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發(fā)時女童在椅子下,女大學生上去就是一腳。 不管“劇情”如何反轉(zhuǎn),其中一個重要事實是,女大學生針對小女孩,先是用腳踢椅子,之后沖突中用瓶子砸,雖然沒有造成實際傷害,但是這種做法是惡意和有問題的。 其實我們大部分人在公共場合都遇到過“熊孩子”,我聽聞不少相關(guān)的鬧劇。比如電影院里母親帶孩子來看一部根本不適合這個年齡段孩子看的電影,孩子吵鬧不止,引起其他觀眾憤怒,“為什么帶孩子來看不適合的電影?”答案也很實際,因為沒人看孩子,那為什么一定要看這部電影?答案也很實際,因為單位送了兩張票。 我在這里沒有任何嘲諷之意,而是我非常清楚,雖然中國沒有實行電影分級制,也沒有專門機構(gòu)做針對孩童的電影放映和鑒賞活動,但是有一些事情,并不適合母親帶著孩子一起做。我一個在法國的朋友,因為要照顧孩子,于是抱怨自己連看電影的時間都沒有了,如果去電影院,也只會帶著孩子看他們適合的電影,而自己想看的,總是因為時間不合適而錯過。 但這就是媽媽的部分犧牲啊。 一些私人的享樂沒有了,但是總還避免不了帶孩子出行、吃飯吧。這個時候,如果孩子哭鬧或者大聲喊叫,周圍人的眼光都會齊刷刷射過來,做母親的,也許最后都練就了一副不同尋常的抗壓和羞恥心。 根據(jù)美國一篇報道,因為嬰兒大哭,百分之四十一的媽媽們受到過來自陌生人的瞪視,20個母親里有一個會因為孩子哭泣跟周圍陌生人語言解釋或者沖突。大部分的母親則提到她們很少得到占在母親立場上的體己話或者微笑。 在這則事件里,女大學生、孩子和家屬、餐廳三方都出現(xiàn)了惡性沖突: * 女大學生踢踹四歲孩子的椅子 * 家屬試圖毆打女大學生 * 餐廳員工與家屬毆打 女大學生的行為導火索是四歲孩子玩捉迷藏大喊 家屬導火索是自己的孩子被威脅 員工則是因為勸架未果反而牽涉其中 所有人的行為模式都是動手。而在網(wǎng)絡發(fā)酵之后,網(wǎng)民開始各自站隊,攻擊當事人雙方,最后的結(jié)果是這個事情對誰都沒有好處。而小孩子則從頭到尾旁觀了陌生人對自己的惡意,以及母親為了保護自己的歇斯底里。 這個事情是否可以避免? 2017年3月28日,地產(chǎn)商許仰東搭乘上海飛往悉尼的航班,剛坐好,空姐就送來了一封道歉信和巧克力,這封信是用中英文寫成的。 各位爺爺奶奶、叔叔阿姨們: 晚上好! 我是一個剛滿6個半月的小寶寶,在此向您們請安了! 今天有幸和您們同乘一個航班去悉尼,在乘機過程中也許會因為我的哭鬧影響到大家的休息,對此我深感不安和歉意! 我媽媽會盡可能地安撫好我,請大家多多包涵!謝謝大家! 小寶寶敬上 2017年3月28日 許仰東在說到此事時,用的標題是《不必致歉的——致歉信》,這封信本身確實并不是必要的,因為6個半月的寶寶的哭泣是大人無法完全預料和把握的,正常的成年人,都應該有這樣的常識和同理心。這種做法,類似一種善意的提醒,當然收獲了大部分人的贊賞和諒解,但是我們并不能要求所有人做到這個程度。 而遠在意大利,因為不想再看到熊孩子干擾顧客用餐,一餐廳店主出了這樣一個極具創(chuàng)意的想法:當孩子用餐聽話時,可返5%的費用。 店主安東尼奧·費拉利的理由是:“我要對這里發(fā)生的一切承擔起責任?!?/p> 雖然此做法引起一些質(zhì)疑,但是有效的讓父母對孩子的過度行為進行了干預。 以上兩例其實并沒有完全的必要,但是他們都在想辦法避免因為兒童的吵鬧在公共空間引起沖突。 劇英國《衛(wèi)報》調(diào)查所示,估計30%的父母不知道如何控制他們孩子用不完的精力。在這次的事件中,直接的導火索就是四歲孩子旁若無人的捉迷藏和吵鬧,而家屬的表現(xiàn)并沒有完全制止兒童,激怒了旁人。 