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別夢得》 【唐】柳宗元 二十年來萬事同,今朝歧路忽西東。 皇恩若許歸田去,晚歲當(dāng)為鄰舍翁。 戊戌變法失敗了,梁啟超才意識到王安石的變法實際上成功了。評判變法成功與否的關(guān)鍵在于變法取得的效果。王安石變法一直維持到他退休之后的第八年,后來宋徽宗繼承王位,揮霍無度,心虛之余問宰相蔡京這般度日是否過了頭,蔡京答照這等花銷,國庫的銀子二十年花不完。這是王安石的功勞,變法的效果。梁啟超彼時才知道他無法與王安石相比,史上但凡想推行變法的良臣,必定要承他人之不可承。柳宗元和劉禹錫就是這樣,他們的變法史稱“永貞革新”。 永貞。如鯁在喉。 多年后,柳宗元登上柳州城樓,一派荒蕪,海畔尖山,愁思茫茫,風(fēng)打芙蓉水,雨侵薜荔墻,他覺得天然若劍芒的柳州山隨時可以割斷一己愁腸,而長安是永遠(yuǎn)回不去的地方。他希望自己是一尊佛,所分之身遍滿百千萬億恒河沙數(shù)世界,每一世界化百千萬億身,每一身都坐上柳州的山峰,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shù)山。他的故園久而久之成為一個符號。唯一值得安慰的是最好的朋友劉禹錫與自己一同走過了人生的大半光陰,起落升沉,同去同歸。 貞元九年(公元793年),柳宗元與劉禹錫同登進(jìn)士第,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又同為監(jiān)察御史,自此結(jié)下情誼,政治、文章、貶謫,直到多年后書寫祭文,始終是文學(xué)史上的佳話。 新文學(xué)萌發(fā)的年代,新思想激進(jìn)的歲月,培養(yǎng)了一批敢為天下先的臣子,救世濟(jì)民的迫切,無所避忌的孤往,不加收斂的狂傲,在弊端叢生的現(xiàn)實政治面前鋒芒畢露。為了更快地造福生民,可以不顧臣節(jié),可以不計主仆、仁義、忠貞,一切只為澤及蒼生,年輕的柳宗元就這樣在“春秋學(xué)派”的思想中不斷發(fā)酵。年輕到無所顧忌,到一味速定速成,竟逃不脫中國思想中那盡人皆知的“中庸”,難道是普世真理?難道是英雄的宿命?成敗,在中國歷史上以多種方式演繹著,孤膽英雄和變節(jié)小人之間的界限模糊一片。超越公共準(zhǔn)則的行為總難逃脫歷史的譴責(zé),于是,“二王八司馬”成為經(jīng)典的中國制造。 簡而言之,新繼位的唐憲宗貶謫了慫恿父親唐順宗與自己對立的十位大臣:王伾、王叔文、韋執(zhí)誼、韓泰、陳諫、柳宗元、劉禹錫、韓曄、凌準(zhǔn)和程異。王伾被貶為開州司馬,不久病死;王叔文被貶為渝州司戶,次年賜死。余下八人先后被貶為邊遠(yuǎn)八州司馬。這十位大臣推行的新政——“永貞新政”隨之夭折,從推行到實施僅維持了146天,電光石火,曇花一現(xiàn)。王霸大業(yè)到萬死投荒僅一步之遙。對道德和終極真理的虔誠、對政治責(zé)任的擔(dān)當(dāng)都沒有錯,唯有不該忽視對公共倫理的破壞。終于是成則王侯敗則寇,沒得商量。 柳宗元只覺得本是東風(fēng)御前柳,卻被移作蠻荒草。