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演講時寫的,希望大家不吝賜教)
需求產(chǎn)生動機,動機指導行為,行為獲得來自環(huán)境的反饋,這種反饋又反過來影響人的與動機。這種循環(huán)公認的人類行為模式的范例,可以說,在我們所有人的一生中,幾乎無時無刻都在不斷地重復著這一循環(huán),甚至可以說,這種需求、動機、環(huán)境、行為的四元互動組成了人類社會進程的基本單元。 所以,如果我們想要了解自身,認識自我。那么對于需求的探討會是一個不錯的切入點。 首先有兩點需要明確,一是人是作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出現(xiàn)在需求動機理論之中的,當一個人饑餓的時候,不是他的胃在饑餓,而是他作為一個人的整體在感受到饑餓,真正饑餓的人他的意識在想象食物,他的心靈在渴求食物,他的身體的各個機能都處于緊張狀態(tài)以便當食物出現(xiàn)的時候他能以最快的速度得到它們。更何況,對于人的大多數(shù)需求而言,像饑餓這樣明確的跟人的某一部分相關聯(lián)的需求實占少數(shù)。如果說當我們斷言某人的肚子餓了還有一定的道理可講的話,那么說某人的心靈渴望愛情,就只能算是一種文學的修辭了。 二是我們必須要認識到,平常我們所認為的大多數(shù)需求其實并不是上文提到的那種與人生休戚相關的需求,一般意義上認為的大多數(shù)需求只能算作是欲望。欲望是那些我們固有的本質(zhì)的需求在意識層面上的體現(xiàn)。更多的時候,欲望是達到我們需求的一種手段,比如某人周圍的很多人都買了Iphone,所以原本對電子產(chǎn)品不感興趣的他也去買了一臺,這里他的需求并不是iphone,而是不想自我感覺低人一等,可能是一種對于尊重的需求在起作用。所以重要的不是你的欲望是什么,而是你的欲望所指向的是什么,暴食者發(fā)病的原因往往是一些社會性的需求如愛,尊重,甚至更基本的安全需要受到了挫折,而不是因為他真的有食物上的需要。通過對許多行為的分析,行為分析學派和格式塔學派的心理學家總結出一個特點:欲望總是最終導向我們不能再往深追究的目標或者需要,對這些需要滿足本身就是我們的目的,也就是說他們是指向自身的,而我們對需求和動機的探討也必須是針對這些人類的終極需要。 明確以上兩點后,我們自然產(chǎn)生了一些問題,哪些是人類的本質(zhì)上的需要?這些需要有怎樣的內(nèi)部結構?他們的形成有怎樣的特點?他們的滿足或者匱乏會對人產(chǎn)生什么影響?等等。 首先可以明確的是,生存的基本需要是人的本質(zhì)上的需要,沒有生存一切都免談。當對食物,性,休息,這的需要出現(xiàn)匱乏時,這些基本的生理需要幾乎會壓制住其他一切需要,成為最優(yōu)先甚至是唯一的需要,就像我在上面提到的那個全身心的想著食物的人一樣,他一定是餓壞了。甚至在許多環(huán)境中,長期缺乏生理需要上的滿足,會導致人的世界觀發(fā)生創(chuàng)傷性的變化,這類人即使回到了食物豐足的環(huán)境會認為人活著的意義就是為了獲取食物(泛指的),而忽視其他價值的存在,也即:人只為面包而活。但是要提醒一句,人只為面包而活不是謬論,但是只有在面包匱乏的環(huán)境中才有意義。當人的生理需要得到滿足之后,這種需要就不再占據(jù)主要地位,而是成為一股潛流,讓位給了其他更高級的需要。 當生理需要得到滿足之后,出現(xiàn)的是安全需要,和生理需要類似,安全需要的匱乏會導致其迅速占有絕對優(yōu)勢的地位,這點在對嬰兒和幼童的觀察中尤為明顯,在孩子的世界中有時當安全需要和生理需要增強時,前者甚至能夠壓倒后者占據(jù)主導。安全需要的長期匱乏也同樣可以造成創(chuàng)傷性的人格改變,比如很多從動亂年代過來的長輩的價值取向往往趨向保守,偏愛固定居所,安全的定期存款,以及對新鮮事物保持回避和懷疑的態(tài)度等等。 在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之后相繼增強的是愛的需要和尊重的的需要,愛的需要具體指感情和歸屬感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具體指對于自尊,他人的尊重,社會地位,名譽等等的需要。和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一樣,這些需要的長期匱乏是會致病的,可能很多人對此抱有不同的看法,關于這點會在下面討論,這里只能說這兩大類需要的挫折反饋的致病過程是極其緩慢但又不可忽視的,而這點恰恰為很多現(xiàn)代心理治療師所忽略。 以上的四類需要就是我們通常所講的人類不可或缺的基本需要,和基本需要平行存在的還有兩大類需要,分別是審美需要和認知需要,他們的匱乏同樣會對人產(chǎn)生或多或少的負面影響,只不過這兩類需要在不同人群中的表現(xiàn)差異相對比較大,所以不做討論。 