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jié) 揚州 揚州是一座有悠久歷史的古城,它位于江淮丘陵的東部邊緣。歷史早期 南臨江海,又是溝通江淮運河的交匯點,曾發(fā)展成為著名的對外交通和貿(mào)易 的港口城市。唐、宋以后,隨著江面的束狹和江岸的南移,雖不再成為對外交通和貿(mào)易的港口,但仍以地處江、運之交的漕運要沖而經(jīng)久不衰。 一、春秋至南北朝時期的揚州 1.古邗城及廣陵城 早在春秋后期,據(jù)《左傳》周敬王三十四年(前 486 年)“吳城邗,溝 通江淮”,杜預注:“于邗江筑城穿溝,東北通射陽湖,西北至末口入淮, 通糧道也”①。這是揚州建城的最早記載。 自吳王夫差始建邗城后,僅十三年,周元王三年(前 473 年),吳國即 被越國所滅,邗城歸越。周顯王三十五年(前 334 年),楚并越,盡取吳故 地,邗城又屬楚。至“楚懷王十年(前319 年),城廣陵”②,《爾雅》云: “大阜曰陵”。楚懷王又取其地“廣被丘陵”之意而改稱“廣陵城”,廣陵 之名自此始。秦統(tǒng)一六國后,置廣陵縣?!蹲x史方輿紀要》:“廣陵城,楚舊城?!妒酚洠恚ㄖ浮读鶉瓯怼罚罚簯淹跏辏菑V陵’。秦因之; 二世二年,‘廣陵人召平為陳王徇廣陵’,是也”③。 秦漢之際,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意欲建都于此,一度改稱廣陵為江都, 意即臨江的都城。劉邦建立西漢,封侄劉濞為吳王,建都廣陵?!稘h書.地 理志》:“廣陵為吳王濞所都,城周十四里半”④;酈道元《水經(jīng)注》云:廣 陵城,“楚、漢之間為東陽郡,高祖六年為荊國,十一年為吳城,即吳王濞所筑也”⑤;又李善《蕪城賦》注引漢“王逸《廣陵郡圖經(jīng)》曰:‘郡城吳王 濞所筑’”,均有劉濞筑城的記載。對此,雍正《江都縣志.吳王濞城考》 指出:“《漢書》第謂為濞所都,于筑城無明文,則《水經(jīng)注》所云濞筑新城者,或亦修筑而都之,非別創(chuàng)也”。證之考古調(diào)查所得,古城遺址與《漢 書》所云“城周十四里半”正相吻合,說明吳王濞的廣陵城只是在古邗城基 礎上“就城修筑,未更原址”。經(jīng)過吳、楚七國之亂后,吳國被廢。漢景帝三年(前 154 年),“徙汝南王非王江都”。漢武帝元狩六年(前 117 年), “立皇子胥為廣陵王。東漢明帝永平元年(58 年),“徙山陽王荊為廣陵王”。十四年(71 年),“封荊子元壽為廣陵侯”。廣陵又相繼成為江都國、廣陵 國的都城。 東漢末年,戰(zhàn)亂迭起,廣陵城郭為墟。六朝時期,廣陵曾有過三次有關 筑城的記錄:第一次是東吳時,廣陵成為魏、吳兩國的邊境。吳王孫亮曾于 建興二年(253 年)派衛(wèi)尉馮朝修廣陵城,但功未就。據(jù)雍正《揚州府志》: 三國時,“故城猶在。后屬吳,又屬魏,皆議重建,不果”。第二次是東晉太和四年(369 年),桓溫“領平北將軍,徐、兗二州刺史”,“發(fā)州人筑 ① 《左傳》哀公九年。 ② 《史記》卷一五《六國表》。 ③ 《讀史方輿紀要》卷二三“江南”五,揚州府.江都縣.廣陵城。 ④ 《續(xù)漢書.郡國志》亦同。 ⑤ 《水經(jīng)注》卷三○《淮水注》。 廣陵城,移鎮(zhèn)之”①。但據(jù)雍正《揚州府志》稱:“晉初廣陵還治故城為重鎮(zhèn), 桓溫大修筑之”,也只是在故城基礎上的修繕。又據(jù)考古發(fā)現(xiàn),古城垣北墻 內(nèi)壁的護墻磚上,戳印有“北門壁”的銘文,亦可推斷為東晉桓溫所筑城垣的遺跡②,也仍然在漢吳王濞城的舊址上。第三次是南朝劉宋竟陵王誕于大明 二年(458 年)又“發(fā)民筑廣陵城”③。史載:“廣陵舊不開南門,云:‘開 南門者,不利其主’;誕乃開焉”④,可見誕所筑仍為廣陵故城,只是在城墻南面新開南門而已。 竟陵王劉誕筑城的次年,大明三年(459 年)發(fā)動叛亂,沈慶之攻入廣 陵。史載:“慶之身先士卒,親犯矢石,克其外城,乘勝而進,又克小城”①。 說明劉宋時廣陵已有小城和外城兩重城垣。劉誕久萌稱帝之志,曾“修乘輿法物,習唱警蹕”,很可能仿宮城之制,在大城內(nèi)另筑小城,惟在古城垣中 已不見小城遺跡。又史載:“宋竟陵王誕時又增筑外城、子城,城益大”②。 竟陵王反叛失敗后,“城中士民,大小悉命殺之”。參軍鮑照目睹劫后瘡夷,有感而作《蕪城賦》,廣陵因而別號“蕪城”。據(jù)李善注《蕪城賦》云:鮑 照“登廣陵故城”作,并引《漢書》說:“江都易王非、廣陵厲王胥皆都焉”。 鮑照所登既是吳王劉濞故城,也可證明廣陵故城劉宋時仍無變遷。蕭梁時,侯景之亂,太清三年(549 年),攻下建康的臺城后,分兵掠廣陵,廣陵又 再一次受到破壞。陳宣帝太建十年(578 年),北周大將王軌敗陳吳明徹軍, 取得淮南地后,改廣陵為吳州。 以上可見從邗城到廣陵到吳州,均在同一個地址上。其地理位置,據(jù)《太 平寰宇記》載:“城在州之西四里蜀岡上”,這個“州”,乃指宋時揚州的 州城“宋大城”。