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醫(yī)臨床50多年,創(chuàng)賈氏三中湯,治療兒科常見病效果極佳
神黃中醫(yī)智庫
2017-06-11 09:05
賈六金,山西中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主任醫(y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第三批、第五批全國老中醫(yī)藥專家學術(shù)經(jīng)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臨床50余載,善于治療兒科常見病、多發(fā)病及各種疑難雜病,療效卓著。 方藥組成:黃芪15克,黨參12克,炒白術(shù)12克,茯苓12克,厚樸12克,草蔻仁12克,炒白芍15克,陳皮12克,干姜6克,肉桂6克,木香12克,炙甘草6克。 功能主治:溫中健脾、補虛緩中、平調(diào)陰陽。主治由脾胃虛寒引起的胃痛、腹痛、痞滿,飲食生冷或者夜間加重,常伴有噯氣、反酸、面色白或萎黃,舌質(zhì)淡胖,脈緩。 用量用法:每日一劑,煎煮兩次,合約500毫升,分早晚兩次服用。 方解:三中湯以理中湯、小建中湯、厚樸溫中湯為基礎(chǔ)方加減化裁而來。因中焦為脾胃所主,中焦的病變多是脾胃功能失調(diào)所致。針對脾胃病多虛、多濕、多氣滯的特點,賈六金將此三方組合化裁使用。其中理中湯主要針對脾胃虛寒怕冷而設(shè),小建中湯針對胃脘部疼痛攣急而設(shè),厚樸溫中湯針對胃脘脹滿不適而設(shè)。方中黃芪味甘,性微溫,歸肝、脾、肺、腎經(jīng),有益氣固表、斂汗固脫、托瘡生肌、利水消腫之功;黨參味甘,益氣健脾,與黃芪共為君藥;炒白術(shù)、茯苓健脾祛濕;厚樸苦溫,消脹泄?jié)M;草蔻仁苦溫燥濕,兼以消食;白芍甘緩,緩急止痛;干姜、肉桂性熱,可溫中散寒;陳皮、木香行氣散寒止痛;甘草調(diào)和諸藥為使。諸方合用,共奏理中、溫中、建中之功。 加減應用:虛寒甚者可加用制附子、良姜;呃逆者,可加丁香;痛甚嘔吐者可加元胡;伴有反酸燒心者可加烏賊骨、瓦楞子、左金丸、姜半夏等;腹痛甚加大芍藥用量;濕盛加蒼術(shù)苦溫燥濕健脾。 注意事項:對脾胃蘊熱及胃陰虛引起的胃脘不適不宜使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