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在內蒙古大興安嶺生活了多年的人,也不一定注意到這里的鳥有那么多種。一群飛翔的小鳥,在有些人眼里就是一盤下酒菜。人們一提起鳥,就想到了油炸、火烤后的美味。由于人們大量捕殺,鳥兒越來越少、越來越少了...... 隨著人們對野生動物保護認識的提高,我們又見到了這些美麗的精靈。 1、斑鶇(學名:Turdus naumanni):中型鳥體長20-24cm。有2亞種, 棲息于西伯利亞泰加林、樺樹林、白楊林、杉木林等各種類型森林和林緣灌叢地帶多成群,特別是遷徙季節(jié),常集成數(shù)十只上百只的大群。主要以昆蟲為食。 公布于西伯利亞地區(qū),從葉尼塞河流域往東到堪察加半島,越冬于朝鮮、日本、蒙古,偶見于印度北部和巴基斯坦。 2、虎斑地鶇(學名:Zoothera dauma):俗名虎鶇、頓鶇、虎斑山鶇。 虎斑地鶇是鶇類中最大的一種,體長可達30cm,翅長超過15cm。上體金橄欖褐色滿布黑色鱗片狀斑。下體淺棕白色,除頦、喉和腹中部外,亦具黑色鱗狀斑。光背地鶇和長尾地鶇外形和羽色與本種很相似,但體型較本種顯著為小,上體無暗色斑紋,亦缺少金色。 廣布于歐洲及印度至中國、東南亞、菲律賓、蘇門答臘、《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jīng)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3、田鹀(學名:Emberiza rustica)♀:長約15cm。雄鳥頭部及羽冠黑色,具白色的眉紋,耳羽上有一白色小斑點。體背栗紅色具黑色縱紋,翼及尾灰褐。頰、喉至下體白色,具栗色的胸環(huán),兩脅栗色。雌鳥與雄鳥相似,羽色較淺,以黃褐色取代雄鳥黑色部分。遷徙時成群并與其它鹀類混群,但冬季常單獨活動,不甚畏人。以草籽、谷物為主要食物。春季鳴聲動聽,常在灌木上鳴叫。分布于歐洲大部分,從挪威,芬蘭至美國,向東經(jīng)西伯利亞至堪察加半島,南至日本,朝鮮半島和中國。 4、灰腹灰雀 Pgriseiventri:棲于針、闊混交林中。食物以植物種子、樹冬芽、果實為食。分布于朝鮮半島、蒙古、俄羅斯、日本以及中國大陸的黑龍江、吉林、內蒙古、新疆、河北、江蘇等地,一般冬季見于丘陵和平原以及常出沒于松、杉和落葉松等針葉林和針闊混交林中。 5、棕眉山巖鷚(學名:Prunella montanella)為巖鷚科巖鷚屬的鳥類。棕眉山巖鷚是體型略小(15厘米)的褐色斑駁的巖鷚。頭部圖紋醒目,頭頂及頭側近黑,余部赭黃。眉紋及喉橙皮黃色而有別于褐巖鷚。分布范圍:繁殖于整個俄羅斯及西伯利亞、朝鮮至日本。偶見于阿拉斯加及歐洲。 分布狀況:越冬于中國北方及東北。 6、紅脅藍尾鴝Tarsiger cyanurus 紅脅藍尾鴝俗名:藍點岡子、藍尾巴根子、藍尾杰、藍尾歐鴝。體型略?。?5厘米)而喉白的鴝。特征為橘黃色兩脅與白色腹部及臀成對比。雄鳥上體藍色,眉紋白;亞成鳥及雌鳥褐色,尾藍。雌鳥與雌性藍歌鴝的區(qū)別在喉褐色而具白色中線,而非喉全白,兩脅橘黃而非皮黃。