當時蜀岡以南是長江河谷的泛濫平原,地勢卑濕,不宜居 住,因而城址選擇在蜀岡以北的谷地上。其北又與雷塘(一名雷陂)相鄰,引雷塘之水至城,也解決了城市用水的需要。古邗城就是在“西踞蜀岡,北 抱雷陂”的地理環(huán)境下建立起來的。古邗城的遺址在今揚州市西北約二公里 許的蜀岡南沿,仍保存相當完好。1978年南京博物院進行調(diào)查和發(fā)掘③,古 城周長七公里左右,平面呈不規(guī)則方形,城址西起蜀岡東峰的觀音山,東達 小茅山,北到古雷陂之南,南臨蜀岡南沿的長江古岸,即今觀音山下東西一線。古城遺址的地面上仍殘留不少版筑城垣、壕塹和古河道的遺跡。由于歷 史上迭經(jīng)變遷,唐代曾以這一古城垣為“子城”,北宋作為“堡砦城”,南 宋又改為“寶佑城”。南宋滅亡后,始被廢棄,留下至今仍可見到的遺跡。現(xiàn)存古城,東墻北起江家山坎(莊名),至孫家莊北,復東轉(zhuǎn)南折,達 鐵佛寺;西墻北起西河灣,南止觀音山下;北墻由西河灣東北行至尹家莊, 折向北至尹家壕子,再東行至江家山坎。南面從觀音山迤東,經(jīng)梁家樓、象 ① 《晉書》卷九八《桓溫傳》。 ② 據(jù)曾庸:《漢至六朝間磚名的演變》,載《考古》1959 年 1 期。兩漢稱磚為“瓴甓”,六朝稱“壁”, 隋唐始稱磚。 ③ 《南史》卷一四《竟陵王誕傳》。 ④ 《南史》卷一四《竟陵王誕傳》。 ① 《資治通鑒》卷一二九《宋紀》一一。 ② 雍正《揚州府志》及嘉慶《揚州府志》均有此記載,但據(jù)考古發(fā)掘,在古廣陵城外并無其他城隍斷塹遺 跡可尋,其說不足為據(jù)。 ③ 見南京博物院:《揚州古城 1978 年調(diào)查發(fā)掘簡報》,《文物》1979 年 9 期。 鼻橋至鐵佛寺一線,為蜀岡南緣,高約 4-10 米不等的陡直峭壁。城垣外,西、 北、東三面環(huán)以城壕。東城壕寬不過 20—40 米,現(xiàn)多已淤塞。城壕外,隔土 崗有古河道遺存。東墻下譚莊之東有一處豁口,外有一片半圓形的高地,城壕至此繞過其外緣,顯系城門、甕城和月河的遺跡。西城壕寬達 100 米左右, 東、西墻和北墻偏東處各有一處豁口,豁口外也均有半圓形的甕城和月河的 遺跡。另外,在東城孫家莊以東的東墻及西城北門西約200 米處的北墻上,各有一處地勢低洼的豁口,可能為古代水門遺跡,后者 至今當?shù)厝巳苑Q之為“北水關”。由鐵佛寺向南即通向古邗溝。 春秋時,長江口還是一個喇叭形河口,揚州以上才具江型,以下還是開 闊的海灣,當時江岸就在蜀岡南緣。三國時,魏文帝曹丕于黃初六年(225 年)“如廣陵故城,臨江觀兵”,見“波濤洶涌”仍望而生嘆①。到東晉、南朝時,江岸開始南移。劉宋永初三年(422 年),南兗州刺使檀道濟鎮(zhèn)廣陵 時,附近“土甚平曠,刺史每以八月出海陵觀濤,與京口對岸,江之壯闊處 也”②。這時廣陵附近江岸南移,蜀岡下已形成“土甚平曠”的長江沖積平原。兩漢時,“廣陵曲江有濤”③,這時由于廣陵附近江岸南移,著名的廣陵潮已 經(jīng)消失,不得不到近百里外的海陵(今泰州)去觀濤了。 東晉、南朝時,蜀岡下廣闊的沖積平原經(jīng)過勞動人民的開發(fā),已經(jīng)田疇 相望,成為廣陵城的郊區(qū)。東晉謝安鎮(zhèn)廣陵時,曾建宅于今天寧寺,后舍宅 為寺。近年來,考古發(fā)現(xiàn)在今蜀岡下?lián)P州城內(nèi)有六朝青瓷出土④,為六朝時人 們已在這片平原上居住并從事生產(chǎn)活動提供了物證。 2.東南地區(qū)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之一 春秋時,吳城邗,目的在開邗溝以溝通江、準。從建立邗城起,揚州的 發(fā)展和繁榮,就和邗溝這條水道密切相關。這條水道在各個歷史時期所起的 作用,也就決定了揚州的興衰。 吳王夫差初開邗溝時,由于時間倉促,運道開鑿不夠理想。第二年北上 與齊爭霸時,仍是由江入海,再由淮入泗的。先秦時期,從邗城到廣陵,因 位居邗溝入江之口,起了溝通南北經(jīng)濟、文化交流的作用。兩漢初年,吳王 劉濞城廣陵時,為了實現(xiàn)其政治上的野心,招納“亡命”之徒采銅、鑄錢、煮鹽,并開邗溝支道從茱萸灣東通海陵倉,客觀上對揚州地區(qū)的經(jīng)濟開發(fā)起 了促進作用。枚乘《七發(fā)》中侈陳衣食聲色之美,正是廣陵地區(qū)經(jīng)濟得到發(fā) 展的寫照。東漢建安二年(197年),陳登任廣陵太守時,重開邗溝,截彎 取直,縮短了江淮之間的航運距離,并開陂塘以利灌溉。今揚州西數(shù)十里有 “陳公塘”;相傳即為其所開。近年揚州出土大量漢代的文物,銅器中有星云鏡、月光鏡、昭明鏡、鎏金嵌玉銅帶板等,制作技巧及造型均極精巧,反 映了當時揚州手工業(yè)生產(chǎn)的水平。 三國時期廣陵處于魏、吳兩國邊境,成為雙方角逐的軍事重鎮(zhèn),戰(zhàn)亂頻 仍,遭到不少破壞。