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連續(xù)發(fā)了兩篇講「解決問題」的文章。 有不少讀者在后臺詢問:這兩篇文章,講的都屬于「招式」,是對具體問題的見招拆招。那有沒有什么方法,能夠從「心法」層面上,提高自己看待事物、看待問題的層次? 當然是有的。 這個方法,我把它叫做「認知升級」。 大家對這個詞應該不會陌生。前陣子,傅盛有一篇文章,講的就是認知升級。他說,人要經(jīng)歷三次認知升級過程,從「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最終到「不知道自己知道」。 但我要講的「認知升級」,不是這個范疇。我指的,是心智和認知的全面升級 —— 亦即推翻舊的認知,全面建立新的認知和心智。 這個說起來有點抽象,舉個例子。 中學的時候,大家都上過政治課。課上會講:哲學分成唯心和唯物,唯物主義又分為自然唯物主義、機械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馬列主義是辯證唯物主義,是最符合真理的哲學。 有一段時間,我一直以為,哲學真的就是這樣。以至于經(jīng)常尋思:為什么從古希臘起,西方兩三千年的思想,看起來就這么簡陋粗糙?直到馬列主義的出現(xiàn),才拯救了西方哲學? 直到后來讀了《蘇菲的世界》。 這本書被許多哲學學者批判,說它太過于「民哲」,內容頗多不嚴謹之處 —— 但對于當時的我來講,無異于打開了一個全新的世界。 在《蘇菲的世界》之后,又繼續(xù)啃了所羅門的《大問題》、牛津通識讀本(哲學部分),再到梯利的《西方哲學史》 —— 這本書相當艱澀難懂,因為里面大量引用了哲學家的原文。我從初中讀到高中,花了三四年才勉勉強強把它翻了幾遍。 從此,才知道,西方哲學并不像政治書里說的那樣。隨便翻開一位哲學家,他的思想都是一座流光溢彩的寶庫。 這段經(jīng)歷對我的幫助是巨大的。不但重建了對整個哲學史的知識框架,而且從哲學家的思想中,更是學到了許多思考、看待問題的方式。 對我來說,這就是一次全面的「認知升級」。 再舉一個例子。 我以前讀書時,總是追求速度和數(shù)量。讀了很多書,做了許多筆記,但總覺得真正吃透的東西很有限。直到大二的某一天,突然醍醐灌頂: 我為什么要去追求「別人的東西」,為什么不著眼于「自己的框架」? 從此,我讀書的方式產(chǎn)生了質變 —— 以往一個暑假能讀完幾十本,而自從明白了這個道理,我「讀完」的書大大減少了,但涉獵的書變廣了。大二、大三兩年,幾乎翻完了學校圖書館一整個人文社科書庫。 我再也不去追求「記住了什么」「讀完了多少」,而是讓自己的知識體系生長,延伸,層疊交叉,構建出屬于自己的知識圖譜。 所以這兩年,當「知識管理」和「知識體系」成為熱詞的時候,我有點啞然失笑 —— 這不就是我大學在做的事情嘛。 (現(xiàn)在比較后悔的,就是大學沒有好好利用時間多讀點書。工作后實在是太忙了) 至今為止,我所有的文章,幾乎都得益于閱讀方式的升級。它對我的助益,無法估量。 舉這兩個例子,是想說明什么? 人這一生中,要實現(xiàn)成長,最重要的,就是要進行「認知升級」。 身處一個層次之中,你的思維、視角和看待問題的方式,就會局限在這個層次里。無論提得多高,也不可能超越這個層次的束縛。 而「認知升級」,就是讓你的思維,超出目前這個層次,接觸到更高的層級。 一旦完成這樣的飛躍,你就會發(fā)現(xiàn),以前那些熟悉的事物,在你眼中,呈現(xiàn)出了全然不一樣的角度。你的思想將如同打開一個閘門,涌動出無限新鮮而充滿活力的念頭。 有一個理論,說,人體所有的細胞,平均每七年會全部更迭一次,以此來清除舊細胞,產(chǎn)生新細胞。這雖然是偽科學,但在思維層面,的確如此。 如果一個人的思維和認知,經(jīng)歷五年、十年,沒有實現(xiàn)升級和飛躍的話,他的思維,其實就已經(jīng)進入了「老年」。