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用香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鼎盛,上到帝王下到平民百姓,雖學有雅俗、藝有高低,和香、用香好像已經(jīng)成為一門必修的學問和生活的必然。無論是香品的普及,香藥的用量,和香的質量都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舉國上下幾乎到了無處不香的境地。 尤其是以文人為主的香學研究更是把和香、品香與個性、與生活、與情趣、與道德修養(yǎng)融為一體,文人之間也都喜歡拿自己的私房香來招待賓朋。 作為文壇巨匠的蘇軾,一生中與香有著不解之緣,在他的許多生活片斷中都離不開香的蹤影。宋哲宗三年春,人日。仍然沉浸在春節(jié)歡樂氛圍中的杭州,下起了一場飄飄灑灑的小雪。蟬翼般透明的銀紗下,新的生命律動中好像又孕育出了奇妙的生機。這日,身為龍圖閣大學士兼杭州知府的蘇軾,早早起了床來,用銀釵撥開狻猊爐中即將燃盡的香炭,重新加上一枚香餅。待狻猊口中噴出輕輕的香煙后,他深情地為正在熟睡的夫人整了一下被角,輕吟著一首新填的《翻香令》走出臥房。金爐猶暖麝煤殘,惜香更把寶釵翻;重聞處,余熏在,這一番氣味勝從前。背人偷蓋小蓬山,更將沈水暗同然;且圖得,氤氳久,為情深,嫌怕斷頭煙。 當走過中廳,打開房門,他驚喜的發(fā)現(xiàn),目及之處,萬物都披上了一層淡淡的銀裝。特別是院中的梅花,在那薄薄的銀紗下,暗香涌動,花姿姣麗,詩人不知不覺度步并陶醉于梅花叢中,凝神品賞起來。良久之后,先生緩步回到書房。在他親自改制的玉琮薰爐中焙好香炭,取出得意門生黃庭堅不久前托人送來的一壇濕香,用竹刀割下一角香膏置于銀葉中間,輕放炭火之上。爐蓋尚未蓋上,一縷馨香便飄然而出,香氣透徹肌膚,清潤脫俗。蘇東坡贊嘆道:魯直和香已入化境矣。 喜歡沉香的香友們可以添加牛老師的微信:cx999920(長按復制) 微信搜索關注沉香文化公眾號:至臻沉香 多年文玩經(jīng)驗,一起交流鑒定技巧、分享沉香熱門投資資訊 潛規(guī)則內(nèi)幕揭秘真假識別技術、避免損失,共同進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