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17日,第二屆嶺南中醫(yī)經(jīng)典論壇在廣州市白云國際會議中心成功舉行。本次大會由廣東省中醫(yī)藥學會主辦,廣東省中醫(yī)院、廣東一方制藥有限公司協(xié)辦。來自全國各地共計2000余名醫(yī)務工作者參會,齊聚羊城,熱情高漲,共享學術盛宴。 本屆論壇以“《傷寒論》的恒久魅力與傳承”為主題,邀請了全國知名專家黃煌、陳明、彭堅、王三虎、衣之鏢和日本知名學者真柳誠共6位教授到會做專題學術報告。將陸續(xù)播放6位專家授課視頻實錄,敬請關注。 本期摘自王三虎教授所作題為:“消化道癌癥的經(jīng)方治療”精彩學術報告。視頻實錄如下:
演講者:王三虎 廣西中醫(y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yī)院教授 時間:2017.06.17下午14:00-15:00 地點:廣東省廣州市白云國際會議中心2號樓嶺南大會堂 開場 中醫(yī)的春天來了,經(jīng)方的夏天來了! 今天就是個很好的證明,讓我拍下這樣激動人心的時刻,回去顯擺一下啊?。ㄕ坡暎?/p> 1.1 自述 我是學醫(yī)從醫(yī)四十多年,寫過二百多篇文章,出過三十多本書。但是,真正讓我被大家熟識的是兩年多以前的微信群。在微信群上我講《我的經(jīng)方我的夢》,才真正找到了眾多的知音。那么今天能到經(jīng)方重鎮(zhèn),廣州能組織這么大的規(guī)模會場來聽我講課,是我做夢都沒有想到的。 正如黃煌教授所說,我們經(jīng)方要在重大疾病面前發(fā)揮作用。而惡性腫瘤這一大類疾病已經(jīng)成為常見病、多發(fā)病。當然,它也是疑難病。經(jīng)方能不能治療腫瘤?怎么樣治療腫瘤?經(jīng)方抗癌不是說你想抗癌,它就能抗的,要有一定的基礎。 我是14歲步入醫(yī)門,16、17歲開始背傷寒,到20歲左右倒背如流。然后是考上中醫(yī)中專學校,1985年考上研究生傷寒專業(yè),以后經(jīng)過了多年的大內科的臨床實踐。在的10年時間,由助教升到教授,用我的話說是由奴隸到將軍,經(jīng)過了這樣一系列鋪墊。 到了1998年,當我晉升教授以后,突然機會來了。腫瘤研究所邀請我到腫瘤研究所從事中醫(yī)臨床工作,為什么呢?用負責人的話講:你背過《傷寒論》呀!他說這個話的時候,我還真是沒想到。因為我平時就是用《傷寒論》治病的,能不能治腫瘤?我不知道。但是好就好在我進入了腫瘤領域以后,我并沒有受過現(xiàn)代腫瘤??婆嘤?,這樣我就沒有先入為主的束縛。而我在用傷寒經(jīng)方從事臨床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經(jīng)方才是中醫(yī)的精華。所以我在碩士研究生期間,做的就是以經(jīng)方為主的研究。 到了1992年,我出的第一本書就是《經(jīng)方各科臨床新用與探索》,我們現(xiàn)在的“經(jīng)方熱”是黃煌教授開創(chuàng)的,當時也是篳路藍縷,當時我們誰也沒有想到今天的盛況。 1.2 新說 在這本書中我就針對胃癌,提出一個新的觀點:寒熱膠結。這個看法是新說。因為我們學傷寒的,覺得如果張仲景說過的,這還用咱們現(xiàn)代人去研究嗎?只有那些張仲景沒有說過的,對于經(jīng)方新的應用,才是我們今天應該研究的重點。那個時候這本書是編寫的,就是說主要引用了這些第二手資料。 那么第一手資料是什么呢?是我自己的體會。我曾說過的一段話:我們的經(jīng)方有個半夏瀉心湯,大家都知道是治療“心下痞”,可是五瀉心湯皆治痞;然而,難道出現(xiàn)“痞證”,就用半夏瀉心湯嗎?這是一個問題。第二,老師講此方方解是“辛開苦降”、“寒熱并用”、“寒熱錯雜”,那么,什么是“寒熱錯雜”?“辨證論治”就是要有證據(jù),這是我當時的觀點。這個證據(jù)就是說,在同一個人身上能發(fā)現(xiàn)寒熱不同的表現(xiàn),這才叫“寒熱錯雜”。我們不能講到的憑一個癥來辨。而是憑它的證。比如看他是舌頭紅,但是你一細問:你喜歡喝熱的,還是喜歡喝涼的?“我喜歡喝熱的”,這和我們平時的想法是相反的,相反就是寒熱錯雜,它就是半夏瀉心湯證。我主要解決了這個問題,所以當我研究生畢業(yè)從事臨床的時候,就使用寒熱并用的思路解決了許多非常棘手的問題。 所以,當進入腫瘤的中醫(yī)臨床以后,我看到的證型大多就是“寒熱膠結”,這就叫“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什么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就是打個比方說:這個人下河救落水兒童了,他是講“仁”的是這個人,講“智”的人他很有技術水平,救了孩子但是他自己還沒有被淹死。這就叫“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因為我有前期比較好的經(jīng)方臨床基礎,所以當我到了腫瘤研究所以后,我發(fā)現(xiàn)腫瘤患者一大部分都是寒熱膠結的。如果說“寒熱錯雜”是特指內科而言的話,那么腫瘤患者就是“寒熱膠結”了,寒熱二者更加難分難解的,需要我們治療上更進一步的加強。寒熱膠結,胃失和降是胃癌的主要病機,可以說貫穿這個病的始終,二者難分難解。 1.3 讀看寫 換一個的話題,試問我們現(xiàn)在的《傷寒》教授、《金匱要略》教授有多少有充分的臨床實踐?而我們現(xiàn)在的腫瘤專家有多少人還愿意靜下心來讀這些經(jīng)典?