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將經(jīng)糊漿處理的扁平狀原料平輔入鍋,加少量油用中小火加熱使原料表面呈金黃色而成菜的技法。 煎法成菜的質(zhì)感與炸法類似,原料都是在受熱過程中形成硬脆表層,保持了原料內(nèi)部的水分和鮮味,取得外松脆內(nèi)軟嫩的效果。但煎法用油量較少,一般以不淹沒原料為度,使用火力以中小火為主,較長時間加熱。煎法具有如下的特點。 1.煎法通常只用一種主料,一般不用配料,適于煎法的原料主要是肉質(zhì)細(xì)嫩的畜禽肉、魚蝦水產(chǎn)品、生熟均可。 2.為方便成熟,原料都要加工成扁平的片、塊狀,一般厚度不超過1 cm,部分動物性及植物性原料也可先加工成茸泥,調(diào)味后制成扁平狀再進行煎制;一些原料還可以與蛋液攪和后入鍋煎制。 3.原料根據(jù)需要進行腌漬、上漿、拍粉、掛糊處理。腌漬是確定成菜的基本味道,漿糊處理是保證成菜外層酥脆的前提之一,拍粉除使用干淀粉、面粉外,還可用面包渣、饅頭屑等。 4.煎法是一次性加熱成菜,加熱過程中一般不添加調(diào)料,菜肴口味主要通過先期的腌漬確定,以及成菜食用時配調(diào)味碟作輔助調(diào)味。 5.為防止煎時原料沾鍋,煎前都要“炙鍋”(即把鍋燒熱,加油搖晃,使鍋壁沾上一層薄油)。原料平鋪入鍋后,以中小火加熱為宜,采用旋鍋或撥動的手法使原料移動,保證原料受熱均勻,色澤一致,并防止粘鍋。煎制時視需要可沿鍋邊淋少量油。 6.原料通常要經(jīng)兩面煎制,原料在一面煎至金黃色后翻轉(zhuǎn),續(xù)煎另一面。煎制時間根據(jù)原料性質(zhì)及形體而定,一般在7~10 min。 7.煎制菜肴具有色澤金黃、外酥脆內(nèi)軟嫩、不帶湯汁的特色。根據(jù)原料加工、調(diào)味手法、加熱方式等的不同,煎法可分為干煎、南煎、煎轉(zhuǎn)、糟煎、生煎、蛋煎、釀煎等法。煎法還是一些其他技法的前期加熱方式(如紅燒魚的前期煎制),由此派生出煎燒以及煎扒、煎燜、煎蒸、煎熘、煎封等法。 貼:將兩種以上的扁平狀原料疊合在一起,經(jīng)糊漿處理后平鋪入鍋,加少量油用中小火加熱使原料底面呈金黃色而成菜的技法。 貼法是煎法的延伸,貼,既有加工成型的意思(兩種以上的原料相貼疊合在一起),又指成熟的方式(原料一面緊貼鍋體)。與煎法相比,貼法具有如下的特點。 1.貼法通常要用兩種以上原料,一種用作貼底(即緊貼鍋體的原料),上面再疊合一種以上的原料。貼底一般用豬肥膘肉,由于其含油較多,煎貼時既不易焦糊,又可產(chǎn)生油潤香酥的質(zhì)感。豬肥膘肉多要先煮至斷生,取出晾涼再切片成型,這樣可防止豬肥膘肉受熱時收縮而影響菜型。上面疊合的原料可以是軟嫩的畜禽魚蝦等肉片,也可以抹鋪上一層動物性或植物性原料加工的茸泥。 2.所用的主配料都要加工成片狀,便于疊合時保持整齊。一般片形的長約5 cm,寬約2.5 cm、厚約0.4 cm。也可以將一種原料加工成連刀的夾刀片形,中間夾填其他的片狀原料或茸泥。疊合的各層原料之間通常要涂抹蛋液、淀粉等調(diào)制的漿以增加黏合力,防止脫落。 3.貼法在加熱過程中只煎原料底層這一面,因此餐飲業(yè)有“一面為貼,兩面為煎”的說法。貼法的用油量也較煎法要多一些,但油量只能達到相當(dāng)于原料厚度的一半左右,絕不能淹沒原料。為加快上部原料成熟,加熱時可不斷將鍋中的熱油舀起再澆潑在原料上。臨近裝盤時,還需潷出鍋中的余油。 4.