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接觸美國人和英國人的過程中,是不是發(fā)現(xiàn)很不一樣呢? 下面朕給大家盤點一下,美國人和英國人在思維方式上究竟有哪些不同。 1)初次接觸 美國人剛接觸陌生人,第一句話就是報名字,自我介紹。過不了多久就直接沖上來介紹自己具體是誰,包括職業(yè)、職位、籍貫、等等。目標就是快速獲得對方的認可及定位(甚至試圖獲得對方的敬佩)。 他們也一樣期待對方趕緊表明身份等等。美國人之間的整個認識過程都比較快速吧。也許他們剛認識就能成為朋友了。美國人自己報名字一點都不覺得害羞慚愧。 然而這種溝通模式在英國社會根本行不通。在英國文化里呢,必須有其他人負責介紹,自己才有尊嚴。介紹自己一直是很丟臉的事情?;蛘哒f, 有人故意報自己名字只能說明他很弱,因為沒人愿意給他介紹?;蛘邥J為這個人太急了,沒耐心。反過來,如果直接問對方叫什么,有時候是一種侮辱。其實,這方面的文化差異實在很大。因此,英國人普遍熟悉得較慢。 2)關(guān)于吹牛 美國人交流,經(jīng)常把自己說得比現(xiàn)實更牛逼一點。自夸現(xiàn)象比較常見。美國人覺得如果把自己說得很厲害,是一種自信的象征。英國人就不能這樣替自己說話了,更不能自己吹牛。吹牛也只能把自己吹得比現(xiàn)實更軟弱才行。英國人覺得把自己說得太厲害了,反而是超級不自信的象征??梢员容^一下美國人簡歷與英國人簡歷就知道了。。。 表面上這只不過是一種謙虛。但是也沒那么簡單。英國人心里也都很自豪,一直希望對方知道自己的厲害。只是文化規(guī)定了千萬不能自己說出來。如果真的做過什么厲害的事,那都應(yīng)該是別人去跟對方說的,或者對方自己去慢慢挖掘。 這英式謙虛跟東亞式謙虛還是有很大區(qū)別的。如果別人當著別人的面替你說話夸你;在東亞你必須來客氣否認兩句。在英國就不需要了。因為英國文化的核心在于永遠等待其他人這么來替你說話。不能自己說而已。(如果在英國,別人來夸你,然后你拒絕了否認了,大家都覺得你有點奇怪)。不過,相比美國人,英國謙虛文化還是比較接近中國文化一些。 3)社交場合 細想,上面兩點可以追溯到歐洲封建時期留下來的習俗。人人之間有層次之分,這才導致他們更注意面子。古今英國人總喜歡同層或上層的人來介紹自己來替自己說話等等。 這樣說吧~在英國的某個社交活動中(比如party),所有人的目標就是觀察試探周圍其他人的社會層次。一邊幫其他認識的人介紹給陌生人,一邊給自己保持神秘。 如果幫別人介紹,也沒關(guān)系,因為這影響不到自己在別人眼里的層次,又能表示自己有素質(zhì)。換到美國的社交活動中,大家都沒有這種封建意識,導致所有人只能靠自己把想要的地位明示或創(chuàng)造出來。所以根本不禁忌。在美國,只要搶到自己的立場,擴大自己的面子,就不用管誰跟你上下。 4)說話的直白程度 美國人在對話當中也很容易把自己的立場和目標說的很清楚。他想要的東西一想到就會不顧一切直接說出來。美國人一旦覺得沒必要再跟你溝通,也都會明確表示。這種方式也當然有好處,因為關(guān)系從一開始就非常明確了,不太會有失望的后果。 可是英國人比較含蓄,對自己的想法更保守一些。很不喜歡自己的心里核心目標被任何人知道。更別說剛認識的陌生人。英國人更喜歡長期慢慢建立關(guān)系,也更喜歡莫名其妙地討好別人。各種委婉試探別人,各種小心設(shè)謀。不得不說,這一點跟中國人也有些相似。 (舉個例子吧,前段時間在一個活動認識了三位美國人,剛認識一兩個小時,突然試圖挖我到他們公司;還直接說出來。但是總感覺他們這樣很奇怪也很二。感覺他們的思維太透明,也沒有試著理解我的現(xiàn)狀,所以才有極大反感。文化沖突。同時有位英國人一直想讓我加入他公司,或者加入我公司,一直不明顯看不出來,因為雙方從來沒有直接說。只是各種互相邀請參加活動,順便問對方公司如何如何。這種方式,作為英國人還更容易接受,更自然一些) 5)對成功的定義 換個領(lǐng)域,美國人對“成功”的定義完全不一樣了。他們眼里的成功就是誰掙錢掙得多。誰發(fā)財誰就是成功人士。誰未發(fā)財誰就是屌絲。也不能說所有美國人都這么想。