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有話說 日前,敦煌研究院副院長趙聲良先生應深圳越眾影像館之邀,做了“流落美國的敦煌舊照片”專題講座,并就聽眾提出的敦煌壁畫欣賞等方面問題進行了回答,那么,到敦煌,最應該看的是什么呢? 人物畫與色彩 是最大的亮點 敦煌壁畫是佛教藝術,有一點佛教的常識,或者有一點歷史的知識,是有助于我們理解敦煌壁畫的。但是也不必想得太深奧,我們主要是從藝術角度來看待敦煌壁畫,來看它對人物形象的處理,對色彩的處理。
傳統(tǒng)的中國畫,我們會覺得山水比較好,還有花鳥,然后才是人物。明清以來傳統(tǒng)繪畫中的人物畫都不怎么樣,但是敦煌主要是人物,所以敦煌的人物畫是一個亮點,唐朝畫人物畫得非常好。唐朝一個畫家如果不會畫人物,他在畫界是待不住的。那個時候主要是畫人,后來逐漸欣賞山水畫,欣賞花鳥畫,人物畫逐漸不受重視。唐朝的這個傳統(tǒng)就逐漸失傳了。而敦煌從繪畫的角度,是從人物畫中體現(xiàn)了中國的精神。
另外從色彩上看,宋元以后對繪畫的顏色不太重視了,水墨為上,墨分五色,既然墨分五色,其他顏色不需要了。我以前也曾經(jīng)學過山水畫,當時我的老師告訴我你只要用兩種顏色就可以了,一個花青,一個赭石,一個冷色調(diào),一個暖色調(diào),所以我也不會用顏色。
后來發(fā)現(xiàn)敦煌壁畫這么豐富的顏色。我們要從敦煌壁畫體會中國在唐朝,或者更早的時候,我們對色彩的認識和理解,還有對色彩的表現(xiàn)。也許我們會覺得人物穿的衣服花花綠綠的,如果歐洲人表現(xiàn)的話紅色就不能全部是紅色,總是要有點立體感,根據(jù)光的感覺,有的從黑色到深紅色,到淺紅色,到比較亮的,甚至偏黃色的。但中國人就這樣,一塊顏色就上去了。那些大的經(jīng)變畫,就是那么多豐富的顏色集中在一起。
我們過去學水墨畫老覺得顏色多了之后會很俗氣,俗氣這個詞是文人喜歡用的,看人不順眼就說太俗氣,怎么才叫俗氣呢?其實大紅大綠的東西也可以做得很高雅。如果我們了解日本的繪畫,有一個路子就是特別豪華,顏色特別鮮艷,你會感覺到很華貴的感覺。中國曾經(jīng)是這樣的,唐朝就是這樣很華貴的例子。我們的藝術如何表現(xiàn)這樣一種感覺,敦煌壁畫可以給我們很多啟示的。
鏈接: 壁畫顏料從哪里來? 古代的壁畫基本上用礦物顏料,有兩個原因,第一我們要畫畫能找什么?一個是礦物顏料,一個是植物性顏料。為什么敦煌壁畫上土紅那么多呢?到農(nóng)村大片地方全是紅土。我跟畫家們一起畫畫時,他說你還用買顏料,跟我去挖上一大筐來,然后用水泡了,沉淀以后把最細的過濾出來,調(diào)一點膠就可以畫了。壁畫就是這么畫的,就地取材。另外一種就是植物性顏料,比如藤黃。我想在古代的壁畫當中礦物顏料和植物顏料都用的。 張議潮統(tǒng)軍出行圖-莫高窟第156窟-晚唐 為什么老看到古代的礦物顏料,沒有看到植物性顏料呢?因為后者畫上去后,過一段時間顏色就褪掉了。 在敦煌壁畫上我們要找黃色的顏料很難,因為黃色是最容易褪色的,也許就是植物性顏料。 在敦煌壁畫中礦物質(zhì)顏料我們看到石青、石綠很漂亮,不變。這些顏料是不是從中亞傳過來的呢?有部分可能是,但是不可能全部從外國進口,那樣成本太高了吧。 舞劍-莫高窟61窟-五代 我們發(fā)現(xiàn)在敦煌,在新疆的壁畫當中,從中亞傳過來的顏料就多一點,從內(nèi)陸過來的就少一點,因為地理優(yōu)勢。我們看北魏的時候,石青、石綠的顏色特別多,特別是石青里面包含青金石的顏料,從北魏到隋朝,青金石顏料漂亮極了,敦煌洞窟里面,青金石的那種會發(fā)光,有熒光的,就是青金石含量很高的。青金石在古代也挺貴的,但是他信仰佛教,就愿意把金錢拋擲在這上面。
而有的顏料我想是從外地來。有的人研究過青金石顏料,主要是阿富汗、伊朗那邊產(chǎn),巴米揚的壁畫上,那個青金石漂亮極了。到印度幾乎看不到這個顏色,印度人沒有用它。印度人用的顏色跟我們不一樣,也是就地取材。我們在新疆、敦煌還可以看到,在內(nèi)陸青金石顏料基本看不到,所以我想這部分是從那邊進口的。 - - - - - - - - - - - - - |
|
來自: 昵稱40044036 > 《繪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