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文化是在中國江南傳統(tǒng)文化(吳越文化)的基礎(chǔ)上,融合開埠后傳入的對上海影響深遠(yuǎn)的源于歐美的近現(xiàn)代工業(yè)文明而逐步形成的上海特有的文化現(xiàn)象。海派文化既有江南文化(吳越文化)的古典與雅致,又有國際大都市的現(xiàn)代與時尚。區(qū)別于中國其他文化,具有開放而又自成一體的獨特風(fēng)格。1843年上海開埠以前,江浙已經(jīng)形成了成熟的商業(yè)社會。商業(yè)社會的特點就是開放、多元和隨和。吳越文化包容了國內(nèi)外的先進技術(shù)、理念和人際關(guān)系。在開埠之后,這些先進的事物迅速被當(dāng)?shù)厝私邮埽⑶遗c當(dāng)?shù)氐膮窃轿幕诤?,形成海派文化?span style="TEXT-ALIGN: left; WIDOWS: 2; TEXT-TRANSFORM: none; FONT-STYLE: normal; TEXT-INDENT: 0px; DISPLAY: inline !important; FONT-FAMILY: simSun, 'Arial Narrow', HELVETICA; WHITE-SPACE: normal; ORPHANS: 2; FLOAT: none; LETTER-SPACING: normal; COLOR: rgb(0,0,0); FONT-SIZE: 14px; FONT-WEIGHT: normal; WORD-SPACING: 0px; font-variant-ligatures: normal; font-variant-caps: normal; -webkit-text-stroke-width: 0px">1843-1949年期間,特別是19世紀(jì)30、40年代,以吳越民系為主的大移民,哺育了海派文化的成長。建國以后,定都北京,商務(wù)印書館等文化單位遷往北京,以郭沫若、茅盾、葉圣陶、夏衍、曹禺為代表的上海文壇驍將率隊陸續(xù)遷居北京,上海在電影等方面不再是中國的文化中心。上海雖然不再是中國的文化中心了,但文化基礎(chǔ)很好,依然作用不小,有些方面如電影、小說在全國的影響還是很大。開放以來,上海再次成為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中心,海派文化重新煥發(fā)了青春,充滿了活力,健康地發(fā)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