但是身邊許多美國人都會漏出這方面的觀點,甚至直接說出來。在英國,如果你把這種思維說出來,肯定會令人排斥。 英國人的成功標準到底是什么。我覺得是社會層次上升。英國層次跳躍很難,因為除了錢多以外還有超多其他因素。英國人不窮啊,至少有兩三百萬個百萬美元的家庭。 英國總共兩千萬家庭,那就是人口的10%左右,確實比美國的比例高很多。錢在英國也能決定很多。但是這三百萬家庭很多都在社會當中屬于中低層。因為背景啊,文化啊,好多因素。反過來有很多徹底破產(chǎn)的貴族家庭,在人家眼里地位很高,仍然非常受到崇拜。英國社會挺復雜,外人可能難以想象。 或者說,英國人掙錢是為了促進關(guān)系(拉高自己的社會地位)。然后美國人搞關(guān)系終究都是為了掙錢。這差別很多人意識不到,但確實存在。在英國,對其他人評價不能提到他錢多少,一定要找其他理由。所以在這個看錢方面,美國文化和中國文化或許更接近一些。 6)關(guān)于階級劃分 英國人一般都認為一個人的等級是過去的天生因素所決定的。要么家庭背景,要么文化程度,要么基因。他們很少認可一個人憑努力就能成功;或者覺得這樣是值得懷疑的。這也是很不好的現(xiàn)象。在美國根本不存在。美國人經(jīng)常認為“誰努力誰就能成為富翁”,跟天生因素無關(guān)。 英國呢,層次性歧視嚴重。連大學里面學生之間也都存在這種現(xiàn)象。每個層次都組成自己的小群體。層次高的人一進房間大家也都能感受到。也許整個歐洲都這樣。每個英國人口頭上反對這個現(xiàn)象,仍然存在至今。找工作,他們看背景和父母背景永遠在上,這些東西難以改變。個人覺得不好,很多英國人也覺得不好。美國人過來更加覺得不好又難以理解。 7)關(guān)于平等 奇怪的是,英國人和歐洲人普遍更加認可“平等”思維。從政治許多方面都能看出來。在美國,到底要不要幫助窮的老百姓算是左右派之間的大矛盾。“社會主義者”在美國偏向于貶義詞。在英國,左右派都不得不認可這一點。英國的右派,比美國的左派還要左一些;按美國的標準,英國所有黨派都是社會主義。 這不僅出現(xiàn)在政治領(lǐng)域;在人家思維里面也非常濃。為何有錢的人要補貼幫助窮人?在美國這是直接懷疑辯論的觀點。但是在英國根本不用辯論,不支持援助補貼窮人,不支持給窮人提供房子,不支持免費醫(yī)療,不支持免費教育,那都是一種歧視,一種違背政治正確。大家無論支持什么黨派,完全不能接受這樣講話這些觀點。人家只討論幫助程度而已。在美國這還是一個值得討論的問題;他們在心里還是很懷疑老百姓的價值。在美國說出來這種歧視窮人的觀點都沒關(guān)系,不會被排斥。 到底哪種思維更正確,這就不詳細分析了。但是個人害怕+嫌棄美國主要是因為這一點。這非常矛盾??;英國這么層次化的社會,居然更贊同層次之間的平等化。美國這是什么鬼?只能說明美國內(nèi)部矛盾更大,但是大多數(shù)美國人好像意識不到了。 8)關(guān)于孩子教育 雖然英國人往往覺得一個人的能力合成就是天生注定的,他們也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天生特長。而且都認為培養(yǎng)一孩子的主要目標是發(fā)現(xiàn)其特長+努力支持孩子往這方向發(fā)展。孩子喜歡語文,那就不用學理科了。孩子喜歡+擅長音樂,那不用學其他的了。 這簡直不能再明顯了。英國的教育系統(tǒng)是什么樣子的?13歲篩選7-10個科目,孩子自己選。畢業(yè)五個任一科目就能及格。16歲加入高中,也只需要選3-5科目。數(shù)學或英語(語文)都可以放棄了。18歲入大學,那只能選一個科目了。大學期間,沒必要學任何與科目不相關(guān)的,基本沒有必修課。而且大學一年比一年篩選得更細了。到三年級,可能只在學該領(lǐng)域的很小一領(lǐng)域。從13歲開始,教育廣度一年一年縮小了,但是深度一年一年加深了。而且大家都覺得這一切很正常。對比美國中國等大多數(shù)國家,這都是不可能的了。 誰對誰錯,也不好評價。美國教育以及美國文化更注重孩子的整體全面發(fā)展。然后英國這邊只希望孩子在自己最擅長的領(lǐng)域深度發(fā)展,越來越細。像我這樣更夸張,14歲只選三門數(shù)學和一門中文一門物理一門計算機。英語都不學了。16歲那就三門數(shù)學一門計算機。在其他國家好像都行不通吧。為什么身邊英國人能接受,然后身邊美國人覺得很奇怪;這是一種根本思維的差別。英國這一點比較獨特。 9)關(guān)于工作項目 美國人也更喜歡搞一些很全面規(guī)模很大的項目。只要外表看上去高大上,這就很厲害。然后英國人喜歡搞一些很狹窄(或者很細致)的項目。或者說,美國人講究大小與數(shù)量,英國人講究細節(jié)與質(zhì)量。在美國公司與英國公司工作過,總覺得差別很大。