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不同的基本需要之間并不是相互孤立存在,而是一個互相聯(lián)系起來的整體。換句話說,就是他們有一定的內(nèi)部結構。在這方面,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了開創(chuàng)性的意見:需求層級優(yōu)先理論,也就是眾所周知的需求金字塔理論。但和多數(shù)人理解的需求金字塔理論不同,馬斯洛的需求金字塔的層級間的關系并不是固定不變的,也就是說不同需求間的優(yōu)先級并不總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愛的需要>尊重需要。原因有二:一是人無時無刻都存在著上述四中需要,即使某人今天吃的很飽,絲毫沒有食物上的需要,但是在邏輯上和潛意識中他依然有這種需要,所以在我們描述需要的轉換時不能說A需要得到滿足,于是A需要消失,B需要出現(xiàn)。。。而只能說這個人原本的狀態(tài)是80%的A需要和20%的B需要,在A需要得到滿足之后,他們的比例此消彼長。我們甚至可以認為滿足和匱乏之間是一種共軛關系,即一種需要的滿足可能會助長另一種需要的匱乏。二是一些高級需要在得到長期滿足之后可能會即獨立于其強有力的先決條件也獨立于他自身的滿足,也就是說他對這種需要的匱乏有了更強的抵抗能力,一個在其童年時期得到了充分的愛的滿足的成年人,在其成年后在愛、感情這些方面會顯得更加獨立,也更能適應這些方面的挫折,這種健康的表現(xiàn)無疑是需要滿足的結果。這種論斷同樣也可以解釋為什么很多藝術家或其他奉獻于自己的事業(yè)的人能在忍受極大的物質(zhì)匱乏的前提下仍能感到愉悅。 所以,對于不同的人來說,他的需要優(yōu)先級可能是獨一無二的。這并不是說那些把更高級的需要排在前面的人就更加高明。鑒于這種需要的排序主要是在后天環(huán)境影響下形成的,所以我只能說,再高明的心理學家也無法看穿命運的謎團。 所以,說到這里,我們不難看出,需要的滿足可以說直接決定了人性格的走向,這與弗洛伊德那著名的童年性壓力導致性格扭曲的論斷有異曲同工之處,只不過弗洛伊德將性本能看作是更加基本的需求,而在我們看來,人的追求顯然不止如此而已。按照弗洛伊德的說法,童年的性壓抑是普遍存在的,但如果能在成人的理解和關愛下得到正確的對待,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塑造出一個健康的人格。那么我們是否也可以說:一個健康的人,就是他的基本需要得到充分滿足的人呢?答案是肯定的,前人的調(diào)查研究表明,人如果在其生命的某個階段尤其是童年階段得到了基本需要的充分滿足,則這種滿足會對其人格產(chǎn)生不可估量的建設性作用,一個在童年感受到來自父母的真實的愛的孩子,到了他自己為人父母之時,會對孩子表現(xiàn)出更多的耐心,慈愛,理解和其他親密行為,而反之則會表現(xiàn)冷漠,對孩子缺乏耐心,而且在遇到親子關系的問題時往往顯得無所適從。這種論斷也佐證了上面提到的愛與尊重的需要的匱乏也會致病的結論。雖然更多時候這種病癥是隱性的,不可描述的,但他們確確實實的影響了我們的性格結構。 關于需要的滿足和人的健康之間的關系,馬斯洛有一個恰當?shù)谋扔鳎杭自谝粋€危險的叢林中生活了幾個星期,他靠不時地遇到的水和食物勉強維持生存。同樣環(huán)境中,乙除了能維持生存之外還有一支槍和一個可以關閉入口的秘密山東。丙除了有乙的條件外,身邊還有兩個同患難的朋友。丁除了上述所有條件之外,還是那個小團體里的領導者。上述這四個人依次被稱為:勉強維持生存者,安全需要得到滿足者,歸屬和愛的需要得到滿足者,尊重需要得到滿足者。而且他們的健康程度是遞增的。 這里有一點要說明,上面說的“滿足”不是普遍意義上的有求必應。很多人會想到溺愛這個例子來質(zhì)疑上述結論。這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這里我想提出一個我個人的看法,一邊當父母滿足孩子提出的很多要求時,常會錯誤的把孩子的要求錯認為是對愛的需求,而把自己的給予當做是愛的表達。例如有孩子喜歡讓父母抱著走,有的時候這的確是孩子在表達對愛的訴求,而另一些時候卻可能源自一些非本質(zhì)的需求。這個時候就要求父母對表象下的真實需求做仔細的甄別,雖然這很困難,否則就可能會出現(xiàn)所謂的“溺愛”。 于是,當我們把上面的論斷推至極限,是否能得到以下結論:需求的完全滿足等于理想的健康。這個問題還有待解決,但是當我們把目光轉向那些基本需求已經(jīng)得到了相對充分滿足的人群時,又發(fā)現(xiàn)了新的現(xiàn)象。 