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紹】 劉鵬,湖南省湘潭市人。2007年畢業(yè)于英國University of Wolverhampton (胡佛漢敦大學)大學藝術設計學院當代應用藝術系,獲碩士學位?,F任教于江西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陶瓷美術學院,副教授,陶藝教研室副主任。中國工藝美術家協會會員。作品多次受邀參加國內外藝術交流并獲獎。 靜語系列之二 Ⅱ 瓷 玻璃 40CM×24CM×62CM 2011年 近幾年主要展覽: 2008年“2008 Glass Route”中英玻璃藝術巡回展。(英國倫敦) 2008 年NOOCA “非匠” 現代手工藝作品展。(南京) 2009年“守望與超越”學院派陶瓷藝術展。(景德鎮(zhèn)) 2009年第十屆全國美展。(深圳) 2010年第七屆中國當代青年陶藝家作品雙年展。(杭州) 2011年 2011年當代學院派陶藝展。(南昌) 2012年第八屆中國當代青年陶藝家作品雙年展。(杭州) 2012年“維度”中日韓三國陶藝邀請展。(武漢) 2012年第一屆中國當代陶藝大展。(北京) 2013年歐美同學會百年慶典藝術作品展。(北京) 2014年第十一屆全國美展。(西安) 2015年2015年國際藝術創(chuàng)新展。(法國巴黎) 靜語系列之二 (局部) 瓷 玻璃 40CM×24CM×62CM 2011年 近幾年主要獲獎: 2008年江西省第五屆青年美展,銀獎。(南昌) 2009年江西省第五屆美展,銅獎。(南昌) 2009年第十屆全國美展入選。(深圳) 2010年江西省第六屆青年美展,銅獎。(南昌) 2010年第九屆全國陶瓷創(chuàng)新評比,銅獎。(佛山) 2012年江西省第七屆青年美展,銀獎。(南昌) 2014年第十一屆全國美展入選。(西安) 2014年第十三屆江西省美展,金獎。(南昌) 2015年第十屆全國陶瓷創(chuàng)新評比,銅獎。(醴陵) 靜語4 瓷 玻璃 45CM×27CM×42CM 2012年 文/程雨英 不得不說,青年藝術家劉鵬的作品讓我獲得了另一種審美愉悅感,這種愉悅首先是打破了充斥于我們周遭環(huán)境中的審美疲倦,而進入了一種全新的視覺體驗當中。從陶瓷藝術而言,此刻,我可以從那被過度消耗和解讀的“傳統”中跳脫出來,感覺也不再被同樣拘泥于過去太多的雷同的審美意象當中。我認為我所期待的能夠從感覺層面擊中我的“藝術”,首先它包含的創(chuàng)造力,應該是讓觀者獲得與之觀念及形式中承載的同等程度的自由。而劉鵬的作品顯然給予了我們所渴盼的自由的體驗。 靜語4(側面) 瓷 玻璃 45CM×27CM×42CM 2012年 這點,似乎讓我們看到了其所在的陶瓷學院本身所代表的藝術探索力量,這種藝術探索顯然不是被置于景德鎮(zhèn)這個地域概念上進行“等量齊觀”的,而是針對更大范疇的純藝術本身而言。當然,更應被看到的是劉鵬作為藝術家個體的創(chuàng)作,他進行的探索吸引人的一面在于,他在景德鎮(zhèn)這座千年孵化的陶瓷土地上,忠于陶瓷材料本身,只是他在創(chuàng)作中尋求其與另一種材料之間的“呼吸的共存”。他在探索的“陶瓷與玻璃藝術”,僅聽起來就感覺一種新的生命被呼之欲出。 靜語系列之8 玻璃 陶瓷 45cmX46cmX27cm 2013年 頗有意思和拓展空間的就是這兩種材料在被運用到創(chuàng)作同一主體時可能產生的較量、掙扎、取舍直至最后的融合,我以為這是令一個藝術家意興盎然的地方,因為總有某種碰撞而出的可能性在等著他,等待他掘開這材料所飽含的表現力。劉鵬說,他認為自己是幸運的,這種幸運在于他每天在做的日常之事即是緊緊圍繞著這有意味的探索所展開的一切活動,他每天都可能發(fā)現一些新奇之得。 靜語系列之8( 局部) 玻璃 陶瓷 45cmX46cmX27cm 2013年 之所以會有劉鵬獨特的“陶瓷與玻璃”作為藝術生命體的結合,從他的履歷就可看出。劉鵬本科畢業(yè)于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雕塑專業(yè),工作一年多后,又考入英國極富盛譽的胡佛漢敦大學就讀玻璃藝術專業(yè)。