10)關(guān)于解決問題 美國人喜歡把小事情也鬧得很大,比現(xiàn)實更大更夸張。一出現(xiàn)小矛盾,就喜歡全面攻擊打壓別人,把各方面的事情都說得很糟糕。沒有一句和諧讓人下臺階。 英國人真的不太可能這樣。好吧,可以比較比較美國法庭場景與英國法庭場景。英國律師比較陰險,不會把什么東西都找出來攻擊;可能會在表面跟你合作追求而和好,等發(fā)現(xiàn)什么漏洞出現(xiàn)了再把你安靜秒殺掉。 美國1%的人都是律師,英國才0.1-0.2%。這本來就是有區(qū)別的。只能說明英國人解決問題都是私底下的。不過重點在于英國律師像一個刺客,非常低調(diào)安靜。美國律師像一個極端暴力分子,到處把事情夸大,又很明顯。 11)樂觀還是悲觀 美國人對待所有事情都比較樂觀。不會把悲觀的想法說出來讓別人知道。算是美國的保守之處吧。英國人不僅會把悲觀的事情說出來,一切都還是很悲觀。如果發(fā)現(xiàn)一英國人說出樂觀觀點,只能說明他無敵自信肯定。 在英國文化里,跟人接觸(不管在公司內(nèi)還是朋友之間),都要把事情說得更糟糕一些。具體什么原因我不清楚。但是結(jié)果就是英國人的表現(xiàn)總比本來預測的表現(xiàn)更強大一些。然后美國人的最后表現(xiàn)總比原來說得預測要弱一些。英國人喜歡暗改自己的優(yōu)勢,美國人喜歡暗改自己的弱勢。文化差異。 核心理由大概也是給自己未來立場保留足夠空間。假如說一個事情只有50%的可能性能做到,或者50%確定是好的結(jié)果。美國人會強調(diào)好的結(jié)果。英國人會強調(diào)不好的結(jié)果。就是更悲觀更保守。對世界上各種事也類似,英國人經(jīng)常懷疑自己國家自己政府自己公司等等。總往不好的結(jié)果去想。就是英國人比美國人更悲觀,更保持距離。 12)關(guān)于愛國 美國人即使更容易贊同自己國家的政治,對自己的國內(nèi)政策和對外政策更樂觀一些,他們呢還是那么的害怕自己的政府?一邊覺得反對美國政府是Anti-American(美奸),超級愛國,一邊覺得自己的政府存在各種陰謀,怕自己政府暴政。所以自己每一戶老百姓每家庭,都得保留一支槍。 英國人就算一直諷刺懷疑自己政府,也沒到達這種程度吧。有時候也真是理解不了美國的這種矛盾。 13)諷刺與幽默 說到諷刺,那美國人和英國人也都喜歡。但是大家都知道英式幽默跟美式幽默是有區(qū)別的。 英國人可能更注重一個人的幽默感吧。所以每個人諷刺的壓力很大。諷刺的目標是在場的所有人,特別是熟人。英國人通常是諷刺自己。然后對于美國人這是不行的,只允許諷刺不在場的。 說得更抽象一點,美式幽默是讓在場的所有人都能夠發(fā)現(xiàn)笑點。至少讓觀眾或?qū)Ψ蕉寄馨l(fā)現(xiàn)(并贊同)笑點。樂趣在于所有人都在一起黑某個對象,很快樂都能大聲笑出來。 然后英式幽默是針對某個在場的群體,包括觀眾內(nèi)一部分還有自己。英國的每一個經(jīng)典笑話都是針對一大批人才覺得好笑。大家有時候不容易真的笑不成聲,因為會顯得沒素質(zhì),但是樂趣在于有那么一部分聽不懂,所以剩下的人才覺得更刺激。 在英國最高端的笑話就是讓聽懂的人聽懂,但是聽不懂(或者被指的人)聽不懂;這樣才顯得高大上很聰明。一旦發(fā)現(xiàn)所有人都笑了,那這個笑話根本算不了高端層次。英國每一個人都要天天面臨這樣的壓力,因為這也決定了一個人的層次地位。美國沒這個標準,所以整體幽默稍微簡單一些。 換個說法,美國幽默,如果所有人都能get到,那就搞笑了。英國幽默,如果有人get不到了,那才搞笑。 14)關(guān)于同事 美國同事很少在晚上一起玩或者一起喝酒。