亞種rufilatus的腰、小覆羽及眉紋亮麗海藍色,喉灰色較重。長期棲于濕潤山地森林及次生林的林下低處。 7、黑啄木鳥(學名:Dryocopus martius) 屬鴷形目、啄木鳥科,是一種大型的啄木鳥,通體幾純黑色;雄鳥額、頭頂和枕全為血紅色;雌鳥僅后頭有血紅色,生長于古北界北部的茂密森林內,在歐亞大陸上不同地區(qū)都發(fā)現(xiàn)其蹤影。 8、三趾啄木鳥,Picoides tridactylus 中等體型(23厘米)的黑白色啄木鳥。頭頂前部黃色(雌鳥白色),僅具三趾。體羽無紅色,上背及背部中央部位白色。腰黑。亞種funebris腰褐色,背部白色僅于上背,下體褐色較濃。該種鳥以往被獨立為一屬,國內亦一直采用,現(xiàn)已被并為啄木鳥屬。叫聲為輕柔的kik聲,有力的鏨木聲在1.3秒后突然加速,類似黑啄木鳥,食物主要為鞘翅目、鱗翅目的昆蟲及幼蟲。此鳥在林區(qū)數(shù)量稀少,很難發(fā)現(xiàn)鳥巢。 9、銀喉長尾山雀(學名:Aegithalos caudatus) 雀形目山雀科的小型雀類,俗稱十姐妹、團子、洋紅兒、銀頦山雀。10至12厘米左右,尾長約占或超過體長一半。在冬季全身絨毛較厚。頭頂黑色具淺色縱紋,頭和頸側呈葡萄棕色(指名亞種頭部純白),背灰或黑色,翅黑色并具白邊,下體淡葡萄紅色,部分喉部具銀灰色斑,尾較長,呈凸尾狀。生活在歐亞大陸各種環(huán)境的樹林中,群居或常與其他雀類混居,以昆蟲及植物種子等為食。該物種是羅馬尼亞的國鳥 。 10、北噪鴉(學名:Perisoreus infaustus) 是鴉科噪鴉屬的鳥類,體長30-31厘米,體重90-150克。是一種體羽松軟的灰色和棕色的噪鴉。尾甚短,后枕具短冠羽。頭深褐,兩翼、腰及尾緣棕色,前額羽簇皮黃。棲于森林。單獨、成對或成小群活動。分布于斯堪的那維亞半島、古北界北部及中國東北和西北。不常見于北方冷針葉林。 11、普通鳾東北亞種Sitta europaea asiatica 小型鳴禽,鳴管結構及鳴肌復雜,善于鳴囀,叫聲多變悅耳;離趾型足,趾三前一后,后趾與中趾等長;腿細弱,跗跖后緣鱗片常愈合為整塊鱗板;雀腭型頭骨。體小,頭頸短,尾短。常在樹干、樹枝、巖石上等地方覓食昆蟲、種子等。在洞中筑巢,冬季有儲存食物習性。是唯一能頭向下尾朝上往下爬樹的鳥類。棲息于松樹林,落羽杉和其他針葉樹。主要食物是昆蟲和松樹種子。 12、普通朱雀♀ 普通朱雀(學名:Carpodacus erythrinus) 在中國分布廣,種群數(shù)量較豐富。 13、紅點頦(學名:Luscinia calliope): 又名紅喉歌鴝。體長14-17厘米,體重16-27克。雄鳥頭部、上體主要為橄欖褐色。眉紋白色。頦部、喉部紅色,周圍有黑色狹紋。胸部灰色,腹部白色。雌鳥頦部、喉部不呈赤紅色,而為白色。虹膜褐色。嘴暗褐色。腳角色。 紅點頦屬地棲性遷徙候鳥,藏于森林密叢及次生植被;一般在近溪流處。跳躍,或在附近地面奔馳,多位于距水不遠的地面上。善鳴叫,善模仿,鳴聲多韻而婉轉,十分悅耳。常在平原叢,蘆葦及小樹林中活動,輕巧跳躍,走動靈活。是食蟲性鳥類,以昆蟲為食,主要吃直翅目、半翅目和膜翅目等昆蟲,也吃少量植物性食物如果實。