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俗的張愛玲(下) 王安憶/文 本文選自《男人和女人,女人和城市:王安憶散文》。 《花凋》里那家的女兒們,我以為是再真切不過的上海小姐。父親是個輕佻不盡責(zé)的人,大約是像《金鎖記》里的三少爺,妻子卻不如三少奶的賢惠,無能且又無味。我以為,《紅玫瑰與白玫瑰》里的白玫瑰,煙鸝,老了以后,就是她。女兒們曉得誰也靠不上,只有靠自己,到社會上汲取養(yǎng)料,掙一份好生活。張愛玲寫道:“小姐們穿不起絲質(zhì)的新式襯衫,布褂子又嫌累贅,索性穿一件空心的棉袍夾袍,幾個月之后,脫下來塞在箱子里,第二年生了霉,另做新的?!蹦Φ抢锩娲致?,潑辣的芯子,經(jīng)得起折騰。 姊妹多,也成了一個小社會,互相傾軋著,有些弱肉強食的意思。像川嫦這樣老實,柔弱,帶幾分情致,命運就不濟了。她生的是癆病,這也有著些哀婉的情致,可這情致卻被病期的拖延,一點一點侵蝕掉了。學(xué)醫(yī)的未婚夫自然早知結(jié)局,但算得上有耐心了,兩年后才另有了人。然后,家里連買藥的錢也計較起來,每日吃兩個蘋果成了家人的說嘴。最后,她想來個多情的了結(jié),自殺,卻買不來安眠藥。她只得坐著黃包車兜一轉(zhuǎn),吃一頓西餐,看一場電影。這大約就是一個上海小姐閑暇中的全部樂趣,她要最后地享一享。這是相當(dāng)感傷的一幕,可這感傷卻被病期的拖沓又腐蝕了。川嫦還又做了兩雙繡花鞋、一雙皮鞋,用一只腳試了鞋,還想著長遠:“這種皮看上去倒很牢,總可以穿兩三年?!比苤?,她方才謝世。這就是俗世里的人了,死都逼在眼前了,這世界早已經(jīng)放棄她了,她卻還愚頑地留意著一些小事,不自量力地掙一掙。 張愛玲小說里的人,真是很俗氣的,傅雷曾批評其“惡俗”,并不言過。就像方才說的,她其實也是不相信這些俗事有著多大的救贖的意義,所以便帶了刻薄的譏誚。而她又不自主地要在可觸可摸的俗事中藏身,于是,她的眼界就只能這樣的窄逼。 《留情》里,米先生、敦鳳、楊太太麻將桌上的一伙,可不是很無聊?《琉璃瓦》中的那一群小姐,也是無聊?!而欫[禧》呢,倘不是玉清告別閨閣的那一點急切與不甘交織起來的悵惘,通篇也盡是無聊的。在這里,反過來,是張愛玲的虛無挽救了俗世的庸碌之風(fēng),使這些無聊的人生有了一個蒼涼的大背景。這些自私又盲目的蠢蠢欲動,就有了接近悲劇的嚴(yán)肅性質(zhì)。 比如,《金鎖記》里的曹七巧,始終在作著她丑陋而強悍的爭取,手段是低下的,心底極其陰暗,所爭取的那一點目標(biāo)亦是卑瑣的。當(dāng)她的爭取日益陷于無望,她便對這個世界起了報復(fù)之心。然而,她的世界是狹小的,僅只是她的親人。于是,被她施加報復(fù)的,便是她的親人了。在她扼殺自己的希望的同時,也扼殺了她周遭的人的希望。生活就這樣沉入黑暗,這黑暗是如此深入,以至粗鄙的曹七巧也泛起了些許感時傷懷的情緒,想到她抗?fàn)幍牟还c不值:她要是選中了與她同一階層的粗作的男子,“往后日子久了,生了孩子,男人多少對她有點真心”??墒牵趶垚哿岬墓P下,這也已是三十年前的舊事了,連曹七巧的懊悔都已經(jīng)死去了。如曹七巧這般積極的人生,最終又留下什么呢?逝者如斯,虛無覆蓋了所有的欲望。而張愛玲對世俗生活的愛好,為這蒼茫的人生觀作了具體、寫實、生動的注腳,這一聲哀嘆便有了因果,有了頭尾,有了故事,有了人形。于是,在此,張愛玲的虛無與務(wù)實,互為關(guān)照,契合,援手,造就了她的最好的小說。 《傾城之戀》也是她最好的小說之一。白流蘇和范柳原這一對現(xiàn)時的男女,被命運擲骰子般地擲到了一起,做成了夫妻。這是張愛玲故事里,少有的圓滿結(jié)局。如文中所說:“到處都是傳奇,可不見得有這么圓滿的收場?!笨赡且彩遣豢勺聊サ?,湊巧了的,世界依然,甚至更加不可理喻。人生,還是蒼茫的。在此,張愛玲也為這蒼茫作了合情合理的注腳。白流蘇和范柳原在各自的利欲推動下,迂回著,探試著,欲擒故縱著,卻不料世事大變,生存之計為上,忽才珍惜起眼面前的一點慰藉,它給人一種盲目的安全感。在這里,張愛玲是與她的人物走得最近的一次,這故事還是包含她人生觀最全部的一個,這含有對虛無的人生,略作妥協(xié)的姿態(tài),是貼合張愛玲的思想的。就因走得太近,露了真身,人物略有些跑題,就像前邊說過的,在月夜里,范柳原的喟嘆。多虧白流蘇說了句“我不懂這些”,才將事情又拉回了情景。 張愛玲的畫 就這樣,張愛玲的世俗氣是在那虛無的照耀之下,變得藝術(shù)了。她寫蘇青,寫到想與蘇青談“身世之感”,便想象蘇青的眼神是:“簡直不知道你在說些什么!大概是藝術(shù)吧?”蘇青是不“藝術(shù)”的,她的世俗后面沒有背景。在此,可見得,張愛玲的人生觀是走在了兩個極端之上,一頭是現(xiàn)時現(xiàn)刻中的具體可感,另一頭則是人生奈何的虛無。在此之間,其實還有著漫長的過程,就是現(xiàn)實的理想與爭取。而張愛玲就如那騎車在菜場臟地上的小孩,“放松了扶手,搖擺著,輕倩地掠過”。這一“掠過”,自然是輕松的了。當(dāng)她略一眺望到人生的虛無,便回縮到俗世之中,而終于放過了人生的更寬闊和深厚的蘊含。從俗世的細致描繪,直接跳入一個蒼茫的結(jié)論,到底是簡單了。于是,很容易地,又回落到了低俗無聊之中。 所以,我更加尊敬現(xiàn)實主義的魯迅,因他是從現(xiàn)實的步驟上,結(jié)結(jié)實實地走來,所以,他就有了走向虛無的立足點,也有了勇敢。就如那個“過客”,一直向前走,并不知道要到哪里去,并不知道前邊是什么。孩子說是鮮花,老人說是墳?zāi)梗伤廊灰蚯叭タ磦€明白,帶著孩子給他裹傷的布片,人世的好意,走向不知名的前面。 |
|
來自: 丹果臨風(fēng) > 《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