腫瘤專家都好厲害的:治好了你的病是我的本事大,治不好你,那是你病的有問題!哪里還顧得上讀中醫(yī)經(jīng)典?我是多年來一直秉承著“讀書、看病、寫文章”的一貫宗風。尤其是2004年以來,由到了柳州市中醫(yī)院以后,外界環(huán)境真是給我提供了非常好的“讀書、看病、寫文章”的機會。因為我一個人下班以后,無事可做。除了“讀書、看病、寫文章”,我還能干什么呢?可以說,我把柳州的假期都在業(yè)務學習了。所以說,自從中國有了雙休日,20年來,除了春節(jié)以外,我就沒有休息日。在這個反復循環(huán)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了一些問題。我的這些臨床觀察和思路,有些是顛覆教材、顛覆傳統(tǒng)的認識。中醫(yī)講究理法方藥的一貫性,而我今天講的這些內容,大家可以去臨床中實際看看,我講的到底對不對? 大腸癌 關于大腸癌的經(jīng)方治療。 2.1 正名 我先提個問題:“腸癰”這個詞,大家嘗試分析一下,就是闌尾炎嗎?大黃牡丹湯治療腸癰就是治療闌尾炎?這是誰說的?老師說的!好,那么老師又是聽誰說的?不知道!沒有任何人做過深入的考證。就是想當然,望文生義。如果這個腸癰只是今天西醫(yī)名詞兒對號闌尾炎的話,張仲景有必要在《金匱》里這樣講嗎? 此前,我們對此有過較多討論:《傷寒論》為什么那么多注家?因為它是系統(tǒng)的,因為張仲景“詳于常而略于變”,對傷寒這一類疾病來說,在東漢時期,大家不熟悉,而張仲景講得很詳細;對內科疾病而言,大家都熟悉了,張仲景就撿重要的講,所以書名呢就叫做《金匱要略》。從張仲景本身來說,就是說這個書就講了重要的,略去平常的、一般的、簡單的疾病。所以我們研究《傷寒論》的人覺得傷寒相對很容易,而研究《金匱要略》的時候就覺得這個書相對傷寒來說就很難。大家在研讀過程中,總是覺得(《金匱要略》)怎么斷斷續(xù)續(xù)的,好像不成體系呀?那就是對了!那是因為張仲景把平常的已經(jīng)略掉了,不講了。然而大家都已經(jīng)知道了小病的治法,如果是繼續(xù)講常見病,還要他講嗎?要他講那就不叫《金匱要略》。出那么厚的書給誰看?薄的書才會有人看! 比如他說這個“腸癰”,腸癰不是常見病,而是疑難病哦!所以張仲景一開始說:“腸癰之為病”,你看那拉開架勢了不?張仲景只有講“太陽之為病”、“陽明之為病”,這六經(jīng)病的時候才拉開架勢這么講。難道一個我們今天叫做闌尾炎的小病還要讓他這樣講嗎?沒必要!一定是大病、疑難病。 那么,“太陽之為病”是什么意思?。课矣X得大家都是望文生義,說過去就過去了,沒有細究。我這略摳字眼,有解釋是這樣說:就是把架勢拉開了再講:“太陽這個病呀……”,語重心長地說了一段話。這個腸癰也是這樣的?!澳c癰”這個病,大家可不要把它簡單對等今天的闌尾炎了。 2.2 癰膿 你看原文描述的癥狀,“其身甲錯”,闌尾炎有“其身甲錯”嗎?大黃蟅蟲丸也是“其身甲錯”,“其身甲錯”就是一個慢性病、疑難病?!案蛊ぜ?,按之濡”,這是因為它是腸癰的初期、結腸癌的初期,腫瘤在腸子里邊,所以按之還是軟的?!叭缒[狀”,說明還不腫啊,但是有一點腹脹,所以我說它是早期癌癥?!叭缒[狀”說還沒有腫,但是接近了?!案篃o積聚”是說還沒有出現(xiàn)積聚,但是已經(jīng)和“積聚”劃等號了。它其實就是“積聚”病,只不過它還是疾病的早期而已。張仲景的語言就是這么簡練?!吧頍o熱”,言外之意,腫瘤的發(fā)熱是必然的,早期還沒發(fā)熱?!懊}數(shù)”,“脈數(shù)”大家可有質疑呀?它可是畫龍點睛之筆,我敢說在我沒有講以前,大家不認為“脈數(shù)”是腫瘤。但是我在這里說,張仲景是說過的?!懊}數(shù)”是腫瘤的脈象之一。所以張仲景說“此為腹內有癰膿,薏苡附子敗醬散主之”。我們看這個《金匱》的原文,切不可望文生義。 李克紹教授當年是這樣講的:《傷寒論》和《金匱要略》是一本書,我們要把《傷寒》和《金匱》一起來看,我們要把和《金匱要略》前后來看,都是他一個人寫的,我這種方法就叫“以經(jīng)證經(jīng)”,用經(jīng)典來論證經(jīng)典,而不是以自己注解來證經(jīng)典的原意。 你看《金匱要略·水氣病脈證并治》:“若汗出已,反發(fā)熱者,久久其身必甲錯”,大家質疑,我剛才薏苡附子敗醬散證的第一個癥狀是“甲錯”,“其身甲錯”,你看它的“其身甲錯”“發(fā)熱不止者,必生惡瘡”,這可是張仲景講的名言啊,它就是在講惡性腫瘤的癥狀表現(xiàn),有“甲錯”,有“發(fā)熱不止”。這就叫做“以經(jīng)證經(jīng)”。更重要是張仲景的《傷寒論·脈法》第一篇就提到“數(shù)脈不時,必生惡瘡”,我到腫瘤科臨床一看,這里好奇怪呀!這腫瘤患者怎么這么多的都是數(shù)脈?當我?guī)е@個疑問再讀經(jīng)典的時候,原來張仲景已經(jīng)說得明明白白。如果你不帶著這個疑問去看書,那就會對這些精煉的文字描述熟視無睹。 我們大家再次細細讀一遍這個原文?!督饏T要略·瘡癰腸癰浸淫病》:“腸癰之為病,其身甲錯,腹皮急,按之濡,如腫狀,腹無積聚,身無熱,脈數(shù),此為腹內有癰膿,薏苡附子敗醬散主之”。這其實是在說結腸癌的早期表現(xiàn),也就可以說,《金匱》里說的這個腸癰,就是我們今天腫瘤科稱之為結腸癌的早期。 2.3 方解 我們再看看經(jīng)方薏苡附子敗醬散的組成。第一個,薏苡仁,或者叫薏米。明代的《藥品化義》認為:“薏米,味甘氣和,清中濁品,能健脾陰,大益腸胃?!?清代的《本草新編》說:“薏仁最善利水,不至耗傷真陰之氣”,一語道破天機,實際上薏米是針對燥濕相混致癌之的最佳藥物。