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優(yōu)秀將領非常之多,當然,在眾多優(yōu)秀將領中大唐李靖不僅文武雙全,出將入相,而且是軍事統(tǒng)帥。他是神一般的人物,死后甚至演化成了《封神演義》中的“托塔李天王”,成了神仙。 所以,有人說他就是大唐第一名將。 但與此人比起來,李靖或許要遜色很多,此人才是大唐第一猛將,此人憑一己之力就滅了這個古印度,他就是王玄策。 王玄策,生卒不詳細,關于此人的史書記載也少之又少。只知道此人是唐朝官員、外交家。曾任融州黃水縣令,后升任朝散大夫。 公元643年到公元661年,也就是唐太宗貞觀十七年至龍朔元年,多次出使印度的使節(jié)。 公元647年,貞觀二十一年,時任右率府長史的王玄策受唐太宗之命,前往天竺(古印度)訪問與唐朝有友好關系的戒日王朝和戒日王。 那時從大唐帝國國都長安到天竺非常難,爬山涉水,路途上至少要花費半年之久。 所以,當王玄策和他的出使團隊翻過青藏高原喜馬拉雅山、經(jīng)過泥婆羅(尼泊爾)到達天竺的時候,戒日王卻已經(jīng)死掉了。帝那伏帝國君阿羅那順趁亂發(fā)動宮廷政變自立為王,篡奪政權(quán),他驅(qū)逐了原先戒日王的王室,占有了戒日王朝的一切。 而且當時全印度幾乎均陷入戰(zhàn)亂之中。王玄策等大唐使者一行人還受到阿羅那順派兵襲擊,由于阿羅那順的突然襲擊,王玄策使團中大部分人戰(zhàn)死,王玄策和副使蔣師仁都被他們活捉,身陷牢獄之中。 不過隨后王玄策在戒日王之妹拉迦室利公主的幫助下,成功越了獄,之后王玄策來到尼泊爾王國,向尼泊爾王那陵提婆借了七千兵。接著王玄策帶著7000人馬,對外號稱一萬,再度帶兵回到古印度向篡奪者阿羅那順挑戰(zhàn)。 王玄策帶著7000人馬與阿羅那順的數(shù)萬大軍展開激戰(zhàn),殺死敵軍數(shù)千、溺斃萬余、俘虜一萬多人,又巧布“火牛陣”,一舉摧毀阿羅那順親自統(tǒng)率的七萬戰(zhàn)象部隊。 阿羅那順大驚,守城不出,王玄策一心報仇,拿出唐軍攻城的各種手段——云梯、拋石車、火攻,狠攻月余。 公元648年,茶博和羅城兵潰城破,王玄策一路追來,斬殺天竺兵將三千,天竺兵將落水溺斃者超一萬,被俘一萬一千,阿羅那順逃回中天竺。 王玄策乘勢攻入中天竺,并發(fā)誓要盡滅天竺。而天竺兵將與大唐帝國軍隊一接觸便潰不成軍,阿羅那順棄國投奔東天竺,求得東天竺王尸鳩摩援兵,接著再招集散兵殘將準備反攻唐軍。 于是王玄策用計引阿羅那順上鉤,一舉全殲阿羅那順殘部,活捉了阿羅那順,余眾盡坑殺。中天竺滅亡。 由于東天竺援助阿羅那順,王玄策準備順勢再亡東天竺。東天竺的尸鳩摩嚇得魂飛魄散,忙送牛馬萬頭,弓刀纓絡財寶若干,向大唐遠征軍謝罪,表示臣服大唐帝國。 其實,當年亞歷山大遠征軍征服也沒有讓古印度人如此恐慌,古印度歷史上曾數(shù)十次被異國入侵,但從來還沒有一個人靠著借來的軍隊就滅了他們的國家。 所以,古印度邦國紛紛派代表前來歸順王玄策,他們爭先恐后地獻上牲畜勞軍,貢獻各種珍寶和地圖以示臣服,于是陷入混亂的古印度各邦國復歸安寧,王玄策把各邦國的事務安頓好,就回朝述職。同時將阿羅那順帶鎖押回長安。太宗皇帝大喜,下詔封賞玄策,授散朝大夫。 后世人讀到這段歷史時,常會為王玄策神一般的奇跡拍案叫絕,稱他表演了一人滅一國的傳奇。 不過關于王玄策的這些故事、歷史事跡,正史并無記載。雖然王玄策本人記錄有《中天竺行記》一書,但惟完本早已失卻,只有《法苑珠林》《解迦方志》等散逸殘篇記載。 所以,關于王玄策一人滅一國的事跡遭到后世學者的質(zhì)疑。有人認為純屬虛構(gòu),不過我們也找不出史料反駁。 因此,這是一樁懸案。 只帶將來更多史料發(fā)掘,才能還原當年真相,當年大唐帝國的神威和古印度的那段波譎云詭的歷史。 朋友,歡迎關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