分布于西伯利亞、蒙古、日本、朝鮮、印度、孟加拉、緬甸、中南半島、中國大陸及臺灣等地。 與藍喉歌鴝、藍歌鴝稱為歌鴝三姐妹,是中國名貴籠鳥。 14、山斑鳩學名:Streptopelia orientalis) 是鳩鴿科斑鳩屬的鳥類。約32厘米,嘴爪平直或稍彎曲,嘴基部柔軟,被以蠟膜,嘴端膨大而具角質;頸和腳均較短,脛全被羽。上體的深色扇貝斑紋體羽羽緣棕色,腰灰,尾羽近黑,尾梢淺灰。下體多偏粉色,腳紅色。起飛時帶有高頻'噗噗'聲。多在開闊農耕區(qū)、村莊、寺院周圍,食物多為帶顆谷類。分布于喜馬拉雅山脈、印度、東北亞、日本、中國大陸及臺灣。北方鳥南下越冬。 15、紅尾伯勞(學名:Lanius cristatus) 伯勞科伯勞屬的鳥類,俗名褐伯勞。體長18-21cm。上體棕褐或灰褐色,兩翅黑褐色,頭頂灰色或紅棕色、具白色眉紋和粗著的黑色貫眼紋。尾上覆羽紅棕色,尾羽棕褐色,尾呈楔形。頦、喉白色,其余下體棕白色。所吃食物主要有直翅目蝗科、螽斯科、鞘翅目步甲科、叩頭蟲科、金龜子科、瓢蟲科、半翅目蝽科和鱗翅目昆蟲。偶爾吃少量草子。 16、長尾林鸮(學名:Strix uralensis) 中等大小及夜間活動,喙堅強而鉤曲。嘴基蠟膜為硬須掩蓋。翅的外形不一,第五枚次級飛羽缺。尾短圓,尾羽12枚,有時僅10枚。腳強健有力,常全部被羽,第四趾能向后反轉,以利攀緣。爪大而銳。尾脂腺裸出。無副羽,間或留存。耳孔周緣具耳羽,有助于夜間分辨聲響與夜間定位。以田鼠、棕背鼠、黑線姬鼠等為食,也吃昆蟲、蛙、鳥、兔,以及松雞科的一些大型鳥類。營巢于樹洞或巖隙中,每窩產卵2~6枚,雛鳥晚成性。 (上一次錯把此圖發(fā)到灰腹灰雀上了) 17、猛鸮(Surnia ulula ) 中型鳥類,體長35-40厘米,體重247-375克。具鷹樣的尾,臉部圖案深褐色與白色縱橫。屬于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18、大山雀(學名:Parus major) 中小型鳥類,體長13-15厘米。整個頭黑色,頭兩側各具一大型白斑。上體藍灰色,背沾綠色。下體白色,胸、腹有一條寬闊的中央縱紋與頦、喉黑色相連。棲息于低山和山麓地帶的次生闊葉林、闊葉林和針闊葉混交林中,也出入于人工林和針葉林。分布于中國、非洲西北部、摩洛哥、突尼斯、阿爾及利亞、歐洲、中亞、西伯利亞、遠東、朝鮮、日本、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中南半島和印度尼西亞。 19、大杜鵑(拉丁名:Cuculus canorus) 杜鵑科杜鵑屬的1種鳥類,別名郭公、布谷、鳩、喀咕。基本分布于全國。 20、黑耳鳶(Milvus migrans lineatus) 為鷹科齒鷹亞科,體型略大的猛禽,約65厘米,體羽深褐色,尾略顯分叉,腿爪灰白色有黑爪尖。飛行時初級飛羽基部具明顯的淺色次端斑紋。似黑鳶但耳羽黑色,翼上斑塊較白。虹膜褐色;嘴灰色,蠟膜藍灰;腳灰色。叫聲同黑鳶。 棲息于開闊的平原、草地、荒原和低山丘陵地帶,以小鳥、鼠類、蛇、蛙、野兔、魚、蜥蜴和昆蟲等動物性食物為食,偶爾也吃家禽和腐尸,是大自然中的清道夫。廣泛分布于亞洲北部至日本。 