永貞元年(公元805年)九月,他與劉禹錫一同開始了奔赴貶所的旅程,未過長江,新的圣旨傳來:他被加貶為永州司馬,劉禹錫被加貶為朗州司馬。一路偕行,再沉重的鋪天蓋地,也有身邊這個人一起承受。 洞庭。湘江。汨羅。永州。他終于覺得自己是一個囚徒。沒想到與永州的山水一相伴竟是十載春秋。他始終肯定自己政治的清白,就像劉禹錫從未否認(rèn)過參與“永貞革新”是錯。 當(dāng)英雄失路,總有人拍手兩旁歡,總有人雪上加霜重,總有人落井下石沉。英雄成了一幅漫畫供人歡顏,抑或成了開心之源。在一個缺少悲劇美、崇尚大團(tuán)圓的國度里,失落也是一種恥。所以,怎么可以沒有最愛你的朋友?難的是,廟堂之上與江湖之遠(yuǎn)在人世消磨中難免有了嫌隙,最運(yùn)氣的是擁有同去同歸的宿命,在同一戰(zhàn)線上總會同仇敵愾、患難與共。柳宗元就是這等幸運(yùn),他有他的劉禹錫。 十一年囚居蠶食了健康,卻未消磨壯志,第十二年的春天,恩詔傳下:許你歸來。投荒垂一紀(jì),新詔下荊扉。疑比莊周夢,情如蘇武歸。柳宗元手中沒有漢節(jié),卻像蘇武一樣,魂銷詔書前,星夜打馬北上,直到衡陽回雁峰。衡陽雁去無留意,正值陽春,所有的大雁都隨他一起歸來。十一年前南渡客,四千里外北歸人。他在襄陽等到了劉禹錫,執(zhí)手相看時,不得不流淚,當(dāng)時相見各青春,如今青絲成霜鬢。 爾后,最著名的“玄都觀桃花門”上演了。再后來,柳宗元也想,如果那年玄都觀沒有如許的桃花,如果那首著名的《游玄都觀》沒有題到道觀墻壁上,如果可以掩飾下心中的狂、筆下的蔑,結(jié)局會改變嗎?“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觀里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后栽?!边@首詩成了最炫的話題,桃花成了整個長安城天空最美的姿態(tài)。柳宗元把被刷暴的桃花詩讀了很多次,他鑒定自己和劉禹錫這次不會有好果子吃。果然,憲宗很生氣,下新旨:遠(yuǎn)點(diǎn)兒貶?!疤一ㄩT”主角劉禹錫貶到播州當(dāng)市長,男二號柳宗元貶到柳州當(dāng)市長。 雖也震驚,想想應(yīng)該是意料之中。柳宗元知道當(dāng)朝宰相武元衡對當(dāng)年的革新派有意見,桃花詩無疑又得罪了新派權(quán)貴,劉禹錫的性子自己最清楚不過,他按捺不住的輕狂隨時會轟動一時。留在長安也是兇多吉少,柳宗元這樣安慰自己。這一次,柳宗元縱容劉禹錫了,縱然把兩人的前途再次斷送,因為桃花詩作得太妙,妙到他心里也十分快意。不過現(xiàn)實歸現(xiàn)實,劉禹錫由著性子做事,不計后果。播州是今天的貴州遵義,當(dāng)時絕少人煙,路途遙遠(yuǎn),耄耋之年的老母親如果跟他一起去播州,一路顛簸,有喪命的可能;如果不跟著去播州,留在長安老宅,這一貶不知何時才能準(zhǔn)許回長安,這無異于訣別。生離死別,柳宗元自己就沒有這種情況。他的母親在到永州第二年就因水土不服病逝了,他已經(jīng)失去母親,就不能讓劉禹錫再失去母親。他決定用自己的柳州跟劉禹錫的播州換。對此行為,憲宗不爽到極點(diǎn),竟然談條件。一旁的裴度很著急,這位“永貞革新”時就看好柳宗元和劉禹錫的御史中丞一再在皇帝面前說好話,裴度智商很高,話說得委婉,是一位優(yōu)秀的公務(wù)員。