這樣一個簡單的不能再簡單,普通的不能再普通,我們大家都習以為常的食物兼藥物。但是,它卻是最富有中醫(yī)藥特色的一個藥。所謂最富有中醫(yī)特色,就是它往往是雙向調節(jié),藥效里包含著矛盾的雙方。就像我們的中藥三七,既能活血又能止血,這個很具有中藥特色。而“薏米”不僅僅是健脾利濕的,更重要的是還能養(yǎng)陰,養(yǎng)脾陰。它不僅僅善于利濕,更主要的是它還能養(yǎng)脾陰。它簡直就是我提出的“燥濕相混致癌論”的最典型匹配的治療藥物。我的“燥濕相混致癌論”提出以后,中國出的第一本《中醫(yī)腫瘤臨床指南》是2016年出版的,把我這個觀點視為近年來治癌理論的先聲。其實,薏米更能說明問題的還有一個旁證。我們現(xiàn)代腫瘤臨床中大行其道、能得到大家公認,甚至包括國外公認的康萊特注射液,它就是薏米的提取物薏苡仁內酯。這個藥可以說是僅次于青蒿素的重大發(fā)明,它是用來治療癌癥的。其實只要結合“燥濕相混”的觀點,就能理解其功效。表面上看,薏米就是平平常常的藥物,它能把癌細胞“毒死”嗎?而我認為卻“癌細胞要靠毒藥才能毒死”的觀點其實并不恰當,是很片面的、甚至可以說是想當然的。從化學的角度講,多糖就把癌細胞能殺死。最早發(fā)現(xiàn)我們中藥有抗癌作用的往往是含有多糖類化學成分的藥。薏米也含有多糖能抗癌。這是出乎常人意料之外吧! 第二個藥是附子,我們大家每個人自己都用得很多,但是對于治癌大都沒有體會。其實《神農本草經(jīng)》明言:附子“破癥堅積聚”,它就是抗癌的呀。你看,薏米,一藥兩用,直接針對著腫瘤的復雜病情。附子“溫陽散寒,破癥瘕積聚,偏熱”。敗醬草“清熱解毒,破癥瘕,偏涼”,可以說是寒熱并用。這不正是符合了我說的“寒熱相混致癌論”和“燥濕相混致癌論”嗎? 第三就是敗醬草?!度杖A子本草》說:“治血氣心腹疼,破癥瘕”。 2.4 中期 然后,我們再看一下結腸癌中期,中期和前期一對比就出來了。原文說: “腸癰者,少腹腫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調,時時發(fā)熱,自汗出,復惡寒,其脈遲緊者,膿未成也,可下之,當有血。脈洪數(shù)者,膿已成,不可下也,大黃牡丹湯主之”。 這里講“腸癰者,少腹腫痞”,你看這就是證據(jù),我說它是中期,它已經(jīng)超出了腸道,所以“少腹腫痞”。這就可能侵犯到了輸尿管和膀胱,所以“按之即痛如淋”。但是小便還行,這個時候已經(jīng)“時時發(fā)熱”了,不是“身無熱”,而是已經(jīng)發(fā)熱了。這是張仲景的用語,這說明發(fā)熱應該有的,只是早期還沒出現(xiàn)?!白院钩?,復惡寒,其脈遲緊者,膿未成也,可下之,當有血。脈洪數(shù)者,膿已成,不可下也,大黃牡丹湯主之”,這個“大黃牡丹湯主之”應該是在“可下之”后邊。這也是讀《傷寒》,讀張仲景要懂得倒插法。正確順序是“膿未成也,可下之,當有血,大黃牡丹湯主之”。后面說:“膿已成,不可下”,他是這個意思。 由“腹皮急,按之濡”開始,這是第一層薏苡附子敗醬散的證,“如腫狀,腹無積聚”到大黃牡丹湯證的“少腹腫痞,按之即痛如淋”,由“身無熱,脈數(shù)”到“時時發(fā)熱,自汗出,復惡寒,其脈遲緊”,這其實就是結腸癌突破腸道,進而腹部轉移的表現(xiàn)。病機是由寒熱膠結這個階段朝著肉腐成膿的方向而轉化,實際上還是在似膿非膿、似血非血的階段。如果說有膿的話,實際上也是腫瘤造成局部感染的表現(xiàn),還真的不是真正的膿液。所以“似膿非膿”,我估計張仲景當時也搞不清楚,究竟是膿不是膿,他特別地有疑問。 我們再看看大黃牡丹湯這個經(jīng)方的組成。大黃瀉熱通腑,推陳出新,活血化瘀,排毒外出,為君藥。丹皮涼血活血,桃仁潤燥活血,為臣藥。冬瓜仁排腸中膿血,芒硝軟堅散結,消腫塊,使腑氣下行,以通為用,為使藥。 大黃,對于大家來說那就太熟悉了,但是大家只是熟悉它泄熱通腑的作用,推陳致新的作用大家大多數(shù)都不熟悉?!渡褶r本草經(jīng)》中只有三個藥提到了推陳致新。其中就有大黃。推陳出新為什么和腫瘤有聯(lián)系呢?或者說,推陳出新的本義是什么呢?推陳出新的本義就是恢復人體的正常新陳代謝。而腫瘤恰恰就是該衰老凋亡的細胞不凋亡了,那就成了腫瘤了,如果它能正常凋亡就好了。前幾年西醫(yī)熱點搞是“細胞凋亡學說”,其實《神農本草經(jīng)》早就提出了:大黃是推陳出新。難道不是我們中醫(yī)同道應該深入考慮的問題嗎? 就以這個乳腺癌為例,說雌激素過高了,西醫(yī)說的:雌激素過高了,怎么辦呀?我就用一個代替雌激素的藥,把它的位置占著,讓它發(fā)揮不了作用。這就是新陳代謝出了問題呀,大黃牡丹湯就能解決雌激素過高的問題了,它活血化瘀,排毒外出為君藥;丹皮涼血活血,桃仁潤燥活血為臣藥;再加上冬瓜子排腸中膿血、芒硝軟堅散結為使藥。無獨有偶,《神農本草經(jīng)》中有三味藥有推陳出新的作用,其中第二個就是芒硝。這個方子非常簡練,大家覺得好用,好用是因為它簡練。你用來治療闌尾炎還好,但是它的本意真不是治療闌尾炎。它就好比是一個金手鐲,你卻用來當錐子砸東西,那是你自己的事。它本身不是治這個病的,你可以這樣治,只是大材小用了。 2.5 晚期 那么到了結腸癌晚期用什么呢?繼續(xù)看原文?!督饏T要略·腹?jié)M寒疝宿食病脈證治》中講:“脅下偏疼,發(fā)熱,其脈弦緊,此寒也,以溫藥下之,宜大黃附子湯。”可以說,大黃附子湯就是結腸癌晚期最常見的方劑。其實大黃附子湯大家都熟。因為講授《方劑學》的時候,老師說大黃附子在瀉下劑中,特別說明是溫下劑,因為我們有大黃為主的寒下劑,我們沒有溫下劑,所以這就是溫下劑。