21、大鵟(學名:Buteo hemilasius) 鷹科鵟屬,大型猛禽,體長 570-760毫米。頭頂和后頸白色,各羽貫以褐色縱紋。頭側白色;有褐色髭紋,上體淡褐色,有3-9條暗色橫斑,羽干白色;下體大都棕白色;跗跖前面通常被羽,飛翔進翼下有白斑。虹膜黃褐色,嘴黑色,蠟膜黃綠色,跗跖和趾黃色,爪黑色。棲息于山地、山腳平原和草原等地區(qū),喜停高樹上或高凸物上。主要食嚙齒動物,蛙、蜥蜴、野兔、蛇、黃鼠、鼠兔、旱獺、雉雞、石雞、昆蟲等動物。 22、領巖鷚(學名:Prunella collaris) 鳥綱雀形目巖鷚科巖鷚屬,俗名巖鷚、大麻雀、紅腰巖鷚。該鳥類體長18厘米,似麻雀但稍大。嘴細尖,嘴基較寬,在嘴長的中間部位有一明顯的緊縮,這是該種鳥類特異之處;鼻孔大而斜向,并有皮膜蓋著;嘴須少而柔軟;前額羽稍松散,并不彼此緊貼覆蓋;尾為方尾或稍凹;跗跖前緣具盾狀鱗。領巖鷚種下屬有6個亞種。在中國主要為留鳥。在東北西北部額爾古納河繁殖的種群或許為夏候鳥,但在何處越冬尚不清楚。冬季罕見于甘肅西北部武威。 23、渡鴉(學名:Corvus corax) 是一種全身黑色的大型雀形目鴉屬鳥類,俗稱為胖頭鳥。是雀形目中體型最大的鳥類,共有12個亞種。通體黑色,并閃紫藍色金屬光澤;尤以兩翅為最顯著。喉與胸前的羽毛長且呈披針狀;鼻須長而發(fā)達,幾乎蓋到上嘴的一半。虹膜暗褐色;嘴、跗蹠和趾黑色。 集群性強,常結群營巢,并在秋冬季節(jié)混群游蕩。行為復雜,表現(xiàn)有較強的智力和社會性活動。鳴聲簡單粗厲。棲息于高山草甸和山區(qū)林緣地帶。雜食性,主要取食小型嚙齒類、小型鳥類、爬行類、昆蟲和腐肉等,也取食植物的果實等,甚至人類活動的剩食等。 分布于北半球。是不丹的國鳥。 24、花尾榛雞(學名:Bonasa bonasia) 屬于走禽。體結實,喙短,呈圓錐形,適于啄食植物種子;翼短圓,不善飛;腳強健,具銳爪,善于行走和掘地尋食;鼻孔和腳均有被羽,以適應嚴寒。雄鳥頭上有短羽冠;上體大都棕灰,具栗褐色橫斑;頦和喉黑,下體暗棕褐而雜以白色;外側尾羽呈花斑狀,而具一條寬闊的黑褐色次端斑。雌鳥略同,但頦和喉大都棕白。棲息于林下植被繁茂,漿果豐富的松林、云杉、冷杉等針葉林中。多成小群活動,以各種野生植物的綠色部分、種子、果實為食。廣泛分布在歐亞大陸北部。 25、星鴉(學名:Nucifraga caryocatactes) 鴉科星鴉屬的鳥類,長32公分,體羽大都咖啡褐色,具白色斑,飛翔時黑翅,白色的尾下覆羽和尾羽白端很醒目。單獨或成對活動,偶成小群。棲于松林,以松子為食,也埋藏其他堅果以備冬季食用。飛行起伏有節(jié)律。分布于古北界北部、日本及臺灣,喜馬拉雅山至中國西南及中部。也分布于歐亞大陸的北部,如臺灣以及中國大陸的東北、河北、山東、豫、山陜、甘肅、鄂、川、云南、新疆、西藏等地,多棲息于針葉林帶。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瑞典。 26、紫翅椋鳥 Sturnus vulgaris 雀形目,椋鳥科,椋鳥屬。全長約20厘米,頭、喉及前頸部呈輝亮的銅綠色;背、肩、腰及尾上復羽為紫銅色,而且淡黃白色羽端,略似白斑;腹部為沾綠色的銅黑色,翅黑褐色,綴以褐色寬邊。