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普晴,生于1821年,是晚清名臣林則徐的二女兒。 太平軍剛剛在廣西興起的時候,咸豐皇帝啟用在鴉片戰(zhàn)爭中被貶的林則徐為欽差大臣,赴廣西“剿匪”。 還未正式上任,林則徐即病逝途中,功業(yè)未就。 沒想到5年后,林則徐的二女兒在江西上饒卻勇退十萬太平軍。想必,九泉之下的林則徐也會為他的女兒感到欣慰吧! 林普晴18歲時,嫁給了自己的表哥沈葆楨。這場婚姻是親上加親,沈葆楨原本就是林則徐的外甥。 沈葆楨與林普晴 當時的沈葆楨還默默無聞,而時任兩廣總督的林則徐也被革職查辦。 很快沈葆楨考中進士,入翰林,出任九江知府。 1856年,石達開統(tǒng)領的太平軍進攻江西廣信府的上饒,當時沈葆楨正在為曾國藩在江西各州府籌募兵餉,把年輕的夫人林普晴留在上饒。 太平軍將領與士兵 其時,太平軍兵鋒正銳,清軍紛紛敗北,很快,先頭部隊就到達了上饒,將上饒城圍得水泄不通。 城中沒有主帥,許多官員都收拾細軟,攜家眷倉皇出逃。 因為城里只有不到5000的兵力,而且大部分都是老弱,戰(zhàn)斗力很成問題。 因此有人勸林普晴也趕快出城避難。 林普睛卻不為所動,她想既然丈夫托她守城,就算是死她完也要不辱使命。 她說:“你們可以逃命,我已決意與上饒城同存亡!” 為了表示心意已決,她指著院中的水井道:“倘若城破,這里就是我的安身之處?!?/p> 她找到城中守軍的頭領,商議守城之策,打開府庫,拿出所有的存糧犒軍。 守軍在城墻上浴血奮戰(zhàn),林普晴則親自率領城中婦女做飯送上城墻,軍中將士深為感動,都決心誓死堅守城池。 激戰(zhàn)中的太平軍 堅守了10多天,形勢越來越危急。林普晴想到距上饒不遠的玉山鎮(zhèn)總兵饒廷選,他原是林則徐的舊部,現(xiàn)在只有請他出兵相援,才能解上饒之急。 可是玉山鎮(zhèn)那邊同樣是戰(zhàn)事緊張,饒總兵肯來嗎? 為了說服饒廷選,林普晴嚙破中指,以鮮血寫下一封求援信。 林普晴走上城墻,鼓勵守城的將士。士兵們見知府夫人如此頑強,增強了守城的決心,誓與城池共存亡。 因為太平軍慣用滾地龍(即挖地道)的戰(zhàn)術攻城,常令人防不勝防。埋甕聽聲常常被用來克制這種戰(zhàn)術。 而上饒城中根本沒有這么多的大甕。 最后,她想出一條妙策,下令守城將士沿城墻內側搶挖一道深八尺,寬五尺的壕溝,這樣即便敵軍從地下攻城,勢必會在進入壕溝時暴露目標。這招果然震懾了太平軍的滾地龍戰(zhàn)術。 而玉山鎮(zhèn)總兵饒廷選收到林普晴的求援血書后,大為感動,當即抽調精兵,連夜馳援。 與此同時,在外募兵籌餉的沈葆楨也得到了消息,率兵日夜不停地趕往上饒。 如此以來,三支人馬里應外合,血戰(zhàn)七天七夜,終于解了上饒之圍,扼制了太平軍在江西開辟勢力范圍的戰(zhàn)略意圖。 戰(zhàn)后,沈葆楨被提升為江西巡撫。 盡管林普晴沒得到朝廷的嘉獎,但她去世后,沈葆楨寫了一首挽聯(lián):
左宗棠也撰挽聯(lián),肯定她忠孝的一生:
后來曾國藩還為此專門上奏朝廷,奉旨在廣信府建祠褒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