大黃就是寒下,附子就是溫下,為什么不能理解為是寒熱并用呢?你看《金匱要略》怎么講這個湯?雖然它不在《瘡癰腸癰浸淫病》講,卻是在《腹?jié)M寒疝宿食》中講。 那么寒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一般人就解釋說是劇烈的疼痛。但是要按我的理解,古人說的寒疝就是我們今天腹部腫瘤晚期的劇烈疼痛。它說:“脅下偏疼,發(fā)熱,其脈弦緊,此寒也,以溫藥下之,宜大黃附子湯?!彼晕沂沁@么理解的,當腫瘤發(fā)展進一步,腸道受到擠壓就更窄了,那你不用大黃附子湯不行。為什么光用大黃就不行了呢?因為腫瘤是寒熱膠結的,沒有那么單純,光熱好治,光寒好治,寒熱膠結就難治。大黃俗稱陰將軍,附子俗稱陽將軍,二者寒熱并用,用的是兩個將軍級的藥物,這就是在病重病危,腑氣不通,腹疼難忍的情況下的非常手段。這個方子除用了寒熱膠結、寒熱并用的大黃、附子以外,還要有細辛作為導火索來引藥到病所。為什么呢?因為它是腫瘤,它是一個巢穴。所以要用先頭部隊、精銳部隊直中要害,細辛的辛香走竄就是這個意思。 2.6直腸癌早期 在西醫(yī)看來,結腸癌和直腸癌完全是兩回事,雖然都是大腸,所以中醫(yī)也是這樣子區(qū)別對待。好了,直腸癌的早期用什么方子呢?直腸癌患者的初期多半是體質壯實,舌紅苔黃厚,見于嗜食辛辣,煙酒,導致了大腸濕熱成毒,氣機不暢,氣血凝滯,從這個病機上講,它就是白頭翁湯證,張仲景白頭翁湯講“熱痢下重著,白頭翁湯主之”。大家都說,白頭翁湯是治熱痢的。是??!那么古人說的熱痢在今天臨床里又是什么病呢? 我們不要總以為古人在當時水平很低,診斷上搞一些含糊的界線,古人的熱痢難道就是今天的細菌性痢疾嗎?誤解在這兒:因為那個年代我們的整個民族活得壽命很小,(一般)是三四十幾歲、四五十幾歲,還沒有等到得癌癥,他就死了。當時大部分是因傳染病死的,所以那個時候我們看到的基本上都是傳染病,所以,我們就認為熱痢就是細菌性痢疾。 但是要按我的看法,“熱痢下重者,白頭翁湯主之”,純粹就是針對大腸癌早期濕熱成毒,大腸氣機不暢的一個代表方劑。 順便說一下,癌癥有窮富之分,窮人多得食道癌,富人多得直腸癌。窮人因為吃得粗、吃得素、吃得量大,反復刺激,食道反復損傷,在這過程中變癌。直腸癌患者多見于城市居民,尤其是大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了,食物精致了,熱毒積聚了,排不出去了,大腸受到了沖擊。所以“熱痢下重”是符合直腸癌早期病機,也符合藥理研究的。 至于說白頭翁湯,大家都熟悉,我就不細講了,四個藥里哪個藥沒有抗腫瘤作用?我們說現(xiàn)在中醫(yī)三、四百味藥有抗腫瘤作用,你到實驗室看都有腫瘤作用。這是什么意思呢?用我的話說就叫,癌癥是個持久戰(zhàn),抗癌全民皆兵。不是嗎?猶如日本帝國主義打進來了,難道光是正規(guī)部隊上嗎?八路軍、新四軍、民兵,全民皆兵。所以很多藥都能抗腫瘤。不要一說抗腫瘤,就限制在白花蛇舌草、半枝蓮上,那些常識地球人都知道。 2.7 直腸癌中期 那么直腸癌的中期用什么方子呢?用我的話說,它是大腸熱毒、濕熱郁久。你看,早期它是濕熱成毒的,影響到氣機、氣血運行。那中期呢?陰液受傷,濕熱未盡,陰虛已盡,特別棘手。你治濕熱,傷陰了,你滋陰,濕熱重,用什么方子呢?尤其是花剝苔,這是支持燥濕相混治癌論的一個舌象,是我們大家忽略了的。大家都說,舌苔花剝是什么病呀?是主什么證呀?老師講了,是脾陰虛,你說脾陰虛僅僅看到了沒有舌苔,光亮的、光滑的那一部分,而沒有看到地圖上大陸的那部分,就是說沒有看到有舌苔那部分的厚膩。為什么?因為以前沒有“燥濕相混”這個概念,我們以偏概全了,所以當我的“燥濕相混治癌論”提出的時候,花剝舌就是典型的代表。病人一來一伸舌頭,我一看就診斷了。當然西醫(yī)檢查仍然不清楚,還不知道是良性、惡性的時候,看到花剝舌就能。 2.8直腸癌晚期 那么,這個三物黃芩湯就是《金匱要略》引用孫思邈的方子。這個文獻的歷史演進過程大家應該知道:《傷寒論》是在王叔和的手上才從《傷寒雜病論》這一本書中獨立出來的。過了幾百年,到了宋代中醫(yī)才熱了,也就是所謂的盛世講學。在那個時候因為醫(yī)書流傳出了很多問題,所以宋政府組織了一大批文獻專家,把中醫(yī)的好書整理了一遍,并確立為經(jīng)典。在這個時候,《金匱要略》才出現(xiàn)了。所以《金匱要略》四個字不是張仲景命名的,是宋代醫(yī)家校正整理的。之所以如此命名,是因為這個書沒有講平常的病,講的是重要的病。在當時,宋代校書的人也看到,學術隨著時代有了發(fā)展,張仲景的方子也不能治療所有病,而他就把唐代孫思邈的三物黃芩湯放進去了,當然,還有我們熟悉的千金葦莖湯等,都是這個時候放進去的。要不然漢代的書里怎么寫了唐代的書,就是這個原因。 那么,張仲景《金匱要略》中的三物黃芩湯是治療產后病,而我把它用來治療“燥濕相混”型的癌癥。為什么?尤其是直腸癌。你看,簡簡單單的三味藥,寓意深刻,真是中藥的奧妙無窮。黃芩作為方劑的君藥,一藥四用,黃芩既能清實熱,也能清濕熱,還能清虛熱,更能清血熱,對于直腸癌的大腸熱毒,耗血傷陰,血熱成毒、出血、動血而言是非常難得的君藥。黃煌教授上午在講瀉心湯治療吐血、衄血、下血的時候,就是這個方。黃芩就是君藥,再用生地涼血養(yǎng)陰、苦參燥濕解毒。兩兩相對,取其利而消其弊,相反相成,可以說是千古妙對!所以我用三物黃芩湯來治療直腸癌。其實也就這三味藥,在我的十幾年的腫瘤臨床上,治驗例子太多了。 所以每當有人問,你治好過幾個腫瘤?我說,作為一個中醫(yī)臨床醫(yī)生,治好過幾個腫瘤的問題不是問題。