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是一個相對沉重的話題,如果心有畏懼,或者不感興趣的話,請繞行。 在國人的觀念里,死是一個很忌諱的詞,說死是一件不吉利的事。死亡,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很少討論的話題。 可現(xiàn)實是,不管大家接不接受,討論不討論,每個人終究是要死的。 1.死亡的困惑 我7、8歲的時候,一個大娘生病去世。大人們在忙著處理后事,好奇的我偷偷掀開了蓋尸布,白布下是一張有些扭曲的臉。 那是我第一次感受死亡,第一次體會到死亡的恐懼。那一掀,掀開了困惑之門。 “人為什么要死?”,“人死之后去了哪?”,“死是不是很痛苦?” 我?guī)е@些疑問向家長請教,結果等到的不是解答,而是搪塞和責備。 后來我向老師請教,老師沒有給我正面回答,他說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先把活著的事情搞明白,不然談論死沒有意義。 那個時候不像現(xiàn)在,沒有手機,沒有度娘,學習知識的渠道非常有限。直到我上了大學,系統(tǒng)學習了相關知識,經歷了一些事情之后,內心的困惑才算慢慢解開。 2.死亡的體驗 上小學的時候,兩個表哥帶我去野外洗澡。我剛學會游泳,很是興奮,可游到水塘中間,腿突然抽筋了,當時疼的就喝了幾口水,想喊救命都沒有機會,雙手胡亂的拍打水面,試圖抓住什么。慶幸的是,兩個表哥看我不對勁,下水把我救上了岸。 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死亡的威脅,當時意識很清醒,但除了掙扎之外,什么都做不了。 2013年,我騎摩托車過隧道,當時父親在后座。隧道長1公里,里面沒有任何燈光照明,臨進隧道的時候,我打開了大燈,還提醒自己,一定要集中注意力。可走到一半的時候,不知道什么原因,自己居然失去意識了。父親怎么喊我都聽不見,直到父親用力拍打我的肩膀,我才恢復意識,這時才發(fā)現(xiàn),我已經跑到了對方的車道上,前方的大貨車不停的在鳴笛,離我已不到10米。我急忙轉向,僥幸避免了一場車禍。 這是我和死神第二次擦肩而過,到現(xiàn)在我也不知道為什么失去了意識,那是從未有過的一種體驗,還好有父親在,不然有沒有今天的文字就不一定了。 現(xiàn)在回想起來,這兩次經歷還讓我有些后怕,那是接近死亡的體驗。不過兩次經歷讓我有了一個共同感受,其實真正面對死亡的時候,人并不會害怕,準確的說是沒時間害怕。 經歷死亡,會對人生有新的認識。當我意識到自己會死的時候,我開始體會生命的可貴,我開始敬畏規(guī)則,不再做拿生命冒險的事,我開始書寫夢想清單,踐行自己的人生。 3.死亡的方式 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誰也不知道生命在何時,何地,何種方式結束。 有人長命百歲,有人英年早逝;有人死于橫禍,有人壽終正寢;有人安靜中離開,有人痛苦中撒手。 在我看來,死亡有三種:一是,自然死;二是,意外死;三是,主動死。 自然死應該是大家認為最好的死法,壽終正寢就是這個意思,俗語里我們叫老死。 意外死有很多情況,地震,車禍,火災,突發(fā)的絕癥,還可能是被人暗殺,總之是活得好好的,突然間人就沒了,昨天還談笑風生,今天已生死兩茫茫。 主動死,相對復雜一些,需要多說幾句。自殺,安樂死,甘愿赴死,都屬于主動死。 先說自殺。 在大多數(shù)人看來,自殺是不能接受的,我們奉行的原則是“好死不如賴活著”,意思是只要活著,哪怕多么痛苦,都比死了強。但從自殺者角度來說,當活著所承受的痛苦遠遠大于快樂的時候,選擇死亡是最好的解脫。