他的每一天,都是在重復自己過去的生活罷了。 為什么呢?我在以前的文章講過,人的思想,其實是自己所接觸過的一切信息的聚合。你潛移默化接受到的一切信息,會構建起你的「思維框架」。你的一切思考、分析和觀點,都是建立在這個「思維框架」里面。 簡而言之,你學習到的一切,構成了你的大腦。 所以,如果想要讓已經(jīng)成型的「思維框架」,更加貼近真實,更加高瞻遠矚,就需要每隔一段時間,對它進行又一次的推翻、打破、修復、重建。 這就是「認知升級」。 而兩次認知升級之間的過程,亦即是讓自己的思維,接受磨礪、否定和推翻的過程,我稱之為「自我迭代」。 通過「自我迭代」實現(xiàn)「認知升級」,就是一個人成長的本質。 知乎上有過一個問題,問:什么是「窮人思維」?窮人和富人,在思維上有什么根本的差距? 我的回答是:窮人和富人,最大的差距在于「視野」。出身的家庭,成長的環(huán)境,會牢牢地束縛住窮人的視野,讓他看不到遠景,變得短視,耽于眼前的滿足。 最簡單的例子:學習。 許多家長看不到讓孩子上學的必要性,他們更傾向于讓孩子在家務農(nóng)、打工——即使他們并非沒有這個能力。而即便是那些能夠從農(nóng)村中脫穎而出、到大城市完成學業(yè)的孩子,大多數(shù)也會受到幼時信息缺失的影響,并且將相伴終生。 這段話得到許多知友的共鳴。很多人留言道:我就是從這樣的環(huán)境中逃出來的,可悲的是,我是百里挑一的幸運兒,在我生長的環(huán)境里,不知道還有多少這樣的人,默默地被家庭和環(huán)境捆綁住,永遠也走不出鄉(xiāng)村。 同樣,許多位于「社會底層」的務工人員,都具備一個共同點:缺少強烈的「改變現(xiàn)狀」的意愿。他們覺得眼下的生活雖然不夠好,但也湊合。他們難以想象「更好的生活」是怎么樣的,更難以想象自己能跟這樣的生活聯(lián)系起來。如果他們攢下了一筆錢,要么用在享受性消費(比如吃一頓好的,買個 iPhone)上,要么回到家鄉(xiāng),蓋房子,給下一代結婚,僅此而已。 這就是貧窮的惡性循環(huán)。貧窮導致信息的缺失,信息的缺失導致走出困境的無能為力,繼而導致下一代的貧窮。反反復復,生生滅滅。 如何才能跳出這個困局?只有通過推翻和重建認知,進行「自我迭代」,將這個閉環(huán)沖出一個缺口。 其實,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是一樣的。 往大里講: 從出賣體力到出賣智力,是一次自我迭代; 從壓榨自己的勞動力,到撬動資源,是一次自我迭代; 從「工作就是出賣時間換錢」,到「工作就是跟團隊一起創(chuàng)造價值」,是一次自我迭代; 從「奮斗是為了讓自己過得更好」,到「奮斗是為了讓行業(yè)變得更好,自己順便掙錢」,也是一次自我迭代。 往小里講: 從「我要做好每一件事」到「我要做好最重要的事」,是一次自我迭代; 從「我要完成這個任務」,到「我要完成這個項目」,是一次自我迭代; 從「我需要做什么」,到「我想要做什么」,也是一次自我迭代。 一個生長在傳統(tǒng)環(huán)境里的人,耳濡目染,就會很容易變得守舊,閉塞,固執(zhí),處女情結,大男子主義。這能說是他的錯嗎?其實也不是,他也只是這種「思維場」的又一個犧牲品。 要想跳出來,融入更高層次的圈子,就必須進行「自我迭代」,打破舊思想的桎梏,建立對這個世界的全新認知。 但是,這種「全新的認知」,一定是正確的嗎?它有沒有可能只是歷史發(fā)展的周期產(chǎn)物而已呢?歷史會不會開倒車?為什么? 我們的審美,從裝飾藝術,到功能主義,到極簡主義,但有沒有可能再過一段時間,又回到了裝飾藝術? 我們已經(jīng)知道,時尚只是一個不斷循環(huán)、不斷重復的周期圈子。但這個圈子背后的推動力是什么? 諸如此類。 這些,其實,也是一種「自我迭代」。 