問題是我們怎么治的,我們的思路和方法是什么樣的。如果沒有思路和方法,碰上了誤打誤撞治好的也有,患者自愈好了的也有,但是那些都不能說明什么。 我正好舉的例子是個比較特殊的病例,溫馨的笑容可以讓大家舒緩一下。這個老先生是我的遠親,2002年10月9日初診,直腸癌術后,三物黃芩湯加味,照片是2017年3月6日復診時拍攝的。實話說,我們判斷一個醫(yī)生的水平,不是看他在外邊多有名氣,而是看他的身邊的人認不認可他?;仡^繼續(xù)說說這個患者,2002年他是做了直腸癌手術以后,第一次化療都沒結束就來找我看病了,為什么?第一,家里還有八十多歲的老母;第二,沒有錢;第三,化療的副作用太大,他受不了。就是因為這三條,我是勉為其難,就給他開了以三物黃芩湯為主的方,沒幾樣藥。以后他再來復診,我也是秉承簡便廉驗的原則。開這么少的藥原因其實主要還是沒辦法,我也想多開,但是他吃不了。后來到了2017年3月6號,他又來找我,說是想讓我給他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來的。他媽媽活了103歲,他現(xiàn)在已經(jīng)近80歲了。這種例子太多了。我不知道這個人是治好了,還是沒治好,其實我也說不清楚,反正是現(xiàn)在還活著,這么多年都已經(jīng)過去了。 2.9 辨病 我順便還要說一句,我們現(xiàn)代中醫(yī)內科講病,太粗糙了!它不講疾病的早中晚。你發(fā)現(xiàn)了嗎?有人說,我們中醫(yī)看病哪有什么分期早中晚,我們一辨證什么都知道了!我說,不是這樣的。中醫(yī)現(xiàn)在過分強調了辨證論治。我們辨證論治確是長處,但是我們是丟掉了辨病論治這個長處,這個代價劃不來。 我接著講的直腸癌,就是要辨病論治。它有早中晚,它有主要矛盾,它有代表方劑,它有預后判斷。如果我們簡單只講辨證,那它一止血,就是我已經(jīng)治好了。你把這個病治好了嗎?你對這個疾病真的系統(tǒng)了解嗎?我們現(xiàn)代學者為了拔高辨證論治,把思想根源追溯到了張仲景的《傷寒論》。說是在《傷寒論》的第十六條:“若吐、若下、若溫針,仍不解者,此為壞病。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逼鋵嵾@是沒有辦法的情況下,治成壞病了,他才辨證。如果它像青蒿素一樣直接把瘧疾治好了還要辨證嗎?所以,辨病論治才是中醫(yī)的長處,才是我們現(xiàn)在應該重視的。 2.10兩方 以黃土湯為例吧。我們大家都學過黃土湯,但是用黃土湯的人不多,因為我們不知道它是治療什么病,甚至我們對黃土湯本身的了解本身就是錯誤的。 我們不少中醫(yī)人其實經(jīng)常望文生義,比如說升麻,我們以為它就是升的,結果錯了,它是清熱解毒的;再比如說藁本就是治療頭痛的,結果它主要是治療婦科的。就像黃土湯,一說黃土,好像就是溫中燥濕的,加之附子也溫中燥濕,白術也溫中燥濕;老師講了,黃土湯就是治脾陽虛的便血。是嗎?錯了!你怎么能對方中的生地、黃芩、甘草置若罔聞呢?它明明就是寒熱并用,為什么你就說它是脾陽虛呢?恰恰是寒熱都有,不僅僅脾陽虛。這是我剛講過的就不說了,咱還要抓緊時間。 本來講到黃土湯就算我講完了這個病。因為黃土湯我們還是回到了寒熱膠結的病機。那么到了直腸癌的晚期還有“燥濕相混”的經(jīng)方,我始終沒有找到原方。然而還是在我讀書、看病、寫文章的時候,我又發(fā)現(xiàn)《金匱要略·婦人產后病》還有一個方子。太出乎我的意料了!簡直就是張仲景給我們特意準備的。這就是白頭翁加甘草阿膠湯,白頭翁湯治療大腸癌的早期,加甘草、阿膠養(yǎng)陰,燥濕相混,簡直就是燥濕相混最具有代表性的方子。不僅如此,大家覺得阿膠特別熟悉嗎?黃土湯就用阿膠,阿膠是補血的嗎?阿膠是通大腸、利大腸的,這個說法有文獻可據(jù)。那么好了,這就是我講的第一個單元,大腸癌的經(jīng)方治療。 胃癌 下來,我要講胃癌的經(jīng)方治療。(掌聲) 3.1病機、病程 胃癌,中醫(yī)叫“胃反”。中醫(yī)有病名嗎?其實最早的時候張仲景就用過?!拔阜磭I吐者,大半夏湯主之”,《金匱要略》上講的,這就是辨病??!我們老辨證不行的,還得辨病。從病因病機上講,這種患者一會兒熱吃,一會兒冷吃,甚至總是大量的饑飽無常、暴飲暴食、精神刺激、重大事件、所欲不遂等等復雜的矛盾,導致了氣機不暢、胃失和降,形成了寒熱膠結、夾瘀夾痰,難分難解,結聚成塊,痰阻胃脘的局面,這就是胃反。 我們的經(jīng)典對于有這個病的論述,有病名,有病位,有主要的病因病機,當然,也有病程。你看,寒熱膠結、胃失和降是胃癌的主要病機,甚至貫穿始終,難分難解。不信的話就試試,你如果沒有寒熱膠結的概念,你就用些抗腫瘤的藥物,效果都不會太好,病人就不愿意了。好多報道說這個藥能抗腫瘤,老鼠點頭,病人不點頭。 那么,從病程上來看,胃癌多由寒熱膠結于胃,日久不解,進而造成脾的陰陽兩虛,進一步到腎的陰陽兩虛。也有些證候是脾胃虛弱、胃陰虧虛等少見證型,或持續(xù)存在,或與寒熱膠結相互兼加,終致五臟俱損,消耗殆盡而亡。胃癌是一個這樣的完整的發(fā)展過程。 3.1 寒熱膠結 一般我們中醫(yī)辨病不講的,實際在胃癌中占到百分之七八十的證型是寒熱錯雜,或者叫寒熱膠結也好,胃失和降占到了十之七八。比如你看《靈樞五變》怎么講這個病的:“皮膚薄而不澤,肉不堅而淖澤。如此則腸胃惡,惡則邪氣留止,積聚乃傷脾胃之間,寒溫不次,邪氣稍至。蓄積留止,大聚乃起”。這不就是胃癌嗎?難道《內經(jīng)》上說的這個不是胃癌嗎?難道它沒有明確提出胃腸的病位和病機?