夏羽和冬羽稍有變化。紫翅椋鳥食性較雜,以黃地老虎、蝗蟲等農田害蟲和尺蠖、柳毒蛾、紅松葉蜂等森林害蟲為食,但在秋季也聚集在果園中竊食果子或在稻田中啄食稻谷。 27、雪鹀 Plectrophenax nivalis 雀科雪鹀屬的鳥類,俗名雪雀、路邊雀。分布于歐亞、北美等地極北地區(qū)以及中國大陸的黑龍江、吉林、內蒙古、新疆、河北等地,多生活于低山區(qū)和丘陵地帶的開闊區(qū)、有時也見于平原地區(qū)以及喜在路旁未全被雪覆蓋的草叢中或在公路旁活動。 以雜草種子、昆蟲為食。 28、白腰朱頂雀(學名:Carduelis flammea) 為雀科金翅雀屬的鳥類,常見于溪邊叢生柳林、沼澤化的多草疏林和櫟、榆等幼林中以及也見于各種喬木雜林和林緣的農田及果園中。 29、北紅尾鴝,Phoenicurus auroreus 鶇科紅尾鴝屬的一種小型鳥類,體長13-15厘米。雄鳥頭頂至直背石板灰色,下背和兩翅黑色具明顯的白色翅斑,腰、尾上覆羽和尾橙棕色,中央一對尾羽和最外側一對尾羽外翈黑色。前額基部、頭側、頸側、頦喉和上胸概為黑色,其余下體橙棕色。雌鳥上體橄欖褐色,兩翅黑褐色具白斑,眼圈微白,下體暗黃褐色。 相似種紅腹紅尾鴝頭頂至枕羽色較淡,多為灰白色,尾全為橙棕色,中央尾羽和外側一對尾羽外翈不為黑色。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30、樹鷚(學名:Anthus hodgsoni) 小型鳴禽,外形和林鷚相似,體長15-16厘米。上體橄欖綠色具褐色縱紋,尤以頭部較明顯。眉紋乳白色或棕黃色,耳后有一白斑。下體灰白色,胸具黑褐色縱紋。野外停棲時,尾常上下擺動。主要棲息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闊葉林、混交林和針葉林等山地森林中。常成對或成3-5只的小群活動,遷徙期間亦集成較大的群。多在地上奔跑覓食。主要以昆蟲主要食物,在冬季兼吃些雜草種子等所吃的昆蟲有蝗蟲、蝽象、金針蟲、蠅、蚊、蟻等。 31、扇尾沙錐〔拉丁名:Gallinago gallinago 〕 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瑞典。在中國東北和西北新疆為夏候鳥,長江以南為冬候鳥。春季于3~4月,少數(shù)遲至5月上旬遷到東北繁殖地,秋季于8~9月離開繁殖地往南遷徙,少數(shù)遲至10月才往南遷。常成松散的小群遷飛。 32、黑尾塍鷸 拉丁學名 Limosa limosa 旅鳥,部分在東北、內蒙和新疆繁殖,夏候鳥,部分越冬于云南、海南島、香港和臺灣,為冬候鳥。國外繁殖于歐亞大陸北部,越冬于南非、印度、中南半島國家,南到澳大利亞。春季遷經(jīng)中國的時間在3~4月,秋季在9~10月。被列入國家陸生野生動物保護名錄以及世界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33、金斑鸻Pluvialis fulva 棲息于河岸附近農田、水塘、沼澤及空曠草原,以植物種子、嫩芽、軟體動物、甲殼類褐昆蟲為食。