西晉建立之初,晉武帝鑒于淮南地區(qū)經(jīng)濟富饒,漕運便 利,復立廣陵郡。永嘉之亂后,北人大批南渡江、淮,扼邗溝入江之口的廣 ① 《資治通鑒》卷七○《魏紀》二。 ② 《南齊書》卷一四《州郡志》上。 ③ 王充:《論衡.書虛篇》。 ④ 羅宗真:《揚州唐代古河道等的發(fā)現(xiàn)和有關問題的探討》,《文物》1980 年 3 期。 陵,成為北人僑居集中之地。除元帝大興元年(318 年)僑置青州于廣陵外, 后孝武帝寧康二年(374 年)徐、兗二州刺史亦鎮(zhèn)于廣陵,促進了廣陵地區(qū) 經(jīng)濟、文化的繁榮。沈約《宋書》謂:“荊、揚戶口半天下。江左以來,以揚州為重,根本所寄,委荊州以閫外”;又謂:“揚部有全吳之沃:魚、鹽、 杞、梓之利,充仞八方;絲、綿、布、帛之饒,覆衣天下”①。沈約所云,系 指大江南北的整個揚州而言,但廣陵在其中也占有極重要的地位。劉宋詩人鮑照在其《蕪城賦》中描述廣陵全盛時的情景為:“車掛轊,人駕肩,■■ 撲地,歌吹沸天。孳貨鹽田,鏟利銅山。才力雄富,士馬精妍”。其后,雖 經(jīng)劉誕之亂及梁時侯景部將郭元建攻破廣陵的兩次浩劫,但畢竟已為日后隋、唐時期的繁榮奠定了基礎。 六朝時期,廣陵已成為文化發(fā)展的名城,杜佑《通典》描述東晉、南朝 時期的廣陵云:“永嘉之難,帝室東遷,衣冠萃止,藝文儒術(shù),于斯為盛。 今雖閭閻賤品,處力役之際,呤詠不輟”。 二、隋、唐時期的揚州 隋統(tǒng)一全國后,開皇九年(589 年),改吳州為揚州,是為揚州正式命 名之始。十八年(598 年),改廣陵縣為邗江縣。煬帝大業(yè)元年(605 年), 改揚州為江都郡,邗江縣為江陽縣,以江陽為江都郡治。唐初武德三年(620年),揚州徙治江南潤州江寧縣,以江都郡為南兗州。七年(624 年),改 為邗州。九年(626 年),恢復揚州舊稱,并設揚州大都督府;省江寧之揚 州。從此,揚州城的名字固定下來,并成為州一級地區(qū)的名稱。唐太宗貞觀十八年(644 年),析江都縣合瀆渠(即運河)以東地置江陽縣。高宗永淳 元年(682 年),以江都之揚子鎮(zhèn)置揚子縣。據(jù)《新唐書》記載:江都“東 十一里有雷塘”①,說明唐初江都縣城尚在雷塘以西十一里,當仍在蜀岡之上的漢廣陵城故址。 1.唐代揚州的“子城”與“羅城” 隋時揚州附近的江岸已向南伸展至今揚州城南十公里左右的揚子鎮(zhèn)。大 業(yè)元年(605 年),煬帝開邗溝即“自山陽至揚子入江”②,并在運河入江口 的揚子津筑臨江宮以臨江觀賞。七年(611年)二月,煬帝“升釣臺,臨揚 子津,大宴百僚”③。其時,“京江岸于揚子,海潮內(nèi)于邗溝,過茱萸灣,北 至邵伯堰,湯湯煥煥,無溢滯之患”④,蜀岡下新淤漲的這片肥沃的土地上,沿運河兩岸成為一些居民和工商業(yè)者云集的地區(qū)。煬帝在蜀岡上大修江都 宮,建筑迷樓,辟隋苑、上林苑、長阜苑、螢苑等⑤,并規(guī)定“江都太守秩同 京兆尹”⑥以提高揚州的地位。憑藉這些政治因素,促進了揚州的繁榮。當時,在經(jīng)濟上揚州還未占重要地位。 ① 《宋書》卷五四《孔季恭等傳論》。 ① 《新唐書》卷四一《地理志》五。 ② 《資治通鑒》卷一八○《隋紀》四。 ③ 《隋書》卷三《煬帝紀》上。 ④ 《古今圖書集成》卷七五三,梁蕭:《通愛敬陂水門記》。 ⑤ 雍正《揚州府志》卷二三《古跡》。 ⑥ 《隋書》卷三《煬帝紀》上。 唐時,原隋煬帝的“宮城”所在,成為揚州大都督府以下官衙集中的地 方,是為“子城”,又稱“牙城”或“衙城”。蜀岡下新發(fā)展起來的工商業(yè) 區(qū),則稱為“羅城”,亦名“大城”①。雍正《揚州府志》及嘉慶《揚州府志》均有:“唐為揚州,城又加大,有大城,又有子城”的記載。 “子城”是在漢廣陵城址上建筑起來的。在東西、南北兩條中軸線相交 處,有村名“測字街”(當為十字街的轉(zhuǎn)音),大道的東西兩端仍有東華門、 西華門的名稱,中心略偏北有城隍廟,據(jù)傳為淮南節(jié)度使所在地,唐時稱為“帥牙”。由于蜀岡以上丘陵地帶的黃粘土結(jié)構(gòu)緊密,如前所述版筑土城垣, 遺跡尚存。 建于蜀岡之下沖積平原上的“羅城”,因系土質(zhì)疏松的黃沙土,加上一 千余年來的風化與破壞,土城垣多已蕩然無存。唐代揚州羅城修筑于何時, 史無明確記載。《通鑒》關于唐僖宗光啟三年(887年)秦彥、畢師鐸攻陷 揚州城時,有“攻羅城東南隅”及“羅城西南隅守者焚戰(zhàn)格以應師鐸”的記 述②。但文宗大和六年(832 年),在揚州淮南節(jié)度府任職的杜牧,在其《揚州三首》詩中即已留下“街垂千步柳,霞映兩重城”的名句。所云“重城”, 當是指子城和羅城而言。又更早在唐德宗建中四年(783 年)十一月,“淮 南節(jié)度使陳少游將兵討李希烈,屯盱眙。聞朱泚作亂,歸廣陵,修塹壘,繕甲兵”③。近年有學者認為羅城或于此時所修④。 唐代揚州“羅城”的形制與大小,目前尚無定論。