“寒溫不次,邪氣稍至,蓄積留止,大聚乃起”,所以它是以寒熱膠結為基本病機,十之七八。我們辨病就是這樣,病人一來基本就把寒熱并用的半夏瀉心湯給運用上了。我治療了至少有三十多個胃癌患者,帶瘤生存五、六年以上。 今天現(xiàn)場還來了一個來自柳州的中醫(yī)同事,最近跟我進修半年的孫朝霞醫(yī)師。孫醫(yī)師是我當年在柳州辦經(jīng)方抗癌學習班第一個報名的,報名后她就要找我進修,我說可以。她親自看到我治療好多胃癌的病人是活了五、六年以上的。關鍵是她寫給我的日記中提到,很多美女患者的療效特別好。為什么?我憐香惜玉?其實更主要的是我抓住了胃癌的基本病機。 我舉一個例子,這次講病例要換一個方法。這個廖某,78歲,2012年4月9日初診。這個病名診斷很清楚,2012年3月病理診斷示:胃角低分化腺癌。我就根據(jù)他這個納差、舌紅、大便2或3天一行,喜熱食,爪甲無華,舌紅苔薄,脈緩。這就是我們中醫(yī)的典型病例。中醫(yī)診斷:胃反,這是辨病。辨證:寒熱膠結,胃失和降。方用:半夏瀉心湯;治法:寒熱并用,辛開苦降,扶正祛邪。我基本上就是這個方子。有了基本方打底,然后再進行加減。比如說用些冬凌草、浙貝母、烏賊骨。你看烏賊骨、浙貝母是治療胃潰瘍的現(xiàn)代方子,我把它用于這里。 以烏賊骨為例,烏賊骨難道僅僅是治療胃潰瘍嗎?憑什么穿山甲、牡蠣、鱉甲、瓦楞子都有軟堅散結的作用,同是骨頭的烏賊骨沒有軟堅散結的作用?大家想想是不是這個道理?如果沒有這個治療作用,《內經(jīng)》中治療血枯的,就是治療婦科腫瘤的,為什么用四烏鰂一藘茹丸?所以我用烏賊骨加浙貝母。而冬凌草是專病專藥,另外的。 從2013年7月一直治療共計18診,一年左右的時間,我方子基本沒變過,即使變也是小量的?;颊呙踩绯H?,繼續(xù)守方。但是,其實守方過程中不變的是占百分之七八十之外,另外的也有變異,這就是我們當醫(yī)生的,自己也要具體看。我們抓住了基本矛盾還有次要矛盾,我們解決了主要矛盾,往往次要矛盾又變成了主要矛盾。 3.2 脾虛生痰 大家看,這個脾胃虛弱,痰濁中阻的僅僅占到整個證型的十分之一。這個人就是在柳州居住的上海人,也是個美女。因為她在上海經(jīng)常為我們義務宣傳,所以我對她印象很深。她零幾年開始找我治的,五次化療難以承受,才來找中醫(yī)治病。你說人家(經(jīng)過)5次化療,那這個治療效果就不是你中醫(yī)的功勞。不!恰恰不是這樣。胃癌的難治是舉世公認的,你即使成功地手術、成功地化療,一年以內一半以上復發(fā)了,復發(fā)了這人基本就沒有了(死亡)。所以在這個案例中,不要說有了化療就不是中醫(yī)的功勞。我們在腫瘤面前,中醫(yī)最能體現(xiàn)出整體觀念,因為不管你放療、化療、手術,都是我中醫(yī)治療這個人的一部分,我中醫(yī)是統(tǒng)帥,你只是我的一個過程和一個手段而已。只有我中醫(yī)能把你前前后后聯(lián)系起來,幾時化,幾時停,幾時止,幾時配合放療,幾時配合手術,這是中醫(yī)說了算。 大家可以看到,根據(jù)她這個情況,我的辨證是這樣的:脾胃虛弱,痰濁內阻。方用六君子湯(人參10克,白術10克,茯苓10克,炙甘草6克,半夏12克,陳皮10克),藥量很少。為什么呢?治脾胃病的方子,就是不要大的,尤其脾胃虛弱的時候。到第3診的時候為什么加何首烏30克?我又加了這幾樣辨病的用藥,其中這個土貝母,大家或許不太熟悉。我們說浙貝母、川貝母、土貝母這幾種里面,土貝母是解毒抗癌的。土貝母成為中藥比較晚,是明清以后的,它的抗癌解毒是明清時期我們中醫(yī)外科醫(yī)生先用的。就像山慈菇,我們把它用于治療腫瘤,這倒是有點學習古人了。你看2011年2月到了第43診的時候,她有點頭暈耳鳴,頭中空痛,不耐煩勞,白細胞低。我怎么辨呢?肝腎虧虛!頭暈耳鳴,頭中空痛,我就用二至丸。不難發(fā)現(xiàn),證型是可以變的,只不過是比較少。知常才能達變。2011年4月10日到了第49診了,這個時候有陰虛了,我用的是肺胃陰虛的麥門冬湯,基本上雖然說治療肺胃陰虛,但是辨病的藥,烏賊骨、浙貝母我一直保留沒變。 3.3 濕阻中焦 這就是辨病、辨證相結合,首先是辨病,其次是辨證。那么證型是變的。第三類就是濕阻中焦,氣機不暢,這個很少見,也是不到十分之一,也就百分之五左右。再舉一個例子,根據(jù)什么說他是濕阻中焦呢?舌苔白厚,脈滑,這就是中醫(yī)辨證的眼目,我用的是平胃散。我不反對中醫(yī)辨證,辨證確實是我的一個長處,只不過我們是要把辨證和辨病兩個長處都要兼顧。堅持服藥要多長時間呢?吃吃停停,有時候還用一些中藥的抗癌劑,這個就不說了。到2013年復診的時候,這是我根據(jù)他的舌淡紅,苔薄黃,脈滑,我用的是黃連解毒湯。他的證型是可變的。偶爾出現(xiàn)一下這個也很能理解。所以這個時候,我還是秉承了寒熱并用之法,黃連、干姜,更重要的還有蒲公英、連翹。大家可以看到,這都藥物有一定消瘡的作用,消瘡就能達到軟堅散結的目的。 3.4 陰虛氣滯 那么除此之外,還有一個證型,不到百分之三,叫陰虛氣滯,氣機不暢,是屬于陰虛型的。這個患者是老先生,跟著我一直治了十多年,他就是一來就開一個月藥,有時候到北京去,到北京做篩查,就吃這個藥。其中我的QQ網(wǎng)站上的是他留言說:我們雖然沒有改變他陰虛的體質,但是十幾年過去了,他覺得很好。 我記得大約是前幾年,廣東省中醫(yī)院成立80周年的時候,召開的一個全國名老中醫(yī)經(jīng)驗繼承論文評選大會。我一看這是個機會,就讓當時我的兩個徒弟,趕緊寫文章把這個思想介紹出來。題目就是《王三虎:胃癌的常與變》,在300多篇論文中有60個獲獎中,此文獲得一等獎的第一名。(掌聲)以后大家就是要慢慢讀懂它(此文見附錄一)。這個患者現(xiàn)在仍然健在,吃了900多副中藥了,2017年3月1日這個老先生正好來找我來看病。——我們中醫(yī)也沒啥大本事,反正人就還在。人在,希望就在,跟我慢慢治吧!這是我2017年3月1日在西安市中醫(yī)院的國醫(yī)館找我看病時的情景。 這就胃癌的經(jīng)方治療。 謝謝大家! 附錄1: 王三虎:治療胃癌的常與變 □ 周 婷 廣西柳州市中醫(yī)院來源:中國中醫(yī)藥報 2013-09-27-4