一起去某人家里玩游戲等等更不可能,除非本來是好朋友。晚上屬于他們自己的時間,然后同事在公司之外都比較保持距離。 但是英國公司下班一起喝酒很正常,甚至是大家對同事的基本expectation。有時候中午下午也要一起去喝酒等等。美國同事會覺得這一點很奇怪,然后不參與。在英國,天天一起工作就必須追求交朋友,要不然不行了,人品有問題。美國好像沒有這個概念?也許這一點不準,算個人經(jīng)歷吧。 15)批評與自我批評 美國人覺得什么東西敏感什么東西不敏感也有不同的標準。英國可以批評世界上任何事情,可以批評自己國家,可以批評任何宗教和政治,可以批評任何人物和社會群體(就是不能批評其他種族,除非在場)。這里的批評也可以是一種諷刺。然后美國人好多都不允許講;特別是宗教和政治。他們認為這些都是個人隱私。所以在美國。還有蠻多詞匯和說法是禁忌的。好奇怪。其實這方面,美國實在太保守了。 美國也有諷刺宗教政治的不少名人,但是他們的笑話放在英國就不好笑了。因為英國人早就習慣這種說法,一點都不覺得刺激?;蛘哒f不能理解敏感何在。 英國的關(guān)于社會層次的笑話,在美國人眼里也一樣不好笑。到底有沒有什么東西在英國敏感,在美國不敏感,我想了很久,好像還真沒有。美國人讓英國人不舒服主要是因為說話方式而不是說話內(nèi)容??赡苡袝r候他們講話太基督教令人反感,比如圣誕節(jié)時候默認以為所有人都在過。 16)關(guān)于國際化 英國人比美國人稍微更國際化一點。英國人一般都知道每個國家從何而來,理解自己國家與該國的關(guān)系以及該國不同黨派的實況。至少對歐洲各國都這樣熟悉。最起碼他們知道這些國家,因為有去過。對于亞洲非洲也一直感覺英國人比美國人更熟悉一些。這也不是百分之百。英國有好多政治盲地理盲歷史盲,美國也有好多人很熟悉世界各國狀態(tài)。但是比例有極大差距。 這也很好理解。美國只有10%的人辦過護照(出過國)。英國的持有護照的比例絕對在90%以上。一部分是因為英國面積小,想旅游也只能出國??墒沁€有個原因就是好大一批美國人完全不care外面世界什么樣子。 怪不得碰到好多那么無知的美國人。之前碰到一個美國中年人以為阿富汗和伊朗說阿拉伯語,我就無語啊。還碰到一個美國女孩認為“Germany”和“Europe”和“Bavaria”都是不同獨立國家。 在英國,怎么可能找得到這樣的人?一般英國人都最起碼知道美國各種州在哪里,卻沒有多少美國人知道英國不同地區(qū)(比如蘇格蘭,威爾士)在哪里。之前碰到一個波蘭裔在倫敦,可能從小在美國長大,他都不知道波蘭的基本地理。這個現(xiàn)象難道沒人意識到? 說個事實,有三四萬英國人在中國長期生活。美國人在中國多一點點,但是也三四萬左右(包括香港可能七八萬)。雖然都是很小的比例,我們不得不面臨一個事實;美國人口比英國多五倍,為什么過去中國的人也不能多五倍?不僅在中國的人口比例這樣,在其它幾乎所有國家也都類似的情況。歐洲人更喜歡移民國外,也更喜歡旅游探索國外。而美國那么大一批人都對國外一無所知。 17)生活的態(tài)度 說個美國人極好的特征;他們對一切事情都是“可以”的態(tài)度。對他們來說,沒有做不到的事。無論私人生活還是工作方面,還是國家趨勢,他們很少有絕望的節(jié)奏。 英國人這是相反的,對一切都很質(zhì)疑,很絕望,所以很多事情都無法做,也無法開始做。美國人是“can do attitude”,英國人是“can’t do attitude”。 ~~~~ 這里說的也不能太當真。美國什么樣的性格的人都有。英國也什么樣的都有。哪里都有。一種思維在任何國家都能找到。但是接觸久了,總有一些小文化差異能挖掘出來。不是絕對刻板印象,只是比例差異。美國跟英國(歐洲)分開了好幾百年,當然會有這些文化差異。 而且美國很大。各地區(qū)之間的文化也各種各樣。東北部文化(新英格蘭、紐約、華盛頓)跟西歐還很接近。西部中部南部等等也就跟歐洲更不一樣了。英國也是;各地區(qū)之間(比如英格蘭北部南部之間,更別說蘇格蘭什么的)也會有許多差異。 畢竟英國歷史比美國歷史長久兩千多年,雖然小,確實更多元化一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