一說以日本學者安藤 更生為代表,認為自蜀岡下向南抵渡江橋略北一線,也就是解放前揚州城的 南垣,東墻近高橋南北一線,西墻則在觀音山向南的延長線上,南北長而東 西狹①;一說以朱江為代表,認為唐城南垣在潮河長春橋、鳳凰橋至高橋一線,東西寬而南北狹②。 從文獻記載來看,日本園仁和尚曾于唐文宗開成三年(838 年)來過揚 州,在其所著《入唐求法巡禮行記》一書中云:“揚府南北十一里,東西七 里,周四十里”。北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 年)曾任過揚州司理參軍的沈括, 在其《夢溪補筆談》一書中說:“揚州在唐時最為富盛,舊城南北十五里一百一十步,東西七里十三步(一作三十步)”③。他們所記東西寬度相近,惟 南北長度略有出入,這是因沈括所記原文將唐后期城區(qū)向南水門外發(fā)展的河 道橋梁也計算入內(nèi),使南北長度增加了四里多。以上記載,與安藤更生所考訂的唐羅城的南墻在今渡江橋以北一線是一致的。 近年來考古的發(fā)現(xiàn),也證明了這一點。1975 年,在揚州西門外揚州師范 學院和江蘇農(nóng)學院基建工地發(fā)現(xiàn)的大面積手工業(yè)作坊;1976 年,在揚州師范 學院工地出土有唐咸通十四年(873 年)石刻經(jīng)幢及刻有“羅城官”銘文的 蓮花瓣瓦當;1980年 6 月,又出土有《大唐揚州惠照寺新修佛殿志》刻石殘 ① 胡三省《通鑒》注云:“古者軍行有牙,尊者所在,因人以所治為衙,曰牙城,即衙城也”;“羅城, 外大城也”。 ② 《資治通鑒》卷二五七《唐紀》七三。戰(zhàn)格,木柵欄。 ③ 《資治通鑒》卷二二九《唐紀》四五。 ④ 杜瑜:《揚州周圍歷史地理變遷對揚州興盛的影響”,《江蘇省考古學會 1983 年考古論文選》1983.12。 ① [日]安藤更生:《鑒真大和尚傳之研究》頁 323—380,《唐宋時代揚州城之研究》。 ② 朱江:《對揚州唐城遺址及有關問題的管見》,江蘇文管會、南京博物院《文博通訊》1978 年 7 期。 ③ 沈括:《夢溪補筆談》卷三雜志。 碑,碑文有“惠照寺在揚外城內(nèi),當揚之理所,午未”一語,末署“開成元 年(836 年)九月十□日”,“理所”即治所,時人為避高宗李治名諱,稱 治為“理”,證實殘碑出土之地即唐惠照寺遺址,并在唐羅城之內(nèi);同年秋,揚州博物館又在揚州西郊觀音山至雙橋南北一線,發(fā)現(xiàn)殘存的夯筑城垣,并 在大明寺東和新莊各發(fā)現(xiàn)一處甕城遺址④。以上所有遺址均在潮河以南,也證 實了將唐城南界劃到今渡江橋以北一線還是可信的。 根據(jù)以上歷史記載及考古發(fā)現(xiàn),可以略見唐代城市的規(guī)模和布局,系由 一個方形的小城和一個東西狹南北長的長方形的羅城所組成。見圖 16-5。 唐代揚州城河網(wǎng)密布,羅城內(nèi)以官河為交通干線,縱貫全城。其流經(jīng)系 自東水門入城,西行至驛橋北后南北分流,向南出南水門通江,向北至蜀岡 下折轉(zhuǎn)向西出西水門。城東、南二面繞以古運河,城西為護城河,均相互溝通。此外,羅城內(nèi)還有縱橫交織的市河網(wǎng),城內(nèi)橋梁特多。唐人韋莊詩:“二 十四橋空寂寂,綠楊摧折舊官河”,說明僅在官河之上即有二十四橋①。唐時 城中的居民區(qū)劃分為里坊,在官河以西以北的里坊屬江都縣,以東以南的里坊屬江陽縣。 古代揚州位于長江邊的重要港口揚子津,隋、唐時由于江岸積沙南移, 已遠離江岸,隋煬帝開鑿運河時,不得不改由儀征通江。唐時,長江主泓道 在南,江北與瓜洲并岸,揚州江岸更南移至瓜洲南岸。唐玄宗開元二十六年 (738 年),潤州刺史齊浣開鑿伊婁河二十五里,由揚子津(今揚子橋)向 南至瓜洲鎮(zhèn)通江②,縮短了潤州到揚州的江面距離。從此,瓜洲便替代揚子津 為港口,大大便利了南北交通,為揚州發(fā)展為重要的貿(mào)易港口提供了條件。 2.唐代揚州發(fā)展成為重要的貿(mào)易港口 自隋開南北大運河后,揚州因正處于大運河與長江天然航道的交匯點 上,南連江、海,北接淮、汴,成為南北水路交通與運輸?shù)臉屑~和財貨的集 散地。唐后期經(jīng)濟重心南移后,揚州的地位更見重要,史稱“淮、海奧區(qū),一方都會。兼水漕陸挽之利,有澤漁山伐之饒,俗具五方,地綿千里”③。 唐政府派鹽鐵轉(zhuǎn)運使在揚州兼理漕運與鹽運。代宗廣德年間(763—764 年),劉晏改革漕運制度,使江南之運積揚州以后,“歲轉(zhuǎn)粟百一十萬石”。至貞元年間(785—804 年),“增江淮之運,浙江東、西歲運米七十五萬石, 復以兩稅易米百萬石。江西、湖南、鄂岳、福建米亦百二十萬石”④。江淮以 南八道的漕糧均經(jīng)由揚州北上,以至“舟檣櫛比,車轂鱗集,東南數(shù)百萬艘漕船,浮江而上,此為搤吭”⑤。唐時,鹽產(chǎn)地有漣水、湖州、越州、杭州四 場,嘉興、海陵、鹽城等十監(jiān),均在江、淮地區(qū),所產(chǎn)淮鹽多在揚州集散。 