隨著社會發(fā)展,競爭愈加激烈,壓力不斷增大,未來會有更多的人感到“生不如死”,如果得不到疏導,有自殺傾向的人會越來越多。 安樂死。 可以理解為“無痛苦的死亡”。荷蘭是第一個立法承認安樂死的國家。中國也多次嘗試立法,由于安樂死涉及道德、倫理、法律、醫(yī)學等諸多方面,我國還處于討論階段。從支持安樂死的角度來說,生老病死是自然規(guī)律,與其讓一些絕癥病人痛苦地受折磨,還不如讓他們安靜地結束生命,生命是自己的,人有選擇生或是死的權利。 最后說一下甘愿赴死 這樣的人往往具有自己堅定的信仰,為了理想可以心甘情愿赴死。這樣的人在歷史上其實很多,荊軻,文天祥,史可法,戊戌六君子,為國犧牲的一些革命先烈......他們都有選擇生存的機會,但為了自己的信仰和追求甘愿赴死。 前兩天讀到蘇格拉底的故事,深深感受到了甘愿赴死的偉大,印象深刻的是他臨死前說的一番話: 告別的時候到了?,F(xiàn)在我去死,而你們活著,到底誰更幸福?只有天知道。 4.死亡的態(tài)度 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對于死亡諱莫如深或認為是不吉利的事而避而不談,國人缺少“死亡文化”,更缺少“死亡教育”。 對于大多數(shù)國人來說,死亡是恐懼的。因為我們不知道死亡意味著什么,我們恐懼未知的世界,我們害怕失去美好的生活,我們不知道一個沒有自己的世界會是什么樣子。 對于西方人來說,他們面對死亡則坦然的多,他們看待死亡相對理性、客觀,他們不忌諱談論死亡,他們很早就對身后事做出安排,他們開死亡教育課,他們有很多關于死亡的著作。在他們看來,死亡只是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西方人多信仰基督教,在基督徒眼里,人生在世只是很短的時間,永恒的生命在天國里。按照他們的邏輯,人死之后,靈魂去了天堂,陪伴在上帝左右。某種程度上來說,宗教是他們的安慰劑。 對于國人來說,宗教的作用就淡了許多。 儒教的主張是“未知生,焉知死”,對死亡的研究是避諱的;道教宣揚通過修身養(yǎng)性,煉丹服藥,可以長生不老,得道成仙,重視的是今世;佛教講輪回,認為人死后,會進入來生,行善進入三善道,做惡墮入三惡道。本來佛教最有機會安慰眾生,只可惜佛教最終走上了世俗。人們拜佛磕頭,希望的是佛保佑自己,保佑自己今世健康長壽,升官發(fā)財,兒孫滿堂。 除了宗教,解釋死亡的途徑還有科學。 從科學的角度來講,萬物有生有死,這是生命的自然規(guī)律。人的死亡與其它生命的死亡沒有區(qū)別,承認生命的自然屬性,人死了就等于回歸了宇宙自然之中。一個人的出生是生物繁衍的產物,一個人的死亡也只是生命轉化的結果。 5.向死而生 死亡有兩個特性:一是不可避免,二是隨時發(fā)生。死亡避免不了,它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我們只不過是地球上的匆匆過客。 感謝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因為他為我們找到了面對死亡的最好方式,向死而生。 向死而生,是從死亡的角度回看自己,我們的出生是為了迎接死亡,在無限接近死的過程中,我們才能體會生的意義。 理解了向死而生,就能更好的理解:世間之事,除了生死,都是小事; 理解了向死而生,就能更好的明白:把活著的每一天當成最后一天; 理解了向死而生,就能更好的體會:人生才剛剛開始。 我們不要等到七老八十了,再去思考這一輩子過得值不值。我們做的事情,我們做的選擇,一旦置于“如果馬上就會死”的條件下,是否有價值就會變得清晰無比。 趁生命還在,多做點有意義的事。幸好我們還有時間,我們還有機會好好善待人生,好好善待每一個人。 生命脆弱,人生無常,向死而生,且行且珍惜.....
微信公眾號:人生偶記(renshengouji) |
|