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會太原市,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簡稱“晉”,又稱“三晉”。山西東依太行山,西、南依呂梁山、黃河,北依長城,與河北、河南、陜西、內(nèi)蒙古等省區(qū)為界,柳宗元稱之為“表里山河”。山西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有文字記載的歷史達(dá)三千年,被譽(yù)為“華夏文明搖籃”。目前,山西省共轄11個縣級市、85個縣。其中,就縣級孝義市和靈石縣來說,名字都是皇帝親賜。 一 一方面,就縣級孝義市來說,北與汾陽市毗鄰,西北與中陽縣相依,西與交口縣接壤,南與靈石縣相連,東南與介休市隔汾河相望。孝義歷史非常悠久,為山西省歷史文化名城。早在公元前594年,也即春秋時期,晉國置瓜衍縣(今市區(qū)北5千米虢城村)。秦始皇建立秦朝后,該地區(qū)屬于茲氏縣域。到了公元307年,西晉將該地區(qū)并入隰縣。公元493年,北魏于今市區(qū)東3千米置永安縣,屬西河郡。公元620年,唐朝于今市區(qū)西南33千米王莊堡村別置高唐縣,屬北溫州。 二 不過,到了公元627年,唐朝就廢除了高唐縣。同時,因為永安縣名與涪州的永安縣(今重慶市奉節(jié)縣)重名,遂產(chǎn)生更名之議。在此基礎(chǔ)上,唐太宗李世民賜改永安縣為孝義縣,屬汾州。對于永安縣改名為“孝義縣”,歷史上有說法認(rèn)為和鄭興有關(guān)。鄭興是唐朝永安縣永安堡(今孝義市大孝堡鄉(xiāng))人氏,因為孝順而出名。到了明清這一歷史階段,孝義縣屬汾州府。1992年2月10日,孝義撤縣設(shè)市,為縣級市。截至2014年,縣級孝義市面積達(dá)945.8平方千米,人口約為49.02萬。 三 另一方面,靈石縣位于山西省中部,屬于地級市晉中市。靈石縣距省會太原市150公里,北臨介休市,南接霍州,東靠沁源,西連交口、孝義,有“燕冀之御、秦蜀之經(jīng)”之稱。和縣級孝義市一樣,早在春秋時期,靈石縣也屬于晉國。戰(zhàn)國時期,晉國被一分為三后,該地區(qū)先屬于趙國,后屬于魏國。秦漢這一歷史階段,該地區(qū)先屬太原郡,后屬河西郡。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家爭霸,靈石地區(qū)屬于魏國。隋朝時期,該地區(qū)屬平周縣(今介休縣)。 四 最后,公元590年,隋文帝楊堅北巡挖河道,獲一巨石,似鐵非鐵,似石非石,以為靈瑞,遂命名為“靈石”。在此背景下,楊堅割平周縣西南地置為靈石縣。自公元590年至今,靈石縣的歷史已超1400年了。宋朝時期,靈石縣屬河?xùn)|路汾州府。元朝建立后,靈石縣屬中書省。清朝乾隆皇帝在位時,靈石縣屬霍州管轄。截至2013年,靈石縣全縣總面積1206平方公里,總?cè)丝?6.7萬人。 文/情懷歷史 微信公眾號:情懷歷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