洪邁云:“唐鹽鐵轉(zhuǎn)運使在揚州,盡干利權(quán),判官多至數(shù)十人。商賈如織, ④ 揚州博物院:《揚州唐城遺址 1980 年調(diào)查簡報》,江蘇省考古學會、江蘇省博物館學會:《文博通訊》 1981 年 4 期。 ① 沈括《夢溪補筆談》卷三雜志記有橫跨于官河之上二十四橋的名稱。 ② 《新唐書》卷一二八《齊浣傳》。 ③ 陸贄:《陸宣公集》卷九《授杜亞淮南節(jié)度使制》。 ④ 《唐會要》卷八四《雜錄》。 ⑤ 康熙《揚州府志》卷四《疆域》。 故諺稱揚一、益二,謂天下之盛,揚為一而蜀次之也”①。 除漕運及鹽運外,唐時飲茶之風大盛,北方茶葉多“自江、淮而來,所 在山積,色額甚多”②。南茶北運多在揚州中轉(zhuǎn),又“豫章(今江西)諸縣, 盡出良材,求利者采之,將至廣陵,利則數(shù)倍”③。其它如四川的“蜀錦”、 藥材,越窯的瓷器等多運到揚州集散,也促進了揚州的繁盛。 揚州本地手工業(yè)特產(chǎn)外銷的也很多,所產(chǎn)青銅鏡最負盛名,時人贊美云: “揚州青銅作明鏡,暗中持照不見影”④。揚州所貢綾綿僅次于河北的定州。 此外,金銀器和玉石雕刻也制作精美。造船工業(yè)也很發(fā)達,大歷年間(766 —779 年),劉晏任揚州鹽鐵轉(zhuǎn)運使時,曾“于揚子置十場造船,每船給錢 千緡”⑤,造船二千余艘。民間自造船只也不少,如“俞大娘”所擁有船只, 能載糧萬石,船上有巷道,并開圃種菜、釀酒、養(yǎng)雞鴨,數(shù)百名水手,“居者養(yǎng)生、送死、婚嫁,悉在其間”。1960 年,施家橋(揚子鎮(zhèn))出土一艘殘 長 18.4 米(原長 24 米)、中寬 4.3 米的內(nèi)河貨船,內(nèi)有五個密封艙,成為 唐代船舶構(gòu)造處于世界上最先進地位的物證。天寶十年(751 年),“大風駕海潮,沉江船數(shù)千只”⑥,可見當年揚州泊船之眾。 隨著江、淮經(jīng)濟的發(fā)展,揚州已成為全國最大的商業(yè)中心?!皳P州常節(jié) 制淮南十一郡之地,自淮南之西,大江之東,南至五嶺、蜀漢,十一路百州 之遷徙貿(mào)易之人,往還皆出其下。舟車南北,日夜灌輸京師者,居天下之七” ①。杜牧《揚州三首》之二云:“蜀船紅錦重,越橐水沉堆”,可為寫照。當 時不僅“世為商賈,往來廣陵”②,以致“商賈如織”,“富商大賈,動逾百 數(shù)”③,一般官僚長史也經(jīng)商漁利。如“前長史張潛、于辯機皆致之數(shù)萬”④。 大歷以前,“諸道節(jié)度觀察史以廣陵當南北大沖,百貨所集,多以軍儲貨販,列置邸肆,名托軍用,實私其利息”⑤。由于工商業(yè)者活動的集中,人口的增 加,貞元年間還出現(xiàn)了“僑寄衣冠及工商等多侵衢造宅,行旅擁弊”⑥的現(xiàn)象。 早在唐朝前期,即有波斯、大食等國的胡商來揚州經(jīng)營珠寶業(yè)。他們或由陸上絲綢之路到達長安,經(jīng)汴渠前來揚州;或由海道至廣州,經(jīng)洪州(今 南昌)轉(zhuǎn)來揚州經(jīng)商或定居。天寶十二年(753 年),鑒真和尚最后一次東 渡,隨行的二十四個弟子中即有胡國人安如寶、昆侖國人軍法力、瞻波國人 善聽等藝術(shù)宗匠,可見當時揚州西域人已不在少。 安史之亂后,絲路陸上交通梗阻,胡商多取海道經(jīng)廣州前來揚州。此后, 揚州又發(fā)展成為一個重要的國際貿(mào)易港口。肅宗乾元中(758—759 年),“國 ① 洪邁:《容齋隨筆》卷九《唐揚州之盛》。 ② 封演:《封氏聞見記》“飲茶”條。 ③ 《太平廣記》卷三三一,楊溥條引《紀聞》。 ④ 張籍:《白頭吟》。 ⑤ 《資治通鑒》卷二二六《唐紀》四二。 ⑥ 嘉慶《瓜洲志》引《秋汀偶錄》。 ① 《古今圖書集成》卷七六五《職方典》,沈括:《平山堂記》。 ② 《新唐書》卷二二四下《高駢傳》。 ③ 《太平廣記》卷二九○,呂用之條引羅隱《廣陵妖亂志》。 ④ 《舊唐書》卷八八《蘇環(huán)傳》。 ⑤ 《唐會要》卷八六《關市》。 ⑥ 《舊唐書》卷一四六《杜亞傳》。 家以克復二京,糧餉不給,監(jiān)察御史康云間為江淮度支,率諸江淮商旅、百 姓五分之一,以補時用。??有波斯胡人者,率一萬五千貫”⑦??梢娫趽P州 經(jīng)營珠寶胡商的富有。上元元年(760年),劉展叛亂,“(田)神功至揚 州,大掠居人資產(chǎn),鞭笞發(fā)掘略盡,商胡大食、波斯等商旅死者數(shù)千人”⑧。 說明胡商在揚州之多。 《太平廣記》一書中,關于胡商在揚州經(jīng)營珠寶、藥材的記載更多,有 的波斯人在揚州經(jīng)商逾二十年,年邁以后還“思歸江都”⑨,視揚州為第二故 鄉(xiāng)。唐政府對胡商也采取保護政策。文宗太和八年(834年),上諭:“南 海蕃舶,本以慕化而來,固在接以仁恩,使其感悅。??其嶺南、福建及揚 州蕃客,宜委節(jié)度觀察使常加存問。除舶腳、收市、進奉外,任其來往通流, 自為交易,不得重加率稅”①。