廣西名中醫(yī)、廣西中醫(yī)藥專家學術經(jīng)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王三虎教授,在長期的腫瘤臨床實踐中,既強調辨病論治,專病專方,又善于古方今用,權衡中西醫(yī)之長,衷中參西,對胃癌的病因病機及辨證分型有獨到見解。筆者有幸從師,簡介如下。
寒熱膠結 盤踞胃脘 胃癌屬中醫(yī)學“胃反”、“胃翻”范疇,病因病機繁復,真假難辨。王三虎認為,胃癌多因飲食不節(jié),或暴飲暴食,或饑飽無常,日久胃氣受傷,由輕到重,逐步演變而成。尤其是嗜食辛辣刺激之物的同時又恣飲冰鎮(zhèn)啤酒或冷飲,造成寒熱錯雜于胃,導致胃脘脹痛頻發(fā)。當然也有胃之寒熱,治不得法,寒邪未已,熱邪又見,或熱邪未已,寒邪又增而形成寒熱錯雜于胃者。再逢重大事件,精神壓力大,或所欲不遂,郁怒難伸,氣機不暢,胃失和降,則形成寒熱膠結,夾瘀夾痰,難分難解,結聚成塊,盤踞胃脘而成。 所以寒熱膠結,胃失和降就是胃癌的主要病機,甚至貫穿始終,難分難解??v觀胃癌的病程,多數(shù)是由寒熱膠結于胃,日久不解導致脾之陰陽兩虛,再到腎之陰陽俱虛。同時,也有脾胃虛弱或濕滯脾胃、胃陰虧虛等少見證型,或持續(xù)存在,或與寒熱膠結相互兼夾者。終致五臟俱損,消耗殆盡的發(fā)展過程。
證型之常 寒熱錯雜,胃失和降 古代醫(yī)家對胃腸積聚的認識各有偏頗,強調熱的,如《醫(yī)學統(tǒng)旨》:“酒面炙煿,黏滑難化之物,滯于中宮,損傷腸胃,漸成痞滿吞酸,甚則為噎膈反胃?!睆娬{寒的,如《衛(wèi)生寶鑒》:“凡人脾胃虛弱,或飲食過?;蛏溥^度,不能克化,致成積聚結塊?!备骷覡庿Q,自成體系。 現(xiàn)代醫(yī)家大多根據(jù)寒熱虛實將胃癌分為氣陰兩虛、痰郁氣滯、瘀毒內阻、脾腎陽虛等四型。但王三虎認為,上述古今分型,相對獨立,缺少內在聯(lián)系,并不符合臨床實際。這與醫(yī)家自身局限性有關。隨著社會的進步,醫(yī)學技術的發(fā)展,人們的醫(yī)療保健需求逐步提高,專業(yè)醫(yī)生的出現(xiàn),才有可能對胃癌的整個病程有較為全面的理解。 這既是在前人基礎上的糾偏和綜合,也是學術發(fā)展的必然。寒熱膠結在臨床上往往并不是對等存在的,有時以熱為主,有時以寒為主,特別要注意寒象掩蓋了熱象,熱象掩蓋了寒象的情況,這樣才不至于見寒治寒,見熱治熱。 胃為陽腑,脾為陰腑,胃主受納,脾主運化,胃氣主降,脾主升清,胃喜潤惡燥,脾喜燥惡濕,脾與胃,一升一降,一運一納,一燥一潤,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對飲食的消化、吸收、分布與排泄,基于胃的生理特點和腐熟水谷的特性,結合數(shù)十年的臨床觀察,王三虎認為胃癌臨床多見脾胃同病,寒熱膠結。 實際上,早在《靈樞·五變》中已對寒熱之邪造成胃腸積聚有所論述:“胃腸之間,寒溫不次,邪氣稍至,蓄積留止,大聚乃起?!惫湃说倪@些認識,正在某種意義上印證了他的“寒熱膠結致癌論”,說明了胃癌最主要的病機是“寒熱膠結”。 通過臨床觀察,王三虎認為胃癌發(fā)展過程中表現(xiàn)出寒熱膠結者占十之七八,在其近幾年診治的胃癌患者當中,有30余人均以“寒熱膠結”為基本病機。筆者現(xiàn)舉一位不適宜手術,純粹用中藥治療的案例。 廖某,女,78歲,2012年4月9日初診。2012年3月曾于外院病理診斷示:胃角低分化腺癌。因年事已高,求診中醫(yī)。 刻診:面黃肌瘦,腳軟乏力,喜熱食,寐差,大便2~3天一行,爪甲無華,舌紅苔薄,脈緩。中醫(yī)診斷:胃反,辨證屬寒熱膠結,胃失和降,方用半夏瀉心湯加味。 方藥:半夏15克,黃連8克,黃芩12克,生姜12克,紅參12克,代赭石12克,旋覆花12克,枳實15克,烏賊骨15克,浙貝母15克,冬凌草30克,炙甘草6克,大棗20克。3劑,水煎服。安替可膠囊,24粒,每日3次,每次2粒。 2013年7月17日第18診:該患者一年多來以半夏瀉心湯加減,初診癥狀大部分漸次好轉,貌如常人,仍繼續(xù)守方。 按:王三虎認為寒熱膠結往往是在寒熱錯雜、寒熱并見的基礎上,與有形之邪相合,日積月累而成積化毒致癌。該患者喜熱食、舌紅,癥狀相反,正是寒熱膠結辨證的著眼點,以半夏瀉心湯為基本方加減。 方中半夏、黃連、黃芩、生姜辛開苦降,紅參扶助正氣,提高免疫力,據(jù)現(xiàn)代文獻研究,具有良好的殺滅癌細胞的功效,再加枳實破氣消積,化痰散結,也有一定緩瀉功能,吃后大便通利,以解患者“大便2~3日一行”之苦。代赭石降逆以增苦降之功,甘草調和諸藥,大棗調理脾胃。值得一提的是,旋覆花、冬凌草、烏賊骨、浙貝母均為他治療癌癥的經(jīng)驗用藥。 《神農本草經(jīng)》謂旋覆花“去五臟間寒熱”,從某種意義上看,旋覆花化頑痰,得力于其辛開走散,能升能降的行氣作用,因而能除寒熱,正符合“寒熱膠結致癌論”的觀點。 冬凌草屬辨病用藥,因其富含的冬凌草甲素和乙素對多種腫瘤有較強的抑制作用,特別是對消化系統(tǒng)腫瘤作用更明顯,是不可多得的天然抗腫瘤、增強免疫力的神奇“仙草”,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 而烏賊骨和浙貝母這一軟堅化痰的對藥,也是作為胃癌的辨病用藥,既有文獻依據(jù),又有臨床支持??v觀全方,辛開苦降,開結散痞,扶正驅邪,精而不雜,相得益彰,故藥效平穩(wěn),收效良好。
