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星兒一起輕松做幼師 今日分享:教學 星兒微信:13185554861 “我不!” “我就要!” “我不管!” 在你的班級里,是不是也有不少把這些以“我”開頭、以感嘆號做結尾的話掛在嘴邊的孩子?不知道從何時起,“不”變成了他們的口頭禪。“吃飯吧?”“不!”“該睡覺了,不要說話?!薄?span>不!”“把你的玩具車給樂樂玩一下好不好?”“不!” 他們非常執(zhí)拗,噘嘴、賭氣,甚至胡攪蠻纏,哪怕只是一些小事,就能讓他們大聲哭鬧,坐在地上不肯起來、不吃東西更是他們的拿手好戲。 通常出現(xiàn)這些情況的時候,父母都會焦急不安,想要盡快把孩子的“不”變成“是”或“好”。不少家長憂心忡忡的前來咨詢老師:“我們家孩子是不是到叛逆期了?”“他/她以前很聽話的,是不是學壞了?”
當孩子出現(xiàn)這種任性嬌慣的“王子病”和“公主病”的時候,首先要弄明白出現(xiàn)的原因:
在這個階段,低齡孩子喜歡說“不”,是一種心理需要的表現(xiàn)。他們對事情表達出強烈的自我意愿,希望事事都能夠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意圖去辦,否則就會產(chǎn)生劇烈的情緒變化。 一方面是孩子表達自我意志的需求,你所認為的“任性”未嘗不是孩子開始獨立思考的表現(xiàn)。另一方面是孩子構建秩序感的需求,他們已經(jīng)會在做事時先構想出特定的順序,當這個秩序被打破時,就會說出“不要”來表達自己惱怒。 這里有一個小故事:
這正是一個幼兒關于秩序感需求的很好例子了。這時的孩子并非在故意和成年人作對,不過是心理發(fā)展的需要罷了。
如果孩子在說“不”時的表現(xiàn)過于情緒化,甚至賭氣發(fā)泄,教師和父母就要注意到幼兒的狀況了。家庭的溺愛遷就是最容易造成幼兒任性的原因,除此之外還有幾項可能是家長和教師所忽略的。
對孩子的教育態(tài)度不一致,可能出現(xiàn)在“四二一”家庭的父母和祖輩之間,也可能出現(xiàn)在教師和家長之間。當父母教育孩子時,祖輩家長可能會加以制止,甚至當著孩子的面責備父母,讓父母在孩子面前失去微信,當孩子知道有人會縱容自己時,便會產(chǎn)生“大人是可以利用的”的念頭。
當有的家長不能滿足孩子的要求時,就隨便哄騙孩子而不會兌現(xiàn)承諾。時間久了,孩子失去了對成人的信任,認為成人說的一切都是騙他,因此面對自己的需求時便不會再輕易妥協(xié),不管別人再說什么他都不會聽了。 孩子們還沒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有時只是目睹一次其他孩子的任性行為,而對方通過該行為獲得了需求的滿足,也會在他們心中樹立起反面教育的典型,促使幼兒通過模仿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當孩子“任性”時,成人該怎么做?
當孩子表現(xiàn)出任性行為時,不要只是簡單的責備他們,他們的“不要”背后也許有著內心的真實需求。像前面講的那個故事,如果老師一次又一次的忽視了童童的需求,沒有“刨根問底”,童童很快就會失去了對老師的信任,認為成人不理解他,他的自我表達得不到滿足,或許會引發(fā)真正的“任性”、“發(fā)脾氣”。 這時教育者要多問一問幼兒“這是什么原因?”、“你是怎樣想的?”多說“如果……你會不會愿意去做……呢?”這樣的句式,在可以用合理的替換方式下,慢慢引導孩子的情緒,讓他們能夠平靜下來,冷靜的思考問題。同時可以告訴他們:當你想要達到某種需求的時候,首先要表達清楚自己的觀點,再進行詢問,而非采取胡攪蠻纏的方法大喊“我不要”或“我偏要”。
無論是教師還是家長,對幼兒的教育態(tài)度一定要統(tǒng)一,尤其是在幼兒任性時。如果有人從嚴,有人偏袒,孩子的任性會愈演愈烈,很難改正。 除此之外,教育態(tài)度的前后一致性也很重要。許多家長無法應對孩子的哭鬧現(xiàn)象,不能對堅持自己的態(tài)度。對于孩子不合理要求,現(xiàn)在不能滿足,今后無論何種情況下都不能給予滿足。如果平時對孩子的任性不加理睬,在客人面前怕孩子吵鬧而滿足了他的要求,只會讓他們知道在這個時機耍性子是可以達到目的的,任性行為會變本加厲。
不予理睬 面對幼兒的無理取鬧行為,采取沉默的方法,專心做自己的事情。如果苦于面對孩子的進一步哭鬧,可以先暫時離開現(xiàn)場,這期間保持著不批評、不說教、不打罵的態(tài)度。一段時間后,當孩子發(fā)現(xiàn)自己的苦惱沒有任何作用時就會停止。這時教育者再回到孩子身邊告訴他剛才的行為是不正確的,并對他停止哭鬧的行為表示滿意和關心,同時向他講道理。 自然后果教育 用自然后果教育可以讓孩子吃到任性行為的苦頭。如果幼兒堅持在吃飯的時間玩玩具而不按時吃飯,無論你怎么說他都不聽,那不妨讓饑餓這種自然后果來懲罰他。當孩子嘗到自然后果的苦頭時,就從中獲取了判斷的經(jīng)驗,有了教訓之后就不會再做同樣的事情了。 轉移注意 孩子在這個年齡階段是很難長時間專注于一件事物的,抓住幼兒的這個特點,我們可以在孩子任性執(zhí)拗時通過轉移注意的方法達到消退其任性行為的目的。當孩子哭鬧不止的時候,你可以對他說:“你看,你哭的像個小花貓似的,多難看!老師/媽媽帶你去洗一洗。”通常在成人幫他擦洗的過程中,孩子就會漸漸止住哭聲,這時你再挑起一個新的話題,他的注意力就會到別的事情上去了。 角色扮演 對于有任性習慣的幼兒,我們可以創(chuàng)造一定的情境,讓他們能夠扮演教育者的角色,對情境中的任性幼兒進行教育,讓他們體驗到教育者的不易,認識到自己任性行為的錯誤。如,教師可以讓任性的孩子到娃娃家里體驗一把當“媽媽”的感覺,事先商量好游戲情節(jié),讓幼兒直面自己任性行為的重演,活動結束后再對孩子進行引導,讓他認識到自己平時的做法是多么不可取。 孩子的“任性”行為是幼兒成長過程中十分常見的一種表現(xiàn),成人要多一些耐心、多一些愛心地去引導他們。孩子又犯“公主病”“王子病”任性耍賴,除了上面提到的,大家還有什么其他的好辦法嗎? 親,喜歡我就置頂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