從舶腳、收市說明揚州已有市舶司的設置,已是外國商船經(jīng)常出入的港口。九世紀中葉,阿拉伯地理學家伊本.考爾大貝 (Ibnkhordadbeh)所著《道程及郡國志》一書,將揚州與交、廣、泉三州并 列為東方四大港口之一??梢娞茣r揚州港已馳名中外。 七十年代考古部門在揚州唐城遺址中曾發(fā)掘到深目高鼻的三彩人面像, 另在出土的僖宗光啟三年(887 年)《渤海吳公夫人衛(wèi)氏墓志銘》中言及衛(wèi) 氏次子名曰波斯②。衛(wèi)氏為子取名波斯,反映了波斯人與當?shù)厝碎L期相處的深厚情誼。1980 年,又在揚州蜀岡的唐墓中發(fā)掘出一種綠色彩繪拉阿伯文“真 主最偉大”的陶瓷背水壺,證明揚州已成為伊斯蘭教在我國的傳播地之一③。 唐時日本、新羅與中國的海上往來也多取道揚州,日本遣唐使來華,多“從筑紫出發(fā),經(jīng)由南島,橫渡中國海,以到達揚子江口附近”④。前已云及 唐代著名的高僧鑒真東渡日本即從揚州出發(fā),后來日本僧圓仁于開成四年 (839 年)來華,也是自海陵(今泰州)的白潮鎮(zhèn)登陸先抵揚州,在我國居 留十年,著有《入唐求法巡禮行記》,成為中日友好史上的佳話。在遣唐使 之后,日本商人來華從事貿(mào)易活動,多取南路航線。由五島列島越海前來揚 州。 揚州在中晚唐時期達于全盛,成為“雄富冠天下”的“一方都會”。高 彥休《唐闕史》云:“揚州勝地也,每重城向夕,倡樓之上常有絳紗燈萬數(shù), 輝羅輝烈空中,九里三十步街中,珠翠填咽,邈若仙境”①。唐人詩歌也有不 少生動的描述,如:“夜橋燈火連星漢,水郭帆墻近斗牛”②;“夜市千燈照碧云,高樓紅袖客紛紛”③,反映了揚州夜市的繁榮景況。 三、五代、宋、元時期的揚州 ⑦ 《太平廣記》卷四○三,“紫■羯”條引《廣異記》。 ⑧ 《舊唐書》卷一一○《鄧景山傳》。 ⑨ 《太平廣記》卷四○二“李勉條”。 ① 《全唐文》卷七五《太和八年疾愈德音》。 ② 墓志見南京博務館《集刊》第三輯附錄。 ③ 朱江:《揚州出土的唐代阿拉伯文背水瓷壺》,《文物》1983 年 2 期。 ④ [日]木官泰彥著:《日中文化交流史》,胡錫年譯本;頁 74。 ① 《太平廣記》卷二七三“杜牧”條引。 ② 李紳:《宿揚州》,《全唐詩》卷四八一。 ③ 王建:《夜看揚州市》,《全唐詩》卷三○一。 唐代,“江淮之間,廣陵大鎮(zhèn),富甲天下”。到了唐末,一些割據(jù)的地 方軍閥在揚州混戰(zhàn),“自(畢)師鐸、秦彥之后,孫儒、楊行密繼踵相攻。 四五年間,連兵不息,廬舍焚蕩,民戶喪亡,廣陵之雄富掃地矣”④。揚州被 圍期間,時值大旱,城中嚴重缺糧,百姓為饑饉所苦,人們爭相“以寶貝市米,金一斤、通犀帶一,得米五升”⑤;“錦衾一,得糠五升”⑥。景福元年 (892 年),揚行密攻入城時,居民僅存幾百家。楊行密據(jù)揚稱吳王,略加 修葺,揚州始稍恢復。 后晉天福二年(937 年),楊吳政權(quán)被徐溫的養(yǎng)子徐知誥所奪,改名李 升,國號南唐,建都金陵(南京),仍以揚州為東都。后周顯德二年(955 年),周世宗柴榮出兵進攻南唐。四年(957年),“遣鐵騎左廂都指揮使 武守琦將騎數(shù)百趨揚州。至高郵,唐人悉焚揚州官府民居,驅(qū)其人南渡江。 后數(shù)日,周兵至,城中余癃病十余人而已”⑦。經(jīng)此次焚城后,揚州市井、城郭巳蕩為丘墟。 1.周小城與南宋揚州三城 周世宗顯德五年(958 年),命韓令坤進駐揚州,“權(quán)知軍府事。揚州 城為吳人所毀”⑧,當時揚州人煙稀少,因故城西據(jù)蜀岡,北抱雷陂,虛曠難 守,世宗“命韓令坤發(fā)丁夫萬余筑故城之東南隅為小城以治之”⑨。胡三省注:“今揚州大城是也”。胡三省是元朝人,所指大城當即宋大城,說明周小城 和后來南宋時重建的宋大城范圍相同,即在唐代羅城的基礎上,北面縮進高 橋至長春橋一線,西面縮進長春橋至荷花池以北一線。韓令坤筑周小城后不久,《揚州水道記》云:淮南節(jié)度使“李重進鎮(zhèn)揚州,復改筑城十二里”, 城垣具體位置不見記載。但據(jù)雍正《揚州府志》云:“宋初,李重進毀之, 復葺舊南半為城”。按建隆元年(960年),宋太祖攻拔揚州城,“重進盡 室自焚”①。是則李重進在韓令坤筑周小城后兩年,即毀而重建,并進一步縮 小到原周小城的南半部,很可能已縮小到今鹽阜路以南地區(qū)了。 北宋時期,不復見有揚州筑城的記載,終北宋之世,當以李重進城為州 城,蜀岡上原唐牙城舊址也廢棄不用,1978 年,在古城垣北墻發(fā)現(xiàn)有北宋墓 葬可以為證②。北宋末,金兵攻破京師開封后,宋高宗趙構(gòu)于建炎元年至三年 (1127—1129 年)將宗廟、社稷、六宮、朝臣遷來揚州,稱揚州為“行在”, 并建立了天壇、地壇和行宮,一度成為南宋的臨時首都。建炎元年(1127 年) 九月,曾命呂頤浩繕修城池,次年十月,又命揚州浚隍修城,但為時倉促, 只是作了一些修繕而已。 宋室南渡后,揚州成為防御金兵的前哨要塞。