證型之變 脾胃虛弱,痰濁內阻 王三虎認為臨床上往往常中有變,變中有常,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并不能拘泥固執(zhí)。治療胃癌不可能一成不變,以一方而走天下。寒熱膠結雖是常見,但胃癌術后癥狀復雜多變,脾胃虛弱、濕滯脾胃等原因導致胃失和降而致病也可見,此型約占胃癌的十分之一強。 柯某,女,41歲,胃癌術后半年于2009年12月22日初診。自述化療5次,難以承受其副反應而求診中醫(yī)。 刻診:面色微黃,少氣乏力,偶胃脘隱痛,眠少,食少,大便干,舌紅苔白厚,脈弦滑。中醫(yī)診斷:胃反,辨證屬脾胃虛弱,痰濁內阻,方用六君子湯。 組方:紅參10克,白術10克,茯苓10克,炙甘草6克,半夏12克,陳皮10克。4劑,水煎服。安替可膠囊,24粒,每日3次,每次2粒。 2010年1月9日第3診:病情平穩(wěn),舌紅,苔仍白厚,脈弦滑。在原方基礎上加何首烏30克,冬凌草30克,烏賊骨15克,浙貝母12克,土貝母15克。15劑,水煎服。平消片1瓶,每日3次,每次6片。 2011年2月20日第43診:1年來堅持用藥,生活如常人,兩次復查胃鏡、B超及腫瘤標志物,均未見復發(fā)轉移。近來偶然出現(xiàn)頭暈耳鳴,頭中空痛,不耐煩勞,白細胞2.0×109/L,舌淡紅,脈數(shù)。辨證:肝腎虧虛,元氣虧損,方用二至丸加味。 組方:旱蓮草12克,骨碎補30克,磁石20克,天麻12克,白芍12克,菊花10克,枸杞子12克,紅參12克,蔓荊子12克,葛根20克。貞芪扶正膠囊60粒,每日3次,每次4粒。 2011年4月10日第49診:上癥逐漸消退,白細胞恢復正常。近日咽痛,咳嗽,無痰,口干,食欲減退,舌紅,苔少,脈數(shù)。癥屬肺胃陰虛,方用麥門冬湯加味。 組方:麥冬12克,黨參12克,半夏15克,川貝母10克,牛蒡子12克,玄參12克,桔梗10克,甘草10克,烏賊骨12克,浙貝母12克。5劑,水煎服。 按:初診的六君子湯是辨其為脾胃虛弱、痰濁內阻而用方,第3診加胃癌辨病用藥冬凌草、烏賊骨、浙貝母、土貝母,合用安替可膠囊、平消片則是病證結合。到第43診之時,已是“久病必及于腎”,肝腎虧虛,元氣受損,王三虎肝腎并補,方更二至丸加味,以治療陰虛之熱,以骨碎補、磁石專通耳竅,配合貞芪扶正膠囊以減少湯藥用量,以達“長治久安”之效。最后患者胃部癥狀基本消退,出現(xiàn)以肺胃陰虛為主的癥狀,予患者經(jīng)方麥門冬湯加味,就體現(xiàn)了他“燥濕相混治癌論”的思想。
濕阻中焦,氣機不暢 王三虎在臨床也遇到濕阻中焦,氣機不暢證,經(jīng)年不變,用藥有效。此型約占胃癌的十分之一弱。 韋某,男,胃癌術后9個月于2007年10月31日初診。行化療6次,為減輕化療副作用、防止復發(fā)轉移而求診于中醫(yī)。 刻診:臍周隱痛,胃脘隱痛,食可,大便可,小便正常,舌苔白厚,脈滑。肝功不正常(不詳)。中醫(yī)診斷:胃反,辨證濕阻中焦,氣機不暢,方用平胃散。 組方:蒼術12克,厚樸12克,陳皮10克,茯苓12克,半夏15克,紅參10克,枳實12克,竹茹12克,桂枝12克,元胡20克,砂仁6克,炙甘草6克。7劑,水煎服。該方藥性平和,患者堅持就診服藥,病情好轉穩(wěn)定,中間偶有病情反復,仍以平胃散為主方加減,并間或佐以安替可膠囊、平消片或復方斑蝥膠囊。 2013年6月10日復診:臍周及胃脘隱痛基本消失,舌淡紅苔薄黃,脈滑。辨證濕減而偏熱,效取清熱利濕和胃,更方黃連解毒湯加減。 組方:炒梔子12克,石見穿30克,黃連5克,黃芩12克,干姜3克,黨參12克,冬凌草30克,蒲公英30克,連翹15克,神曲12克。7劑,水煎服。 按:王三虎認為胃癌術后癥狀復雜多變,應該是辨病前提下的辨證論治,做到常中有變,變中有常;不離于癌,不拘泥于癌;不離于胃,不拘泥于胃。本案根據(jù)其初診癥狀,辨證濕阻中焦,氣機不暢,故用平胃散化濕和胃,調暢氣機,此為他一向推崇的“在辨病的前提下辨證”觀點。 患者初診用藥見效,效不更方,一直堅持用藥,后濕減而偏熱,他又以梔子、黃連、黃芩、蒲公英、連翹等藥清熱利濕,神曲和胃;冬凌草、石見穿是辨病用藥,為其治療胃癌的經(jīng)驗用藥,清熱解毒抗癌,功不可沒。就診5年多,雖無貴重離奇之藥,但因立足于患者的主訴,既解決了患者的主觀不適,客觀上又起到了調陰陽氣血,和五臟六腑,從而防治轉移復發(fā)的作用。 王三虎主張,雖然辨證論治是中醫(yī)學的特點之一,但中醫(yī)也講究辨病論治,準確地辨病,包括尋找病因、抓住病機、明確診斷、了解病情的輕重程度、探索針對性的方藥、掌握疾病的病程轉歸及預后,才能掌握主動權,整體把握疾病發(fā)展的規(guī)律。正是對這一觀點的堅信,才能在處理胃癌的常證與變證乃至其他病癥時游刃有余,方平藥微而效宏。這也是值得我們學習并且借鑒的最重要的東西吧。
【參會的專家與領導】 【大會主會場嶺南大會堂】 【主會場嶺南大會堂座無虛席】 【主會場嶺南大會堂座無虛席】 【分會場廣東大會堂同步直播】 【大會分會場廣東大會堂】 【參會人員認真聽課】 【參會人員認真聽課】 【參會人員認真聽課】 【參會人員邊聽課邊做筆記】 【參會人員熱情高漲、踴躍報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