該物種已被列入國家林業(yè)局2000年8月1日發(fā)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jīng)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繁殖期5~7月,在沼澤地中干燥地面上營巢,每窩產卵4~5枚。雌雄共同孵卵,孵化期27~28天。遷徙時途經(jīng)我國全境,在北緯25度以南越冬。種群數(shù)量較多。 34、金眶鸻(學名:Charadrius dubius) 是一種小型鸻科鳥,全長約16厘米,上體沙褐色,下體白色。有明顯的白色領圈,其下有明顯的黑色領圈,眼后白斑向后延伸至頭頂相連。單個或成對活動,活動時行走速度甚快,常邊走邊覓食,并伴隨著一種單調而細弱的叫聲。通常急速奔走一段距離后稍微停停,然后再向前走。常棲息于湖泊沿岸、河灘或水稻田邊。以昆蟲為主食,兼食植物種子、蠕蟲等。候鳥,在非洲過冬,其它時候則在歐洲和亞洲西部棲息繁殖。 35、鳳頭麥雞(學名:Vanellus vanellus) 中型涉禽,體長29-34厘米。頭頂具細長而稍向前彎的黑色冠羽,像突出于頭頂?shù)慕?,甚為醒目?棲息地通常在濕地、水塘、水渠,沼澤等,有時也遠離水域,如農田、旱草地和高原地區(qū)。食蝗蟲、蛙類、小型無脊椎動物、植物種子等。 36、青腳濱鷸Calidris temminckii 鸛形目丘鷸科的鳥類,體小而矮壯,腿短,灰色。上體(冬季)全暗灰;下體胸灰色,漸變?yōu)榻咨母共浚查L于攏翼。與其他濱鷸區(qū)別在于外側尾羽純白。同其他濱鷸,喜沿海灘涂及沼澤地帶,成小或大群。繁殖地在北極苔原地區(qū),越冬群體見于云南、臺灣、福建、廣東及香港等。 37、澤鷸(拉丁名:Tringa stagnatilis) 全長約23cm。上體灰褐色,腰及下背白色,尾羽上有黑褐色橫斑。前頸和胸有黑褐色細縱紋,額白。下體白色。虹膜暗褐色,嘴長,相當纖細,直而尖。顏色為黑色,基部綠灰色,腳細長,暗灰綠色或黃綠色主要棲息于河流岸邊河灘或沼澤草地,以小型脊椎動物為食。在中國為旅鳥,部分為夏候鳥和冬候鳥。春季于4月初~5月初遷到東北繁殖,秋季于9~10月離開繁殖地往南遷徙。 38、白腰草鷸(學名:Tringa ochropus) 小型涉禽,體長20-24厘米,是一種黑白兩色的內陸水邊鳥類。主要棲息于山地或平原森林中的湖泊、河流、沼澤和水塘附近,海拔高度可達3000米左右。常單獨或成對活動,多活動在水邊淺水處、礫石河岸、泥地、沙灘、水田和沼澤地上。以蠕蟲、蝦、蜘蛛、小蚌、田螺、昆蟲、昆蟲幼蟲等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偶爾也吃小魚和稻谷。 39、黃頭鹡鸰(學名:Motacilla citreola) 雀形目鹡鸰科。長約18厘米,體型纖細,喙較細長,先端具缺刻;翅尖長,內側飛羽(三級飛羽)極長,幾與翅尖平齊;尾細長呈圓尾狀,中央尾羽較外側尾羽為長。多活動于水邊,停息時尾上下擺動,單個或成對地尋食昆蟲,飛行時呈波浪狀起伏。在農田土塊、樹洞、巖縫中筑巢。巢呈杯狀。