他說,陛下,您也在侍奉您的母親,在行孝道,如果劉禹錫真的跟他的母親生離死別了,恐被天下人非議,這對您以孝道引導(dǎo)百姓十分不利。憲宗覺得裴度是為他著想,遂把劉禹錫的播州改為連州了。連州就是今天的廣東韶關(guān),與柳州接壤,柳宗元和劉禹錫所轄地區(qū)緊緊相連。 還有什么比同去同歸、同歸同去更讓人欣慰?元和十年(公元815年)三月,返京后僅一個月的柳宗元和劉禹錫再次離京,遠(yuǎn)赴貶所。來路短,去路長?;匮惴宕A⑻爝?,等待兩人的再次路過。這一次,唏噓更勝前度。與劉禹錫相交的二十年中,一同拜官,一同謀事,一同遭受貶謫,一同萬死投荒,而今卻要在衡陽分別了。他徹底認(rèn)命。 十年憔悴到秦京,誰料翻為嶺外行。 伏波故道風(fēng)煙在,翁仲遺墟草樹平。 直以慵疏招物議,休將文字占時名。 今朝不用臨河別,垂淚行行便濯纓。 十年貶謫剛剛結(jié)束,以為回到京城后還可以大展宏圖,誰知道這次被貶得更遠(yuǎn)。柳宗元和劉禹錫路過漢代伏波將軍馬援當(dāng)年征南的古道,祠廟仍在,卻畫檐蛛網(wǎng),盡日惹飛絮,祠廟前的翁仲石像也被荒草掩埋。 劉禹錫怎會不知道柳宗元的懊惱,他知道柳宗元說“直以慵疏招物議,休將文字占時名”,這是影射桃花詩一事,他完全接受,更感謝柳宗元的寬容,這些年同他風(fēng)雨兼程。柳宗元則想起長安的老宅,他想在終南置一處田宅,閑來無事,與劉禹錫對飲南山,豈不美好?他想到的一切美好,不知道能否實現(xiàn)?但愿皇恩浩大,許他再回長安。 二十年來萬事同,今朝歧路忽西東。 皇恩若許歸田去,晚歲當(dāng)為鄰舍翁。 他許給劉禹錫這樣一個美好的約定。 劉禹錫信手寫下答詩: 弱冠同懷長者憂,臨歧回想盡悠悠。 耦耕若便遺身世,黃發(fā)相看萬事休。 那些快意書劍的日子已然前生,尚屬未來的渺茫耦耕更令人慨然生悲。弱冠春風(fēng)題同榜,青年同朝嘯風(fēng)云,半生光陰謫路月,相對白發(fā)更蒼蒼,垂垂老矣……有誰,能還給他們當(dāng)年的壯懷激烈?已是壯年、鬢發(fā)星星的柳宗元和劉禹錫抱頭痛哭瀟湘畔。 柳宗元把他的余暉都灑在這片荒涼的土地上。四年柳州刺史,千古芳名流傳。柳州,他命中注定的歸宿。當(dāng)扶著老母親靈柩北歸的劉禹錫再次路過衡陽回雁峰,柳宗元去世的書信傳到。他峰前慟哭,柳宗元永遠(yuǎn)地失約了。 與他最終成為鄰舍翁的是另外一個人。 四十七歲的柳宗元離劉禹錫而去,五十二歲的元稹離白居易遠(yuǎn)去,最終以劉禹錫、白居易結(jié)為摯友作為結(jié)局,他們是真正的鄰舍翁。同齡的劉禹錫和白居易晚年一直詩文相伴,不斷唱和,那些過往,都似浮云漸遠(yuǎn),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他們的晚年,才是最美好的春天。彼此以淡定從容之態(tài)向長埋地下的摯友致敬:我尚安好,無須掛念。 美到令人窒息的唐詩 「最受歡迎唐詩專屬公眾號,品味唐詩三百首」 古文 | 唐詩 | 宋詞 | 元曲 | 國學(xué)經(jīng)典 一首唐詩,一個故事,每天背一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