由于其戰(zhàn)略地位的重要, 根據(jù)《宋史》、《讀史方輿紀要》及雍正、嘉慶《揚州府志》等記載,重要 ④ 《舊唐書》卷一八二《高駢傳》。 ⑤ 《舊唐書》卷一八二《高駢傳》。 ⑥ 《資治通鑒》卷二五七,《唐紀》七三。 ⑦ 《資治通鑒》卷二九三《后周紀》四。 ⑧ 《宋史》卷二五一《韓令坤傳》。 ⑨ 《資治通鑒》卷二九四《后周紀》五。 ① 《宋史》卷一《太祖紀》一。 ② 南京博物院:《揚州古城 1978 年調(diào)查發(fā)掘簡報》,《文物》1979 年 9 期。 的修建有以下幾次: 孝宗乾道三年(1167 年)五月,“宋大城”修建完成,周二千二百八十 丈。雍正《揚州府志.河渠》記載:“柴河在府城北三里,東通運河,西接 市河,相傳為舊城壕,南岸之城基尤存”。嘉慶《揚州府志.古跡》更載明柴河為宋大城的北壕。按清揚州府城北三里的柴河即今高潮河,則宋大城的 北界當在今長春橋至鳳凰橋到高橋一線,西以保障河為界。至于宋大城的南 界,嘉靖《淮揚志圖.宋大城圖》標明在今城南門鈔關附近,東緣運河,均與唐城一致。由于西、北兩面較唐代羅城均內(nèi)縮不少,與周小城一致,故南 宋樓鑰《北行日記》云:“大率今之所謂揚州者,視故地東南一角,無慮四 分之一爾”。 孝宗淳熙二年(1175 年),郭棣知揚州,為利用蜀岡之上“憑高臨下、 四面險固”的有利形勢防守來犯的金兵,對蜀岡上的唐子城重新修筑,以其 具有城堡作用,改名“堡砦城”或“堡城”,與“大城”南北對峙,相隔兩里。為溝通堡城與大城,使緩急足以轉(zhuǎn)餉,在兩城之間筑土“夾城”,以通 往來,總稱“宋三城”;又以其兩頭大,中間細,形似蜂腰,故又稱“蜂腰 城”。 寧宗嘉定年間(1208—1224 年),崔與之權(quán)知揚州事,“既至,浚濠廣 十有二丈,深二丈”,并“開月河,置釣橋;州城與堡城不相屬,舊筑夾土 城往來,為易以甓”①。由于浚深壕塹,增筑甕城,改土夾層城為磚砌,大大提高了防御能力。 理宗寶佑二年(1254 年)七月,揚州制置大使賈似道,在蒙古軍隊壓境 形勢下,以宋大城地處卑渫,不易據(jù)守,便在蜀岡上重新修筑堡城,周一千 七百丈,因在寶佑年筑,故稱寶佑城②。據(jù)嘉靖《淮揚志》所附宋江都縣圖, 寶佑城與夾城的東壁在一條線上,是則寶佑城只是堡砦城的西半部??脊耪{(diào)查發(fā)掘在堡砦城中部城隍廟東側(cè)向北延伸至尹家莊的城垣遺址,當系寶佑城 的東界。 度宗咸淳五年(1269 年),繼賈似道任兩淮制置大使的李庭芝又加筑平 山堂城。史載:“始平山堂瞰揚城,元兵至,則構(gòu)望樓其上,張弓弩以射城 中,庭芝乃筑大城包之城中,募汴南流民二萬以實之”③。即將寶佑城西南角 的平山堂這一制高點,加筑大城,包入 城內(nèi),免為元兵所利用。 端宋景炎元年(1276 年),蒙古軍隊攻陷揚州時,平山堂城被毀,寶佑 城和夾城也在遭受破壞后被廢棄,蜀岡之上逐漸成為荒郊,惟蜀岡下宋大城 仍被保存下來。元建大都督置江淮等處行中書省,治揚州。當時意大利商人馬可.波羅來華,在其《行記》中描述“此揚州城頗盛,大汗十二男爵之一 駐此,蓋此城曾被選為十二行省治所之一也”①。所言揚州城當即宋大城。 2.五代以后揚州港的衰落 如前所述,揚州在唐末、五代時期,幾經(jīng)兵燹,使這一富庶甲天下的經(jīng) 濟都會蕩為丘墟,從此城市縮小,百業(yè)凋敝,海外交通方面也一蹶不振。入 ① 《宋史》卷四○六《崔與之傳》。 ② [元]盛如梓《庶齋老學叢談》卷中之下。 ③ 《宋史》卷四二一《李庭芝傳》。 ① 沙海昂:《馬可孛羅行記》馮承鈞譯本第 143 章《揚州城》。 宋以后,雖全國復歸統(tǒng)一,經(jīng)過一段時期的恢復與發(fā)展,而揚州城與揚州港 的元氣仍不見恢復。難怪做過揚州知州的歐陽修要發(fā)出“十里樓臺歌吹繁, 揚州無復似當年”②之嘆。洪邁則以“本朝承平百七十年,尚不及唐之什一,今日真可酸鼻也”③,而悲觀傷心到掉淚的程度。 唐末由于揚州城外的長江向南擺動,已遠離揚州城下。唐武宗時(841 —846 年),李紳《入揚州郭》的序文云:“潮水舊通揚州郭內(nèi),大歷(766 —779 年)已后,潮信不通”。海潮已因江流遠離,再也不能到達揚州城下, 海舶也就不能再象以前那樣停泊到揚州城外。從施橋發(fā)掘出的唐代沉船遺 址,說明當時已成為陸地,這是揚州終于失去其對外貿(mào)易港口地位的自然因素。 宋、元兩代以至明初,我國海外交通較唐代有了更大的發(fā)展,對外貿(mào)易 的港口不斷增加,其分布范圍已遍及東南沿海地區(qū),宋代市舶司的設置已遍 及廣州、泉州、明州、杭州、華亭,元代更增加溫州、澉浦、上海等處,明初并一度設于太倉黃渡,揚州不再立于港市之林,其對外貿(mào)易已分別為上海、 華亭、太倉、澉浦、杭州等所取代。 和揚州繁榮最有關系的運河,唐末由于長江河口的東移和河道的南徙, 也大受影響。