在這些健康人中,幸福度也會有明顯的差異,對于那些不怎么幸福的人而言,我們很容易想到他們的痛苦和壓抑也是來源于某種需求的匱乏。既然他們都是基本需求得到滿足的“健康人”,那么他們所匱乏的需求一定是某種比基本需求更“高級”的需求。 其實早在古希臘時期,就已經(jīng)有哲學家察覺到了這種需求的存在。柏拉圖在談到如何培養(yǎng)理想城邦的衛(wèi)士(這里可以理解為非常完善的人)時,他說:“根據(jù)一個人的天性,我們必須把與他們本性相稱的工作分配給他,這樣,當每個人只從事一向適合自己本性的工作,他就不會去充當許多人,而只是一個人,這樣。城邦上下就會形成一個整體,而不是許多城中之城?!?423d)他認為人生來就要去做自己該做的事情,靈魂素質(zhì)適合打鐵的,就必須去做鐵匠,適合捕魚的,就去捕魚,適合種田的,就去種田,當然還有那些最優(yōu)秀的靈魂,生來就有城邦衛(wèi)士的素養(yǎng),那么他們就去做城邦衛(wèi)士。相似的概念在20世紀被哥爾德斯坦再次提出,其名為“自我實現(xiàn)”,即:“人對于自我發(fā)揮和完成的欲望,是一種使人的潛力得以實現(xiàn)的傾向,這種傾向使一個人越來越成為獨特的個人,成為他所能成為的一切?!? 人本主義心理學認為,人在追求基本需要、認知需要、審美需要之上,還有著一種向上的內(nèi)在趨力,基本需要滿足的越充分的人,這種內(nèi)在的驅(qū)力越強大,我們可以稱之為一種自我實現(xiàn)的傾向。關于自我實現(xiàn)者的表現(xiàn),內(nèi)容實在太多,這里只提供以下幾個論斷:自我實現(xiàn)指向豐滿人性,人生是值得追求的,真正的工作是值得崇拜的,要從永恒的角度理解人生追求。 對自我實現(xiàn)和豐滿人性的揭示是人本主義心理學的高峰,也對人類的自我了解和進步提供了豐富的材料和佐證。馬斯洛將其置于需求金字塔的頂峰位置引出了一個問題:既然自我實現(xiàn)是凌駕于其他需求之上的高級需求,為什么他的挫折也會導致壓抑?為什么他的力量如此強大?為什么馬斯洛會將他放入需求金字塔? 對此奧爾波特的解釋是,人的那種與生俱來的向上的內(nèi)驅(qū)力,是遺傳因素和環(huán)境因素共同控制的結果。也就是說自我實現(xiàn)的需求其實和愛,尊重,歸屬等需求一樣都屬于似本能的需求。這里的似本能是指:人類動物性本能在基因中的殘存,似本能不屬于本能,比本能要弱得多,往往需要良好的環(huán)境才能得以長足的發(fā)展,一旦受到來自社會、文化因素的壓制就會減弱甚至永遠喪失,但這種喪失和減弱常會帶來無法逆轉的負面影響。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自我實現(xiàn)并不是后天文化造成的,而是某種近乎與生俱來本能性的沖動。這也就能解釋為什么在當代很多中國高校中,大學生明明大都得到了基本需要的充分滿足,但仍然會經(jīng)常性的焦慮,迷茫,無法感受人生的價值和樂趣,他們中的很多最后都成為了冷漠的虛無主義者,精英主義者,和利己主義者,這實在是讓人痛心。 而這也正是我的落點所在。關于我們?nèi)松非蟮膯栴}。 相信在校園的范圍內(nèi),不會有人在基本需要方面匱乏到極為嚴重的程度,這也就意味著,我們都是有資格也有動力去追求自我實現(xiàn)這一目標的。又由于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是健康人類突出表現(xiàn)出來的似本能需要,故而當我們逐漸偏離了這一目標時,迷茫困惑甚至痛苦接踵而至。這種困惑和痛苦不是從天而降突如其來的,而是一點點日久年深的累積,在潛移默化中改變著我們的價值觀和性格解構,最終影響到整個人生。我始終堅信,在任何時代宣揚理想的向上的態(tài)度都是不過時的,雖然有人會覺得在審美上和哲學上,這種態(tài)度常常流于膚淺和庸俗,但這不是這種態(tài)度本身的問題,須知在西方文化中酒神狄奧尼索斯才被奉為靈感的源泉和象征。 所以當人感到不快,不妨檢視一下自己的航向是否仍然正確。在自我實現(xiàn)的道路上行進的人是不會被長久孤獨和空虛所困擾的,他們的困擾之多只是暫時的。我們常常談到人生意義的問題,人為什么而活,為什么要活,這個問題人類爭論了幾千年,也將繼續(xù)爭論下去,對此我甚至想在這里斗膽提出一個斷言:人生的意義就在于對自我完善的不懈追求,在于一次次的向豐滿人性發(fā)起的注定失敗但又意義非凡的沖鋒。 當然,健康人的幸福感不止關乎于自我實現(xiàn),還和人的內(nèi)部整合有莫大的聯(lián)系,不過這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
|
來自: yuliliping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