在海外求學的經歷毫無疑問拓展了他個人的視野,這種在更為廣闊的文化語境中獲得的視野,足以令他在藝術上不斷吸收新的思想與觀念,我以為正是因為思想之自由,引導了他如今在尋求材料與材料碰撞、融合的基礎上,盡可能地抵達以創(chuàng)造藝術形式的自由性來闡發(fā)藝術思想之自由性。 靜語系列之6玻璃 陶瓷 70cmX42cmX42cm 2013年 而這種自由正如我的目光與之作品相遇時帶給我直覺的沖撞力,可以說,“沖撞”既發(fā)生在他作品所囊括的兩種材料之間,也是由其作品中飽含的強烈的形式語言及思想性所激發(fā)出的表現力量。而力量一定來自于事物的內部,劉鵬作品的內部是什么?我以為在于他所表現的主題本身的力量,我感到他在創(chuàng)作中試圖以材料和形式本身的生命力之新來打開一個空間,這個空間即是生命的神秘性本身,這個神秘性是由事物的生命結構所承載的。 靜語系列之5 玻璃 陶瓷 54cmX32cmX47cm 2013年 在他的《靜語》、《解構》系列作品中,有意思的是他作品的形式幾乎打破了我們對常規(guī)事物的辨認,我們很難從基本的視覺經驗中一眼便獲得審美的清晰性。因為他隱含在造型中的是極為抽象的生命體的信息,這種抽象來自于他對自然物所進行的極為微觀地探視,而這被解析、抽離出來的一部分事物的內在結構,并不為常人的經驗所熟悉,而劉鵬試圖以此揭開那生命深處游動的微粒子,一種神秘附著于這些結構之上。在他的作品中,我們感受到陶瓷與玻璃這兩種材料在表達事物的生命張力時所具有的可塑性,一種伸展、交纏、卷曲乃至對話的力量都在其中,可以說,我們能夠盡情地體驗到一種大膽的釋放,在物的筋骨之中,在力的延伸之處。 鋒-邊緣 系列之一玻璃 銅 56CM×12CM×9CM 2007年 我有時幾乎能想象到我感覺意識中的“藝術”能賦予我的體驗,它能夠喚醒一些沉睡的東西,它也能打開那些未知的東西。“發(fā)現”永遠是藝術所具有的新奇之眼,它引領我們獲得一種視角,一個切入口,或者帶我們進入超越經驗的探險與奇遇當中。在這里,當我開始深入解讀劉鵬的這系列作品,讓我始終感到意猶未盡的是他似乎更像在表達他是一個自然主義者,或者起碼是以某種程度的接近自然的心理去探索自然物,探索生命本身的奧妙。而我感受到他對這種奧妙的解析在他藝術中所助長的是一種靈性,這種靈性使我們獲得一種超常的體驗,一種俯身于事物的虔誠的觀看。 鋒-邊緣 系列之二(局部) 玻璃 高嶺土 36CM×28CM×14CM 2007年 而他在超出自然之外所影射的是什么呢?我以為是生命本身所裂變出的各種力量,力量之間的對比,相互挺進,交織與分離。這些力量的內在運動將呼吁我們自身尋求釋放,尋求平衡與超越。就象劉鵬所說的,他的許多作品中都有諸如相互纏繞、交織的藤蔓這種意象,他在表達在不同文化沖擊中他要求釋放的精神阻力,而他鮮明的藝術形式就像繃帶一樣纏裹著這些欲沖出層層包圍的力量,那些生命中不可知的微粒子難道不是在斗爭嗎?他們的力量此消彼長。 解構的幾何體之一 玻璃 52CM×15CM×15CM 2007年 當然,最后又必須重新回到材料當中,就像回到承載我們感官的“身體”當中。當陶瓷與玻璃這種新材料結合的時候,我以為劉鵬在闡發(fā)藝術的自由性時恰恰激發(fā)了這兩種材料結合時所具有的新意,這種新意所煥發(fā)的就是材料本身能夠表達的語言能力,一種視覺的言辭,感官的言辭能夠被我們所領悟?;蛟S,這正是吸引劉鵬不斷去挖掘這兩種材料之間所有銜接的可能性的動因。他說他在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正籌建一個專門研究陶瓷與玻璃藝術的工作室,而這有可能成為該學院開辟新的教研學科的一種推動性力量,這點顯然值得期待。 童年鏡像 80cmX80cmX47cm 2009年 作為一個青年陶藝家,我以為他的這種探索,那些存于材料間的對話的趣味,融合的可能性,將使圍繞著這一切所展開的思考與行動都非常有意思且有價值,而一切的成果又必將令人欣喜。 菩提樹下 陶瓷 尺寸不限 2013年 秋鳴 陶瓷 尺寸不限 2013年 萱草忘憂 粉彩瓷板 60X60 cm 2015年 無日不春風 粉彩瓷板 60X60 cm 2015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