1978 年,考古工作者在揚州市區(qū)西部石塔寺前發(fā)現(xiàn)一座唐初木 橋遺址,和一條晚唐時淤塞填沒的唐代早中期的寬約30 米的南北向的古河 道;又在文昌樓前發(fā)現(xiàn)了一條唐末五代期間淤塞的寬約 15 米的南北向古河道 ①,證實了晚唐時期揚州的古運河已因長江河道的南遷而不甚通暢。宋代南方 通往首都的漕運,多先集中于真、揚、楚、泗四州,再由汴河北運。真州(儀 征)由于離長江較揚州為近,真宗天禧年間(1017—1021 年),江淮發(fā)運使 范仲淹和魯宗道浚通真揚運河后,真州運道大暢。由于“真州當運路之要”②,五代時本是一個名為迎鑾鎮(zhèn)的小鎮(zhèn),宋初乾德二年(964 年)升為建安軍③, 真宗大中祥符六年(1013 年)更升為真州,并成為江淮發(fā)運使的治所④,揚 州港國內(nèi)貿(mào)易的地位也部分為真州所奪。 元代自開會通河,大運河漕運暢通以后,位于長江鎮(zhèn)揚河段北岸的瓜洲, 以其有利的地理地位而取代了揚州港,發(fā)展成為“繁盛殷埠,甲于揚郡”⑤ 的綜合性港口。由于漕船多??抗现蓿灾隆瓣a阓喧闐,百貨屯集,懋遷有 無,市利三倍”⑥,呈現(xiàn)一派“商賈輻輳,財貨堆積,所在繁華”⑦的景象。宋、元時期,阿拉伯人、波斯人繼續(xù)有前來揚州經(jīng)商或傳教的。如伊斯 蘭教徒普哈丁于南宋咸淳元年(1265 年)來揚傳教創(chuàng)建的仙鶴寺,為我國伊 斯蘭教四大寺院之一⑧。今東關外“西域先賢普哈丁之墓”成為中國和阿拉伯 ② 歐陽修:《居士集》卷一二,《和原父揚州六題》。 ③ 洪邁:《容齋隨筆》卷九《唐揚州之盛》。 ① 羅宗真:《揚州唐代古河道等的發(fā)現(xiàn)和有關問題的探討》,《文物》1980 年 3 期。 ② 《宋史》卷八八《地理志》四。 ③ 曾鞏:《隆平集》卷一。 ④ 《宋史》卷二九九《許元傳》。 ⑤ [清]吳耆《瓜洲志》卷一二。 ⑥ 于樹茲:《瓜洲續(xù)志》卷四。 ⑦ 《皇明經(jīng)世文編》卷二一七《鄭端簡公文集》一。 ⑧ 與廣州懷圣寺、泉州麒麟寺、杭州鳳凰寺并稱為四大清真寺。 國家友好交往的見證。 四、明、清時期的揚州府 明時揚州屬南直隸(南京),初名淮海府,繼改維揚府,后改揚州府, 府治江都縣。清朝仍沿揚州府舊稱,初屬江南布政使司,后屬江蘇行省,以 江都縣附郭。雍正十年(1732年),析江都縣西北境置甘泉縣,同治郭下。 1.揚州新、舊二城 揚州經(jīng)過宋、金對抗和元、明之際的戰(zhàn)亂后,破壞極為嚴重,城市為墟, 人民流徙。當朱元璋取得揚州時,“按籍城中,僅余十八家”①。朱元璋命元 帥張德林守揚,“德林以舊城虛曠難守,乃截城西南隅,筑而守之”②。城周一千七百五十七丈五尺,有城門五:南曰安江,北曰鎮(zhèn)淮,東曰寧海(大東)、 曰小東,西曰通泗。城之四周有濠,南北在安江、鎮(zhèn)淮二門西側(cè)市河出入城 處各置一水門。原宋大城西部有南北向的市河相通,置水門后,便于船舶運輸;就河岸筑城也利于市民用水。市河之上,由南而北有新橋、太平、通泗、 文津、開明五橋,較宋大城略有南徙③。此即后來的揚州舊城。 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 年),揚州知府吳桂芳因倭寇屢犯揚州,為保護 城東的商業(yè)區(qū),又“即宋大城東南隅,起舊城東南角,循運河而東,折而北, 復折西至舊城東北角,約一十里,今稱新城”④。新城西與舊城相接,東、南、北三面計長一千五百四十二丈,面積大于舊城,有城門七:南曰挹江(鈔關)、 曰便門(徐凝),北曰拱宸(天寧)、曰廣儲、曰便益,東曰利津、曰通濟。 東、南二面以運河為城河,北面挖壕與舊城城濠及運河相通。 揚州新、舊城是一個整體的兩個相連的部分。清朝仍沿襲不改,舊城為 官署所在地,揚州府署、院署、江都及甘泉二縣署、城守署及府、縣學均在 舊城;新城為商業(yè)區(qū),鹽運使司署即設于新城。 揚州城除大運河繞其東南及城周有城濠外,舊城中部有市河(即今汶河 路),皆通舟楫,水上交通便利。清雍正年間,又開保障河使與炮山河相通, 于是虹橋向北經(jīng)長春橋至蓮花橋之間,水面 開闊,因稱為“瘦西湖”。蓮花橋上建五亭,又稱五亭橋,橋旁有白塔, 成為風景秀麗的游覽勝地。 2.明、清時揚州的再度繁榮 自明永樂年間重開會通河,京杭大運河航運暢通之后,揚州又發(fā)展為我 國東南地區(qū)的一大商業(yè)城市,“東南繁華揚州起,水陸物力盛羅綺”①。有著 悠久歷史的揚州手工藝制品,由于技藝的提高而興盛起來。據(jù)李斗《揚州畫舫錄》的記載,在迎恩橋西的練池附近,有眾多的絲織業(yè)作坊,所產(chǎn)錦、緞、 絹、綢,聞名全國。揚州常以同行業(yè)集中處作為街名,如緞子街等。揚州的 漆器、玉器也享有盛名。明代揚州出產(chǎn)的平磨螺細與百寶鑲嵌漆器成為皇家的貢品。北京故宮博物院現(xiàn)存清代《大禹治水圖》玉山等三大玉雕,均來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