以細草根、枯枝葉、草莖、樹皮等構成,內鋪獸毛,鳥羽等。每窩產卵4~6枚。夏主要食昆蟲,秋兼食些草籽;地棲鳥類,喜沼澤草甸、苔原帶及柳樹叢。 40、灰鹡鸰(學名:Motacilla cinerea) 是雀形目鹡鸰科的鳥類,屬中小型鳴禽經(jīng)常成對活動或結小群活動。以昆蟲為食。覓食時地上行走,或在空中捕食昆蟲。繁殖期在3~7月,筑巢于屋頂、洞穴、石縫等處,巢由草莖、細根、樹皮和枯葉構成,巢呈杯狀。每窩產卵4~5枚。 41、穗鵖(學名:Oenanthe oenanthe)♂ 鹟科鵖屬的鳥類,俗名石棲鳥、麥穗。體小,呈沙褐色,兩翼色深而腰白。甚常見于荒漠、高原及多巖石草地。分布于歐洲、亞洲、非洲、北美洲,包括中國大陸的內蒙古、新疆、山西等地,一般生活于海拔2400-3000米或更高的山地草原多石地段以及曾偶見于長白山海拔800-1800米間針闊混交林帶路旁。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瑞典。 42、沼澤山雀(學名:Parus palustris) 屬雀形目山雀科山雀屬,又名小仔伯、仔仔紅、紅子、小豆雀、唧唧鬼子、泥澤山雀。是一種主要分布在巴爾干半島、俄羅斯、蒙古、日本、中國、印度、緬甸區(qū)域的鳥類。沼澤山雀雖然名字中有沼澤二字但實際上并不棲息在沼澤中,他們常在針葉林闊葉領或針闊混交林中高大喬木的樹冠活動,偶爾也到低矮的灌叢中覓食,在近水源的林區(qū)更易見到,這也許就是沼澤二字的來歷。 43、紅脅藍尾鴝Tarsiger cyanurus 俗名:藍點岡子、藍尾巴根子、藍尾杰、藍尾歐鴝。體型略小(15厘米)而喉白的鴝。特征為橘黃色兩脅與白色腹部及臀成對比。雄鳥上體藍色,眉紋白;亞成鳥及雌鳥褐色,尾藍。雌鳥與雌性藍歌鴝的區(qū)別在喉褐色而具白色中線,而非喉全白,兩脅橘黃而非皮黃。亞種rufilatus的腰、小覆羽及眉紋亮麗海藍色,喉灰色較重。長期棲于濕潤山地森林及次生林的林下低處。 44、田鹀(學名:Emberiza rustica 體長約15cm。雄鳥頭部及羽冠黑色,具白色的眉紋,耳羽上有一白色小斑點。體背栗紅色具黑色縱紋,翼及尾灰褐。頰、喉至下體白色,具栗色的胸環(huán),兩脅栗色。雌鳥與雄鳥相似,羽色較淺,以黃褐色取代雄鳥黑色部分。遷徙時成群并與其它鹀類混群,但冬季常單獨活動,不甚畏人。以草籽、谷物為主要食物。分布于歐洲大部分,從挪威,芬蘭至美國,向東經(jīng)西伯利亞至堪察加半島,南至日本,朝鮮半島和中國。 45、kingfisher,即翠鳥,也稱為Alcedo,是鳥綱佛法僧目翠鳥科翠鳥屬鳥類的通稱。又稱魚虎,魚狗。常在水邊的土崖或是堤岸的沙坡上用嘴鑿穴為巢。巢室為球狀,直徑為16厘米,巢內鋪以魚骨和魚鱗等物,準備養(yǎng)兒育女。每年春夏季節(jié)產卵,每窩產卵可達4-5枚。由于該鳥嗜食魚類,所以稱它為“魚虎”“水狗”和“魚狗”。廣布于歐亞大陸、東南亞、 印度尼西亞至新幾內亞、中國主要分布于中部和南部,為留鳥。 來自冷極攝影 |
|
來自: 青山綠水hkhp9t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