自我迭代無關對錯,也無涉價值觀,它的本質,是心智的解放 —— 從「不接受」到「接受」,從「沒有可能」到「有可能」,從「無法想象」到「能夠想象」。 每一次的自我迭代,都是一個艱苦的過程。它需要挫折,需要沖擊,需要運氣,需要經(jīng)歷迷茫、對自己的否定,往往還需要經(jīng)歷許多次碰壁。 但每一次自我迭代之后,你會發(fā)現(xiàn),自己獲得了脫胎換骨般的成長。 那么,如何才能通過「自我迭代」,實現(xiàn)「認知升級」? 1. 建立習慣:反思,懷疑和推翻。 前文講過:每個人都有固有的「思維框架」,這個思維框架,構成了一個人認知事物的方式、思維和信念。 如果一個人的思維框架受到質疑和挑戰(zhàn),第一反應是什么呢?是習慣性的自我防衛(wèi)。 這種自我防衛(wèi),恰恰是「自我迭代」的大敵。每一次遇到這種情景,也許都是一枚「認知升級」的種子,但可惜都被你的防衛(wèi)機制,扼殺于搖籃之中。 所以,如果你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碰壁了,或是覺得鉆進了牛角尖,不妨跳出來,從更高的角度看待自己: 有哪些觀念是我認為「不言自明」「絕對正確」的? 如果不考慮這些觀念,會怎么樣? 如果站在這些觀念的反面去考慮,會怎么樣? 建立這樣的習慣,可以幫助我們,擺脫「錯誤觀念」的影響,將新的信息吸納進來,完成對思維框架的再造和重建。 記?。阂活w能夠容納兩種全然不同觀點的內心,才是真正強大的內心。 你必須時刻讓你的內心,受到兩種矛盾觀念的沖擊、磨礪和抵牾,并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地反思和檢討自己。 這樣,才能真正實現(xiàn)心智的成長。 2. 廣泛涉獵:接觸多學科,了解它們的底層原理 查理·芒格說過:他的智慧,來源于他的「思想格柵」。 什么是「思想格柵」?格柵,就是柵欄。柵欄是這樣的形狀:許多條豎的木板和橫木板相互交叉,劃出一塊塊的格子。在這里面,每一塊豎的木板,就可以看作是一個知識領域;而每一條橫木板,就是知識領域之間的聯(lián)系,它串聯(lián)起了兩個不同的領域。 建立這樣的思維,對我們有什么用呢?你會發(fā)現(xiàn),這世界上不同的領域之間,其實都有著一些共性,這些共性就是最基本的「底層原理」。 很多時候,你無需去了解一個領域的細節(jié),只需要掌握這些基本原理,你就能掌握它的脈絡,從而從更高的層面去看待這些領域。 不同領域之間的相互作用,可以讓我們的思維變得更加立體,同時,也可以拓展我們思考問題的通道。 對于一個問題,我們將不再局限于一兩條固定路徑,而是得以用多元化、多路徑的方式去進行思考,從而找到更好的、更高層次的解決方法。 3. 建立聯(lián)系:世界的本質是簡潔的 什么樣的時刻,你會感受到「認知升級」? 我的體驗是:某個時刻,突然有一種茅塞頓開的感覺,記憶里,大量零碎的片段、想法、知識點,突然間福至心靈,被一根根無形的線索聯(lián)系到一起,組成了一張全新的、龐大的網(wǎng)絡。這個網(wǎng)絡是自洽的,完善的,你會感到,以前所有的疑難和困惑,隨著這張網(wǎng)絡的建立,全部煙消云散。 這就是「認知升級」。 世界的本質是簡潔的。萬事萬物之間,必然存在著某種聯(lián)系和共通之處。我們要做的,就是找到這個聯(lián)系。 如果你思考和學習事物,是以「點」的形式,那只能說明,你還沒有找到最本質的那條線,能夠將它們聯(lián)系起來。 就像《倚天》里面,張三豐教張無忌太極劍法,得意而忘形,所有的招式,所有孤立的「點」,都是形式,真正的本質,永遠是「點」之間的「聯(lián)系」。 L先生說: 那么,你有過哪些「認知升級」的時刻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