四歲的孩子自我控制能力還比較差,還在學習如何控制情緒,以及與陌生人的溝通互動方式的階段。 這些都是要學習的。 孩子與他人的距離,行為禮儀都是需要學習的。 不能以保護孩子為由,而忽略掉原本可以避免沖突的教育責任。 孩子在公共場合的表現(xiàn)其實反映了家長的教養(yǎng)態(tài)度,一個行為養(yǎng)成一個習慣,一個習慣造就一種個性,家長對孩子表現(xiàn)毫不加管理和教導,這其實是對公共空間禮儀規(guī)矩的不夠重視。 也有一種家長試圖讓孩子停止在公共空間的吵鬧和哭喊,但是無果,于是就沒有了下文,這種家長是缺乏一種正確的教育方法。而一味的遷就,則會助長孩子的壞習慣。 一個朋友從事親子旅行教育工作,她曾經(jīng)跟我說,所謂的主題親子游,其目的并不在于在一次假期旅行中改變孩子的學習方法或者教育他們待人處事的方式,比如以綠色自然環(huán)保為主題的旅行,其目的不是為了讓孩子變成環(huán)保人士或者改變他的生活方式,而是針對家長進行的,向家長傳遞信息:如何讓孩子對話題感興趣?如何教導孩子觀察?如何引導他學習和保持習慣? 所有的教育都是針對家長的教育。再由家長傳達給孩子。 對于家長來說,如果自己沒有在教育上的學習和成長自覺,又怎么能夠傳遞和教導兒童? 印度哲學家克里希那穆提曾經(jīng)說:“今日,人們只有受到嚴格的訓練才能成為律師或醫(yī)生,然而奇怪的是,他們卻能夠身為父母而不必接受任何教育,以為無需教育就能勝任此項最為重要的工作?!?/p> 我們接受的教育里太少部分是關(guān)于情緒管理和人際關(guān)系的。稍有不滿,隨時可能出現(xiàn)暴躁情緒。父母如果不能恰當?shù)毓芾碜约旱那榫w,勢必會導致兒童也缺失這方面的能力。 范德堡大學(Vanderbilt University)的嬰幼兒社會和情感教育中心(Centeron the Social and Emotional Foundations for Early Education),建議家長訓練兒童準確表達自己的情感。他們要家長“給每個情緒一個名字”(giving feelings names), 比如說:“我今天很悲哀,因為爸爸要出差了?!?/p> 情緒的負能量不能只求圍堵和打壓,而應識別和應對。要跟小孩討論自己的情緒,讓小孩子能夠識別:“昨天你看到?jīng)]有,浴室下水道不通,媽媽很惱火,你還記得媽媽惱火什么表情嗎?要不給媽媽學學看?” 但是也要跟小孩說說不良情緒的解決辦法:“我惱火的時候,深呼吸,然后數(shù)到三,然后想想用什么方法能更好地解決這種問題。” 對于四歲的兒童,雖然年齡尚小,但在突然發(fā)生的沖突事件中,也要有效的傳達出一種言語溝通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態(tài)度。家長需要積極地引導他們把自己的想法和要求用語言表達出來,而在自己和孩子也遭受威脅或者緊急事件時,通過積極地應對和協(xié)調(diào),來緩解沖突。如果無果,可能需要第三方介入或者暫時帶離公共場合。 對于這個不能忍受四歲兒童大喊的女大學生,她的反應更加表現(xiàn)出其教養(yǎng)的缺失和情緒管理的負分,無論此時心情多么糟糕,也不可以在這種情況下傷害他人。 通過這次事件,不少網(wǎng)民的反應更是讓人覺得膚淺和表面,反而更加突出教育的缺場和人的失態(tài)。我們也再不能漠視親子教育和公共場所教養(yǎng)問題。
|
|
來自: alayavijnana > 《時事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