反倒那些整天高談闊論,不屑做平常事的大師,離道越來越遠。 過好小日子
生活中,處處充滿了小的感動,小的風景,只有有心的人才能從這些小感動、小風景中領略生命的博大。
過好小日子,就是要我們在細微處體味生命深處的趣味。我們有個現(xiàn)代詞叫“小確幸”——那些微小而確實的幸福。
小確幸就是這樣一些東西:摸摸口袋,發(fā)現(xiàn)居然有錢;電話響了,拿起聽筒發(fā)現(xiàn)是剛才想念的人;你打算買的東西恰好降價了;完美地磕開了一個雞蛋;吃媽媽做的炒雞蛋;排隊時,你所在的隊動得最快;自己一直想買的東西,但是很貴,一天你偶然的在小攤便宜的買到了······
周作人說:我們于日用必需的東西以外,必須還有一點無用的游戲與享樂,生活才覺得有意思。我們看夕陽,看秋河,看花,聽雨,聞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飽的點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
陳道明說:我們夫妻倆就同坐窗下,她繡她的花草,我裁我的皮包。窗外落葉無聲,屋內時光靜好,很有一種讓人心動的美感。
高官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壽,高壽不如高興。小日子,就是在忙忙碌碌中平淡;煙火氣,是在粗茶淡飯中生香?!安家虏孙?,可樂終生?!?/p>
生命中的某些時候,我們需要暫時放下我們的雄心勃勃和躊躇滿志,放空自己,在小日子里品味那些小確幸的感動。或許在這里,才能感受到生命的真諦。
做一個幸福的人吧,讀書,旅行,努力工作,關心自己和親人的身體,養(yǎng)顆光明心,做好平常事,守護好我們的小日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