貼法調(diào)味因菜而異,有些原料是先腌漬,加熱中不添加調(diào)料,成菜食用時另配味,有些是原料先經(jīng)腌漬,在所用的糊漿中添加調(diào)料作補充調(diào)味,在加熱過程中烹汁調(diào)味一般不易成熟的原料,在加熱基本成熟時都要烹入適量汁液,如油/液體調(diào)料、鮮湯或水,蓋緊鍋蓋稍燜一下,既通過液汁的氣化把原料燜至熟透,又促進滋味浸入原料內(nèi)部。 貼制菜肴具有一面金黃一面本色、一面酥脆一面軟嫩、一面油潤一面清鮮的特色。依照疊合加工時手法的不同,貼法還可分為數(shù)層相疊、疊合片夾入肉泥的夾貼、疊合片用油皮或蛋皮等包起的包貼、片形料上鋪肉泥的托貼等法。 塌:將經(jīng)糊漿處理的扁平狀原料平鋪入鍋,加少量油用中小火加熱至原料表面呈金黃色,烹入味汁使原料吸收而成菜的技法。原料因掛糊后在加熱過程中形成了厚膜,在放入味汁時能夠大量吸收味汁,形成濃厚豐潤的滋味,并出現(xiàn)鮮艷的金黃色澤。所以,這種技法最適用于清淡無味的原料(如豆腐等),并要用色彩顯著的糊料(如全蛋糊、蛋黃糊)和味道鮮美的湯汁。但是用蛋品作原料時在做法上又有自己的特點,代表性名菜有山東菜的“鍋塌豆腐”和江蘇菜的“三鮮塌蛋”。這兩道名菜也體現(xiàn)了塌法的主要技術(shù)內(nèi)容。 由于“塌”法是在原料煎后放入了少量湯汁,使菜肴口味產(chǎn)生了三種新的變化:一是塌菜比較滑潤,不像煎菜那樣發(fā)“干”;二是塌菜比較入味,比起煎菜特別是蘸佐料吃的煎菜滋味更濃厚一些;三是塌菜形成了與煎菜不同的質(zhì)感特色,比煎菜要酥軟柔嫩些。 目前塌法的名稱較多,如鍋塌、油塌、水塌、糟塌、松塌、南塌等。其主要區(qū)別都是在于原料的加減,比如“糟塌”要加些香糟,“南塌”要加些糖,“松塌”要加些松子仁等,而技法并無變化。 在餐飲業(yè)中,把煎、貼、塌三法視為同一類型的技法,即都是選用易熟細(xì)嫩的原料作為主料,都要經(jīng)過加工切配,都要掛糊,都是用中小火力、少油量、較長時間加熱制成菜肴。而成品的非為特色大致相同,如色呈金黃、外酥脆、內(nèi)軟嫩、干香不膩等。在這三種技法中,煎法是基礎(chǔ),貼法和塌法都是煎法的變化和發(fā)展。下面我們把三者之間的主要區(qū)別再梳理一下。首先,在主料上,煎法只用單一主料,貼法則用兩種以上的主輔料,其中豬肥膘肉為不可缺的配料;塌法既可用單一主料,又可用多種主輔料。其次,在加工處理上,煎法主料都是加工成扁薄的長方片;貼法除切成長方片外,也可切成圓片、菱形片等;塌法大多為方片。第三,在風(fēng)味特色上,煎法是兩面金黃色,外酥脆,內(nèi)軟嫩;貼法是一面金黃酥脆,一面本色軟嫩;塌法風(fēng)味質(zhì)感與煎法大體相同,但表面酥脆性不如煎法,而內(nèi)部軟嫩則超過煎法,滋味也比煎法厚一些。 拔絲:將過油預(yù)制的熟料放入熬好糖漿的鍋內(nèi)攪拌加熱,裹勻一層有黏性呈膠狀的糖漿而成菜的技法。成菜可趁熱蘸另跟的涼白開水食用。拔絲法主要用于制作甜菜,是中國甜菜制作的基本技法之一,也是甜菜制作中最具特色、最有影響的一個典型技法,它的制作關(guān)鍵是熬糖漿。這種糖漿是沒有完全凝固的膠狀物,它既能粘住主料,又能拔出細(xì)長的糖絲,故名“拔絲”。成菜以后,用筷子夾出主料,拔出糖絲后,在涼開水碗內(nèi)一蘸,粘在主料表面的糖漿即凝固成一層晶瑩、明亮、松脆、香甜的薄殼,拔出的糖絲則纏繞在薄殼上,食之別有風(fēng)味。特別是剛上桌時,顧客一齊夾食,頓時滿桌出絲,全席生輝,為宴席增添歡快情緒,活躍氛圍?! 。ㄟB載完) 本文由小林餐飲交流收集整理于期刊: 《烹調(diào)知識》 彭旭東 閔二虎/文 來源:公眾號小林餐飲交流 lD:skdjhf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