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百年前,日本的種茶鼻祖榮西禪師寫了一部《吃茶養(yǎng)生記》,贊嘆了茶的不尋常之處,“貴哉茶乎,上通神靈諸天境界,下資飽食侵害之人倫矣。諸藥唯主一種病,各施用力耳,茶為萬病之藥而已。”是治百病的仙藥,可謂極高的評價。 飲茶,是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的習慣,可隨著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如今能夠將茶道操作流程完整呈現(xiàn)的已是寥寥無幾。茶道是我們先祖留下來的一筆精神財富,我們若能將其發(fā)揚光大,也是美事一件,十三道茶道與大家分享: 第一道:凈手和欣賞器具 第一步是洗手,喝茶衛(wèi)生很重要,先引茶人荷,請來賓賞茶,然后是賞具:品茶講究用景瓷宜陶,景德鎮(zhèn)的瓷器或宜興的紫砂壺為上,這個是為了喝茶前先放松一下心情。 第二道:燙杯溫壺 就是把茶葉器具都用開水沖洗一次,目的也是為了衛(wèi)生清潔,同時給茶具預熱,這樣出來的茶的味道更香,將沸水傾入紫砂壺、公道杯、聞香杯、品茗杯中,也有朋友說這叫潔具提溫。 第三道:投茶 把茶葉放到器具里,也就是放茶過程到茶壺里,名字叫的好聽,程序簡單,表演可以適當加入花式,更具有茶韻。 第四道:醒茶 將茶葉放入高溫燙過的茶杯中,用85攝氏度的開水沖泡,水量蓋過茶葉稍多一些即可。等茶葉舒展片刻,將水倒掉。這一步有何意義呢?其目的是使茶葉完全蘇醒過來,重新煥發(fā)出茶葉的本質。并且茶葉中的一些雜質,碎末,此時也隨之流出,使得下一步?jīng)_泡的茶質將更清新,潔凈。 第五道:沖泡 可適當提高水壺的位置,由上而下,水流如瀑布一般落入杯中,叫杯底的茶葉泡個澡。注意泡茶的水溫80-90度為好。 沖水時有“鳳凰三點頭”的講究,就是將水壺下傾上提三次,這既是主人向賓客點頭致意,也能使茶葉和茶水上下翻動,使茶湯濃度一致。 哪幾泡茶是精華? 有很多剛開始喝茶,還不太懂茶的茶友經(jīng)常會有這樣的疑惑:喝茶,到底哪一泡才是最好喝的呢?對于每泡茶的口感,一直流傳著這么一段話:一道水,二道茶,三道四道是精華,五道六道也不差,七泡有余香,八道有余味,九道十道仍回味。 這么說來,第三、四道才是茶最精華的口感。事實上也確實是這樣,茶葉剛泡的時候味道還沒出來,泡到三、四泡時,茶葉已然舒展,茶味也已經(jīng)出來,這是茶湯滋味最好的時候,泡到后面,茶味漸漸消退,但滋味還是不錯的,仍有余味。 第六道:春風拂面 完全是表現(xiàn)技巧美觀需求,水要高出壺口,用壺蓋拂去茶末兒,把浮在上面的茶葉去掉,為的是只喝茶水不要讓上面浮的茶葉到口中。 第七道:封壺 蓋上壺蓋,保存茶壺里茶葉沖泡出來的香氣,用沸水遍澆壺身也是這個目的。 第八道:備杯 準備喝茶開始的步驟,用茶夾將聞香杯、品茗杯分組,放在茶托上,方便加茶。 第九道:玉液回壺 輕輕將壺中茶水倒入公道杯,使每個人都能品到色、香、味一致的茶。給人精神上的享受和感官上的刺激,簡單點說就是給客人每人一杯茶。 第十道:分茶 然后將茶湯分別倒入每個客人的聞香杯,茶道的程序茶斟七分滿,表示對客人的尊敬。 第十一道:奉茶 把杯子雙手送到客人面前注意倒茶禮儀,以茶奉客的中國古代禮儀之本。 第十二道:聞香 不可急于飲用,而是應該先觀色察形,接著端杯聞香。最好能有陶醉狀,表示對主人茶的欣賞和贊嘆。 第十三道:品茗 客人用三指取品茗杯,分三口輕啜慢飲,然后放下,嘗其味時,應讓茶湯從舌尖沿舌兩側留到舌根,再回到舌頭,反復一到兩次,整個口腔都可以感受到茶湯的滋味。 最后,去渣、涮壺、歸位、清盅、收杯、洗杯。 每一個泡茶步驟都是有講究,有含義的,雖然我們日常飲茶不需要這樣繁瑣的步驟,但是在接待來賓、或是茶藝表演時都應該將其做到位。泡好一壺茶,是內心的修行,是一種以茶為媒的生活禮儀,是一種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喝茶能使人靜心、靜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雜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