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公元330年,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在拜占庭建立新都,改名為君士坦丁堡,意謂“君士坦丁之城”。別稱“新羅馬”。 拜占庭帝國,又稱東羅馬帝國,在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后,連綿存在了約1000年的時光。盡管遭遇了數(shù)次自然災(zāi)害和瘟疫的侵襲以及來自敵人的威脅,拜占庭帝國猶如涅槃鳳凰,浴火重生,始終在經(jīng)歷威脅后再次閃耀。 公元330年,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在拜占庭建立新都,改名為君士坦丁堡,意謂“君士坦丁之城”。別稱“新羅馬”。從此,這個城市開始了它輝煌的千年歷史,君士坦丁的名字與這個城市融為一體,直到1453年。 在中世紀基督教文化擴張的背景下,君士坦丁堡之所以能夠崛起,得益于其得天獨厚的戰(zhàn)略地理位置:從博斯普魯斯海峽到巴爾干半島至小亞細亞,只要占據(jù)君士坦丁堡,這些地域都能夠輕易掌控。此外,這里還綿延著東西方古老的貿(mào)易之路。更重要的是,這里還控制著歐洲與亞洲之間的海峽——通航的船只只能從黑海進入地中海。 但正因為君士坦丁堡擁有如此重要的地理優(yōu)勢,這里也成了兵家必爭之地,時常受到威脅。直至今日,距市中心20公里處就是地殼活躍運動的地段——歐亞板塊交匯處的一塊地殼正在蠢蠢欲動,不斷引發(fā)一次次劇烈的地震。目前的研究人員相信,這片地區(qū)終將會爆發(fā)一場災(zāi)難,就如同拜占庭帝國千年歷史所告訴我們的那樣。君士坦丁堡在歷史上數(shù)次遭受地震蹂躪至幾乎完全摧毀,甚至人們至今都感到困惑,拜占庭帝國為何在經(jīng)歷如此多的災(zāi)難后能夠屹立千年。 拜占庭帝國始于公元4世紀,彼時正在進行一場民族大遷徙——日耳曼哥特人和匈人一次次來襲,逼近至城墻下。而西羅馬帝國缺少武器與知識,始終無法戰(zhàn)勝這些西遷的民族。在不斷交戰(zhàn)近200年之后,阿瓦爾人和來自東部的波斯人,之后是阿拉伯人,都不斷來到這片土地,試圖征服它。公元11世紀,來自土耳其的塞爾柱人摧毀了拜占庭軍隊,占領(lǐng)了安納托利亞的大部分地區(qū)。1204年,天主教十字軍東征挺進博斯普魯斯海峽畔的都市,并占領(lǐng)長達57年之久。 所有這些危機都足以摧毀拜占庭帝國,但它都奇跡般的堅持下來。每次打擊后,拜占庭皇帝都能夠重新收攏發(fā)展軍隊,振興國力,以致每次災(zāi)難后都能迎來興盛——帝國每次即將毀滅的檔口,都能得到重生。如果像放映膠卷片一樣觀察拜占庭帝國千年間的邊境線,就好像在看一條跳躍的蛇——版圖總是一下子突然縮小,而后又迅速擴張起來。 本文來自騰訊新聞客戶端自媒體,不代表騰訊新聞的觀點和立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